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中层(赢在中层实战篇)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进行企业核心管理团队建设?本书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

本书作者方永飞,为中层管理培训第一人,是“中层革命”的呼吁者。“赢在中层”中层管理培训第一课,连续5年被誉为企业必修的十佳课程之一。培训讲座已进行400多场,现场学员超过150000人。如此盛况,如此佳绩,怎能不值得广大读者一览?

内容推荐

本书要和各位共同探讨“企业核心管理团队建设”的诸多奥妙,使大家真正理解“没有健康的中层,就不会有健康的企业,更不会有健康的发展”,并让大家有一套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去“建设中层、培养中层、管理中层”,真正做到赢在中层,永续经营!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中层危机”时代的到来

一 “中层危机”:当前中国企业的痛楚/3

二 集中体现:可怕的“人才断层”/6

第二章 新中层如何认识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中层危机”的时代背景

一 浮躁:21世纪企业最不和谐的音符/11

二 文化价值冲突和主流文化缺失:企业文化管理面临的考验/13

三 “娱乐至上”和“阴柔之风”:企业管理须顾忌的社会风气/16

四 工作压力敲响警钟/17  

五 教育缺陷:企业持续发展的“软肋”/19

第三章 新中层应有的危机意识

——中国企业面临的“三大敌人”

一 外来企业的巨大挑战/23

二 本土企业的相互“厮杀”/27

三 企业自身发展的瓶颈/29

第四章 新中层如何应对企业发展瓶颈

——变革,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 裁员:中国企业所缺失的“利剑”/33

二 拼命:将“雏鸟”变成“老鹰”/37

三 他山之石:韩国三星的变革之路/40

第五章 新中层如何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

一 跨越式发展优于延续式发展/47

二 从“赚钱”到“做品牌”:向“精细化管理”跨越/54

三 运用创造性思维,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57

第六章 新中层的思维革命

——如何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 积极突破自我: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61

二 创新中的资源整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62

三 如何让创新成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65

四 “快”和“变”:当今企业创新制胜的两大法宝/67

五 企业策略性经营商业模式的选择/68

六 一句话搞定天下:企业必须有核心口号/70

七 战略竞争下的品牌建设/71

第七章 新中层的多维关系处理

——兼顾企业、下属和自身发展

一 树立企业责任观/77

二 走大“H”型的人力资源路线/80

三 将下属培养成接班人/84

四 建立快速复制人才的渠道/86

五 用“舍得心”经营企业/88

第八章 经理人的七项恶习和员工管理

一 七项恶习/95

二 评价和培养员工:看两个维度/97

三 员工管理:不同类型,不同方式,区别对待/98

第九章 经理人如何对待企业成长中的问题

一 关于企业问题:记住四句话/103

二 有问题才需要经理人/104

三 对待问题:“三不放过”/105

四 企业的问题是每一个人的问题/108

五 主管没有资格与员工一起抱怨/109

六 如何对待公司的机密与保密问题/112

七 改革成功的关键:干部会站在哪一边/113

第十章 做好中层干部的九大方面

一 要做企业的“聚光镜”/119

二 要发掘问题的本质/121

三 要建设好干部与员工的和谐关系/122

四 要处理好“关系员工”/126

五 要处理好上级安排的错误任务/128

六 要处理好下属经常越级汇报的问题/130

七 要帮助员工成长/131

八 做好“独木舟上的经理”/132

九 三个Q:IQ、EQ、AQ/134

第十一章  中层干部需要具备的素质

一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事情/141

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143

三 细节管理的重要性/146

第十二章 八大管理方式

一 用GSPDCA有计划、有策略地指导工作/149

二 公司信任你和检查你是两回事/151

三 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授权方式/152

四 走动管理/153

五 时间管理/154

六 积极的人际沟通/155

七 用行动来证明爱/156

八 提高企业执行力/157

试读章节

三 “娱乐至上”和“阴柔之风”:企业管理须顾忌的社会风气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说过:“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娱乐至死的物种。”同样,中国社会也在步美国的后尘,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娱乐至上”的社会。

去年,“新浪·奥康2006网络盛典”作为中文网络媒体唯一的年度综合性评选活动在京举行,共评出22种奖项,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属于“娱乐”的占了20项,而属于“文化”的却仅仅只有2项,二者比例竟然是10:11难怪有些人文学评论者说,文化艺术本质被剥去,只剩下纯粹的娱乐精神和搞笑搞怪功能,这是堕落、悲剧和耻辱。

有一次我到浙江大学去演讲,当时有不到一千人来听课,但是在我旁边的会场里来了一位名气不是很大的娱乐明星,结果那个小小的会场竟挤进去了几千人!我们的学子对待娱乐和对待学术的态度竟然是这样的天壤之别,可见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么娱乐至上的社会!

前几年“超级女声”在中国引起了一阵潮流,2005年的“超女”最火热,结果在中国亿万观众的注视下,李宇春成为第一名,当时我国外的朋友就打电话回来埋怨“怎么搞来搞去竟然是李宇春第一名?”他的不理解,可能是认为“超女”应该是非常有女人味的,但没想到李宇春“男人味”更足!我曾碰到一个专门做裙子的老总,他就对我抱怨李宇春,说自从“超女”李宇春开始走红以后,他那里的女生就开始不穿裙子了,所以这几年他企业的裙子销量一直下跌。

同时,当前社会还呈现出另一大特点:“阴柔文化”盛行。现在什么样的男人比较受欢迎?像女人的男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现在幼儿园的老师全是女老师,小学的85%也是女老师。我的女儿正在上小学,我想给她挑一个男老师做她的班主任,可是找来找去,全年级十几个班主任竟然全都是女老师。正是由于这样的教育背景,再加上我们对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所以现在的年青一代很盛行“阴柔文化”。

就这样,我们社会中的男人越来越不像男人,女人越来越不像女人。如果我们搞不明白这样一种风气而去做企业管理的话,到最后碰壁的一定是自己。

四 工作压力敲响警钟

本世纪伊始,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开了一个大会,与会的世界专家们预测,21世纪中国面临最严重的疾病不是糖尿病、心脏病和艾滋病,而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最大诱因则是工作压力。

2005年,《财富》完成了一项“压力与健康——中国高级经理人压力状况调查”,这项调查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压力调查,共涉及5000名职业经理人,反馈率超过30%。调查显示,近70%的经理人觉得自己压力较大或者极大。绝大多数的经理人认为压力已经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众多负面的影响,其中48%的被调查者认为压力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30%的被调查者认为压力使自己对工作丧失了兴趣,42%的被调查者认为压力导致了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40%的被调查者认为压力使自己产生了消极情绪。由此可见,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使我们的心理普遍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是一个“传染病的时代”,那时的人们很容易得天花、霍乱;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躯体疾病时代”,就是人身体的某个部位容易患群体性疾病,比如说心脏病或者肝炎;而今天的中国将进人一个“精神疾病时代”,因为激烈的竞争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使我们的精神常常会患上某种疾病。

现在的人们都面临着很多压力,这是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压力带给我们的并不只是个人健康上的问题,更给我们企业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公司因为工作压力带来的损失是其劳资纠纷所带来损失的10倍。美国职业压力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Stress)则估计,压力及其导致的疾病每年耗费了美国企业3000多亿美元。当然,对此这些发达国家都有一整套排解压力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同样有着巨大的压力以及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却除了一些跨国公司之外,只有极少数的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较为重视员工的心理辅导。而在日本,一个1500人的工厂就要配备两三个心理辅导员,专门对工人的心理进行辅导,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我们的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员工的减压治疗,我们的减压方法,说极端点,就是让他“自生自灭”,能减掉的就减掉,减不掉的就看着他出现心理疾病。这是绝对不行的,有了压力一定要减压。现在很多人在周末的时候选择去蹦迪或者去KTV,这些都是很好的减压方式。

五 教育缺陷:企业持续发展的“软肋”

我们总是希望人才能提升,管理能突破,人文环境能改善,资源能合理利用。可怎样才能实现这一切?根本在于教育。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过程,从学校到社会,从高等到职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体制或者其他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常常会发生前后脱轨的现象。而今天这个时代又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爆炸会让我们十年以前甚至是五年以前学过的东西统统都不管用。回过头去看,我们曾经在大学努力学习过的知识到现在都已经苍白无力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微积分考了全班第一——lOO分,但是现在让我再去解答一个微积分的问题,就已经解答不出来了。

说实话,我们当今的教育存在着很多缺陷。有一次,浙江省召开教育会议,我被邀请去讲课,当时浙江大学的副校长就在下面听课,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不能让企业成为学校‘售后服务’的中心,现在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和企业的需求存在很大的‘脱轨’。”

其实,不只是在高等教育,即使是在少儿教育方面,我们存在的缺陷也比比皆是。有一次我的女儿打死都不去上课,我问她为什么不去上课,她说她和她们的“老大”合不来,我听了就一肚子气,在小学就有“老大”了,那还了得!当时我马上冲到小学,想找到她们的“老大”问个究竟,结果一看,女儿口中所谓的“老大”,竟然只是一名和她同班的小女孩!这小孩估计是平时看电影看多了,于是就有了想做“老大”的冲动。与此类似,《钱江晚报》登出了一则消息,一个11岁的小男孩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给她妈妈,说他要加入黑社会,他妈妈听了吓得话筒掉在了地上。这个小孩为什么想加入黑社会?就因为他生活在单亲家庭,性格内向,在校受同学欺负,家庭不管他,学校也不能帮助他。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因此,现在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有很大差距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并要求我们每个企业都形成一套自己的教育体系,一套让员工成长、成才的教育体系。那么,要建立教育体系,企业就要舍得投入。很多老总自己花钱十分大方,过年的时候放烟花放掉几万块,吃顿饭吃掉几万块,赌次钱赌掉几十万块,可谓出手阔绰,却不愿意用这些钱来帮助员工成长。这也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缺陷,这样下去,企业必然出现人才断层。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地向日本、美国、德国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的严谨和崇拜。

P16-20

序言

多年来,我一直在实践“赢在中层”,享受着“赢在中层”给企业带来的快乐与成就。

四年前,我出版了专著《赢在中层》,此书得到了大量读者和学员的认可和赞誉。他们不仅寄来了大量书信和电子邮件,而且采取了各种其他的方式来表示他们的大力支持。其中,广东东莞一位企业家,一口气买了300多本《赢在中层》,与他的同行朋友以及属下共同分享;湖北也有一位企业家,自发做了35条横幅、16张海报,集中一个月宣传《赢在中层》的核心观点:“主管没有资格与员工一起抱怨!”还有中国联通、中国银行等单位,更是多次邀请我去给其各地管理者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讲座……

如今,“赢在中层”的课程,又成为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学府的EMBA总裁研修课程之一。通过这一课程的培训和学习,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逐渐认识到:中层强,则企业恒强!

当然,现实中仍有不少企业家对中层不放心,不放权,不放手,仍在沿用以前的“家长式”管理,从而导致企业的中层建设陷入误区和盲区,也直接引发了企业的种种问题!这表明,“赢在中层”仍需继续推广和实践应用。

以上种种,既让我备受鼓舞,又使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因此,更加坚定了我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推广“赢在中层”的决心和信念。

还有,随着授课及对企业中层调研的进一步深入,我对企业中层建设、中层管理、中层培养又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与方法,再加上周围很多关心《赢在中层》的人士纷纷建议我再次整理出版新书,以将最新的成果呈现给大家,因此,我决定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再出续书,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赢在中层》实战篇——《新中层》。

《新中层》就是要和各位共同探讨“企业核心管理团队建设”的诸多奥妙,使大家真正理解“没有健康的中层,就不会有健康的企业,更不会有健康的发展”,并让大家有一套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去“建设中层、培养中层、管理中层”,真正做到赢在中层,永续经营!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为此书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太太陈飞华女士及我的宝贝女儿方楚小姐,她们的鼎力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澎湃动力;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助理葛建华小姐、我的学生王旦先生,以及北京时代光华图书有限公司的同仁,正是他们的宝贵智慧与辛勤劳动,才使本书得以快速与读者见面。

书评(媒体评论)

通过“赢在中层”课程的学习,突然觉得自己白当了这么多年的中层干部,“赢在中层”给我的启示,仿佛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转折。

——传化集团管理培训

方老师的“新中层”培训,带给我们的是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与个人反思,非常适合我们“新经理人”的成长需求。

——中国建设银行“新经理人”管理培训

方永飞老师的课程,融激情与睿智于一体,学员的笑声和掌声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联通学员

《新中层》一书观点新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注中层、中层强了才是企业做强的根本”这个管理命题。

——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丁成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中层(赢在中层实战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永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63528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6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1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8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