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第一本描述二战后日本外交的通史。序章部分概括了明治以后近代日本的外交传统及全书的构成,其他六章则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外交的发展。并且本书作者在注重史实的基础上,力图为读者勾画出以对外关系为切入点的战后日本史的全貌。
图书 | 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2005新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日本第一本描述二战后日本外交的通史。序章部分概括了明治以后近代日本的外交传统及全书的构成,其他六章则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外交的发展。并且本书作者在注重史实的基础上,力图为读者勾画出以对外关系为切入点的战后日本史的全貌。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战后日本外交的通史。它不仅是日本各大学的教材,还曾荣获吉田茂奖。战后日本从战败的废墟中出发,在冷战体制下从属于西方阵营,作为经济国家重新登上国际舞台。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的“1995年体制”随之瓦解。日本不再满足于其经济大国的地位,意欲成为政治大国,并着手从政治和外交方面寻求新的突破,谋求成为“普通国家”。本书作者在注重史实的基础上,力图为读者勾画出以对外关系为切入点的战后日本史的全貌。 目录 中文版序 新版序 初版序 著译者简介 序章 战后日本外交的框架 1 近代日本的外交传统 2 本书的构成 第一章 被战友领期的日本“外交” 1 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形成 2 被占领期的日本“外交” 3 通过天皇和日本政府实施间接统治——为了国家生存的自卫外交 4 围绕占领改革的谈判——媾和预备外交 5 冷战下的日本安保——芦田备忘录与“天皇旨意” 第二章 独立国家的条件50年代的日本外交 1 走向旧金山媾和之路 2 吉田路线与美国 3 鸠山内阁与摸索扩大外交空间 4 岸信介内阁和战后外交体制的确立——修改安保条约 第三章 经济大国的交原型50年代的日本外交 1 战后宪法体制的“确立”与日本 2 走向经济大国之路 3 日美推进“战略伙伴关系” 4 尚未解决的战后处理问题 第四章 摸索的协调70年代的日本外交 1 日落西山的佐藤内阁 2 冷战缓和的日本外交——田中、三木内阁 3 冷战再度紧张与政策协调——福田、大平内阁 第五章 “交际国家”的使命与苦恼 80年代日本外交 1 通向日美“同盟”的道路 2 日美关系的同盟和竞争——“罗纳尔—康弘时代” 3 日本外交的全球化 4 冷战的结束 第六章 冷战后的日本外交 1 “冷战胜利者”日本的失败” 2 探索冷战后的外交 3 危机和安保的时期 4 “竞争的协调外交”时代 5 东亚经济危机与日本 6 动的21世纪——“9·11”恐怖事件后的日本外交 结论 如何评价战后日本外交 参考文献 相关年表 专栏一览 图表一览 附录 译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2005新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五百旗头真 |
译者 | 吴万虹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2312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7-02-01 |
首版时间 | 2007-02-01 |
印刷时间 | 2007-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831.3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