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迷途
内容
编辑推荐

高教反腐三部曲之终曲,经历《角力》,跨越《底线》,向迷途中的大学教育,发出激荡心灵的诘问!

美丽的大四女生,突然跳楼自杀,掀开校园里黑幕交易的一角。勤奋苦读、立志考研的贫家子弟,他的成绩又是被谁悄悄篡改?校外同居、买卖论文、伪造实习公司鉴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心灵与情感,前途与学业,都已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迷途……

内容推荐

美丽的大四女生,突然跳楼自杀,掀开校园里黑幕交易的一角。勤奋苦读、立志考研的贫家子弟,他的成绩又是被谁悄悄篡改?校外同居、买卖论文、伪造实习公司鉴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心灵与情感,前途与学业,都已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迷途。

目录

一、新的开端/001

二、受贿的辅导员/013

三、特别的学生/023

四、“无聊”的爱情生活/033

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043

六、又是一个“评估”/053

七、“等价交换”/063

八、天上掉下个大馅饼/075

九、跌人爱河的小女生/089

十、夜幕下的校园/099

十一、“成功人士”/111

十二、初尝禁果/121

十三、入党风波/131

十四、谁动了我的成绩/143

十五、意外事故/155

十六、含泪的温柔/167

十七、夜半惊铃/177

十八、阳光下的欺骗/187

十九、掉进陷阱的羔羊/197

二十、凋零的鲜花/209

二十一、谁在说谎/221

二十二、掉毛的凤凰不如鸡/231

二十三、东方不亮西方亮/243

二十四、风水轮流转/255

二十五、最后一醉/267

二十六、寒冷的冬天/277

后 记/288

试读章节

庞贝贝一点儿也没看错,刚才提着两大包东西走进姜文珠家的,就是王栋栋。他费了不少劲儿,出了一身臭汗,才摸到姜文珠家。出门儿的时候他本想给“腿儿”打个电话,让他给自己拎东西,可拿起电话他又犹豫了,一来这事儿实在不宜让更多的人知道,跌份儿;二来呢,暑假里他隐隐约约地感到,“腿儿”跟以前不大一样了,不那么屁颠儿屁颠儿地老往自己跟前凑,有几回小兄弟们聚会,喊他过来给倒倒酒、递递烟什么的,他竟然说有病,也没露面儿。

“去他妈的!”王栋栋一摔电话,自个儿提起两个大包,吭哧吭哧出门儿了。

王栋栋本是不想来的。——他不喜欢姜文珠这个人,也从来没想到以他的身份,还会有什么事儿求到一个小小的辅导员。他在姜文珠手下待了整整三年。三年多来,直到上个学期被“请出”学校,姜文珠一直对他客客气气,从不招惹他,哪怕是王栋栋犯了忌、惹了祸,有同学告到她脸面前,她也只是瞪大了眼睛,故作惊讶地问一句:“你们怎么跟他比呢?”

言外之意,可就锣鼓听声儿,听话听音儿了。有人因此觉得姜老师对王栋栋特别关照,没有谁能跟他比后台、比关系;也有人认为姜文珠压根儿不把王栋栋当人看:人不能跟畜生比,全在情理之中。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王栋栋在姜文珠当辅导员的班上一贯我行我素,放纵自由,没受一点儿委屈,可他跟大多数同学一样,特别讨厌姜文珠。

为什么?说不清。也许是因为她每周三训话时太装腔作势,动不动就是“我吃的盐比你们吃的饭都多”,“谁不听我的话绝没有好下场”,也许是受不了她翻书本时跷得高高的兰花指,还有每翻一页书都要蘸一回吐沫的样子?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整天胡吃海喝、满世界闯祸的王栋栋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也不屑于想这些费脑子的事儿。

王栋栋早知道不少同学给姜文珠送礼,这在今天的大学校园根本就不是稀罕事儿。开学前几天,只要一到晚上,你就顺着家属区的那几条路看吧,迤逦不断的,都是年轻学生,一个两个,大包小包,黑影里一闪,进了门洞,接着就是悦耳动听的门铃声。当然,要是有人仔细研究研究,那门洞往往是固定的,开门儿关门儿的动作也大致相同——毕竟只有辅导员和分管学生的系领导才是学生的“天”,才能够有这份“被送”的荣幸。不相干的教师不用说,就是任课教师,最多也只在考试以后的几天有学生拿点儿小东小西上门。考完了,分数出来了,也就拉倒了,下一个学期在路上见面,装不认识也没关系,反正很少有老师还会再考他们。可辅导员就不一样了,往往一管就是大学四年,四年里你想入党,你想评优,毕业时你还想要个好一点儿的评语,或者希望有单位来要人的时候,能让辅导员推荐自己,那你就自己掂量着办。

学生们私底下管这种平时给辅导员送礼的行为叫做“喂食儿”……大家回到寝室往往也会有些不透底的交流,比如张三会问李四:“怎么样,这学期喂了多少食儿?”李四会笑笑:“不多,百十块吧!”这时王五就会搭一句:“不可能,我见你那包了,鼓鼓囊囊的,没个三四百装不起来!”于是,大家哈哈一笑,过去了。据“腿儿”私下里悄悄儿对他说,就连班长秦书林,也不能不送,不敢少送。

不过,王栋栋却从来没“喂”过姜文珠一个镚子儿。他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在河州这块地界儿上,他老爹手眼通天,王大公子的大事小情,只要老爹一个电话,搞定。至于辅导员嘛,对别的同学是“天”,是大学里的最高权威,那是因为其他的权威他们够不上。王栋栋就不一样了,他亲眼见过姜文珠在李来复面前唯唯诺诺,大气儿都不敢出的样子,可李来复跟自己,一出校门就成了哥们儿,拍拍打打,喝酒唱歌,没什么不来的。所以。别的同学见了姜文珠,条件反射似的起立、微笑,王栋栋却三年里连一个正眼儿都没奉送过。  然而,现在,他竟然不得不站在姜文珠家门口。平时只要一想起姜文珠训话时指手画脚、吐沫星子乱飞的模样,王栋栋就犯恶心。可眼下,他却不能不硬着头皮按响姜文珠家的门铃。——都是王锦渡的主意,王栋栋一想起来就不痛快。昨天夜里,他刚刚跟几个哥们儿从“大西洋”洗澡按摩回来,就被老爹召进书房。好一顿教训。原以为无非还是少闯祸、少胡闹一类常用词,没想到风云突变,王锦渡开口就要儿子今天给姜文珠送礼。

王栋栋一听就炸了:“什么?给她送礼?你杀了我得了!”他指着自己的鼻子,“你让我给姜文珠送礼,过几天我那些哥们儿知道了,我还有脸活吗?还有脸混世界?不行,不干,死也不干!”

王锦渡“啪”地一拍桌子:“你小子懂个屁!我告诉你,第一,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那才叫本事!大学你是白上了,你知不知道韩信?人家能从小痞子裤裆底下钻过去!什么叫有脸,什么叫没脸?出水才看两腿泥!你爹我当年也给人磕过头,下过跪,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那时候当官儿的谁把我当个人?我连一条狗都不如!现在怎么样?我不用说,你看看每年上赶着拍你爹马屁的有多少就知道了!我告诉你,你要想将来像你爸爸我这样儿当老子,现在就得学会当孙子!还有,你知道不知道,姜文珠男人现在是你们大院长了!以前你在学校,谁难为过你?去年来了个简朴,你就得老老实实回家待着差点儿就没学上了!今年这个常志鸿上来了,从来没有交情的,不先烧两炷香探探路,万一人家就不给你文凭了呢?”

“那,那你怎么不给他们打个电话,要不,请他们吃饭、洗澡?”

“人家不去!你还看不出来吗?如今风向不对了!”

“什么风向不风向的,他们要是真不给我就不要了,不就是一张纸吗?我根本不稀罕。”

“你!”王锦渡一指头戳在儿子的眉心里,“你真是个猪!比猪还不长脑子!你以为这个世界就会让你天天这么浑水摸鱼?说不定哪天有个风吹草动,我们就没这份运气了!小子,到时候你要是连个文凭都没有,老子不在了,你喝西北风啊?你没见宋云峰现在是什么德行啊?”

王栋栋全身一激灵。宋云峰可是河州大名鼎鼎的人物,别说一般老百姓了,就是满河州有头有脸儿的区长、局长们,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的。这些年来,他一直是王栋栋割头换颈的弟兄,两个人共同称霸河州小痞子界。可天有不测风云,前些日子,宋云峰的老子——河州市副市长宋天,平日里威风八面的人物,说倒就倒了,听说就凭落实下来的受贿数字,起码得判个死缓。宋天家被抄了,大卡车满满当当地装了两车,钱就别提了。至于宋云峰,原本就是个混混儿,这边儿当爹的一进去,那边儿就没什么人答理他了,挺惨。

P15-18

后记

2007年6月30日,17点25分,我打出了《迷途》的最后一个句号,“高教反腐”三部曲至此告一段落。

三年了,从《角力》到《底线》再到《迷途》,书中的许多人物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袁枫、李来复、王采薇、邱仪方……还有大学生丁香、秦书林、伍成、赵玉玲、“无聊”、苏珉……我为他们喜,为他们忧,为他们恨,为他们爱,也为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可是,我知道我在很多地方对不起他们,他们的形象并没有在我的笔下完全站起来,他们本应当活得更出色,更精彩,更富于个性。可是,我没有做到。

但我毕竟为他们呐喊了。我因此欣慰。

在这三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跟书中许多良知未泯的老师们一起,经历了情感的大起大落。在《角力》中,我们共同为日益“官场化”的大学、为大学中令人难以容忍的学术腐败而愤激。在《底线》里,我们肩并肩面对“扩招”与“评估”中的种种无奈,面对底层教师的悲凉命运。最后,我们携手走进《迷途》,这是“高教反腐”三部曲中我写得最艰苦、最压抑的一本书,我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完全没有眼泪,所有的泪水似乎都已经被愤怒烧干,剩下的,只有悲愤和抑制不住的呼喊的欲望。

中国的教育,该怎样面对学生,面对公众。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是我最想问,也最想知道的。

也许,我应当接受有些朋友的劝告,不急着把小说以这样快的速度,一年一部地推出去,毕竟我还得教书,还得完成每年必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量,大部分书稿,都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伴一杯咖啡,匆匆写就。它们免不了粗疏,免不了留下这样那样“急就章”的痕迹,如果它们能够重新进入书斋,慢慢地磨一磨,改一改。肯定会精致一些。我明白这是“忠言”,是为我好,可我无法接受。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文学作品历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容的,以美的追求为目的,它们需要反复修改、精心雕琢,所谓“十年磨一剑”。但也有一些作品,本身的存在就是“急功近利”的。为了呐喊。为了对社会现实有所触动,为了抒发一腔不平之气,它们躁动于母腹,哭喊着问世,一经落地,就急切地拍打着生活的大门,然后,很快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从“纯文学”的角度讲,后一类作品过于粗疏,过于“功利”。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它有社会责任感。它不是精美绝伦可以代代相传的工艺品,它只不过是一只粗瓷大碗,甚至是快餐用品。但只要“有用”,也算它没有白白存在过。

2006年在省内的一次小说讨论会上,我曾经提出应当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我认为我们应当重新理解“政治”的内涵。它不应当仅仅被定义为代表某一个阶级、某一个集团的利益。而应当指向所有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如果是这样,文学就应当对政治有浓厚的兴趣,直到今天,我依然这样想。

正是为了这种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关怀,为了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我写了“高教反腐”三部曲。我知道我的文学观念可能很“落伍”,甚至可能被人嘲笑为“载道”者,但我不在乎。

为了这三本书的问世,我首先要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感谢我的老同学徐海燕。《角力》问世之前,我只是一个偶尔写几篇散文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写出一部长篇,但是,海燕相信。我记得我们是在一次老同学相聚的小饭桌上说到这件事的,她看着我的眼睛说:“你行!怎么不行?”

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同事们和我的学生们。没有他们的鼓励,也许就不会有《底线》和《迷途》。我永远也忘不了走在校园的大路和小径间,他们对我说的那些热乎乎的话,忘不了我的笔下传达的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声音,我身边有那么多人在心里一起呼喊着:中国的教育。你赶快好起来、强起来吧!

也许,我写的就是这样一种“呼喊的”文学。

傅瑛

2007年6月30日写于相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迷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纪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29261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1
15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