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崇高的位置/孙正聿哲学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1997年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收入文集,以该书的正标题作为书名,并收入有关该书的书评。

目录

第一章 当代哲学主题:寻找“意义”与重建“崇高”

一、反思现代哲学的自我理解/1

二、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4

三、哲学与“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6

四、哲学寻找“意义”的理论方式/10

五、“崇高”与时代精神的“精华”/15

第二章 哲学的历史与逻辑:崇高的追求与异化的崇高

一、寻求崇高的哲学理性:本体论问题/21

(一)本体论的指向性及其三重内涵/21

(二)本体论的自我批判/27

(三)本体论的现代重建/29

二、传统哲学:崇高的追求与异化/34

(一)崇高与中国传统哲学/35

(二)崇高与西方传统哲学/43

三、崇高的追求与异化的矛盾巅峰/57

(一)追求崇高的哲学旨趣/57

(二)“绝对精神”与“崇高”/59

(三)崇高的存在、崇高的标准和崇高的实现/67

第三章 消解崇高的异化与创造崇高的现实

一、本体观变革:现代哲学理性/71

二、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哲学革命/83

(一)对传统哲学的基本态度/84

(二)对实证科学的基本关系/89

(三)对社会历史的基本理解/95

三、“神圣形象”批判和“非神圣形象”批判/98

四、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与创造崇高的现实/105

第四章 “消解哲学”与失落崇高的精神困倦

一、当代哲学的生活基础/113

(一)当代哲学与市场经济/114

(二)当代哲学与当代社会思潮/118

(三)当代哲学与非常识的常识化/129

二、当代哲学的理论背景/137

(一)“拒斥形而上学”/137

(二)对社会历史的理解/145

三、“语言转向”与“消解哲学”/150

(一)“语言转向”的哲学意义/150

(二)“语言转向”与哲学前提的文化批判/155

四、“后现代主义”及其对“现代主义”的批判/165

(一)“现代主义”的前提批判/165

(二)“消解”现代的“非神圣形象”/168

五、徘徊于世纪之交的当代西方哲学/178

第五章 崇高在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位置

一、当代中国哲学的宏观背景/192

(一)两次“世纪之交”的哲学/192

(二)反思近代以来中国的哲学理念和文化运动/199

(三)当代中国的文化矛盾/207

二、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变革和体系改革/213

(一)哲学观念更新/213

(二)哲学体系改革/215

(三)体系改革与理论创新/225

三、当代中国哲学主流/230

(一)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230

(二)当代中国哲学思考的主要问题/232

(三)创建有“我”哲学/237

四、重建崇高:跨世纪的哲学走向/240

(一)从“躲避崇高”到“重建崇高”/241

(二)当代世界中的中国社会思潮/243

(三)重建崇高: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249

附录1 丁枫:当代哲学的理性沉思/256

附录2 一韦:世纪之交的哲学俯瞰/258

附录3 李彦珍:寻求和阐释跨世纪的哲学主题与哲学走向/262

附录4 罗克全:爱智求真敢问真/26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崇高的位置/孙正聿哲学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正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51920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3
15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