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史纲(上下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地球的形成开始谈起,一直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她描绘了人类社会的胜利与失败。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书中还附有105幅地图和100幅插图,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历史著作。本书告诉我们:拯救世界应该通过教育,而不是诉诸于战争。

阅读本书,你会感觉到作者字里行间倾注的激情和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对人类的关怀。

内容推荐

本书生动地描述了世界上人类社会的演变进化历史。她将带你从原始遗迹走到现代文明,她将让你拜见亚历山大大帝、波斯诸王、十字军战士、中国皇帝、基督教徒、各大哲学家、各大艺术家等,她将和你一起仔细品味世界历史的辉煌画卷。然后,她将在你身边站住,轻轻地说“这就是我们的遗产。”

目录

导言 《世界史纲》编著的经过和宗旨

 1 本书是怎样编写出来的

 2 本书的编著方法

 3 本书的一些增删

第一卷 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

第一章 漂浮在时空中的地球

 1 时空观念的拓

 2 宇宙中的地球

 3 地球的年龄

 4 在其它星球上还存在生命吗?

第二章 岩石中的历史

 1 最早的生物

 2 大陆漂移

 3 自然选择与物种演变

第三章 生物和气候

 1 水与生物、水生植物

 2 陆生动物的出现

 3 生命演变的原动力

第四章 爬行动物时代

 1 低地生物时代

 2 龙

 3 最早的鸟

 4 艰难和灭绝的时代

 5 最早的毛和羽

第五章 哺乳动物时代

 1 又一个生命的新时代

 2 传统的形成

 3 大脑发展的时代

 4 世界重陷困境

第二卷 人类的形成

第六章 猿和亚人

 1 人类的起源

 2 最早的工具

 3 亚人化石

第七章 尼安德特人——一个已灭绝了的种族(旧石器时代中期)

 1 人的出现

 2 5万年前的世界

 3 尼安德特人的生活

 4 “辟尔当人”

第八章 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最早的类似于我们的人

 1 类似于我们的人的出现

 2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世界

 3 旧石器日寸代的终结

 4 没有发现美洲亚人

 5 最后一种旧石器人

第九章 新石器时代的

 1 农耕时代的开始

 2 新石器文化的发源地在哪儿?

 3 新石器人的日常生活

 4 最早的交易

 5 海水灌进地中盆地

第十章 早期的思想

 1 原始思想和宗教

 2 宗教长老

 3 宗教中的恐惧和希望

 4 星辰与季节

 5 故事和神话的创作

 6 宗教的起源

第十一章 人类的种族

 1 人类仍继续分化吗

 2 主要的人类种族

 3 暗白人

 4 关于“日石”文化

 5 印第安人

第十二章 人类的语言

 1 关于原始语言

 2 雅利安语

 3 闪米特语

 4 含米特语

 5 乌拉尔—阿尔泰语

 6 中国语

 7 其他语言

 8 可能存在的原始语言

 9 几种孤立的语言

第三卷 最初的文明

第十三章 早期的帝国

 1 早期的耕种者和游牧民

 2 苏美尔人

 3 萨尔贡一世的帝国

 4 汉谟拉比的帝国

 5 亚述人和亚述帝国

 6 迦勒底帝国

 7 早期的埃及

 8 早期的印度

 9 早期的中国

 10 当文明发展的时候

 11 关于大西洋岛的传说

 12 爱琴海的早期城市

第十四章 航海民族与经商民族

 1 最早的船舶与航海者

 2 爱琴海的早期城市

 3 最早的探险远航

 4 早期的商人

 5 早期的旅行者

第十五章 文字

 1 象形文字

 2 音节文字

 3 字母文字

 4 文字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

第十六章 神与星辰,僧侣与帝王

 1 僧侣的出现

 2 僧侣与星辰

 3 僧侣与最初的学问

 4 帝王与僧侣

 5 柏儿—马杜克神与国王的矛盾

 6 埃及的神王

 7 秦始皇禁书焚书

第十七章 农奴、奴隶和自由人

 1 古代普通人的生活

 2 奴隶的出现

 3 最早的“独立”人

 4 3000年前的阶级分化

 5 从阶级到种姓

 6 印度的种姓制度

 7 中国的官吏制度

 8 对近一万年的回顾

 9 古代雕刻和绘画

 10 古代的文学、戏剧和音乐

第四卷 犹太、希腊和印度

第十八章 希伯来的圣经和先知

 1 以色列人的历史

 2 扫罗、大卫和所罗门

 3 犹太人——一个血统混杂的民族

 4 希伯来先知的重要性

第十九章 史前的讲雅利安语的民族

 1 讲雅利安语人的分布

 2 原始雅利安人的生活

 3 雅利安人的大家族

第二十章 希腊人与波斯人

 1 希腊各民族

 2 希腊文明

 3 希腊诸城邦的政体

 4 吕底亚人及其王国

 5 波斯人崛起于东方

 6 克雷兹的故事

 7 大流士远征俄罗斯

 8 马拉松战役

 9 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斯战役

 10 普拉太亚和米卡尔山战役

第二十一章 希腊的思想、文学和艺术

 1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

 2 苏格拉底

 3 柏拉图及其学园

 4 亚里士多德及其学园

 5 哲学脱离了俗世

 6 希腊思想的性质

 7 最早的希腊文学

 8 希腊的艺术

第二十二章 亚历山大大帝

 1 马其顿的菲力浦

 2 菲力浦王遇刺

 3 亚历山大的早期扩张

 4 亚历山大的武装漫游

 5 关于亚历山大的伟大

 6 亚历山大的继承人

 7 珀加蒙——希腊文化的庇护所

 8 亚历山大兆示了世界大一统的未来

第二十三章 亚历山大城的科学与宗教

 1 亚历山大城的科学

 2 亚历山大城的哲学

 3 亚历山大城是诸神融混和制造宗教的工场

 4 亚历山大城和印度

第二十四章 佛教的兴起与传播

 1 乔达摩的故事

 2 教义与传说的不同

 3 乔达摩的教义

 4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与阿育王

 5 两位伟大的中国导师

 6 佛教的衰败

 7 现在佛教分布的范围

第五卷 罗马帝国的兴亡

第二十五章 两个西方共和国

 1 拉丁人的起源

 2 一个新型国家

 3 富人的迦太基共和国

 4 第一次布匿战争

 5 老卡托及其精神

 6 第二次布匿战争

 7 第三次布匿战争

 8 布匿战争对罗马自由的伤害

 9 罗马共和国——近代国家的原始模型

第二十六章 从提比利乌斯·格拉古到罗马神皇

 1 愚弄和压制平民的花招

 2 罗马共和国的财政

 3 罗马共和政治的衰落

 4 冒险将军们横行的时代

 5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

 6 第一个普林切普斯

 7 罗马共和国失败的原因

第二十七章 海洋和大平原间的罗马帝国

 1 罗马诸帝

 2 罗马文明及其极盛时期

 3 罗马帝国时期的艺术特征

 4 罗马的目光短浅和迟钝

 5 大平原的骚动

 6 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7 东罗马帝国

第六卷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第二十八章 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及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1 基督教时代的犹太

 2 拿撒勒人耶稣的教导

 3 统一世界的新宗教

 4 拿撒勒人耶稣之死

 5 附加于耶稣教导的种种教义

 6 基督教的奋斗和迫害

 7 君士坦丁大帝

 8 正式基督教的成立

 9 公元500年的欧洲地图

 10 基督教对学问的拯救

 11 拜占庭艺术

第二十九章 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衰落期间亚洲的历史

 1 查士丁尼大帝

 2 波斯的萨珊帝国

 3 萨珊王朝时代叙利亚的衰落

 4 伊斯兰教发出的第一个声音

 5 琐罗亚斯德和摩尼

 6 中亚细亚和印度的匈奴各族

 7 中国的汉朝和唐朝

 8 中国智慧的束缚

 9 早期中国的艺术

 10 玄奘的旅行

第三十章 穆罕默德及其伊斯兰教

 1 穆罕默德以前的阿拉伯

 2 穆罕默德逃亡以前的生活

 3 穆罕默德成为战斗的教祖

 4 伊斯兰教的教导

 5 艾布·伯克和奥马尔哈里发

 6 倭马亚朝的盛世

 7 阿拔斯朝伊斯兰教的衰落

 8 阿拉伯文化

 9 阿拉伯艺术

第三十一章 基督教世界与十字军东征

 1 衰落到最低谷的西方世界

 2 封建制度

 3 墨洛温朝的法兰克王国

 4 西方各蛮族的基督教化

 5 查理曼成为西方的皇帝

 6 关于查理曼

 7 罗马式建筑和罗马式艺术

 8 分立的法兰西人和德意志人

 9 诺曼人、萨拉森人、匈牙利人和塞尔柱突厥人

 10 君士坦丁堡求助于罗马

 11 十字军东征

 12 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的一次严峻的自我测试

 13 弗里德里希二世

 14 罗马教廷的缺陷

 15 主要教皇

 16 哥特式建筑和艺术

 17 中世纪的音乐

第七卷 陆路上的诸蒙古帝国和海路上的诸新帝国

第三十二章 成吉思汗和他的庞大帝国(陆路时代)

 1 公元12世纪末的亚洲

 2 蒙古人的崛起及其扩张

 3 马可·波罗及其游记

 4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君士坦丁堡

 5 蒙古人没有基督教化的原因

 6 中国的元朝与明朝

 7 蒙古人退回部落形式

 8 钦察汗国与莫斯科公国

 9 帖木儿

 10 莫卧儿帝国

 11 吉卜赛人

第三十三章 西方文明的复兴(海路取代陆路)

 1 基督教和教育的普及

 2 欧洲的第一次反思

 3 大瘟疫、共产主义萌芽

 4 纸使人类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5 王侯的新教与民众的新教

 6 科学的苏醒

 7 欧洲新兴城镇

 8 文学的文艺复兴

 9 艺术的文艺复兴

 10 美洲在历史上的出现

 11 马基雅维利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12 瑞士共和国

 13 皇帝查理五世

 14 服从王侯信仰的信教自由

 15 思想的倒退

第八卷 列强的时代

第三十四章 君主、议会与列强

 1 君主及其外交政策

 2 荷兰共和国

 3 英吉利共和国

 4 德意志陷入分裂和混乱

 5 欧洲的大君主国

 6 公元17、18世纪的音乐

 7 公元17、18世纪的绘画

 8 列强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9 波兰君主共和国

 10 第一次海外帝国的掠夺

 11 不列颠统治印度

 12 俄罗斯奔向太平洋

 13 1780年吉本对世界的思考

 14 社会休战期即将结束

第三十五章 美国与法国的新民主共和国

 1 列强遇到了“禁区”

 2 独立前的十三个殖民地

 3 殖民地受到的压迫及其反抗

 4 独立战争

 5 美国宪法

 6 美国宪法的原始性

 7 法国革命前的思想

 8 1789年的革命

 9 1789~1791年的法兰西“君主共和国”

 10 雅各宾党及其革命

 11 雅各宾共和国(1792~1794)

 12 督政府

 13 新秩序重建的停滞及近代社会主义的前夜

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波拿巴的生平事业

 1 科西嘉岛的波拿巴家族

 2 共和国将军波拿巴

 3 第一执政拿破仑(公元1799~1804年)

 4 皇帝拿破仑一世(1804~1814)

 5 “百日”称帝

 6 1815年欧洲地图

 7 帝国的罗马风

第三十七章 19世纪的现实与思想

 1 机械革命

 2 机械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3 各种思想的酝酿期

 4 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5 达尔文主义对宗教和政治思想的影响

 6 民族主义思想

 7 1851年的大博览会

 8 拿破仑三世的事业

 9 林肯与美国内战

 10 俄土战争和柏林条约

 11 诸帝国对海外领土的又一轮争夺

 12 亚洲在步印度后尘

 13 日本的历史

 14 海外扩张时期的终结

 15 公元1914年的英帝国

 16 19世纪的绘画、雕刻和建筑

 17 19世纪的音乐

 18 小说在文学中占居了主要地位

第三十八章 近代帝国主义导致的大灾难

 1 一战前的武装和平

 2 新德意志帝国

 3 不列颠的帝国主义思想和爱尔兰

 4 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诸国的帝国主义

 5 俄罗斯大君主国

 6 美国和帝国思想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近因

 8 1917年前的一战概况

 9 从俄国崩溃到一战结束

附录历史编年表

试读章节

宇宙中的地球

我们现在要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概述我们已经了解的这个世界的物质形体的大小。我们的地球,正如上面所说的,是一个不停地转动的球体。在我们眼里,它似乎已经很大了,事实上它仅仅是浩瀚无际的太空中一颗物质微尘。

太空的绝大部分都是空洞洞的。在这一空间中,存在着一颗颗发热发光的中心体,它们相隔十分遥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恒星”。它们虽然被命名为恒星,却都在太空中不断地运动着,只是人们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一直没有留意到它们的运动罢了。宇宙是这样深邃寥廓,这些恒星距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以致它们不过的运动不易被地球上的人们察觉,只有在千万年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够看出来。在几十个世纪之前,埃及人描绘过星象图。他们向我们指出了各星座同以前相比有了相当大的变化,许多星球已经有了可以测出来的移动。但是我们依然使用过去比较方便的习惯了的名称——“恒星”来将它们同行星相区分。这些恒星离我们是如此的遥远,尽管它们非常庞大,我们即使用最高强度的望远镜来观察,也只能看到它们是一些发光发亮的小点——有些较亮,有些较暗。

现代天文学将能够见到的星球划分为许多种类——一般的黄星、红巨星、红矮星、白矮星、突然爆炸和消亡的星、双星等等。差不多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生命史”。

通过射电望远镜我们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天体,如“脉冲星”,它每隔数秒,或者每秒几次,发射出阵阵无线电波。脉冲星也能闪光,它们看上去似乎有着很重的份量,但实际上体积却很小,而且旋转速度非常快。有些星球则放射出X光。

各种天体之间,飘浮着大团大团的气体和云雾般的尘埃——这些尘埃本身接近于无。其中的气体与真空管里所谓“真空”比起来还要稀薄。

黄星中有一颗与我们如此接近,它看上去仿佛是一个庞大的火球。这颗黄星就是太阳。它距地球9300万英里。

这些数字是很难想象的。现在的天文学者用光来计量他所要测定的距离。光每秒能够传播18.6万英里,它从月亮传出要经过1.333…秒,从太阳传出要经过8分钟,才能到达我们的地球。同其他星球相比,太阳离我们近多了。其他星球中离我们最近的也要超出4个光年那么远,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星球的光是它在4年前发射出来的。天文学者目前所已经了解的宇宙的最远部分是在几亿光年之外。

我们自己的星球——太阳——是一团旋转的燃烧的气体。组成它的物质98%是氢和氦的混合体,其余2%是气化的铁和其他元素。总的来说,它所包含的物质是地球的30万倍。太阳的表层温度是最热的电熔炉的两倍。它内部的温度还要高出几千倍,在这里氢不断向氦转化着,因而能够产生能量。太阳的热力来源实际上是核聚变,我们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造氢弹的。

在太阳的外围环绕着它运行的并不只有我们这个地球,还有其他同类的天体,叫作行星。它们之所以能够在天空里发光,是因为它们反射了太阳的光。它们距我们比较近,因而它们的运动很容易被察觉。它们与恒星们的相对位置无时无刻不在改变。

宇宙的幽远廖廓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我们将太阳比作一个直径9英尺的球,那么按比例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直径1英寸的小球,距离太阳322码——大概有1/6英里。经过三分半钟的快速行走就能从这个小球来到那个9英尺大的球。月亮是如豆子般大小的一个小颗粒,距地球30英寸。

比地球更靠近太阳的是另外两颗类似的小颗粒——水星和金星。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分别是124码和232码。环绕地球运行的行星还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分别是488码、1672码、3067码、6169码、9666码和1.33万码。从太阳到海王星有两小时的路程。还有很多更小的微粒在这些行星之间不停地飞行,尤其是一些被称为小行星的天体在火星和木星轨道间飞行;有时会有一小团发光的气体和尘埃,从几乎无边无际的太空闯入这个体系,我们称其为彗星。围绕着我们的空间的其余部分,无边无垠,冰冷凄清,缺少生命,一无所有。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在这个变小的比例尺上,不要忘记——地球是1英寸大的球,月亮是一颗小豆子——就在4万英里远的地方!我们所能看见的恒星,还是在同样的比例尺上,差不多都在几亿英里或几十亿英里之外。

现在让我们重新审视地球。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的直径不足8000英里。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凸出来的部分是山岭,凹下去的地方有一层浅浅的水,那就是海洋。这一层浅水最深的部分差不多有5英里——也就是说,最深的海洋的深度有5英里。这和地球的直径比较起来是微乎其微的。  这个球体裹着一层薄薄的空气,就是大气。当我们坐气球上升,或者在爬一座高山的过程中,空气就会变得越来越稀薄,直至稀薄到无法将生命维持下去。20英里高度的上空就几乎没有空气了。鸟类能飞行的最高处大约是4英里——据说秃鹰能达到这个高度;但绝大多数小鸟和昆虫,如果被从飞机或气球在比这个高度还要高的上空放出来的话,就会丧失知觉。人乘坐的气球曾达到过接近7英里的高空,但是人要忍耐相当大的身体上的痛苦。有密封座舱的飞机,因为有非常接近地面的条件,所以可以飞得更高些;火箭曾把人送到月球或更遥远的地方——但总是要有一个人造的类似于地球大气环境的舱室。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距我们地球的地壳表层几百英尺的高处,在海平面和在4英里以下的空气中,才维持生命。除了我们这个行星上这薄薄的一层空气和水之外,我们不知道什么地方还存在着生命。科学家们曾探讨过其他行星是否有生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大多数行星的这种可能性都被否定了。只有在火星上有存在最低等的生命的可能性。P5-P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史纲(上下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H·G·韦尔斯
译者 曼叶平//李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0691
开本 16开
页数 8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53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51
171
5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