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发现》一直坚守着“立足三农一线”的承诺。这份执著源于对中国乡村的深度关注与质朴情怀。作者既有身处一线、感同身受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也有日理万机、公务繁忙的商贾政要;既有刚刚入门的大学生、研究生,也有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既有血气方刚、充满朝气的激情青年,也有洞透人生、暮壮伏枥的稀耋老者。他们的笔耕不辍,鞭策和推动着《中国乡村发现》朝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方向努力。本书为2007年的第2辑。
图书 | 中国乡村发现(总第2辑2007.2)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乡村发现》一直坚守着“立足三农一线”的承诺。这份执著源于对中国乡村的深度关注与质朴情怀。作者既有身处一线、感同身受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也有日理万机、公务繁忙的商贾政要;既有刚刚入门的大学生、研究生,也有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既有血气方刚、充满朝气的激情青年,也有洞透人生、暮壮伏枥的稀耋老者。他们的笔耕不辍,鞭策和推动着《中国乡村发现》朝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方向努力。本书为2007年的第2辑。 目录 ■ 特稿 王韩民 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十点启示 ■ 特别关注 陈文胜于兴邦 谁让我们的耕地荒废了15年 周湘智 是到了终结“官员生病,百姓吃药”的时候了 段羡菊于磊焰谭剑 湖南望城县乡镇告别“买税”时代 刘祖华 根治乡镇“买税”,变革“游戏规则”是关键 ■ 乡村故事 贾建友小村里的大事情 曹国选 “赤脚医生”进城之后 ■ 一线纪实 毛刚强 夏单坤 从一起乡村事件看基层党组织建设 熊万胜集体活动:乡村能人的大舞台 郑明怀土地是个宝,为何变成草 傅光明 村级公共产品提供的多元化途径 陈林农村新型合作化探索 吕运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力” ■ 星村纵览 赵晓峰寨子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之路 施鹏程紫霄观村观察:沟渠里的大学问 ■ 县乡连线 雷高飞 堵住和谐社会在农村“池底”的最近一个缺口 李广平乡镇主要领导在干啥 孟庆尧 宗族与姻亲:基层选举的决定力量 余良勇 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切忌” 蒋耀华 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应做到“四个正确把握” 曹正城县级财政如何“支招”新农村建设 ■ 调查报告 谢勇模 一个引起中南海关注的农民合作社 刘 峰秦岩岩 林小丽徐云飞 南昌市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 ■ 深度观察 姚先国 工资欠款转政府债权:追讨农民工欠薪的新思路 于建嵘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与防治 宋亚平 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难题 王景新刘福海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能损害农民利益 刘险峰 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资金从哪里来 ■ 海外窗口 刘老石 从牛圈里走出来的印度新乡村 ■ 一家之言 朱有志 思想何以伟大 孙大午建议国家出台“乡村创业促进法” 余爱民 “沉下去”与“提上来” ■ 想说就说 刘昆山 农民工春节回家的拦路虎 ■ 读者来信 尤泽勇 情系乡村 用心发现 ■ 编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乡村发现(总第2辑2007.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有志//胡正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478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3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32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