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多个中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突出。短篇小说《无赖勇士》中从学生时代直到步入社会,始终把蛮横无理作为谋生手段的无赖勇士;《不义之财》中财迷心窍,得不偿失的势利之徒拜克里;《没有脊梁骨的幽灵》中不知贤妻玛依丝古丽之福,在恶妻魔掌中命归黄泉的来兼普·戈吉地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图书 | 没有脊梁骨的幽灵(中短篇小说选)(精)/我们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优秀作品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个中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突出。短篇小说《无赖勇士》中从学生时代直到步入社会,始终把蛮横无理作为谋生手段的无赖勇士;《不义之财》中财迷心窍,得不偿失的势利之徒拜克里;《没有脊梁骨的幽灵》中不知贤妻玛依丝古丽之福,在恶妻魔掌中命归黄泉的来兼普·戈吉地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个中短篇小说,作者的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是现代维吾尔族社会许许多多老百姓的典型代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突出。穆罕默德·伊明中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其他作家作品中的人物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所塑造的人物,是从社会最底层的,最不引人注目的普通人中筛选的。然而,虽然这些人处在那样的底层,是那么的普通,生活在不引人注目的偏僻角落,但以其复杂的精神世界,把全社会所关注的,人们急于了解的重大问题反映了出来。无论是短篇小说《无赖勇士》中从学生时代直到步入社会,始终把蛮横无理作为谋生手段的无赖勇士;《不义之财》中财迷心窍,得不偿失的势利之徒拜克里;《没有脊梁骨的幽灵》中不知贤妻玛依丝古丽之福,在恶妻魔掌中命归黄泉的来兼普·戈吉地。 目录 小说创作的新突破 云雀 可怕的灾难 孽缘 义罪情 真与假 阿依努丽 惩罚 他为什么未能续弦 没有脊梁骨的幽灵 怨恨与福运 厌恶 爱的考验 粉红色的梦 薄荷 惰 危险的疾病 幸运大人的传说 无奈的叹息 悔恨的姑娘 打开天堂之门的礼物 试读章节 达吾德老人卧床不起已经一个星期了。儿女们劝他到医院检查医治,他却死活不应。 “生命是真主恩赐给我们的,当真主要招他回去时,任何人休想挽留和阻拦。”老人用混浊的目光盯视着被烟熏黑了的天花板,喃喃道:“假如我今生今世的福禄尚未享尽,我的病自然会痊愈,如果是折福妖禄末日已到,我的命再大也保不住。” 伤心的孩子们围在老人周围哭鼻子抹眼泪,苦苦哀求他住院治疗,但这些全无济于事。老人的病一天天开始加重,仿佛他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一天清晨,老人吩咐孩子把他抬到庭院里的廊檐下。清静而凉爽的庭院、湛蓝湛蓝的天空、悠悠芬芳的花香,似乎使他感觉好多了,沉沉而疲倦的躯体也似乎轻松了许多,他贪婪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在初升的阳光下,几根轻飘飘、软绒绒的小鸟的羽毛飘来飘去,仿佛闪着微光。“咔吱,咔吱……”老人的耳朵里传进了轻轻的抓挠声。他把目光缓缓移向用黑罩罩着的鸟笼。笼里的伊犁云雀在漆黑的笼子里开始婉转地鸣唱起来,声音是那么悠扬动听。假如他没有病倒,一清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鸟笼的黑罩取掉,让他心爱的云雀与清晨的新鲜空气接吻拥抱。 老人静静地躺在那里,倾心聆听着云雀委婉而奇妙的啼鸣。云雀的歌唱使他想起了终身难忘的年轻时代。那时他才十五六岁,每天天蒙蒙亮,他把村里的一大群羊和牛赶到远处的戈壁牧场。小羊羔那咩咩的叫声、空中飞来飞去的戈壁云雀那不知疲倦的啼鸣声常常令他心旷神怡、陶醉着迷。一出村,他就取出腰中的笛子,不顾羊群众蹄下飞出的呛人尘埃,深情地吹起来。羊群随着悠悠的笛声,蹦蹦跳跳地奔向无边的原野寻青觅草。 邻村的努尔曼姑娘听见笛声,也吆着八九只羊和两三头牛朝他这边走来。她把自己的羊群合到达吾德的羊群里,把牛赶进芦苇丛,然后两人坐到一起,彼此讲述从爷爷奶奶那里听来的故事和童话。有时,达吾德给努尔曼吹笛子,努尔曼用左手心托着匀称而秀美的下巴,静静地欣赏他迷人的笛声。每当这种时候,努尔曼那仿佛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样精心辫起来的四十根小辫、长长的眼睫毛中间那水汪汪的双眼、那熟透了的樱桃般的小嘴唇,那微微隆起的酥胸使得达吾德有些神魂颠倒,停止吹笛,长时间贪婪地凝视着她。被达吾德盯视的不好意思的努尔曼,羞涩地低下头,微微晒黑的面孔一下子像野玫瑰一样赤到耳根。 一天,晴空万里,他们并肩坐在一片青草丛中。不知是何故,那天两个人的言行似乎都有一点反常。努尔曼姑娘像一朵含羞草偷偷觑视着达吾德,达吾德的心猛然激烈地跳动起来,仿佛要跳出窄小的心房,他按捺不住潮水般涌动的爱,不由自主地在努尔曼绯红的脸蛋上狂吻了一下。 “你这个不知害羞的坏蛋!” 努尔曼羞愤地满脸通红,然后,她嘤嘤地哭了很长时间,哭得似乎很伤心,达吾德窘得不知所措。这时,一只漂亮的云雀在他们头顶飞来飞去,而且是不停地啼鸣,仿佛是在故意讥讽达吾德。烦躁不安的达吾德没好气地抓起一块石子狠狠地朝那只可气的云雀扔去。后来又把手里的牧羊棍也甩过去,但那只云雀丝毫也无动于衷,仍然继续着它迷人的歌唱。努尔曼终于忍不住,破涕为笑了。P32-34 后记 当清晨红霞洒满窗户的时候,我才手握着笔杆打了一个盹。突然,响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眼前隐约遮了一层薄薄的帘子,看不清周围的景物,定睛一瞧,原来是一只浑身沾满尘土的大蜘蛛,它正在我的笔与眼皮之间织网。幸好真主保佑我,让我在这个动作迅速的家伙还没有缠住我的毛时醒过来了。不然,手脚就将都不能动弹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使劲去撕网,谁知这网竟是那样的结实,我使出了在拔河比赛中能拉断粗绳的气力也没能撕断它。无奈,只好掏出利刀割断了交织在一起的蜘蛛网。蜘蛛不顾死活地慌忙逃跑了。不知何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面魔镜,我看到镜中呈现出这样一个场景:一只蜘蛛钻进一位站在破旧的大清真寺遗址上,急切地朝这边观望的苏非头上的散兰中不见了。不一会儿,“哎哟,天哪!哎哟……”的哀叫声响彻在整个大地。随着哀叫声,一位白胡子老大爷神经质地旋转起来,一个趔趄跌倒在地上。他的孙子将他扶了起来。就在这时,老大爷的目光落在了孙子的手上。孙子的手上攥着准备买笔记本的一块钱。爷爷一把将那一块钱从孙儿的手中抢过来,放入自己为朝觐而准备的路费中。两滴眼泪从孙儿发红的眼窝中滑出,沿着脸颊不知不觉地流到了颤动的嘴唇。孙儿只好将苦涩的泪水咽入肚里,委屈地摇了摇头…… 一位长有翘胡子的中年男子将儿子的书包从肩膀上扯下来扔到院内的地上,又用钉了铁掌的靴子踩了又踩,然后揪着儿子的耳朵,强迫儿子把肉块穿在烤肉用的扦子上准备出摊赚钱。绝望的儿子伤心地叹了一口气,他憎恶这个世界似的以不屑一顾的神态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不一会儿,魔镜便被无数个白色的散兰、黑色和紫色的面纱、高大的清真寺圆屋顶,嚎嚎乱叫的毛驴,四处乱跳的蟋蟀,到处织网的大蜘蛛所笼罩。浩浩荡荡、轰鸣作响的汽车,有节奏轰隆的火车,穿云驾雾的飞机,环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直冲蓝天的火箭闪电般显现,交叉穿行,消失。我不敢再看魔镜,深深地低下了我的头。我悲痛欲绝,心如刀绞,眼泪夺眶而出。我为我们的现状伤心落泪,把头一甩,胸一挺,狠下决心,骑上思维的骏马,踏上了艰难的旅途。腻烦别人嚼过的馒头的许多好心读者热情祝我一路平安,按着他们的愿望,我暂时写到此处搁笔。仁慈的真主请原谅我的无礼和过错。阿门! 1988年11月-1989年3月写于北京。 1993年5月-9月改于北京。 杨新亭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没有脊梁骨的幽灵(中短篇小说选)(精)/我们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优秀作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穆罕默德·伊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07987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07-03-01 |
首版时间 | 2007-03-01 |
印刷时间 | 2007-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4.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