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山东籍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概数了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山东与海外交往辉煌的成就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书的目的在于让人们、了解山东与海外交往的历史,总结前人的成功与不足,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为发展与海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化解矛盾,建立和谐世界起到启迪和借鉴作用。
图书 | 古代山东与海外交往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历史上的山东籍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概数了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山东与海外交往辉煌的成就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书的目的在于让人们、了解山东与海外交往的历史,总结前人的成功与不足,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为发展与海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化解矛盾,建立和谐世界起到启迪和借鉴作用。 目录 前 言 一、山东居民走向海外的最早探索 二、箕子与古朝鲜国 三、徐福东渡研究 四、秦始皇、汉武帝东巡与对海外的认识 五、少年外交家终军 六、秦汉魏晋时期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七、隋唐时期山东半岛在中、日、朝关系中的地位 八、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义净 九、从《人唐求法巡礼行记》看山东与海外交往 十、宋、金、元时期山东对外交往中地位之演变 十一、丘处机西行与马可波罗在山东的见闻 十二、交趾布政使黄福 十三、德州苏禄王墓与中菲文化交流 十四、戚继光与山东沿海军民的抗倭斗争 十五、明代抗日援朝统帅邢阶 十六、明清时期山东半岛与朝鲜的交往 十七、明清时期西学在山东的传播 十八、孔子思想在古代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附:古代山东与海外交往大事年表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代山东与海外交往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亚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6798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827.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29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