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两国之间,西学传入的新阶段首先在中国展开,而且西方势力出于自身需要,在中国为西学传播而投入的力量远比在日本要大。但是,到甲午战争爆发之时,从西学传入、吸收的成效来看,却是日本远远超出中国,由此深刻影响到两个国家的命运乃至于彼此相对位置的转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从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笔者希望就此进行探讨,提出粗浅的看法。
图书 | 甲午战争前中日西学比较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中日两国之间,西学传入的新阶段首先在中国展开,而且西方势力出于自身需要,在中国为西学传播而投入的力量远比在日本要大。但是,到甲午战争爆发之时,从西学传入、吸收的成效来看,却是日本远远超出中国,由此深刻影响到两个国家的命运乃至于彼此相对位置的转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从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笔者希望就此进行探讨,提出粗浅的看法。 内容推荐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从国门打开到甲午战争前西学传人中日之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考察和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应接新的西学东渐之不同状况及西学在两国的不同面貌,追溯彼此发生落差的缘由。作者认为:两国在国门打开之前,西学积淀有深浅之别,政界学界对待西学的态度也很不相同,这成为近代两国西学出现巨大落差的历史渊源。自两国相继打开国门到日本展开明治维新,由于彼此对外危机感有强弱之异、走向世界有快慢之分,导致西学传入之不同格局的形成。而在日本发生明治维新之后,中日对待西学的指导思想、国家政权与西学相关的举措、社会矛盾与西学的关联度等都有很大差异,致使当时两国西学的广度与深度、传播面与吸收西学的成效都相去甚远,这成为两国近代化进程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门打开前中日西学根基之异 一、关于国门打开前中日西学积淀的考察 1.天文历算 2.地理学 3.医学 4.语言学 5.有关西方的知识 二、国门打开前中日学界与西学关系之异 1.中日西学群体之有无 2.中日学界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 第二章 鸦片战争后中日西学传入之不同格局的形成 一、西学东渐新阶段的到来 1.西学东渐新阶段开启 2.新的西学东渐浪潮波及日本 二、中日对外危机感之异所导致的西学冷与热 1.鸦片战争前中日对外危机感强弱及对吸收西学的不同影响 2.中日对国门打开的反应之异与吸收西学差距的扩大 三、中日走向世界之异与认知西方近代文明的迟速 1.清朝迈步走向世界之迟缓 2.国门打开后日本快速向外迈步 四、中日吸收新的西学之异 1.1860年以前中日吸收西学之异同 2.1860年后中日吸收西学之范围和层面差异 第三章 “中体”锢禹域西潮涌东瀛 一、1868~1894年间中日对待西学的指导思想之比较 1.“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不宜相提并论 2.“求智识于世界”、“以西洋文明为目标”才是明治维新对待西学之指导思想的标识 3.中日对待西学指导思想之推移 二、中日西学传入实态考察之一:国家政权相关作为之异 1.两国统治者与西学距离的远与近 2.中日国家政权在西学问题上的作为之比较 三、中日西学传入实态考察之二:两国社会因应西学传入之异 1.两国社会自主传播、吸收西学能力之弱与强 2.社会矛盾与西学关联度之低与高 3.对西学传播、吸收的呼应面之小与大 四、对西学传入中日两国之实际效果的估量 1.科技引进成效对比 2.西方人文社会学说传入、吸收的效果对比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甲午战争前中日西学比较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少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540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