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年表形式系统详实地介绍了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梗概,划分为五个重大历史时期:古代的发现、中世纪世界、科学革命、工业化世界和20世纪。书中还插入了大量照片和图片,因而,显得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了可读性。此外,本书除了按年代编排历史事件外,还编人了16篇专题论文,有重点地介绍了科学中的重要思想、实验、趋向、争论和人物。
本书适合科技工作者、科技哲学和科技史研究者、大中学生以及广大科技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图书 | 科学年表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年表形式系统详实地介绍了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梗概,划分为五个重大历史时期:古代的发现、中世纪世界、科学革命、工业化世界和20世纪。书中还插入了大量照片和图片,因而,显得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了可读性。此外,本书除了按年代编排历史事件外,还编人了16篇专题论文,有重点地介绍了科学中的重要思想、实验、趋向、争论和人物。 本书适合科技工作者、科技哲学和科技史研究者、大中学生以及广大科技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以年表形式系统详实地介绍了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梗概,划分为五个重大历史时期:古代的发现、中世纪世界、科学革命、工业化世界和20世纪。每一时期为一章,每章按时间序列划分为更小的历史时段。在每个历史时段中,按学科发展的情况来编写。每一章的开头都编写一个导论,在导论中简明扼要地介绍各个学科的发展概况。因此,全书读起来清楚明了,使读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某一具体时段的科学发展历史资料。书中还插入了大量照片和图片,因而,显得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了可读性。此外,本书除了按年代编排历史事件外,还编人了16篇专题论文,有重点地介绍了科学中的重要思想、实验、趋向、争论和人物。 本书最后附有补编材料,包括科学家小传、进一步阅读的资料、网络链接、附录、术语表、索引。其中,附录提供了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化学元素的发现等信息。 本书适合科技工作者、科技哲学和科技史研究者、大中学生以及广大科技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作者 致谢 序 导言 年表正文 古代的发现(公元前30000—公元499年) 中世纪世界(500—1449年) 科学革命(1450—1749年) 工业化世界(1750—1899年) 20世纪(1900—2000年) 专题论文 数学的起源 关于零的一些思想 研究太阳系 玻意耳定律的发现 确定光本性的实验 消化系统的开拓性实验 探索地球内层 发现X射线 塑料的历史 量子物理学编年简表 DNA结构的发现 脉冲星的发现 绿色之影:生态伦理和生态价值 球碳的发现 探测红行星 人类基因组计划 科学家小传 进一步阅读的资料 网络链接 附录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菲尔兹奖 化学元素的发现 术语表 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学年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科萨·罗斯纳 |
译者 | 郭元林//李世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1959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51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5-2502号 |
版权提供者 | RM plc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