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的教育(插图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1929年,被评为“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

被法国《读书》周刊评选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佳读物”第三名!

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之中!

1994年,《爱的教育》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

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之一!

这部《爱的教育(插图珍藏版)》(作者埃迪蒙托·亚米契斯)是特地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

内容推荐

这部《爱的教育(插图珍藏版)》是特地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该书的题目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写的。他日积月累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上写呀写呀,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想。到了年底,他爸爸在他的本子上加了批注,但力图保持原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孩子的语言风格。四年以后,他已升入高中。这时候,他重温自己的手稿,回忆起人和事更有了新鲜感,于是,又在手稿中加进了新的内容。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今天读一读这部书,希望能喜欢它,并从中获得教益。

《爱的教育(插图珍藏版)》的作者是埃迪蒙托·亚米契斯。

目录

十月

开学第一天/3

我们的老师/5

意外事件/6

卡拉布利亚的小孩/8

同窗好友/10

宽宏大量的品德/11

我的二年级女老师/13

在阁楼里学习的孩子/15

学校/17

少年爱国者(每月故事)/19

十一月

扫烟囱的孩子/23

万灵节/25

好友卡隆/26

卖炭者与绅士/28

弟弟的女老师/30

我的妈妈/32

朋友可莱谛/33

校长/37

士兵/39

耐利的保护人/41

班长/43

少年侦探(每月故事)/45

贫民/50

十二月

商人/55

虚荣心/56

第一场雪/58

小石匠/60

雪球/62

女老师/64

访问受伤者/65

少年笔耕(每月故事)/67

意志/74

感恩/75

一月

代课老师/79

斯带地的图书室/80

铁匠的儿子/82

友人来访/84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国王的葬礼/86

勿兰谛被赶出学校/89

少年鼓手(每月故事)/92

爱国/99

嫉妒/100

勿兰谛的妈妈/102

希望/104

二月

奖牌授予/109

决心/111

玩具火车/112

傲慢/114

负伤的劳动者/116

囚犯/118

爸爸的看护者(每月故事)/122

铁工场/131

小小的卖艺者/133

“谢肉节”的最后一天/136

盲童/139

病中的老师/145

街路/147

三月

夜校/151

打架/153

学生的父母/155

七十八号犯人/156

小孩的死亡/159

三月十四日的前一夜/160

奖品授予式/162

争吵/166

我的姐姐/168

罗马涅的血(每月故事)/170

病中的“小石匠”/177

加富尔伯爵/180

四月

春天/185

翁贝托王/186

幼儿园/191

体操/194

爸爸的老师/197

痊愈/206

劳动者中有朋友/208

卡隆的妈妈/209

朱塞佩·马志尼/211

少年受勋章(每月故事)/214

五月

畸形儿/221

牺牲/223

火灾/225

六千英里寻母(每月故事)/229

夏天/260

诗/261

聋哑人/263

六月

加里波第将军/275

军队/277

意大利/279

三十二度的炎暑/280

我的爸爸/282

乡野远足/284

夜校毕业生的奖品授予式/287

女老师之死/289

感谢/291

难船(最后的每月故事)/293

七月

妈妈的最后嘱咐/301

考试/302

最后的考试/305

告别/307

试读章节

从今天起,现在的老师也可爱起来了。我们进教室去的时候,老师己在位子上坐着了。老师上学年教过的学生们都从门口探进头来和老师招呼。“老师早安!”“配巴尼老师早安!”大家这样说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老师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可知大家都爱戴这老师,今年也想请他教。老师也说着“早安!”同时,去握学生伸着的手,却是不看学生的脸。和他们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额上皱纹一起,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后,老师又一一地看着我们,叫我们默写,自己下了讲台在教室里来回巡视。看见有一个面上长着红点的学生,就让他中止默写,两手托了他的头查看,又摸他的额,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老师后面有一个学生趁着老师看不见,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来。恰好老师回过头去,那学生就急忙坐下,低着头准备接受惩罚。老师把手放在他的头上,只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别的什么也没有说。

默写完了,老师又沉默了,看着我们好一会儿,用洪亮、亲切的声音对我们说:

“大家听我说!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遵守校规。我没有家人了,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去年,我还有母亲,但是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除了你们,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亲人了,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爱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让咱们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嘴来答应我,我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愿意’了。我感谢你们。”

这时校保安来通知放学,我们安静地离开座位。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走到老师的身旁,抖抖索索地说:“老师!饶了我这次!”老师用嘴亲着他的额说:“快回去!好孩子!”

新学年开始就发生了意外的事情。今晨到学校去,我和爸爸正谈着老师所说的话。忽然见路上的人,都奔入校门去。爸爸说:

“出了什么意外了?新学年才开始,真不凑巧!”

好容易,我们进了学校,人满了,大大的房子里满是儿童和家长。听见他们说:“可怜啊!洛佩谛!”从人山人海中,我看见了警察的帽子,也看见了校长光秃秃的头也看见了。接着又走进来了一个戴着高冠的绅士,大家说:“医生来了!”爸爸问一个老师:“究竟怎么了?”老师回答说:“被车子轧伤了!”“脚骨碎了!”又一老师说。原来是洛佩谛,是二年级的学生。上学来的时候,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忽然离开了妈妈的手,倒在街上了。这时,街车正往他倒下的地方驶来。洛佩谛眼见这小孩将被车子轧伤,大胆地跳了过去,把他拖救出来。不料他还来不及拖出自己的脚,就被车子轧伤了。洛佩谛是个炮兵大尉的儿子。正在听他们叙述这些话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妇人发狂似地从人堆里挣扎进来,这就是洛佩谛的妈妈。另一个妇人同时跑去,抱了洛佩谛妈妈的头颈啜泣,这就是被救出的小孩的妈妈。两个妇人跑向室内,我们在外边都可以听到她们“啊!洛佩谛呀!我的孩子呀!”的哭叫声。

一辆马车很快停在了校门口。校长抱了洛佩谛出来。洛佩谛把头伏在校长肩上,脸色苍白,眼睛闭着。大家都静默了,只听得见洛佩谛妈妈的哭声。不一会儿,校长将抱在手里的受伤的人给大家看,家长们、学生们、老师们都齐声说:“洛佩谛!好勇敢!”“可怜的孩子!”靠近一点的老师和学生都去吻洛佩谛的手。这时洛佩谛睁开眼睛说:“我的书包呢?”被救的孩子的妈妈马上拿书包给他看,流着眼泪说:“让我拿吧,让我替你拿吧。”说完又去搀扶泪流满面的洛佩谛的妈妈。许多人出了门,很小心地把洛佩谛载入马车。马车就慢慢地离开了,我们则默默地走进了教室。P5-7

序言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得见苍穹?”

“一个人要长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他人的呐喊?”

“要经历多少生命的陨落才知道那已故的众生?”

“我的朋友,答案在随风而逝。”

“答案在随风而逝。”

鲍勃·迪伦写于1964年的这首《随风而逝》经由迪伦特有的低沉嗓音的演绎,总是那么地扣人心弦,不仅在迪伦刚出道的1960年代被视为美国民权运动的宣言,更是在此后半个世纪一直被认作“美国民谣之父”鲍勃·迪伦的扛鼎之作。

每一个时代,都有迷失的人们,今日世界尤其为甚。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浮躁”二字甚为恰当。当前,一种浮躁、焦虑的情绪正在全社会蔓延,俨然全民行动。有人言语失当,有人行为过激,有人心理颠覆,有人消极厌世……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在经受着猛烈的道德冲击和智慧考验。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该何以保持心灵的清净与高洁?又该如何以微薄之力抵挡、扭转浮华的社会大潮?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在随风而逝吗?

美国著名的盲人女教育家海伦·凯勒不满两周岁即已双目失明。彼时不通人事的她,双眼还未能尽情品味人世间的五彩斑斓就陷入了永恒的黑暗之中。然而,她身残志坚,终于在老师莎莉文小姐和亲友的帮助下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篇章,成为全世界所有身体健全人士不得不衷心敬佩的偶像。她终身渴望光明,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让干百万人重拾信心与希望的伟大著作。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伦·凯勒也许是幸运的。她那看不见人间繁华的眼睛也看不见人间的浮躁。然而,戴尔·卡耐基毕竟不同。同样出生在1880年代的戴尔·卡耐基看得见世间的一切,凭借其聪明睿智,他写下了《不生气的生活准则》。他知道生气和抑郁是人们情绪的最大杀手,其杀伤力不逊任何不治之症,所以他想通过此书告诉人们如何在乱象丛生的世间自处。对于不太熟知戴尔·卡耐基的人来说,这本书实在不是最脍炙人口的著作,但是它确实又是当下人们最需要的精神食粮之一。

与卡耐基双峰并峙的励志大师罗伯特·科利尔也同样有一本著作值得一提——《觉醒:活出全新的自己》。在这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世界里,在碰壁之后是该一味的闷头苦干而再次折戟,还是要从头审视自身以期重新再来?相信此书中自有答案。

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稳定平和的情绪,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我们往往可以轻易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每每此时,是不是总有人出来劝一句“要淡定”?他们或者是真洒脱,或者是事不关己,但不管怎么样,遇事《不失控:淡定的学问》确实需要好好琢磨。否则,遇事就炸,绝行不通。

从时间上看,美国人奥里森·马登年近不惑,戴尔·卡耐基才出生。因此,他研究成功学比后者更早,后来所谓的成功学大师包括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都深受其影响。他被誉为“最伟大的励志导师”,一生创作了许多鼓舞人心的著作,《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即是其中之一。

这些经典之作都从人类自身修养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要想真正达到目的,还需要《自动自发》的主动精神和《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主观愿望。美国著名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这两本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书,但正是这样薄薄的两本小册子在世间流传了百余年,至今仍魅力无穷,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畅销的励志经典之一。

这些作者的伟大和这些著作的经典无可否认,前人提供的知识或许还不足以让我们应对这变化的世界,但这总是《爱的教育》,溢满了先贤圣哲对人类的爱。出自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亚米契斯的这部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乃人生必读之书。

书籍从来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完这些,答案在哪里?或者,读者诸君心中自有计较。

书评(媒体评论)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丐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的教育(插图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埃迪蒙托·亚米契斯
译者 夏丏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06440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3184815
中图分类号 I546.8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6 4: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