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龙墩上的悖论(中国皇帝命运大思考)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千百年来的帝王之事,揭示了历史的种种悖论:秦始皇欲以有涯的生命追求无涯的欲望,却不得不无时无刻向着有限回归;汉高祖刘邦是中国第一个“匹夫崛起而有天下者”,他的成功却揭示了功业与道德的背反;抚顺是大清朝开创三百年基业的肇源之邦,末代皇帝溥仪最终却以囚徒身份出现在当日的龙兴故地,这也真是历史的吊诡……书稿内容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内容推荐

历史老人同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开了一个大玩笑:你不是期望万世一系吗?偏偏让你二世而亡;你不是幻想长生不老吗?最后只拨给你四十九年寿算;北筑长城万里,抵御强胡入侵,不料中原大地上两个耕夫揭竿而起;焚书坑儒,防备读书人造反,而亡秦者却是不读书的刘、项。一切都事与愿违,大谬而不然。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宋徽宗和李后主本来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却偏偏被拥上“九五之尊”,结果,受到无情的命运的作弄,从荣耀的巅峰跌进灾难的谷底。历史不容假设,但也曾偶发奇想:如果这两个人能够从其所欲,专心致志于所擅长的专业,那又会怎样呢?

“三百年风水轮流转”。同样是在抚顺这个地方,开始是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艰难缔造,创业开基,军威赫赫,战胜攻取;随之,他的继承者挥麾出关,中原跃马,实现中华一统;尔后,巡幸龙兴故地,祭祀先祖,耀武扬威;最终,末代皇帝溥仪傀儡登场,卖国求荣,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以囚徒身分回到祖上肇基之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审判和改造。正好应了《左传》中那句十分警策的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

他们是历史活动中的特殊人群,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予取予夺的政治威权,而他们的命运,揭示了一系列不易把握、没有逻辑、充满玄机与隐秘的东西,即所谓历史的吊诡,人生的悖论……

目录

自序

祖龙空作万年图

汉高祖还乡

血腥家族

陈朝的两口井

老皇帝的难题

赵匡胤下棋

从无字碑说起

赵家天子可怜虫

完颜三兄弟

天骄无奈死神何

龙种和跳蚤

圣朝设考选奴才

东上朝阳西下月

试读章节

其实,期望也好,欲求也好,终归只是一相情愿,能否付诸实现,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主宰的。况且,从根本上说,欲望即是痛苦。像德国人生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纵使某种欲望有幸得以达成,也会迅即进入一种饱和状态,随之惬意的快感也就失去。因为占有的结果即意味着它的刺激能量的消逝,于是,欲望、需求之火,便会以新的形态重新燃起,否则,寂寞、空虚、无聊,就会迎面袭来。燃烧,熄灭,失落,再燃烧,毕生精力消耗殆尽于燃起欲望和达到欲望这两者之间,深陷于这种循环圈中而不能自拔。

秦始皇就正是这样。

他既平六国,“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寿耳”(清人丘琼山《纲鉴合编》)。于是,“生在地上想上天,做了皇帝想成仙”,便成了秦始皇的终极追求。他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决意冲破人生百岁的寿命大限,实现长生不老,纵令做不到“王母桃花干遍开”(三千年开一次),起码也要像传说中的彭祖那样,活上个千八百岁。

一些方士遂投其所好,编织神仙下凡的神话,声称海上有仙人仙药,结缘仙人、服食仙药,便可永远健康,长生不死。为此,始皇帝便四出巡行,访药求仙。

他先是仿效黄帝,出巡陇西、北地,登上了鸡头山;向往着周穆王,要像他那样,驾八骏之车,访求神仙,会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尔后,又率领大队人马前往东方的渤海巡游。他站在芝罘岛上,纵目观览,但见云海迷茫中,隐现着山川人物、殿阁楼台,不禁心驰神往。方士们为了迎合其渴望长生的心理,将这种“海市蜃楼”景象说成是人间仙境。齐地的方士徐福更是趁便上书,侈谈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面住着神仙,有长生不老之术,请求皇帝准许他斋戒沐浴之后,带领童男童女人海求仙。秦始皇全部信以为真,迅速组织大批童男童女,跟随徐福乘船出海,觅求长生不老之术。

不久,徐福回来诉说,海神已经见到,但嫌礼数不周,品物单薄,拒绝赐予仙药。对于这种明眼人一听就能识破的谎言,欲令智昏的始皇帝却深信不疑,赶忙增派童男童女三干人,以及大量工匠、技师,还带上了各种谷物的种子,统统交给徐福,让他再度率船出海。为着尽早听到“福音”,始皇帝便在东海之滨静候了三个月,最后也不见徐福的踪影,才怅然返驾回銮。

紧接着,又开始了第三次出巡,首途辽西,沿渤海湾前行,抵达碣石山。他指派燕地的方士卢生,去寻访羡门、高誓这两个据说成仙得道、长生不老的仙人,还派遣韩终、侯公、石生等人,继续蹈海穿波,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自然最终都一无所获。后来,卢生终于传递来信息:寻找灵芝奇药和神仙法术,之所以总是不能奏效,是由于途中有“异类”作祟,妄图伤害皇帝和求仙者。

为此,他们建议,需要改变以往的做法。皇帝应该秘密进出,行踪与驻地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以躲避恶鬼的袭击。这样,那些沉水不会濡湿、入火不会烫伤,驾着云气在天空里游行,寿命和天地一样长久的“真人”,才会悄然降临。于是,始皇帝下令在咸阳广建宫观楼阁,并以天桥、复道相连,以便皇帝秘密巡行其中,住所、行踪绝对保密,有不慎泄露者立即处死。

第五次出巡,再次来到山东琅琊。始皇帝一直惦记着徐福人海求仙的事情,刚一到达,便传唤他前来复命。徐福担心会因为一无所获而遭致重谴,遂“死马当做活马医”,大胆地编造出更为离奇的事由:“蓬莱仙岛的神药是可以拿到的,只是航行中常常受到大鲨鱼的袭击,因此,普通船只无法到达。希望皇帝能够派些技术高强的弓箭手,和求仙者一同前往,发现了大鲨鱼,就用强弓劲弩把它射死。”  始皇帝求仙心切,当即吩咐有关人员带上捕杀鲨鱼的武器,他自己也备齐了弓弩,一路上监视着鲨鱼的动静。海船由琅琊北面起程,一直航行到荣成湾、成山角,也没有见到鲨鱼的踪影,后来船到芝罘,大鲨鱼终于露面了,在万弩齐射下,流血气绝。始皇帝很高兴,认为此后尽可以安心求仙采药了,无须再费周折,便又命令徐福率船出行。只是,他自己已经等不及了,不久,就红尘撒手,命断沙丘(在今河北平乡境内)。徐福则乐得自在逍遥,连同载着数干名童男童女的楼船,向着烟水茫茫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了。

面对冀求长生、逃避死亡这一永远无法解决的课题,人类耗尽了精神、气力,历经无数艰难曲折,甚至付出了不知几许的生命代价,最后,所有的努力全部告吹。秦始皇死后一百余年,汉武帝紧步他的后尘,为实现长生不老,同样做了大量的“无效功”;唐代自太宗起,宪宗、穆宗、武宗、宣宗,五代君王“接力赛”一般,竞相寻求长生之术,均以失败告终;而最可悲的却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西征归来,曾踌躇满志地说:“直到如今,我还没有遇到一个不能击败的敌手。现在,我只希望征服死亡。”但是,这话出口不久,他便在六盘山下的清水县行营“一命呜呼”了。

始皇帝死后,丞相李斯为防止出现变故,遂秘不发丧,将棺材放入辒圆辌车中,派亲信宦者驾车,每到一处,照常送饭、请安,接受朝臣奏章。当时恰值炎热天气,车上发出了尸臭,只好将鲍鱼装上去,以乱人嗅觉。唐代诗人李贺讽刺妄冀长生的诗句:“刘彻(汉武帝)茂陵多滞骨,赢政梓棺费鲍鱼。”正是抓住了这一点。P6-P8

序言

人,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研究历史活动,再现历史生活,自然应该着眼于“春灯走马”般穿行其间的历史人物的性格、命运、人生困境、生存焦虑、生命意义的探寻。

而封建帝王,作为历史活动中的特殊人群,由于他们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予取予夺的政治威权,特别是血火交进、激烈争夺的严酷环境——那个“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借用佛经上的话)的龙墩宝座,往往造成灵魂扭曲、性格变态、心理畸形,时刻面临着祸福无常、命途多舛的悲惨结局。这就更会引起人们的加倍关注。

举凡有关人性的拷问、命运的思考、生存的焦虑以及生命的悲剧意义的探索,都必然会触及哲学的层面,碰到一系列不易把握的、没有逻辑的、充满玄机与隐秘的东西,即所谓历史的吊诡,人生的悖论。

应该说,这是一个颇具诱惑力与挑战性的话题。诚如英国逻辑学家斯蒂芬里德所说的:“悖论既是哲学家的惑人之物,又是他们的迷恋之物。悖论吸引哲学家,就像光吸引蛾子一样。”我的理解,所谓“悖论”,是指一种能够导致无解性矛盾的命题,或者命题自身即体现着不可破解的矛盾。悖论也可以表述为“逆论”、“反论”,诸如,二律背反,两难选择,应然与实然、动机与效果的恰相背反,等等。

悖论,冲突的双方都具有充分的价值和理由,不涉及正误、是非的判断,而是经常体现在矛盾选择之中。选择往往是令人困惑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信息过量,前路多歧,会使人莫知所从。腕上戴一块手表,可以毫不迟疑地确认当下的时间;而进了钟表陈列室,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便无法判定几时几分几秒了。更何况,这里所说的选择,常常是“反贴门神——左右难”,许多都带有无解性。也正是为此,它使历史的话题带上了深邃而苦涩的哲学意味。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王安石《读史》诗句)原本是立体的、多维的历史进程,经过太多的整合与过滤,难免会祛除许多鲜活的富有生机的东西。作为一个散文作家,我不想让作品呈直线、平面、单维状态,而更执著于“运用各种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个人感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思想家萨特语)。

我想用一种新的方式解读历史:透过大量的细节,透过无奇不有的色相,透过它的非理性、不确定性因素,复活历史中最耐人寻味的东西,唤醒人类的记忆。发掘那些带有荒谬性、悲剧性、不确定性的异常历史现象;关注个体心灵世界;重视瞬间、感性、边缘及其意义的开掘。既穿行于枝叶扶疏的史实丛林,又能随时随地抽身而出,借助生命体验与人性反思,去沟通幽渺的时空,而不是靠着一环扣着一环的史料联结;通过生命的体悟,去默默地同一个个飞逝的灵魂作跨越时空的对话,进行人的命运的思考,人性与生命价值的考量。由感而悟、由情而理地深入到历史精神的深处,沉到思想的湖底,透视历史更深刻的真实。

这一切,对于我,已经成为一种召唤,一种宿命。

当然,“情感预期”未必都能靠得住。如同我在作品中说到的,愿望与实际时常出现悖反。我会不会也是:“本来要奔向草原,结果却闯入了马厩”呢?

2007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龙墩上的悖论(中国皇帝命运大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充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09409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