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到财智(百部商业经典2007卷)
内容
编辑推荐

商业人士意识到,是工作太忙、好书难寻、信息太多等三大因素阻碍了自己卓有成效的阅读。他们希望有这么一本书,或这么一群人能帮助他们“管理”阅读,帮助他们合理“投资”阅读时间,在最需要的时候,花费最经济的时间读到最合适的书,从阅读中获取最大的回报。而且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可以享受到这种切实有用的信息服务。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指南,一本有关介绍好书,评点好书,推荐好书的书。它是书,不过是一本对书“大书而书”的书。该书的出版只有一个目的:为追求经典阅读的你提供最优质的内容导读!

内容推荐

杨吉的《读到财智》致力于成为国内第一份专为商业人士提供的商业阅读指南。

该书作者历时三年而成,按照运营管理、战略变革、领导艺术、市场营销、经济理论、企业与企业家、投资金融、人力资源、创新趋势、职场/励志等十大门类,收录商业好书100本,主题书评100篇,推荐图书100本,同时还附录入选图书的相关信息(包括中英文版、作者简介、内容提要、简要评论等),可谓“一册在手,百书尽览”。

目录

序 方兴东(推荐序)

运营管理

 《企业定位法则》:“三”的标杆:企业定位法则

 《金矿》:你需要了解的精益之道

 《破窗》:不可忽视的细节管理

 《赢》:韦尔奇意犹未尽之作

 《榜样》:榜样,或是中国企业的“求其上”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彼得?德鲁克:发明管理的人

 《觉醒的年代》:查尔斯?汉迪:管理界的哲学家

 《砍掉成本: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成本不能随便砍

 《中国人的管理逻辑》:传统商业逻辑的“破相”

 《关键时刻MOT》:关键时刻,时刻准备

 《解放型管理》:解放型管理:能信吗?

 《经营DNA》:经营有道与企业DNA

 《科学管理原理》:泰勒“科学管理”的现代意义

 《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向“子曰”学管理

 《好好学习——企业知识管理:从认识到实践》:知识管理:言之有物吗?

 《转型》:转型:更深度的执行

 《现场力》和 《可视力》:关于执行力的补充说明

战略变革

 《战略历程》:明茨伯格的战略清算

 《雄霸亚洲:国际化大公司的亚太战略》:明天,谁来雄霸亚洲?

 《未来的社区》:人类需要社区,加入而非退出

 《权力的转移》:托夫勒:下个世纪的权力主题

 《暗战——无形垄断再造企业优势》:无形垄断,竞争未来?

 《数字化商业模式》:这个世纪的创业

 《未来的组织》:组织并未终结,只是开始

 《动荡时代的管理》:不确定性的管理挑战

 《21世纪的管理挑战》:管理问题的未来

 《巨变时代的管理》:巨变的未来,未来的管理

 《跨越文化浪潮》:世上没有最好的管理方式

 《长尾战略》:中国语境及其本土实践

领导艺术

 《领导力与激励》:领导是行动,而不是言说

 《你会问问题吗?》:提问力也是领导力

 《东方CEO》:东方CEO的角色扮演

 《CEO的抉择》:CEO的角色扮演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智慧地追求卓越

 《未来的领导者》:未来领导,冒号

 《管理者而非MBA》:管理的是,MBA的非

市场营销

 《用脑拿订单—销售中的全脑博弈》:“全脑营销”的两种读法

 《销售红宝书》:“人们为什么购买?”

 《成为最伟大的销售员:苏格拉底销售笔记》:成功销售,少说多听

 《口碑营销》:口碑营销,以何取胜?

 《当购买成为习惯:让顾客离不开你的N个理由》:你的企业可替代吗?

 《你的营销不对路》:你的营销对路吗?

 《放短线,钓大鱼:大客户销售攻略》:敲开大客户的门

 《微利时代的成长》:微利时代的“利润区”

 《软销售》:寻找你的潜在客户

 《市场份额的神话》:市场份额的错觉

 《水平营销》:水平营销:改变只是一点点

 《影响力》:营销花招 见招拆招

 《顾客要买什么》:中端市场之死?

 《看电影学销售》:电影中的销售原理

 《销售中的心理学》:销售中的内在博弈

 《快品牌》:喜出望外与略失所望之作

 《品牌密码》:卓越品牌的加减法

经济理论

 《搜》:“搜”是主语

 《蝴蝶效应经济学》:短期预测可免则免

 《边际的谋杀》:当侦探是一个经济学家的时候……

 《现代东亚经济论》:东亚经济的现实进路

 《卧底经济学》:你喝咖啡,谁赚钱

 《别做正常的傻瓜》:你是理性的傻瓜吗?

 《寓言中的经济学》:听梁小民讲寓言中的经济学

企业与企业家

 《激荡三十年》:三十年太快,只争朝夕

 《沃尔玛王朝》:定义沃尔玛:会变就是好样的

 《公司为谁而生存》:公司为谁而生

 《再造宏碁》:龙梦之旅:施振荣的智慧分享

 《为什么:企业人思考笔记》:宁高宁在思考什么?

 《总裁的陷阱》:企业家的生门与死门

 《展翅高飞—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经营之道》:如何飞得更高?

 《飞得更高—孙正义传》:孙正义:一个沉迷于因特网的男人或堂吉诃德

 《雅芳传奇:打造世界顶级直销公司》:雅芳的秘密

 《王石这个人》:有关王石的一种写法

 《美国黑帮:公司强权的扩张和民主制度的衰落》:注意,公司出没!

 《中国式继承》:“南橘北积”的企业表述

 《丰田生产方式》:Kaizen,丰田造

 《大败局Ⅱ》:失去控制后的非意外宿命

 《成败晋商》:读《成败晋商》

金融投资

 《民富论》:投资在后,理念先行

 《在餐厅遇见巴菲特》:理财有方,投资有术吗?

 《在小吃店遇见凯恩斯》:小吃店“混搭”凯恩斯

人力资源

 《培养接班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人事第一》:重点于事,关键在人

 《改变公司的员工在哪里—寻找公司发动机》:谁能改变公司

 《潜智:如何培养和传递持久的商业智慧》:潜智:是什么和做什么?

创新趋势

 《引爆点》:流行是这样炼成的

 《重在实验:释放创新科技的潜能》:别让实验阻碍了创新

 《财富的革命》:财富的未来

 《穷途末路的美国梦》:白领的黄昏

 《赖声川的创意学》:创意可学吗?

 《创意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世界是平的》: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平的

 《思考的利器》:锻造思想的武器

 《社交商》:情商的脑科学普及版

 《重启思维》:彼得斯的呓语?

职场/励志

 《浑水摸鱼》:就是教你诈

 《突破人才经营瓶颈》: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与各尽人事

 《办公室里的大猴子》:公司动物

 《修炼:我的职场十年》:管理的修炼

 《别着急吃你的棉花糖》:吃不吃棉花糖,这是一个问题

 《追逐日光》:活在当下,追逐阳光

 《乞丐国王的时光指环》:一个励志的两种写法

 《请给我结果》:没有借口,请给结果

试读章节

彼得·德鲁克:发明管理的人

大约在1954年11月6日,德鲁克“发明”了管理。他的时机抓得很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管理热潮”正开始升温,然而当时市面上却没有任何一本谈管理的书籍。没有一本书能够向经理人解释什么是管理,也没有任何一本书像20世纪其他重大的社会创新一样,能够将管理建构出一套系统的学问(更别提是“学科”了)。

当时,德鲁克已经完成了《公司的概念》、《管理的实践》,《成果管理》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差不多也开始酝酿。对那个时候的美国工商界来说,《管理的实践》的出版简直是一个历史新纪元的开启,重要的是,它使一大部分读者在接受德鲁克宣扬的观念之余,还重新获得一种信仰。《商业周刊》也不吝惜地给予高度评价:“很少有人以经理人从事的工作为主题提出书面论述……如今身为老师及顾问的德鲁克,却以《管理的实践》将这个领域一网打尽了。就像艺术与科学领域的许多先驱者,他们后面一定会有更多的跟随者。但现在看起来,这本书无疑是这一领域最杰出的一部,而且这样的地位势将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德鲁克弥补了他当年无管理书可读的遗憾,满足了一部分人有管理书好读的需求,从“曾经帮助过一些人实现了他们的目标”的人生观来看(2002年,在接受《Business 2.0》采访时,德鲁克如是说),德鲁克已然是心想事成、功德圆满了。

有一次接受采访,德鲁克说道:“《管理的实践》上市后,人们能就可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如何管理。在这之前,似乎只有极少数天才懂得管理,其他人却复制不来。于是,我决定写一本有关这个领域的书,让它成为一门学问。”记者接着问:“那么,其中的内容应该不是你发明的吧?”德鲁克笑着答:“大部分是的。”他接着补充道:“听着,如果你不了解某件事,就不可能复制它。那么,我们就不能说某件事被发明了,而只能说大家一直在做这件事。”从这个角度看,德鲁克确实发明了管理,而这也正是《管理的实践》最需要被后人记住的一点。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出版是《管理的实践》之后二十年的事了。因为《成果管理》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已相继问世,再加上更早之前的《公司的概念》、《管理的实践》,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已经成形,所以《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可以说是对几十年管理经验、体会与思考的结晶,也是他对自己以前的相关论著的总结、梳理、概括和升华。德鲁克自己也承认:“从各方面来看本书虽然是一本新书,但是自然也发展了我在以前各著作中的思想。而且,只要合适,我也毫不迟疑地引用我以前的著作。”因此,熟悉德鲁克著作及观点的人对书中的很多内容是似曾相识的。德鲁克从“管理热潮”向“管理绩效”的转变人手,围绕经营绩效、富有效率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方面,系统地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元化、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论题都在之前的著作有提及,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中则更系统、深入地予以阐述。同时,为了使容纳那么多新论的著述不显得凌乱、繁杂,德鲁克把系统的管理学从三个维度进行建构。正如书名所写的——“使命”、“责任”、“实务”。在德鲁克看来,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种使命、责任和实务。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项崇高的使命,它能让组织实践成效,达成经济绩效的目的,而且对社会有正面的影响力和承担社会责任。管理是一种责任。德鲁克把责任分为内在责任与外在责任两种。内在责任指的是“承诺”,即对自己所选择的绩效目标,作出最大的贡献,以实践自己的承诺。而外在责任是对整体的绩效负责。惟有能承担这两种责任的工作者,才是真正的“自由人”。最后,管理也是一种实务,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做”,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若要使一群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也惟有通过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才可能实现。因此,就本质而言,管理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德鲁克也不止一次地说道:“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

从德鲁克一贯的思想结构来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回答了早期一本著作《工业人的未来》提出的问题:在大企业的所有人没有、也不能经营公司的时代,管理权威的正当性从何而来?“当社会普遍接受某个权力,普遍认定它符合某种道德规范或形而上的原则时,该权力即具备了正当性。”这是《工业人的未来》里的回答。然而在现代企业组织中,“任何人无法赋予经理人权力,经理人的权力来自他自己。”所谓欠缺正当性的权力,正是“那些未被发现、未被认同、未受抑制及不负责任的权力”。德鲁克说,在战后的工业社会,一般人均认可大企业是社会的中枢机制,可是当社会发生质疑这种权力是否正当的危机时,情况已整个改观。惟有当新社会开始正常运作时,此一危机才会终结。

可喜的是,就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结尾,德鲁克宣称这个危机已经解除了。他借用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私恶可以创造公益’,成为一个世纪后资本主义的崛起”的这句名言,展开论述道,要让资本主义变成人类可以接受的制度,基本前提是建立一套道德原则,而曼德维尔的逻辑在经济上可行,在道德上却行不通,换言之,要让管理人在组织里获得正当性,必须从道德上着手。“这套道德原则只有一个。它就是组织的目的,也有管理权威的基石——发挥人类最大的潜能。”德鲁克建议,在重建正当性的过程中,人们应该以“私力可以创造公益”取代“私恶可以创造公益”,作为新的社会格言。据此,德鲁克为经理人行使管理权找到了稳妥的道德基础。

德鲁克曾发誓不随便做任何预测,但是他常常会忘记自己立下的誓言。就像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绪论部分,德鲁克又忍不住为管理的未来信誓旦旦。他说:“在当今的发达社会里,就算没有贵族、大地主,甚至是没有资本家和企业界大亨,也离不开大型机构中管理者的领导。社会要依靠这些管理者的知识、愿景和责任心。可以说,这个社会里,一切都以管理——它的使命、责任和实务——为中心:管理既是必需品,又是重要贡献,而且也是研究和知识的主题。”基于这样的自信,德鲁克在其巅峰状态之时创作出巨著《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方面是对早年他应允经理人的会将所有经理人用来强化绩效的“一切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的诺言实现,另一方面,也是德鲁克对自己毕生事业——管理的一次敬礼之作。从这个角度看,德鲁克不仅发明了管理,而且还使管理达到了一种高度。德鲁克说要使人们的生活有所不同,并以此为人生奋斗的目标,他做到了。(P28-30)

序言

商业阅读二三事

中国的企业家从不读书,或很少读书。

不信?你自己问——

“××总,最近在读什么书呢?”

通常,他们的回答是:“读书?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

从近来读什么书到最喜欢什么书,这个“命题偷换”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家、经理人无心读书、无从读书和无暇读书的现状。而且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抱持读书无用的偏见,认为读书偏离现实,理论劣于实践,他们擅长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名言反过来讥讽那些读书乐、乐读书的人。

然而,阅读是一项求知求学求真的技能,特别在商业社会,对每一个商业人士来说,阅读不仅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品位、充实生活。阅读,已然成为信息时代一种必需的生活方式。

人,诗意地栖息。

此话没错,但前提是,人们需要智慧。

而智慧很大一部分来自阅读……

人们对资讯的极度渴望和对知识的强烈需求,促成了出版业的井喷式发展。

近几年,市场上的商业图书可谓琳琅满目、鱼目混珠,时髦的名词和概念一浪接一浪滚滚而来,传播给大众的管理理念和口号不停翻新模样。于是,作者们在竞相模仿,读者们在盲人摸象。本来,在浮躁、急进的社会风气下,阅读已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但现在混乱的商业图书市场又给人们制造了一系列的麻烦: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如何挑选需要的图书?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选的图书其实并不适合自己?好多冠名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出自名家名人之手的图书竟然是伪书、假书?

阅读,人们希望收获的是精神食粮,但最终获得却是噪音和思维杂质。

于是,那些抱着阅读、学习和提升目的的管理者往往无所适从,找不到精神归依。

需求创造供给。

商业人士逐渐意识到,是工作太忙、好书难寻、信息太多等三大因素阻碍了自己卓有成效的阅读。他们希望有这么一本书,或这么一群人能帮助他们“管理”阅读,帮助他们合理“投资”阅读时间,在最需要的时候,花费最经济的时间读到最合适的书,从阅读中获取最大的回报。而且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可以享受到这种切实有用的信息服务。

这预示着,在种类繁多的商业图书市场又将新生一种产品——好书指南!

好书指南,一本有关介绍好书,评点好书,推荐好书的书。它是书,不过是一本对书“大书而书”的书。

该书的出版只有一个目的:为追求经典阅读的你提供最优质的内容导读!

杨吉的《读到财智》致力于成为国内第一份专为商业人士提供的商业阅读指南。

该书杨吉历时三年而成,按照运营管理、战略变革、领导艺术、市场营销、经济理论、企业与企业家、投资金融、人力资源、创新趋势、职场/励志等十大门类,收录商业好书100本,主题书评100篇,推荐图书100本,同时还附录入选图书的相关信息(包括中英文版、作者简介、内容提要、简要评论等),可谓“一册在手,百书尽览”。  该书旨在扮演好图书管理员的角色,帮您仔细阅读书库里的书,找出您所需要的书,然后提炼并向您提供对今天商业世界最为实用的观点和见解。

目前市场上专为商业人士出品的图书导读不多,即便有,也多是对过去二十多年经典商业图书的选编、点评,在内容上没有及时更新,时效性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在我们目所能及的周围,充斥着太多这样的书,它们被冠之以“经典速读”、“名著提要”、“人生必读”、甚至是“一生不得不知的××本书”。过于“使命感”的阅读显然容易造成过大的精神负担。尤其像最后一种称谓,“一生不得不知”,支撑它的逻辑显然成了“不知你就不是人”、“白活一辈子”。因此,这类剪刀糨糊一蹴而就的产物,在讨好着想短时间内做个知道分子的朋友的同时,也被那些对待经典表现出严肃虔诚的同仁所反感。孰优孰劣,孰好孰坏,《读到财智》不会妄加评判,它只希望诸位读者不要以对待那些书的态度来对待本书。

《读到财智》虽然也是一本大杂烩,但整一个创作过程是认真的,认真为中国商业人士提供一个便捷、快速且具有时效的财经图书“导读产品”。

智慧影响趋势,商业改变世界,我们应该对高端思想有所了解!

方兴东 博客网董事长及创始人

二○○七年七月三日

书评(媒体评论)

杨吉《读到财智》的写作方式,不同与一般中规中矩,有板有眼、就书论书的书评。他写得更加活泼、自由和率性,从这些好书入手,结合故事、人文、思想和商业,可读性强,轻松趣味,也有一定深度。能够贯穿当下的产业背景和曾经的发展历史,融合产业、企业、人物、历史等,并加入自己的评论,多角度、多层次丰富对该书的认识。使读者能够在最小的篇幅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和精华所在。

方兴东 博客网董事长及创始人

对于众多爱好阅读的商业人士来说,如何选择合适而有价值的图书一直是一个困扰的问题,杨吉的工作实在是太有意义了。作为一个财经写作者和出版人,我非常愿意推荐《读到财智》。

吴晓波 蓝狮子图书出版人,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

在横贯中西,纵弛万里的汪洋书海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财智”,并不容易;力图使自己的思考成为这个时代多元思想库中的某一元,就更不容易。《读到财智》的意义就在于,帮你砍掉纷繁芜杂的旁枝末节,使你的思考更接近于智慧的普适性内涵。

周攀峰 《商界评论》执行主编

为现在的“忙人”精选财经图书,杨吉先生迈出了不起的第一步,鼓励大家都参与进来。

邱恒明 《财经文摘》编辑部主任,图书栏目主编,“财经图书总动员”评选活动总策划

也许只有智慧能够启迪智慧,《读到财智》这本书让你读到的不仅仅是商业方面的智慧,更多的是通过作者的视角来启迪读者如何阅读一本商业好书,准确把握阅读的方向和方法,进而培养一种有质量的阅读态度。

李媛《中国经营报》资深编辑

作者以广博的视角,审视着财经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短随笔,导读财智,有质有量”。《读到财智》是一本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停下片刻,思而获智,智达高远的好书。

窦明明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区域主管

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相信每个人特别是职场人士,都会遇到时间精力的有限和学习获取知识信息需求的无限之间的矛盾,从而面临在众多的信息中如何选择的困惑。为了读到一本好书,我们经常要费时费心去“选择”,因为“选择”是要时间成本的,所以在现今我们有限的闲暇时常被“选择”而占用而变得更加忙碌。让人欣喜的是,杨吉博士以“帮您管理‘阅读’,合理投资‘阅读’时间,花费最经济的时间读到最合适的书,从‘阅读’中获取最大回报”理念为指导,而《读到财智》,可以帮助大家走出以上困境……手中拥有一本《读到财智》,就象拥有了一座分类明确、阅读信息完整的迷你图书馆,您甚至可以不用全部阅读内容,仅通过目录,就可以知道自己需要的书在哪里。相信《读到财智》可以帮助忙碌的职场白领们,实现“用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大的阅读回报”。

徐萍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业与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静下心来读书,已经是一种奢望,杨吉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一种选择。他以其专业能力和独到见地为我们构建了一道提炼、萃取、结晶的工艺,为我们奉上了这份集万般睿智和观点的“满汉全席”,让我们一起去赴宴吧,千万不要错过!

王成 凯洛格(北京)管理咨询公司总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到财智(百部商业经典2007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80846
开本 16开
页数 4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9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6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5
丛书名
印张 3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