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追踪文学新潮,对当代文学进行快速追踪和同步研究。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大部分是作者近三年来追踪新世纪文学演进的论文,是在当下市场化的诱惑极大地导致了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偏畸的语境下,在泡沫化、琐屑化、欲望化和自恋主义的文学大行其道的当下。对于心目中的真正的作家和文学的一种由衷的赞叹和评述。
图书 | 世纪初的漂浮与遮蔽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追踪文学新潮,对当代文学进行快速追踪和同步研究。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大部分是作者近三年来追踪新世纪文学演进的论文,是在当下市场化的诱惑极大地导致了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偏畸的语境下,在泡沫化、琐屑化、欲望化和自恋主义的文学大行其道的当下。对于心目中的真正的作家和文学的一种由衷的赞叹和评述。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追踪文学新潮,对当代文学进行快速追踪和同步研究的论著。别林斯基曾说过,文学批评是“流动的美学”。本书作者张志忠教授,从80年代初以来,坚持用自己的心灵与当代文学对话,在文坛颇具人气。其文笔俊朗显豁,立论平中见奇。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大部分是作者近三年来追踪新世纪文学演进的论文,是在当下市场化的诱惑极大地导致了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偏畸的语境下,在泡沫化、琐屑化、欲望化和自恋主义的文学大行其道的当下。对于心目中的真正的作家和文学的一种由衷的赞叹和评述。 目录 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红色经典”定位:资源再开发和再解读的必要前提 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米兰·昆德拉 众声喧哗中的三重遮蔽——从郁达夫、王小波笔下的孽恋和虐恋谈起 身体写作——漂浮的能指 难以直面的悲怆——《去日留痕》简评 怀疑与追问: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思想气质 在沧海横流中展现时代本相——张廷竹《大路朝天》、《盛世危情》漫评 跨越时空的三角对话——序《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 我的心哟在高原——徐剑《东方哈达》漫评 论当下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在缠绕和夸诞中展现爱与死的永恒——余华《兄弟》(上)简评 关于“抗日斗争题材文学”的几点思考 “杜鹃岂有兴亡恨,心血虽干亦自啼”——试论台湾文学的反殖爱国精神传统 凄清时节的怀念 现代汉语诗学的寻绎和建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述评 金庸研究:谨防过度阐释和过分拔高——张志忠教授答问录 也谈“当前文学创作症候”之根源 宏大叙事、革命反省与圣教质询——《圣天门口》简评 赵树理研究三题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有关思考 略论当下中国文学的宏大叙事 快乐的追踪(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纪初的漂浮与遮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志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782954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6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9.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04 |
宽 | 142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