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湖游船/西湖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怀芳香浓溢的醉醪。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的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究无尽的魅力。

本书为“西湖全书”系列之一,简要介绍了西湖的

内容推荐

犹如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西湖全书》以一种散射式的描述,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定和定格切换。那清丽的群山、那喷涌的泉井、那玲珑的古塔、那精致的亭阁,就像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

首批《西湖全书》14册,内容引人注目,题材各具特色,并都体现了雅俗共赏的特点。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于谦与西湖的关系,过去都是一些零散的文章作过介绍,这次分别以单行本形式推出,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历史上这四位名人与西湖的密切关系,既深刻地展示了西湖丰富的人文内涵,又较有可读性。《西湖龙井茶》、《灵隐寺》、《西溪》,虽社会上已有类似的选题图书,但《西湖全书》的这三本则在内容和图片上,明显更胜一筹,雅俗共赏的特色更为鲜明……

《西湖全书》采用的是当今出版界十分流行的大32开本,封面则采用200克西班牙艾格自然棉纹纸,内芯采用105克亚光铜版纸。图书外观显得既精美,又古朴、高雅。

目录

悠久的历史

(一)唐代以前——筑基期/1

(二)唐代——始发期/1

(三)吴越国、北宋——发展期/2

(四)南宋——鼎盛期/4

(五)元、明、清——持续发展期/7

(六)民国——暂衰期/8

(七)新中国——新发展期/10

鲜明的特色

(一)民族形式/13

(二)取材质朴/13

(三)讲究装饰/15

(四)注重命名/16

(五)规模宏大/16

(六)品种多样/16

(七)继承创新/18

(八)埠头遍布/20

丰富的品种///21

(一)历代名船/25

(二)现代湖船/31

休闲的游湖///43

(一)湖上观光/43

 1.主要水景/43

 2.游观情趣/45

(二)湖上休闲/57

 1.饮宴歌舞/57

 2.诗画结社/58

 3.采莲摘菱/59

 4.避暑舟居/61

 5.垂钓放舟/62

 6.设斋放生63

 7.放灯夜娱/65

 8.幽会婚典/67

(三)湖上节庆/68

 1.龙舟竞渡/69

 2.中秋赏月/73

 3.西湖国际游船节/73

 4.西湖国际烟花大会/75

多彩的艺文///77

(一)诗/78

(二)词/83

(三)竹枝词/87

(四)散曲/90

(五)楹联/93

(六)散文(游记)/95

(七)绘画/108

美丽的传奇///114

(一)白娘子西湖遇许仙/114

(二)八仙游湖与“瓜皮船”/119

(三)观音覆鼎镇黑鱼精/122

(四)英台西湖对诗讥蠢材/125

(五)西湖女神救船娘/129

(六)葛仙翁西湖显神功/134

(七)邢君瑞五载会水仙/140

(八)宋五嫂西湖传醋鱼/144

(九)陶师儿殉情“爱情船”/149

(十)贾似道游湖杀慧娘/152

(十一)徐文长西湖救渔民/157

(十二)袁枚西湖助秀才/160

辈出的名人

(一)白居易:一半勾留是此湖/163

(二)范仲淹:长忆西湖胜鉴湖/166

(三)苏轼:六桥横绝天汉上/168

(四)林和靖:见鹤归舟林处士/17l

(五)宋高宗:直把杭州作汴州/173

(六)康熙:此行不是探名胜/174

(七)乾隆:湖里如排五色幛/176

(八)康有为:“一天园”结兰花缘/178

(九)孙中山:西湖风景世所无/180

(十)俞樾:白沙堤旁泛湖舟/182

(十一)李叔同:圆月天心映湖山/184

(十二)丰子恺:入诗入画说划子/186

(十三)蒋介石:游湖喝借杨虎宅/188

(十四)毛泽东:独钟西湖不“造次”/190

(十五)周恩来:呕心沥血护西湖/192 

(十六)赵丹:激情放歌闹明湖/194

(十七)贺绿汀:悲情湖曲“船家女”/196

(十八)尼克松:舟游备感西湖美/197

现代的经营///199

(一)游船服务/201

(二)游船埠头/204

(三)游船规章制度/206

附录:部分国家元首、首脑乘舟游览西湖表/207

试读章节

(二)现代湖船

手划船西湖内最具特色的手划游船,船体用13块木板相接而成,形似树叶,又似瓜皮,亦称瓜皮船。船长7.35米,宽1.5米,深0.35米。首尖,尾平,核定载客6人,可随带1.2米以下小孩1人。舱内置一小方(圆)桌和人造革海绵沙发。船顶装有白底蓝边船篷,既能遮阳又可避雨。船置大小木桨两支,大的由船工操作,小的供游客划水、泼刺,时速一般为5千米。目前,西湖上的手划船为明清款式,手划船的经营,宋、元、明、清史书都有记载,直到“文革”期间一度消失,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手划船经营。2006年7月,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手划船恢复了“西湖船娘”,再现了“一叶扁舟浮行水面,一位船娘相伴游湖”,“西湖船儿轻轻划,西湖船娘娓娓讲,满湖游船满湖歌”的场景。

“画中游”画舫20世纪80年代西湖恢复的第一艘画舫,1981年制造,全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船名。船型仿园林建筑中的石舫,呈平头平尾,长10.5米,高3.2米,宽3.1米,并按宋代记载“五百料……可容三十余客”规模设计。画舫古朴典雅,船舱两侧为精雕花窗,金黄色玻璃钢仿琉璃瓦顶篷,‘岚影波光中,仿佛湖上又添一座湖心亭。游人凭窗眺望,对饮品茗,几疑置身在“波中画舫樽中酒,堤上行人岸上山”的画图里。

“总相宜”画舫制造于1982年5月,以苏东坡“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命名,书画家诸乐三题写船名。船长14米,宽3.4米,具有仿宋画舫的气派和风貌。船顶采用歇山形式,循唐宋建筑起翘的规定,两侧开窗,舱内宫灯高悬。可载客50人。

“浮梅槛”、“菡萏舸”画舫两画舫为迎接1984年中日青年湖上联欢制造,当年9月28日下水运行。船体采用钢质结构,两船尺度相同,长11米,宽3.1米,结构装饰简单。“菡萏舸”以水中仙子——荷花冠名,色彩借鉴三潭印月迎翠堂,整船基调为绿色。1991年,两船上舱全部进行改装,采用前室、后亭、中舱的格局。

“玉龙”、“金凤”画舫 舫名取材西湖民间故事。两画舫先后于1985年2月、5月相继下水接待中外游客。两船各长10.5米,宽2.8米,船体首尾龙凤造型,客舱窗榄、座椅、茶几镶刻各种木雕图案,中舱后侧院门两旁配置《八仙图》、《天仙配》题材的木雕画。两船原为木质船体,1992年改造为玻璃钢船体。两船上层建筑雕檐画栋,碧栏轩窗,船首两柱龙凤盘绕,内舱豁,敞精美,顶端各悬3盏木雕宫灯,侧壁配置龙凤壁灯。前壁分别镶刻《九龙图》和《丹凤朝阳图》,后舱四角单檐攒尖方亭。“玉龙号”画舫行驶时龙头上会喷出水珠。

“晴方好”、“雨亦奇”画舫两船先后于1985年12月、1986年7月下水。船只均用竹木结构,造型别具一格,凸显江南秀色。“晴方好”长10.7米,宽3米,载客30人。“雨亦奇”长11米,宽3.2米,载客40人。船首重檐,后舱为八角单檐攒尖顶。舱壁饰有郑板桥《青竹图》。

“兰槐”画舫西湖湖上最大的仿宋御舟豪华型游船,制造于1989年9月。船名取自白廷玉《西湖赋》:“南有集芳,兰拽在焉。”集芳为南宋御园园名,兰栈为御舟名。画舫长21.5米,宽6米,船体采用玻璃钢结构,上层建筑为主次相辅,前后两层楼船格局,大致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建筑为单檐卷棚歇山式,抱厦呈单檐卷棚式,驾驶室安置在楼层前方。中部为主客舱,10盏飞禽壁灯分挂两侧,顶篷装饰三盏八角木雕顶灯与4盏彩色吸顶灯。舱内铺红地毯,置放50张仿红木座椅及茶几。后部为重檐卷棚歇山式,后舱设有小舞台,舞台后屏是《白蛇传》木雕组画。前后舱顶嵌装有数十盏筒灯。船顶为仿黄琉璃筒瓦绿剪边,飞檐翘角,宏丽轩昂,赭柱雕枋,龙型雀替。两侧窗下配以精雕的西湖风景画。船首匾额镶嵌杭州书法家郭仲选题写的兰拽船名,两柱额上刻有书法家姜东舒书写的宋代王安石诗句:“彩舫笙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甲板两侧通道宽敞,绕以铜质扶栏,坐客可凭栏环顾湖际,也可拾级而上登楼远眺西湖景色。

“环碧号”画舫1988年投入运行,是西湖湖船历史上第一艘具有游艇、餐厅、茶室多功能船只。船上设有污水、垃圾、粪便贮存等装置,不污染湖水。船体总长21米,宽5.4米,可容近80人就餐。全船结构精巧,外观华丽,前舱俨如殿宇,巍峨高大,气势雄伟。中脊两端的瓦饰龙吻,熠熠生辉。中舱由卷棚式屋面廓房4间组成,后舱为八角攒尖顶亭。前、中、后舱黄色琉璃瓦覆盖。前舱柱子涂以金色。整条船屋面共有垂脊、线脊20条,配以麒麟、狮子、凤凰等禽兽木雕饰物。内部花窗,部分用名贵的东北椴木雕刻制成。舱内有小卖部、卫生间,中舱是餐厅。顶壁悬绛色宫灯,两壁是8个精雕细镂的龙头,各吊1盏小宫灯。主船附有“粼波号”小艇l艘,用青竹制成,外形富有明代民居风格。小艇作为环碧号的“后场”,专事烹制菜肴,随主船行进。现在“环碧号”易名“楼外楼”号,由楼外楼菜馆经营管理。

龙吟、凤鸣画舫船型古朴古香,属浙江外事游船分公司。

休闲船1995年投入运营,船上配置电视机、空调、棋牌桌,它不但可供游客自娱自乐,还可以在船上与亲朋好友坐在一起品尝自带的美味、打牌聊天,游客也可边听音乐边享受西湖上的阳光、秀水。2003年,对休闲船进行了全面改造,并针对杨公堤景区的建成开放,设计了10艘新休闲船,船型设计采用江南水乡木船的方头方尾外形;船体采用玻璃钢,加以外表仿木纹工艺处理;船上甲板、座椅、茶几、墙板全都采用实木制作,体现出西湖游船的文化特色。考虑到不同时节游客的需求,设计时以人为本,其中有两条船根据季节不同,设计成可按需要敞开式或封闭。封闭时,可以启动冷暖空调。顶篷饰以令人倍感亲切的蓝、白条纹布篷,边上缀有波浪边,随风摇曳生姿。为了方便游客上下船,这些船都一改原先横停式,采用了直停式。同时,为了体现舒适性,新船的座位设计缩小到15座,都是单人座,配有扶手、茶几,更便于游客观光赏景。这10条船都以江南水乡特有的植物命名:玉莲、红荷、翠柳、丹桂、绿萍、紫荆、乌菱、白蘑、青莼、蓝蓼。

自划船船型与手划船大体相同,设施简陋,没有船篷,也没有座椅,游客坐在船身的硬板上自己操桨放舟湖上。每船人数为6人,配木桨和救生衣。

P31-37

序言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作为《西湖丛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了这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西湖全书》。她和《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共同构筑了一个蕴藏几乎全部西湖瑰宝的陈列馆,一个供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西湖的开放型阅览室。如果说《西湖通史》是一部叙述几千年西湖历史踪迹的大气磅礴的巨片,《西湖文献集成》是一部全景式立体演绎西湖景物的引人入胜的连续剧,《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我们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和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穷无尽的魅力!

西湖,的确是一颗永远散发着无穷无尽魅力的熠熠闪光的明珠!这颗明珠,会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空、不同场景、不同时代,以气象万千、仪态万方的意境,完美无瑕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诚如大诗人苏轼所赞颂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她有时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绝句,有时却是一章气势恢弘的排律;她有时是一阕音律悠扬的小夜曲,有时却是一部雄姿壮采的交响乐;她有时是一尺清供小品,有时却是一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她是多棱镜,她是万花筒,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妙趣横生!她的美,她的趣,既源于远古至今大自然对杭州的特意垂青,又源于千百年来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对杭州刻骨铭心的依恋。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天衣无缝的结合,才使西子姑娘的一步一趋、一颦一笑,无不散发出普天下难有其匹的美丽!因此,除了全景式的《西湖通史》和《西湖文献集成》外,没有《西湖全书》这样一种散射式的描述,西湖的风姿、西湖的风韵,乃至西湖的风骨、西湖的风流,是很难想像会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所以,无论是六桥花柳,还是三竺云岚;无论是灵隐古刹,还是岳王祠庙;无论是汩汩清泉,还是巍巍宝塔;无论是龙井的茶韵,还是曲院的荷香;飞来峰的造像,岁寒岩的碑刻;白居易、林和靖、苏东坡的湖畔杖履,北山街、杨公堤、文澜阁的历史呼唤;西泠印社,胡庆余堂;诗词曲赋,花木园林;尘封久远的老照片,容光焕发的新景区;风俗、佳肴、织锦、书画……凡是西湖的沧桑,凡是西湖的传说,凡是西湖的风光,凡是西湖的人文,无不是我们搜罗编撰的对象,无不是我们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

《西湖全书》目前暂定50个选题,正陆续组织撰写付梓。虽然我们自认为已勤勉努力,但这套丛书是否已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初衷,还是恳请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西湖美的探索、西湖文化的追寻,是要求人们献上毕生精力的,是个弥久常新的课题。我们当继续焚膏继晷,裨使这套丛书编辑得更好。

是为序。

王国平

2004年9月

后记

当杭州老市区大部分土地与当今西湖还是一片汪洋之时,“船”与杭州已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当西湖从汪洋中独立出来之后,相信广义的游船已经产生。但是,确切地讲,从“西湖”之名与西湖游船面貌同时最早在唐代伟大诗人杭州“市长”白居易的诗中出现时起,游船与西湖已结缘千余年,其关系何其深厚!因此,《西湖全书》没有“西湖游船”的篇章就难以称“全”了。为此,我们按照《西湖全书》的总体要求,赶时间编撰了本书。

西湖历史上与当今都是杭州旅游的重点,而西湖游船观光、休闲则是西湖旅游的重头戏。千百年来,西湖游船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并在全国游船领域内占有一定的地位。历史上,西湖游船有《湖船录》、《湖船续录》等专著为其立传。但建国以来,除杭州西湖游船服务公司曾内部编撰出版过《湖船新录》外,公开出版专著,为其延修“宗谱”这回尚属首次。浙江省游船协会为本书的编撰工作,进行策划、定题,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乌鹏廷、陈明钊、莫高、仲向平、陆绍荣、毛绍利、陈莺等参与编撰和编务工作,刘兴民先生为本书提供了有关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希望本书为一切关心杭州西湖及其游船文化的人士提供一些资料。由于编撰时间比较仓促,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修订完善。

孟 东 生

2006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湖游船/西湖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东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337882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U674.1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