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佛教名山圣地游/自游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深入地了解中国佛教名山和石窟,更方便地畅游中国佛教名山和石窟,精心编辑而成的,书中为读者量身订做各种旅行路线,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花费,最大可能地享受旅游之乐,同时还提供了200余幅实景图片,读者不仅能从中领略悠久的佛教文化,还能欣赏到独特的海山风光。

内容推荐

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四大名山不仅是广大佛教徒虔诚朝拜的圣地,也是无数游客心神向往的景点。莫高窟、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既是有形的历史文物,也是无价的艺术精品。与此同时,神州大地还分布着各具特色、各领风骚的众多佛教名山和石窟。如天台宗的发源地天台山,新疆难得一见的千佛洞等,读者不仅能从中领略悠久的佛教文化,还能欣赏到独特的海山风光。

一册在手,佛教圣地清心游。

目录

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天台山

嵩山

衡山

庐山

其他佛教名山

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大佛寺石窟

麦积山石窟

新疆千佛洞

乐山大窟

大足石刻

其他石窟造像

试读章节

五台山游览示意图

五台山历史悠久,被视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自东汉时期起,五台山开始建造寺庙,最盛时期曾有寺庙360座,现存寺院50多处,而显通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东汉永平年间(58~76),到中国来讲经授法的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此立寺,并冠名为灵鹫寺。在中国的佛教场所中。五台山的地位极为崇高,从北魏开始一直到清代,历朝皇帝、皇后或遣使札礼五台山者,从未间断。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翻开五台山各大寺的“庙史”,第一页几乎都写着“敕建”二字。在五台山的寺庙中,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四座,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20余座。全国仅存下来的两座唐代木结构建筑,皆在五台山。五台山同时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道场,受到西藏、内蒙等地少数民族的尊崇,这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景点导览

五台山分为“台内”和“台外”两大区域。五台山中称为台内,又被誉为“清凉圣境”,其中心为台怀镇。外围山麓及其周边地区称为台外。大部分景点集中于台怀、怀南及台外。五台山的自然景色优美,东台海拔2700多米,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运气好的人还能见到“佛光”,这是一道彩色光环。出现在天空中,每个人的身影透射在光环中。人动影移,很是奇特。

塔院寺

位于台怀景区,寺内的大白塔已经成为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建于明代,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塔内还包藏有一阿育王塔,塔座石洞里立有释迦牟尼佛足碑,图案出自唐玄奘西域取经拓来的原图;东侧院还有一白色文殊发塔,是纪念文殊在此显圣。

显通寺

在台怀景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在现存的400多间明清建筑中,无量殿以独特的砖构无梁建筑形式称奇。此殿外观为两层楼,由两侧夹墙砖梯上去,是可绕殿一圈的回廊,堪称建筑奇观。

罗睺寺

与塔院寺隔街相望,始建于唐代。原名落佛寺,清代改名为罗睺寺,并由青庙(指汉地佛教寺庙,俗称和尚寺)改为藏传佛教的黄庙(俗称喇嘛寺)。寺内殿宇的主要塑像具有明显的喇嘛教风格。

菩萨顶

位于台怀景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藏式佛寺。菩萨顶创建于北魏,清顺治年间始由青庙改为喇嘛庙。在清朝政府实施怀柔政策的年代,菩萨顶在五台山的地位最高,被破格允许按皇宫御制建造,顶覆黄琉璃瓦,还赐予该寺大喇嘛提督印,命山西全境向其进贡。圆照寺

位于灵鹫峰腰,寺前的“五朝门”是五台山唯一五门并立的山门。圆照寺原名普宁寺,明永乐元年(1403),尼泊尔高僧室利沙来中国弘法,被明成祖封为国师,并赐金印,后来到五台山的普宁寺静坐修行。

广宗寺

位于台怀景区。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殿顶全部由铜瓦覆盖,这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广宗寺的东北角还有一座墓塔,是前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的灵骨所在。

南山寺

创建于元代,位于海拔1700米的正南山腰上,七层殿宇和18处院落依山而建,是五台山最漂亮的寺院之一。南山寺主要用青石和汉白玉建成,大量的精美石雕,还有木建和彩绘,是五台山雕刻艺术的精华。  佛光寺

位于台外。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现存东大殿修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此寺保存众多唐代木构建筑、彩塑、壁画、墨迹及石雕等国宝级珍贵文物,是唐代佛教艺术的精华所在。

南禅寺

位于台外。拥有建于唐建中三年(782)的大佛殿,与佛光寺东大殿同为全国仅存的两座唐代木构建筑。殿内佛台上原样保存有唐代彩塑17尊。与敦煌唐塑如出一炉。寺中的唐代遗物还有佛坛四周的雕饰、石狮与石塔。

黛螺顶

位于台怀镇东的清水河对岸,是台怀镇的台内五峰之一。相传乾隆皇帝屡次朝山欲登五台峰顶朝拜,终因风大路险未成,于是颁旨黛螺顶寺住持青云和尚,总塑五座台顶的五尊文殊法像于寺殿内,让体力不支、时间有限的人,只要登临黛螺顶,一次就能朝拜文殊五法像。

佛祖诞辰

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喇嘛寺要用般若泉圣水沐洗佛像,目“浴佛”,青庙聚众大举供佛拜佛诵经。

文殊菩萨诞辰

农历六月十四日为正日,在六月初一至三十日,五台山各寺院都要举行一个月的盛大佛事活动,活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五台山最大的佛事盛会,俗称“五台山六月大法会”。尤其是六月十四、十五日菩萨顶的喇嘛“打鬼”表演最吸引人。

五台山国际旅游月

每年夏季7月25日~8月25日举办。来自各方宾客和僧众云集这里进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期间,举行盂兰岔会、大势至菩萨诞辰日法会、水陆大法会、全山斋大法会和龙树菩萨诞辰日法会等,民间还有骡马牲畜交易大会和地方文艺戏曲表演等。

殊像寺

位于台怀景区。创建于元代,名列五台山五大禅寺之一,寺不算大,却有台怀区内最高大的殿宇。寺前有般若泉,里面的泉水曾经是清朝皇帝朝山礼佛时的专用圣水。殿内供奉的文殊菩萨像有“荞面头文殊菩萨”之说。

普化寺

位于台怀景区,是五台山建造最晚的寺院,现在的建筑为民国年间重建。普化寺有五台山最长的石刻照壁;寺内的天王殿有可左右转动的木雕蛟龙柱;大雄宝殿中还有一尊骑狮子的老文殊像,下颌长胡须、面部如罗汉,是五台山文殊像中独特的一尊。栖贤寺

始建于明代,寺院建在海拔1700米的悬崖上。石壁上有两个天然石洞,东洞狭小低矮仅容一人趺坐的观音洞;西藏佛教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于康熙年间(1662~1722)曾经来此避难,在洞中静坐六年。

龙泉寺

位于南山寺对面的九龙岗,创建于宋代,原为杨家将家庙。龙泉寺的汉白玉石雕在五台山寺群中分外突出,照壁、汉白玉牌坊和墓塔,都是五台山石雕艺术的珍品。而中院有南山寺当家和尚普济的墓塔,雕刻精美,也称一绝。

金阁寺

创建于唐代,由印度不空三藏法师筹建,印度那烂陀寺法师监工完成,金阁寺内还创建了秘密灌顶道场。金阁寺各殿有1000余尊佛像和各种造像,为五台山之最。

镇海寺  自清康熙以后,黄教首领十五世章嘉活佛一直被历代皇帝尊为国师,他来五台山时就常在镇海寺居住,并将镇海寺改为黄教寺庙。殿内供奉的文殊、普贤和观音菩萨也很独特,都是螺形发、络腮长胡,极富藏族风味;西面塔院内有一座墓塔,就是章嘉活佛的灵骨塔。

旅游锦囊

收费

进山费旺季¥168(4~10月),淡季¥168(11~次年3月)

◆铁路可从北京、太原乘火车到繁峙县的五台山站下,再转乘汽车越鸿门岩去五台山(此线冬季常因冰雪封堵,可致电咨询再定出行时间)。

◆公路从外地来五台山的游客可以先到太原,从太原汽车站有车可直达五台山风景区,在台怀镇和太原之间每let有班车往返。五台山六月大会期间《农历六月初至七月初十),是游人最多的时候,此时五台山周边县镇都会加开到五台山风景区的旅游车。石家庄汽车客运北站开通了直达五台山的豪华中巴旅游班车,每日三班,早上6:00、8:00、下午14:00从客运北站发车,前两班当日下午13 30、14:00分别从五台山返回。

住宿

银海山庄★★★★

地址:五食山台怀镇

电话:(0350)6543676

银都山庄★★★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

电话:(0350)6548888

气候

五台山整个地区气候特殊,属高寒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是盛夏避署的好地方,夏季旅游,也要多穿些单衣;春秋须带毛衣,尤其上台项观日出,要穿棉大衣。五台山最适宜旅游的季节是6~9月。但7、8日雨天较多。

参考网址

五台山官网

P10-15

序言

“天下名山僧占多”,这是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自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特别是隋唐以后,佛教徒逐渐趋向于崇拜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于是设立了各位菩萨的道场。这些道场都以环境幽深、远离尘俗的名山为中心,山上山下寺庵星罗棋布,俨如“佛国仙山”,成了以佛山为依托的大规模的佛教圣地,即所谓“四大佛山”。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各宗派相继建立,特别是禅宗、净土宗广为流传后,这些宗派注重自我修为,出家人归隐山林成为风气。诸派各占山林弘扬学说,便形成了更多大大小小的“佛教名山”。

这些名山成为各地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他们通过朝山进香的机会,克服艰辛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表达对佛、对菩萨的诚心。

依山开凿的佛教石窟,最初称为石窟寺,是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形式。这些石窟里有无数的佛像雕塑或壁画,以最直接的视觉形象来宣示佛教的教义和偶像,所以其感染力远远超过单纯的说教,在历史上对宏扬佛教起了极大的作用。

中国的佛教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世所罕见的。中国佛教石窟分布广阔,并且有着很清晰的年代脉络,反映了佛教传人中国的路线,是由西域向东一步步地走进中原。早年开凿的石窟先后大致由西向东,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再发展至四川、云南等南方省份。

中国的佛教造像,无论是从宏大或精美来说,在世界上都称得上登峰造极。直到现代,还不断有新的大型造像涌现,为佛教世界增添着新的胜境。

为了方便读者深入地了解中国佛教名山和石窟,更方便地畅游中国佛教名山和石窟,我们组织经验丰富的一线记者,精心编辑了《中国佛教名山圣地游》,相信她会给您的旅程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收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佛教名山圣地游/自游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02410
开本 32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6
13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