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浒传人物画传/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人物画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宋江、卢俊义、林冲、孙二娘、时迁、燕青、阮小二、柴进、鲁智深、武松、高俅、童贯……你深入了解过这些水浒人物吗?本书对《水浒传》分梁山一百零八将、水浒传其他较重要人物、附录人物三个部分介绍了154个水浒人物,并配以160多幅生动的插图,对喜欢《水浒传》的读者来说是一部不错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本书对《水浒传》分梁山一百零八将、水浒传其他较重要人物、附录人物三个部分介绍了154个水浒人物,并配以160多幅生动的插图,对喜欢《水浒传》的读者来说是一部不错的通俗读物。作者将书中文人物从宛曲漫长的故事叙述中提炼出来,为每个人物撰写了一篇篇独立的传记,使读者能够迅速接受他们,对其出身、经历、思想品格、禀性脾气,都有“短平快”式的集中了解,从而更易于读者理解原著的创作主旨。

目录

卷一 粱山一百零八将

宋江/001

卢俊义/006

吴用/007

公孙胜/010

关胜/012

林冲/013

秦明/016

呼延灼/018

花荣/020

柴进/022

李应/024

朱仝/025

鲁智深/027

武松/030

董平/033

张清/035

杨志/037

徐宁/039

索超/041

戴宗/042

刘唐/043

李逵/045

史进/048

穆弘/050

雷横/051

李俊/053

阮小二/056

张横/057

阮小五/058

张顺/059

阮小七/062

杨雄/063

石秀/064

解珍/066

解宝/067

燕青/068

朱武/071

黄信/072

孙立/073

宣赞/074

郝思文/075

韩滔/076

彭圮/076

单廷硅/077

魏定国/077

萧让/078

裴宣/079

欧鹏/079

邓飞/080

燕顺/081

杨林/082

凌振/083

蒋敬/083

吕方/084

郭盛/085

安道全/086

皇甫端/086

王英/087

扈三娘/088

鲍旭/089

樊瑞/090

孔明/091

孔亮/091

项充/092

李衮/092

金大坚/093

马麟/094

童威/095

童猛/095

孟康/096

侯健/097

陈达/097

杨春/098

郑天寿/099

陶宗旺/100

宋清/101

乐和/102

龚旺/102

丁得孙/103

穆春/104

曹正/104

宋万/105

杜迁/106

薛永/106

施恩/107

李忠/108

周通/108

汤隆/110

杜兴/110

邹渊/111

邹润/112

朱贵/113

朱富/114

蔡福1114

蔡庆/115

李立/116

李云/116

焦挺/117

石勇/118

孙新/119

顽大嫂1120

张青/121

孙二娘/122

王定六/123

郁保四/124

白胜/125

时迁/126

段景住/127

卷二 水浒传其他较重要人物

宋徽宗/129

洪信1131

高俅/132

王进/134

赵员外/135

陆谦 富安/136

晁盖/138

王伦1140

蔡京 粱中书/142

高廉/144

童贯 杨戬/145

黄文炳/147

张叔夜宿元景1148

王婆/150

武大郎/151

西门庆/153

李固/154

李师师/155

罗真人/157

阎婆惜/159

潘金莲1162

潘巧云/163

任原/165

史文恭/166

田虎/168

王庆/170

方腊/172

乔道清/173

辽国郎主/174

祝氏三杰/176

刘高老婆/178

曾家五虎/178

太湖四好汉/180

卷三 附录人物

张天师/181

柳世权/181

董将士/181

小苏学士/181

小王都太尉/181

史太公/181

李吉/181

王四/181

金老汉/181

金翠莲/181

郑屠/181

智真长老/181

刘太公/181

崔道成/182

丘小乙/182

智清禅师/182

李四/182

张三/182

林娘子/182

锦儿/182

张教头/182

高衙内/182

孙定/182

董超薛霸/183

洪教头/183

李小二/183

牛二/183

张龙赵虎/183

周谨/183

李成/183

闻达/183

时文彬/183

邓龙1184

何涛/184

何清/184

黄安/184

张文远/184

唐二哥1184

宋太公/184

孔太公1185

王公/185

阎公/185

陈三郎/185

郓哥/185

何九叔/185

徐三/185

姚二郎/185

赵四郎/185

张公/185

陈文昭/186

蒋忠/186

张团练/186

张都监/186

张干李万1186

玉兰/186

王道人/186

刘高/186

慕容知府/187

赵能赵得/187

穆太公/187

蔡九知府/187

小张乙/187

宋玉莲/187

黄文烨/187

李鬼/187

李达/188

曹太公/188

张保/188

裴如海/188

祝朝奉/188

扈成/188

毛太公/188

毛仲义/188

王正/189

包吉/189

乐大娘子/189

白玉乔/189

白秀英/189

柴皇城/189

殷天锡/189

于直/189

温文宝/189

蔺仁/189

贺太守/190

王义/190

曾长者/190

大圆/190

苏定/190

贾氏/190

张孔目/190

王定/191

王太守/191

张旺/191

孙三/191

李巧奴/191

赵鼎/191

韩伯龙/191

张太守/191

程万里/191

李瑞兰/191

李公/192

王观察/192

何玄通/192

赵元奴/192

赵婆/192

杨太尉/192

狄太公/192

王小二/192

刘太公/192

王江董海/193

崔靖/193

陈宗善/193

张干办/193

李虞侯/193

段鹏举/193

韩天麟/193

马万里/193

陈翥/193

李明/194

吴秉彝/194

王义(都监)/194

徐京/194

梅展/194

酆美/194

毕胜/194

周信/194

王焕/194

王文德/194

张开/195

韩存保/195

杨温/195

李从吉/195

刘梦龙/195

项元镇/195

荆忠/195

韩忠彦/195

闻焕章/195

郑居忠/196

余深/196

党世英/196

党世雄/196

牛邦喜/196

王瑾/196

周昂/196

丘岳/196

耶律得重/196

兀颜光/197

耶律得华/197

耶律得经/197

耶律得荣/197

耶律得忠/197

耶律国宝/197

耶律国珍/197

兀颜延寿/197

耶律宗云/197

耶律宗电/197

耶律宗雷/198

耶律宗霖/198

叶清侍郎/198

李金吾/198

王文斌/198

许贯忠/198

钮文忠/198

秦升/198

董澄/198

耿恭/198

沈骥/199

张翔/199

王吉/199

张礼/199

赵能/199

方琼/199

褚亨/199

安士荣/199

于玉麟/199

寇孚/199

陈凯/199

田彪/199

山士奇/200

史定/200

陆辉/200

吴成/200

仲良/200

云宗武/200

竺敬/200

孙琪/200

叶声/200

金鼎/200

黄钺/200

冷宁/200

翁奎/201

戴美/201

牛庚/201

蔡泽/201

孙安/201

梅玉/201

金桢/201

毕胜/201

秦英/201

陆清/201

聂新/201

雷震/201

倪麟/201

费珍/201

薛灿/202

姚约/202

田实/202

池方/202

声箨/202

范权/202

房学度/202

田定/202

马灵/202

邬梨/202

仇申/202

叶清/203

徐瑾/203

武能/203

徐威/203

索贤/203

凌光/203

党世隆/203

胡英/203

樊玉明/203

鱼得源/203

顾恺/203

冯翊/203

张雄/203

项忠/204

徐岳/204

唐昌/204

唐斌/204

文仲容/204

崔垫/204

何才/204

龚端/204

龚正/204

范全/204

段二/205

段五/205

段三娘/205

李助/205

方翰/205

丘翔/205

施俊/205

刘敏/205

鲁成/205

寇猛/205

郑捷/205

顾岑/205

张寿/206

张怡1206

柏仁/206

糜胜/206

贺吉/206

郭矸1206

陈赞/206

薛赞/206

耿文/206

翁飞/206

阙翥/206

左谋/206

倪■/207

钱傧/207

钱仪/207

褚能/207

季三思/207

李嚷/207

谢宇/207

杜字/207

马犟/207

马劲/207

袁朗/207

滕戡/207

滕裁1207

武顺/208

寇威/208

梁永/208

刘以敬/208

上官义/208

李雄/208

毕先/208

柳元/208

潘忠/208

闻人世崇/208

胡俊1208

胡显/209

陈瑾/209

罗戬/209

侯蒙/209

王砉/209

娇秀1209

孙琳贺吉/209

黄达/209

庞元/210

张世开/210

张顾行/210

胡有为/210

薛孔目/210

廖立/210

张招讨/210

刘都督/210

张节/210

王都尉/210

厉天闰/210

吕枢密/211

徐统/211

沈刚/211

赵毅/211

卓万里/211

潘文得/211

高可立/211

张近仁/211

和潼/211

应明/212

范畴/212

沈汴/212

沈泽/212

陈观/212

叶贵/212

吴成/212

陈益/212

陈泰/212

方貌/213

蒲文英/213

钱振鹏/213

冯喜/213

邢政/213

金节/213

秦玉兰/213

许定/213

李韶/214

韩明/214

家余庆/214

杜敬臣/214

潘溶/214

鲁安/214

程胜祖/214

卫忠/214

刘赞/214

徐方/214

张威/215

邬福/215

郭世开/215

苟正/215

甄诚/215

昌盛/215

严勇/215

李玉/216

方天定/216

段恺/216

宝光如来/216

司行方/216

弓温/216

厉天佑/216

石宝/216

吴值/216

黄爱/217

赵毅/217

晁中/217

汤隆士/217

王勋/217

冷恭/217

张俭/217

薛斗南/218

元兴/218

姚义/218

温克让/218

崔或/218

茅迪/218

廉明/218

王仁/219

凤仪/219

徐自/219

张道原/219

苏泾/219

张韬/219

米泉/219

贝应夔/219

吴升/219

卫亨/220

蒋印/220

袁评事/220

祖士远/220

恒逸/220

沈寿/220

娄敏中/220

金芝/221

景德/221

白钦/221

成贵/221

翟源/221

乔正/221

谢福/221

夏侯成/222

谭高/222

伍应星/222

郑彪/222

灵验天师/222

庞万春/222

雷炯/222

计稷/222

方■/223

王寅/223

高玉/223

方杰/223

杜微/223

贺从龙/223

大惠禅师/223

王娇娇/223

宋安平/223

天罡星、地煞星一览表/224

主要参考书目1226

后记/227

音序索引/228

试读章节

宋江,郓城县(在今山东郓城县)宋家村人,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绰号“呼保义”、“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三十六天罡星之首天魁星。第十八回出场。宋江面黑身矮,为人仗义疏财,在家大孝,故人称“孝义黑三郎”。宋江在江湖上又多被称作“山东及时雨”。此称呼则是因为他常常救人疾苦,济人贫困。除了这两个绰号之外。宋江还有个绰号“呼保义”,所谓“保义”,指保义郎。保义郎原是宋代殿中小使臣的称谓。官职卑微。到了后来,人们便通常把一些小官吏统称做“保义”或“保义郎”。宋江在郓城县担任押司,专替地方官处理文件、官司等事务,乃刀笔小吏,职低位卑,这可能是人们称他为“保义郎”的原因。“呼保义”,就是被人称为保义郎的意思。《水浒传》中,宋江的不同绰号用法有其差别。“及时雨”多用于口头,而“保义郎”则多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第七十一回石碣上所开列的天罡地煞姓名诨号称宋江为呼保义,聚义堂前的旗帜上绣的也是“山东保义郎”,均不用“及时雨”。

第十八回介绍了宋江出身及私放晁盖等事。宋江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但他经常周济别人,喜为人排难解危,如散施棺材药物,送钱财给那些穷苦老百姓和末路的江湖好汉等,在山东、河北两地最为闻名,人们把他比作是天上的及时雨一样可以普救万物。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宋江当时正好从县衙里出来,遇见从知府衙门派下来的缉捕使臣何(清)观察,宋江获悉欲抓捕晁盖的消息后,立即将何清稳住,自己则快马加鞭赶到晁盏庄上。劝众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然后宋江返回县衙,与何观察一起禀明知县,又建议晚上去捉人,晁盖等人得以脱逃。此情节即题目之“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第二十回晁盖派刘唐给宋江送来了金子和书信。第二十一回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往沧州投奔柴进。第二十三回柴进热情款待到来的宋江。在柴进庄上宋江结识了武松并结拜为兄弟。后来宋江又被孔太公派人接到了白虎山孔家庄上,巧遇醉打孔亮的行者武松。第三十二回宋江与武松二人分手后,武松到二龙山投鲁智深、杨志入伙,宋江则去投奔清风寨花荣。路上,宋江被清风山的小喽罗抓获,宋江遂与王英、燕顺等人结识,义释了清风寨文知寨官员刘高的老婆,并许下给王英找老婆。第三十三回宋江到了清风寨武知寨官员花荣的府上,拜会了花荣的妻子崔氏和花荣妹妹。元宵佳节,宋江在市镇上看花灯时被刘高夫妇派人捉住。刘高老婆忘恩负义唆使其丈夫迫害宋江,把宋江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花荣在获知消息后,带人杀人刘高寨里救了宋江。刘知寨见花荣救了人去,急忙聚集一二百人,来花荣寨里抢人,又被花荣的神箭震退。宋江怕连累花荣,要到清风山上躲避,花荣无奈只好答应,谁知在半路上宋江又被刘高的人马神不知鬼不觉地捉回刘高寨里。刘高很有心计,上报知府慕容彦达派军官下来捕捉“私通贼人,,的花荣。花荣毫不知情,还以为宋江已经到了清风山,所以也不去找刘高要人。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派都监“镇三山”黄信设鸿门宴招待花荣,捉拿花荣归案,将宋江、花荣一起押往青州府。第三十四回清风山燕顺、王英和郑天寿获知宋江、花荣被押解青州的消息后,率人马拦住了黄信和刘高的队伍,劫了囚车杀了刘高。跑了黄信。黄信逃回后申报慕容知府,伙同青州兵马统制霹雳火秦明,一起围攻清风山。宋江和花荣定计活捉了秦明,还盗用了秦明的衣冠夜打青州城,慕容知府于是杀了秦氏满门,秦明后路被断绝。宋江劝降了秦明,以花荣的妹妹嫁给他为妻。秦明又劝降了黄信。为躲避朝廷的围剿,宋江等人兵分三路,投奔梁山。第三十五回去梁山的路上,宋江、花荣等人巧遇“小温侯”吕方和“赛仁贵”郭盛二人持戟打斗,戟上丝绦搅缠在一起,花荣一箭射断丝绦分开二戟,二人听从了宋江的劝和上了梁山。在路上的一家村店,宋江见到了前来投书的石将军石勇,石勇说宋江父亲亡故,宋江于是留书于燕顺,只身赶回宋家庄。宋江回家一看,父亲宋太公健在,原来朝廷大赦天下,宋江罪责可以减轻,再者宋太公怕儿子落草为寇,做了不忠不孝之人,故写假信骗他回来。然而新来的两位赵都头获知消息后。把宋江拿回了知县衙门。第三十六回,知县时文彬有意开脱宋江,将罪责判轻,刺配江州牢城。宋江和两个公人路经梁山,被刘唐、吴用、花荣等请上山寨。晁益等人劝宋江落草,宋江执意不肯违背父亲意愿,坚决去江州服刑。晁盖等众人只好为宋江安排宴席送行,吴用为宋江举荐了他的挚友江州押牢官“神行太保’’戴宗。宋江和两个公人取路江州,路经揭阳岭被“催命判官”李立麻翻,幸亏“混江龙”李俊及时赶到救下,宋江又结识了“出洞蚊”童威和“翻江蜃”童猛两兄弟。第三十七回宋江辞别了李俊、李立、童威、童猛等人后,在揭阳镇结识并帮助了?病大虫”薛永,可却因此得罪了地头蛇“没遮拦”穆弘,遭到了穆弘的追赶,无处歇宿,后得到了好心的穆太公的款待。当得知穆太公就是穆弘父亲时,宋江和两个公人慌忙逃走。到了浔阳江上,又碰到了打劫过往客商的船火儿张横,后多亏李俊和童威、童猛兄弟及时解救,张横又叫来穆弘、穆春兄弟前来见面,双方冰释前嫌。众人同到穆家庄上相聚,放了薛永,大伙把酒言欢。第三十八回宋江到了江州牢城,与戴宗结识,又结义了“黑旋风”李逵、“浪里白跳”张顺。第三十九回宋江独自一人来到浔阳楼喝酒,看了浔阳江上的美景。乘兴喝得大醉,忽然想到自己的身世,感慨万千,在浔阳楼上写下了一首西江月词和一首七绝。无为军在闲(在家闲居),黄文炳看到后,上报蔡九知府抓住宋江,不仅严刑拷打,还要解往京师,幸得李逵一路看护。戴宗被差往东京送信,途中戴宗为朱贵所获,众人上梁山商议营救宋江的方法。吴用使人请来“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伪造回信以为缓兵之计。第四十回,黄文炳识破假书信,蔡九知府把威祟也关押起来,要将他和宋江一起处死。宋江和戴宗正要被斩之时。梁山好汉一齐到来劫了法场。众位好汉杀散军民,齐到白龙庙聚会。第四十一回宋江思量前后都是黄文炳奸计,恨此人从中作梗。于是和晁盖带领众人在“通臂猿”侯健的指引下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李逵动手剐割了他。宋江感谢众人搭救之恩,这时才肯上梁山入伙,众人大喜一起上了梁山。第四十二回宋江在回家接父亲的时候又遭到赵都头的追捕,慌乱中躲进还道村的一间破庙,神遇九天玄女并得到三卷天书。醒来时发现官兵未退,幸好晁盖、李逵等好汉到来解救,方得宋太公和晁盖等人一起返回梁山。

P1-3

序言

《水浒传》又名《京本忠义传》、《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忠义水浒志传评林》等。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明人的记载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罗贯中作。明朝嘉靖(1522年-1566年)、万历(1573年-1619年)年间一些文人笔记即有此记载,是《水浒传》作者见诸文献的最早说法。王圻《续文献通考》:“《水浒传》,罗贯著,贯字贯中,杭州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纂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此外《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郴亦署“中原贯中罗道本名卿父编集”。

二、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此系比较普遍的说法,明人的一些笔记有此记载,一些明刊本也如此题署。高儒《百川书志》云:“《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钱塘,即今杭州;的(d f)本,即真本。郎瑛《七修类稿》:“(仨国》、(悚’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日编。(悚江》叉日钱塘施耐庵的本。”《新安刻天都外臣序忠义水浒传》、《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书》均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三、施耐庵作。此说虽亦为明人提出,但出现较晚。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元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世传施号耐庵”。《新刻全像水浒传》署“钱塘施耐庵编辑”,金圣叹本《水浒传》署“施耐庵撰”。由于金本为人较熟悉,所以施耐庵作一说最广为人知。

施耐庵生平,资料缺乏,不得其详。吴梅炳《顾曲麈谈》说施耐庵即南戏《拜月亭》作者施惠。吴梅的根据当系《传奇汇考标目》,《传奇汇考标目》及徐复祚(仨家村老委谈》均谓施耐庵曰施惠。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省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诸如(施耐庵墓志》、《故处士施公墓志铭》、《施氏长门事谱》、《施耐庵传》等一系列有关施耐庵生平的材料,但因材料晚出,又有诸多疑点,如僦耐庵墓志》谓施耐庵为元至顺辛未(1331年)进士,而元至顺辛未并未举行进士试,庵,一般为别号,文中则谓字耐庵等等,故学术界多持保留态度,认为那些材料实不可信。学者有人甚至认为历史上并不存在施耐庵其人,施耐庵属于子虚乌有类人物,是《水浒传》的作者为逃避文网虚构出来的。

罗贯中(1330年~1400年)生平,元末明初贾仲明(1343年~1422年后)《录鬼簿续编》有简略记载,谓“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这段文字是有关罗贯中最早也是最全面、最详细、最可靠的材料。

这则材料透露出诸多信息:[1]交待了罗贯中的籍贯——太原,即今山西太原市。元代杂剧繁荣,山西出现了相当多的杂剧作家。[2]记载了罗贯中之号——湖海散人。号“湖海散人”,表明罗氏不曾为官或不愿为官,他到处漂泊,以湖海为家。[3]交待了罗贯中的性格特点——与人寡合,即性格鲜明,不喜迎合。[4]记载了罗贯中散曲与隐语创作的风格一清新。《录鬼簿》是记载杂剧作家与作品的著述;乐府此处是指散曲;隐语,类似迷语的一种艺术创作。这是说杂剧家罗贯中在散曲、隐语创作方面有极其清楚新鲜的特征。[5]交待了与作者的关系——忘年交,即大贾仲明20左右岁的一个知心朋友。[6]记载了罗贯中与作者离合的经过——“遭时多故,天各一方”,是说兵荒马乱,两人天各一方地分手了“至正甲辰复会”,至正甲辰,公元1364年,是说在1364年两人再度相逢;“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别后四年即是明代,“别来”,之别,指至正二十四年之别;“竟不知所终”,是说罗贯中最后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罗贯中的著述,主要是小说和杂剧,此外还有散曲和隐语。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著录了罗贯中三部杂剧作品,即《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与《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种作品只有《风云会》流传下来,其余两部均佚失不传。

除贾仲明的记载外,明清时代也还有一些其他关于罗贯中的说法。

一、籍贯问题: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谓为钱塘人,王圻《续文献通考》、郎瑛《七修类稿》谓为“杭州”人,清人周亮工《因树屋书影》谓为“越人”。明人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有“东原罗贯中”之说,某些明清刊本刊刻时,在罗贯中之前于是就署上了“东原”二字,有的更错刊为“中原”。“东原”并非实有州县之名,此词见于《尚书·禹贡》,古人注说,指山东东平一带。以东原为罗贯中籍贯的刊本,刊刻年代都相对较晚。

二、罗氏生平:王圻《髀史汇编》谓罗贯中与葛可久“皆有志图王者”,(意谓曾立有图谋王霸大业之志向)因真主朱元璋出现,葛才不得已“寄神医工”(意谓专心致力医术)罗则“传神稗史”;(意谓活灵活现地去写小说等“稗史”)清代徐渭仁《徐锅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又谓“罗贯中客伪吴,欲讽士诚”,是说罗贯中曾入张士诚幕,想对张士诚有一番劝说。均不知何据。

三、罗氏撰述: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雷琳《渔矶漫钞》均说罗贯中“编撰小说教十种”,又相传他有《十七史演义》的巨著。今存署名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仨遂平妖传》。除《水浒传》外,其余三部小说究竟是否罗贯中作,还大有疑问。

《水浒传》的版本,一般沿用的都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法,即将《水浒传》版本大体分成两个系统,即:繁本系统与简本系统。所谓“繁”,指细节描写较细致,文字较繁富;所谓“简”,指文字较简约,细节描写较粗略。简本都有平田虎、王庆故事,繁本中较早的百回本则无。实际差异远不止此,如林冲发配,简本别后林妻即自尽,繁本则是林冲上梁山后派人接家属时,方知妻子已死;再如诨号、人物间关系都不尽相同。繁本、简本之间关系比较复杂,还有待深入研究。

目前知道《水浒传》的早期版本都是明代刊本,这些刊本中属于繁本系统的主要有:万历十七年刊(1589年)《新安刻天都外臣序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明万历三十八年刊(1610年)《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明末刊《钟伯敬先生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明末刊《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明万历(1573年~1619年)间刊本(《出像评点忠义水浒传全书》一百二十回。属于简本系统的主要有:明万历二十二年刊(1594年)《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二十五卷,一百零四回;明崇祯(1628年~1644年)年间刊《忠义水浒传》一百十回,因与《三国志演》合刻,故总称《三国水浒全传》,又名《英雄渤;明万历(1573年~1619年)间刊本《忠义水浒传》一百十五回;明刊巾箱本《忠义水浒传》一百十五回。此外,明末还出现了一种由金圣叹删改而成的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也当归类为繁本系统。有清一代,金圣叹本是流传最广的本子。

近年来,学界对《水浒传》版本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总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指出:将《水浒传》版本分为繁本与简本两个系统有欠科学,认为现存《水浒全传》各种版本实应分成如下四类,即:初稿未定本、初定本、全传本、腰斩本。下据该书介绍《水浒传》四类所指版本于下:

一、初稿未定本:双峰堂刊《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二十五卷,一百零四回;藜光堂刊《新刻全像忠义水浒志传》,一百十五回;刘兴我刊本《新刻全像水浒传》二十五卷,一百十五回;明万历(1588年~1594年)闽刻本俭像水浒》(残叶,存第二十二卷之十四叶);明崇祯末年广东熊飞雄馆二刻本俭刻三国水浒全传英雄渤,二十卷,一百十回。

二、一百回初定本:明嘉靖(1522年~1566年)刻本《京本忠义传》(残叶,存第十卷之第十七、三十六背面两叶)二十卷;传嘉靖刻郭武定版《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明万历初(1573年~1583年)海虞三槐堂刊俭像水浒传》,今无存本;明万历间(1573年~1679年)安徽黄诚之、刘启先刻《大涤余人序本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新安刻天都外臣序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张凤翼序刻武定版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此本未见;张凤翼(1527年~1613年);明万历三十八年(161O年)杭州容与堂刻《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积庆堂本《钟伯敬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四知堂本积庆堂本(《钟伯敬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

三、一百二十回全传本: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安徽袁无涯刊《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书》一百二十回,三十二册;郁郁堂刊本《水浒四传全书》,此本文字内容与袁无涯刊本同;明崇祯间(1628年~1644年)宝翰楼刊本《水浒四传全书》,行款与袁无涯刊本同;明万历(1573年~1679年)初福建建阳余氏双峰堂刊《新刊京本全像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二十四卷,一百二十回;万历(1573年~1619年)中福建建阳余氏双峰堂刊《全像水浒》(残叶,存第二十二卷之十四叶“宋江押王庆回京”)。

四、七十一回腰斩本: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贯华堂刊((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五卷、七十回,署“施耐庵撰”。此书又有崇祯年间重刻本、清初《贯华堂重刻五才子水浒传》,清初金阊叶瑶池刊娣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清道光(1821年~1850年)“延月草堂精钞”本《水浒传》,清嘉庆(1796年~1820年)、道光(1821年~1850年)间“醉耕堂刊桐庵老人序”《重刊王壮云评本五才子水浒传》,“芥子园重刻句曲外史序”本《四大奇书水浒传》,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及许多地方出版社出版过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及七十回本的《水浒传》,这些书较为常见,因此不再一一介绍。我们这本《水浒传人物画传》,依据的主要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百二十回本及一百回本,特此说明,以供读者翻检时方便。

                          黄季鸿

                      2006年10月7日于长春

后记

这本书出版的较为仓促。吉林人民出版社原拟由我个人完成,但我教学科研任务甚为繁重,不得已,我的学生贺小敏同志也参与了该书的撰写。给青年学生能提供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自然也是我乐于为之之事。当然,全部书稿始终我也都在参与撰写,我自己也一再斟酌修订,因此如有问题,自须由我承当。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观与审美观,都必须予以辩证地批判地给予继承与吸收,而这一方面,长时期未受到应有重视。自然解决得也不好。譬如,人们受农民起义、阶级斗争论的影响,长时期以来,人们一般都只是简单地接受叙述者的观点,以为梁山那一百零八人,真的就是名副其实的好汉或英雄!其实,《水浒》一百单八将,除林冲、鲁智深、武松等能禁得起“英雄”、“好汉”这一称号的检验外,许多人的行事实际都有必要大加商榷。有人说,《水浒》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称不上“英雄”与“好汉”的,我很赞同这种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本书中我们回避了一百零八条好汉或英雄的提法,只称二百零八将。即称为将领、头领或首领,以与实际相符。做为“画传”这样的读物,我想尽可能地多体现些知识性与当代性,既一方面将知识点说透、谈清楚,一方面对梁山等人物的行事。从当代文化的高度给予评判,表明我们自己的态度与观点,尽可能与学术性结缘或结合。但工作不很理想,更多人物未能体现出我们“评”的旨趣。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时间的仓促,其次自然是我个人水平不够的问题。

吉林人民出版社编审贾淑文博士,是文化业的行家,她赞赏支持我们以新的文化理论、新的文化视角撰写这本《水浒传人物画传》,她这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她对青年人负责的文化精神,十分可敬。而此书不尽人意,存在诸多不足,使我深感有负于她。近年来,对《水浒》人物的评价,引起了许多前沿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发表了许多具有卓识的撰述,书中我们尽可能地予以采纳、借鉴或吸收,但文中未能一一注明,现特予说明。如果没有这些师长与同仁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我们的工作肯定会更加困难。为了表示感谢,也为了表示我们不敢掠美,同时也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进一步研读的书目,我们将撰写此书时主要参考书目附于后面,以供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浒传人物画传/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人物画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季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51616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45
17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