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中国经理学--企业经营管理者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210余本书中精选了近十余年来与经理工作有关的许多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或新的工作艺术、诀窍。如,经理角色的12种譬喻、海尔的新经验、小天鹅的“末日管理”、“蓝海”战略、学习型组织、“驼鸟”理论、人际关系矩阵、人际关系黄金法则、“地狱”训练和“泰山”训练、核心竞争力、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PDCA计划法、弹性计划、滚动计划、业务流程再造、六西格玛管理、ISO9000系列标准、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CIS策划、绩效考评等。

本书雅俗共赏,除经理放于案头不时地翻阅外,还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或培训班的教学用书。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国现时国情出发,从中国企业在岗经理的实际情况,经理这一职务的实际特点、经理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选编了有关经理自身修炼及其工作方法、经验、技术及案例、典故、语录等,大都具有经典性,不仅重视来自中国当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也有不少来自外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和选自中国古籍中管理的精华,其中尤其精选了近十余年来与经理工作有关的许多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新的工作艺术、诀窍等。

本书文风朴实、言简意赅,其中穿插了许多案例、典故等,可读性与趣味性极强。此书雅俗共赏,除经理放于案头不时地翻阅外,还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或培训班的教学用书。

目录

第一章 经理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1

 第一节 在其位,谋其政 /1

 第二节 经理在企业中的10种角色 /2

 第三节 经理角色的12种譬喻 /4

 第四节 经理既是乐队指挥又是作曲家 /5

 第五节 1:10:100:1000 /5

 第六节 经理重担在肩 /7

 第七节 企业家——美国的新英雄 /9

 第八节 企业兴衰,经理起关键作用 /10

第二章 形象好,感召力就强 /12

 第一节 形象不好就没威信 /12

 第二节 荣辱分明的形象 /13

 第三节 办成大事的形象 /14

 第四节 公正无私的形象 /16

 第五节 诚实守信的形象 /17

 第六节 心地善良的形象 /18

 第七节 吃苦耐劳的形象 /20

 第八节 自律自控的形象 /20

 第九节 笑颜常开的形象 /23

第三章 磨炼、拼打而陶铸企业家 /26

 第一节 苦难铸就的李嘉诚 /26

 第二节 从绝望中醒悟的石田退三 /27

 第三节 从苦力到巨商的霍英东 /28

 第四节 五个“一”起家的曾宪梓 /29

 第五节 林绍良从卖油郎成为印尼首富 /30

 第六节 王永庆成功的法宝 /30

 第七节 哈默曾是个饥饿的难民 /31

 第八节 先做打工仔的董事长 /32

 第九节 亚科卡不屈不挠的志气 /33

 第十节 垃圾堆里拾到的第一桶金 /33

 第十一节 石磨出利刃,火炼成精金 /34

第四章 经理要有远见卓识 /35

 第一节 诸葛亮高瞻远瞩论霸 /35

 第二节 了解经营战略 /36

 第三节 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 /37

 第四节 经营战略是一个有机体系 /38

 第五节 “蓝海”战略 /40

 第六节 目标是看得着的射击靶 /41

 第七节 无限风光在险峰 /42

 第八节 目标必须分解 /43

 第九节 必要时适当调整目标 /44

 第十节 目光短浅,结局可悲 /44

 第十一节 战略目标选择10忌 /45

第五章 追求卓越的精神 /47

 第一节 奉 献 /47

 第二节 冒 险 /49

 第三节 敬 /51

 第四节 进取 /53

第六章 力争上游的思想 /56

 第一节 自 信 /56

 第二节 坚 韧 /58

 第三节 求 实 /60

 第四节 廉洁 /62

第七章 热情谦和的风度 /65

 第一节 热 忱 /65

 第二节 谦虚 /67

 第三节 宽容 /70

第八章 行成于思,毁于随 /74

 第一节 现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74

 第二节 管理思想的变革 /76

 第三节 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 /77

 第四节 开动思想机器 /79

 第五节 系统思维方法 /80

 第六节 分析与综合 /83

第九章 思维方法是渡向成功彼岸的舟船 /85

 第一节 归纳与演绎 /85

 第二节 比较、抽象与概括的方法 /87

 第三节 单向思维与全方位思维 /88

 第四节 超前思维与后馈思维 /90

 第五节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 /91

 第六节 横向、纵向、侧向思维 /93

 第七节 情感思维与理智思维 /95

 第八节 直觉思维与逆向思维 /96

 第九节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 /97

第十章 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100

 第一节 信息与市场信息 /100

 第二节 信息是企业的财富 /102

 第三节 信息是企业经营的“罗盘” /104

 第四节 信息是企业机构的“神经” /105

 第五节 重视收集信息 /106

 第六节 信息的精心推导 /108

 第七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化 /110

 第八节 对经济间谍的高度警惕 /111

第十一章 创新是企业日益兴旺的秘诀 /113

 第一节 创新即是创富 /113

 第二节 成功与创新不可分 /114

 第三节 创新活动的基本法则 /115

 第四节 创新活动的过程 /118

 第五节 创新人才的个性特征 /120

 第六节 经理的创造素质结构 /121

 第七节 阻碍创造力发挥的心理表现 /122

 第八节 头脑风暴法 /123

 第九节 创造环境的优化 /124

 第十节 锐意创新的3M公司 /126

 第十一节 衡量创造力的22题 /127

第十二章 企业的活力与核心竞争力 /129

 第一节 企业的整体素质 /129

 第二节 企业的活力 /131

 第三节 优秀企业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133

 第四节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4

第十三章 勇于竞争,乐于竞争,善于竞争 /138

 第一节 物竞生存,优胜劣汰 /138

 第二节 竞争推动社会进步 /139

 第三节 竞争如同战争 /140

 第四节 “末日管理”无“末日” /142

 第五节 激流勇进,誓做强者 /142

 第六节 受挫不馁,获胜不骄 /144

 第七节 两军相争,以变制变 /145

 第八节 竞争必须有实力 /146

 第九节 企业自我竞争 /148

 第十节 企业竞争10忌 /149

第十四章 经理应成为谈判的高手 /151

 第一节 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 /151

 第二节 商务谈判策略 /154

 第三节 商务谈判40条技巧 /156

 第四节 商务谈判七忌 /162

第十五章 凡事预则立 /164

 第一节 见微而知著 /164

 第二节 经理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165

 第三节 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 /167

 第四节 经验判断预测 /168

 第五节 统计数据计算预测 /171

第十六章 决策是高层管理者的头等大事 /176

 第一节 决策失误比腐败还可怕 /176

 第二节 决策的特征与要求 /178

 第三节 决策的程序 /179

 第四节 风险型决策 /182

 第五节 竞争型决策 /184

 第六节 经理要精心决策 /185

 第七节 经理要讲究表态艺术 /187

 第八节 决策要排除不良心理干扰 /188

第十七章 计划是长途跋涉的指南针 /190

 第一节 计划工作的任务与原则 /190

 第二节 编制计划的程序 /192

 第三节 目标管理 /194

 第四节 PDCA循环计划法 /195

 第五节 滚动计划 /197

 第六节 综合平衡法 /198

 第七节 弹性计划 /199

 第八节 计划评审技术 /202

 第九节 盈亏平衡点法与线性规划法 /204

 第十节 确定计划指标的技术方法 /206

第十八章 组织的功能在于发挥系统的“放大"效应 /208

 第一节 “0+0+0+1≥1000” /208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计的原则 /210

 第三节 委员会制和个人负责制 /212

 第四节 授权的11条原则 /214

 第五节 业务流程再造 /215

 第六节 团队活动带来的好处多 /217

 第七节 组织不能衰退、老化 /219

 第八节 组织行为科学化 /221

第十九章 经理要讲求用人之道 /223

 第一节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223

 第二节 两个轮子的轴心是人才 /224

 第三节 “企”字无人便是“止” /226

 第四节 识人用人原则 /227

 第五节 善于考察和识别人才 /229

 第六节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232

 第七节 360度绩效考评 /237

第二十章 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 /'239

 第一节 由衰转兴的妙方 /239

 第二节 30%:70% /240

 第三节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241

 第四节 人际交往的指导思想 /242

 第五节 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243

 第六节 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 /244

 第七节 处理好与同级及外单位的关系 /245

 第八节 人际关系黄金法则 /246

 第九节 经理开口“十忌”与“十不” /247

 第十节 人际关系矩阵 /248

 第十一节 人际关系不正常的原因 /249

 第十二节 冲突的妥善处理 /251

第二十一章 激励是启动员工行为的键钮 /253

 第一节 绩效=能力×激励 /253

 第二节 八个层次的个人需求 /255

 第三节 激励的20种技巧 /256

 第四节 思想教育要注重实效 /258

 第五节 思想教育30法 /260

第二十二章 经理要善于沟通、协调 /265

 第一节 沟通是事业成功的金钥匙 /265

 第二节 多写一撇影响中国政局 /267

 第三节 善于倾听 /268

 第四节 沟通效果的提高 /269

 第五节 熟悉各种不同的协调 /270

 第六节 协调的特点与原则 /271

 第七节 协调的方法方式 /272

 第八节 讲究协调的艺术 /274

第二十三章 产品之树常青 /276

 第一节 新产品开发的八大好处 /276

 第二节 开发产品成功的条件 /277

 第三节 产品开发失败的原因 /279

 第四节 产品发展的趋向 /280

 第五节 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283

 第六节 新产品上市 /288

 第七节 立下创名牌的雄心壮志 /289

第二十四章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93

 第一节 砸出来的世界名牌 /293

 第二节 树立质量第一自乜观念 /294

 第三节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296

 第四节 六西格玛(α)管理 /298

 第五节 采用IS09000系列标准 /300

 第六节 质量控制的因果分析图法 /301

 第七节 有好的人品,才有好的产品 /302

第二十五章 顾客至上,精诚服务 /304

 第一节 顾客是企业的生命 /304

 第二节 顾客至上 /305

 第三节 海尔的国际星级服务 /306

 第四节 真诚热情为顾客服务 /308

 第五节 礼貌待客 /309

 第六节 微笑服务 /310

 第七节 妥善处理顾客抱怨 /311

第二十六章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13

 第一节 厦华的海外营销成功之路 /313

 第二节 通晓国际市场 /314

 第三节 国际市场环境调研 /316

 第四节 东道国市场调研内容 /317

 第五节 国际销售渠道的选择 /319

 第六节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321

 第七节 国际营销战略的选择 /323

 第八节 国际成功营销12诀 /324

第二十七章 经理理财十知晓 /328

 第一节 知晓理财目标 /328

 第二节 知晓筹集资金 /329

 第三节 知晓资金时间价值 /330

 第四节 知晓企业经营评价指标体系 /331

 第五节 知晓资金运用 /334

 第六节 知晓产品成本 /335

 第七节 知晓资产负债表 /337

 第八节 知晓损益表 /339

 第九节 知晓现金流量表 /342

 第十节 知晓财务分析 /346

第二十八章 学习,使企业富有活力 /349

 第一节 力争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 /349

 第二节 经理必须不断地“充电” /351

 第三节 做好对员工的培训 /354

 第四节 柳传志的“鸵鸟理论” /357

 第五节 “地狱”训练营与泰山训练 /358

第二十九章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361

 第一节 三个火堆与七人分粥 /361

 第二节 制度健全,营运才能顺畅 /362

 第三节 责任制度最重要 /363

 第四节 工作方法规范化 /364

 第五节 规章 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 /366

 第六节 言出法随,法贵必行 /367

第三十章 配合默契的高层管理团队 /369

 第一节 领导群体的整体效能 /369

 第二节 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 /371

 第三节 领导群体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372

 第四节 领导群体的威信 /373

 第五节 领导群体形象测评分析 /375

第三十一章 高楼大厦要打好地基 /379

 第一节 班组的地位和作用 /379

 第二节 班组的特点与管理任务 /380

 第三节 当好班组长 /381

 第四节 班组管理的“一长、六员”制 /383

 第五节 搞好班组民主管理 /385

第三十二章 时间就是财富 /387

 第一节 不同人的时间价值观 /387

 第二节 时间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88

 第三节 时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389

 第四节 ABC时间管理分类法 /390

 第五节 时间运用的立体统筹法 /390

 第六节 理事分轻重缓急 /391

 第七节 节 约时间的技巧 /392

 第八节 时间管理的评价 /396

第三十三章 开会要讲科学艺术 /398

 第一节 开会出现的主要弊病 /398

 第二节 会议的功能 /399

 第三节 作好会前的准备工作 /400

 第四节 主持会议要讲究艺术 /401

 第五节 做一个优秀的会议参与者 /403

 第六节 做好会议文书工作 /405

 第七节 计算会议成本 /406

 第八节 列宁十分重视会议效率 /407

第三十四章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软件 /408

 第一节 准确理解企业文化 /408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属性 /410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功能 /412

 第四节 中国企业文化特点 /413

 第五节 美国、曰本企业文化特点 /416

 第六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419

 第七节 营造企业文化从一点一滴做起 /420

第三十五章 控制是管理活动的“维生素” /421

 第一节 因失控而由富翁变为“负翁” /421

 第二节 控制与控制系统 /422

 第三节 控制的基本过程 /424

 第四节 控制方式 /426

 第五节 黑箱、白箱、灰箱等控制方法 /429

 第六节 加强监督,善始善终 /430

 第七节 自胜者,强 /432

试读章节

第三节 宽容

宽容不是对原则问题的一种让步,而是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的缺点和过失的一种宽容和谅解。宽容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具有宽容、豁达的性格,就会受到员工们的尊敬,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听从这个领导人的调遣和指挥。

人们都见过弥勒佛,你看他袒露着大肚皮,笑嘻嘻、胖乎乎,一副豁达的形象。在他的身旁,有一副意味深长的楹联,上联是:“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下联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弥勒佛达观(开口笑)的态度,在其永恒的微笑里,洋溢着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彻悟的愉悦;有宽容的度量(大肚皮),显示着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博大的涵养。经理是管大事的人,不能为一件不痛快的小事就斤斤计较,甚至火冒三丈,而应该想得开、放得下,像弥勒佛那样豁达。

张良是成就刘邦帝业的重要谋士,被刘邦赞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奇才。下面是他年少时的一段生动的故事。

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当时韩被秦所灭)。一天,他来到一座大桥上,见一老者鹤发童颜,身披粗麻织成的短衣,坐在桥上歇息。老者见到张良,就把自己一只鞋故意掉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后生,去把我的鞋拾起来!”张良原是韩国贵族的公子,依以前的脾气恐怕早已动拳踢脚了。但如今不同,他时刻不忘是自己求贤复仇的志向,觉得必须尊重眼前这满头银丝的老者。于是,他下桥将鞋拾起,跪着双手递给老人。没想到,那老者并不用手来接,只把脚往张良面前一伸,不客气地说:“给我穿上!”张良二话没说,恭恭敬敬地将鞋给老人穿好。老人笑着起身,满意地飘然离去。一会儿,老者又走了回来,笑着对张良说:“后生可教。”五日后的清晨你我桥上再会。张良忙跪拱手答是。

第五天天刚拂晓,张良梳洗完毕不等进早餐便往大桥走去。可他还没走到桥边,便远远见那老者端坐桥头。老人生气地责备张良说:“与长者约见,怎么能晚到呢?你且回去,五天后早些来!”张良急忙认错,等老者脸色稍缓和,才怏怏而去。

又一个五天后的凌晨,张良刚听到第一声鸡叫就翻身起床,便急奔大桥而去,不想那老者又比他先到……老者说:“又来迟了,再过五日可一定早来啊!”

到了第四天夜里,张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看看时辰还不到午夜,索性起床穿衣,冒着严寒深一脚浅一脚,磕磕碰碰赶到桥头。良久,那老者由远及近一步一步走过来,张良急忙上前迎接,扶着老人坐定。老者理着银须不住点着头夸张良说:“这就对了。”说着从胸襟里取出一卷古书递给张良,意味深长地说:“你将这本书细细地读,它能帮助你辅佐新君主,实现你的夙愿…张良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接过书,诚心诚意地叩头致谢。待他抬起头时,那老者已头也不回地走出好远了。

张良抱着书卷,起身大步流星回到住所,挑灯细看那书,原来是贤丞相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太公兵法》。张良欣喜若狂,从此日夜钻研,反复诵读,终于精通了作战韬略,熟悉了治国之道。

大家都知道“负荆请罪”的历史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赵国一文一武的贤臣。这一文一武、一相一将,名闻各国,威震四方,连强大的秦国也因此不得不对赵国有所顾忌。蔺相如因在外交上连立大功,赵王拜他为相,位居上卿,比廉颇的官衔还要高一点。廉颇心里不服,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而蔺相如却功成不居,对廉颇则谦虚避让。

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当其下属问起时,蔺相如作了如下豁达大度的解说:“秦王那样的威势,都吓不了我,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今天的秦国倒是有些怕我们赵国,它所怕的,就是我跟廉将军的团结一致。如果我跟他闹意气,互相攻击,那正是秦国所欢迎的事。那时,它就不怕我们了,我们赵国也就要遭受侵略了。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和面子问题一概丢开!”

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非常感动,也非常断愧,就袒露着背,带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去谢罪,请蔺相如用荆条狠狠鞭打他……从此将相和睦,赵国争霸诸侯。

下面是“林肯受辱骂而不怒”的故事。

有一次,美国总统(第十六任)林肯和他的儿子驱车上街,遇到一列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那人竞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的军队,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怒容。

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道州(河南道县)人。道光年间的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一天他收到家书一封,说的是家中为三尺屋墙地基与邻居争执,闹得几乎动起干戈,要他速归助夺。何绍基一笑,提笔复函,并附诗一首:

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在他的开导下,化干戈为玉帛。此事为后人传为美谈。

忍让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懦弱可欺,并不是面对误解、委屈,甚至诽谤、凌辱而无动于衷。忍让,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忍让者总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感化他人的浅薄行为,以宽宏博大的胸怀去容纳他人的悖理举动,最终以无可争议的事业成功来警示世人。

有一首以“忍”为题的四句诗(作者不详),抄录给读者朋友们:

宽宏大度忍最高,遇事三思乃英豪;

流言蜚语由它去,忍气饶人祸自消。

可以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忍让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德。

有两句俗话,一句是,小不忍无以成大器;另一句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经理是领导者,其“肚(度)量”比一般人应当大得多。我们看看我国南方大厦的领导人员与日本松下的“肚量”有多大:在我国很多地方,微笑服务往往如昙花一现,而羊城的南方大厦“永恒的微笑”,其秘诀何在?这家大型商店的党委书记伍锡辉风趣地说:“微笑来自牢骚。”说着,他把记者带到职工食堂一角,这里是简易咖啡室,每月给职工发8元免费咖啡票,他们每天可来此小憩15分钟,喝咖啡并发牢骚。心事、家事、大厦的事,乃至国事,都可在此畅所欲言。特别是对单位领导提意见,开诚布公,拍了桌子骂了娘,领导也洗耳恭听。人非木头,现实生活中职工有很多困难和委屈。领导在这里听了牢骚,体察民情,然后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顺了气,大家对顾客的微笑能不长久么?俗话说,防口如防川,堵是不行的。有意思的是,现在咖啡室里牢骚越来越少,建设性意见却越来越多。南方大厦的干部坚持尊重、理解、关心人,增强了凝聚力,使全体职工有了“和谐、统一、创造、效率”的企业精神。这就是秘诀!

日本松下公司所属的各个企业,都设有被人称为的“出气室”,当一个牢骚满腹的员工走进后,首先看到的是排列的各种各样的哈哈镜,使人哈哈大笑一番,初来的怨气和怒气,随之就消弭不少。走过哈哈镜后,有几个象征经理、老板的橡皮塑像站立其间,旁边放着数条木棍。如果怒气未消的话,可抄起木棍,将塑像大打一通直到打个痛快为止。

打过之后,往前走便是“恳谈室”,室内一位资深的管理人员立刻站起,以极其热情的态度,迎接这位员工。接下来就是诚恳的交谈,询问有什么不满或困难,同时认真记录。谈后向这位员工表示认真帮助解决,及时答复,如有对企业的改进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则会受到表彰、奖励。

P70-73

序言

一则有趣的故事,题为“0+0+0+1≥1000”,是说一位在城里拥有一片土地的人,因没租出而闲置,这片土地就等于了零;又有一位拥有大量资金的人,因把钱放在家里,随着物价上升而不断贬值,逐渐也会变为零;还有一位工程师,因没有找到合适的事干,其技能难以发挥,可以说他的技能也等于零。后来,一位精明的经营管理者,他从第二个人那里借来钱,租了第一个人的土地,又用钱建起了厂房,买了机器、材料,聘来工程师、招来工人,开发出产品并批量生产、销售出去。他办的企业越来越红火。结果是: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都得到了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可见,这位经营管理者的作用非同小可,有了他,其他几种资源就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相似,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科技部主任萨罗索教授,根据他多年的研究而得出如下结论:一项技术或一种产品,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投入市场,其投资费用的比例大致是:1:10:100:1000,即成十倍地递增。进行研究的是科学家,从事技术开发的是工程师,将产品生产出来投入市场的是企业家。这充分说明,企业家在投资利润中承担着十倍、百倍的责任。

经理,经理,就是要把企业经营管理好。经理虽然不能与企业家划等号,但对企业经营的成败,都负有头等重大的责任。美国企业管理专家戴维·西尔弗所著的《企业家——美国的英雄》一书中提出:没有企业家,就不会有美国的经济,企业家开创了产业的新纪元。他们发现需求,提供产品,实现了技术与生产、技术与经济的“嫁接”;他们是市场的创造者,使劳动、资源、资金、技术得到了最佳的组合;他们为劳动大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促使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西尔弗认为,企业家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明强干,决定着一个围家的命运。

毋庸置疑,经理在企业的地位十分重要,担负的责任非常重大。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为实现企业的目标,经理起着高瞻远瞩的决策作用,统筹全局的组织作用,率领员工的开拓作用,步调一致的指挥作用,鼓舞人们的激励作用,推进合作的协调作用,为人表率的带头作用,刚柔并济的控制作用。

我们曾在企业工作和对企业研究多年。衷心祝愿每一位在岗的经理朋友,在下述若干方面孜孜以求,以不断地完善自己:

品德高尚,众望所归;忠于职守,吃苦耐劳;

勤学好问,博大精深;精通业务,经验丰富;

善于用脑,思维灵敏;精明能干,领导有方;

襟怀坦白,礼貌待人;作风正派,公正客观;

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能言能文,善于表达;注意方法,讲求艺术;

领导成员,和如瑟琴;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与时俱进,观念更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

运筹决策,万无一失;信息灵通,相机行事;

富于创新,勇于开拓;统筹安排,周密计划;

组织精干,讲求效率;善于指挥,群策群力;

乐于竞争,奋发图强;持之于严,渴之于精;

企业产品,质量为要;恪守合同,信誉第一;

广告宣传,真实可信;销售有方,服务周到;

勤俭节约,降低成本;巧用资金,加速周转;

正当经营,公平交易;精打细算,注重效益;

激发鼓励,士气高涨;疏通引导,化瘀解惑;

沟通及时,关系协调;巧于控制,善始善终;

生活有规,饮食有节;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编者正是出于提升经理自身素质、品位的真诚愿望,经过一年又四个月的调研与辛勤耕耘,把这本拙作奉献给全国千千万万位经理朋友们及一切经营管理者朋友们。

在编写过程中,始终遵循以下两“字”原则:

实 书中所述全部内容,从中国现时的实际国情出发,从中国企业在岗经理的实际情况、经理这一职务的实际特点、经理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所选有关经理自身修炼及其工作方法、经验、技术及案例、典故、语录等,大都具有经典性,不仅重视来自中国当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也有不少来自外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和选自中国古籍中管理的精华。

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先进管理思想、经验、方法,我们应是积极学习、虚心借鉴的态度,但在引进、学习中,要紧密联系中国的国情,而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中国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现时的生产力还有不少差距,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市场经济还不太完善,中国企业的产生、发展,比西方晚了不只几十年。除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外,仅以各国的文化背景来说,就有很大的差异。有一个题为“招聘”的小故事,值得玩味:

日本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面试,公司从300多名应聘者中选出10名佼佼者。发榜的这天,一个叫水原的青年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水原没有死成。正当水原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水原的成绩原是名列前矛的,只是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水原的落选。正当水原一家大喜过望之时,从公司又传来消息:水原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简单,公司老板认为:“如此小的挫折都经受不了,这样的人在公司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

美国的一个叫汤姆的青年,在美国完全也和日本水原受到同样的遭遇,……于是,美国各州的知名律师纷纷来到汤姆的家中,他们千方百计鼓动汤姆到法院告这家公司,让公司支付巨额的“精神赔偿费”,并都自告奋勇地充当汤姆的辩护律师。

德国的肖恩在本国也有同样遭遇…但是,肖恩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自己的儿子进入这家公司。他们的理由不容置疑:这家公司的工作如此差劲,进入这家公司对儿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中国的一个叫晓东的青年,在中国应聘也受到同样的遭遇…后来,晓东的父母却来到该公司,向老板满含热泪地表示感激,因接到录用的消息而救了他那想自杀的儿子。

小故事揭示了这样的一个重要道理:对外国的东西,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变成了60多年前在延安时期,被讥讽为“言必希腊”的生吞活剥、食而不化的教条主义者。

正确的态度应是任过多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的袁宝华先生提出的下面16“字”金言:

以我为主,

博采众长,

融合提炼,

自成一家。

新 企业家一词源于法文Entrepreneur,原意为“创业者”,后来,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把创新活动看做是企业家的灵魂。他们一天天都在不停地工作,实际是在不断的创新。有些国家把企业家看做“创业兴家”的开拓者。

企业家这种求新精神,是编写此书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从210余本书中精选了近十余年来与经理工作有关的许多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或新的工作艺术、诀窍。如,经理角色的12种譬喻、海尔的新经验、小天鹅的“末日管理”、“蓝海”战略、学习型组织、“驼鸟”理论、人际关系矩阵、人际关系黄金法则、“地狱”训练和“泰山”训练、核心竞争力、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PDCA计划法、弹性计划、滚动计划、业务流程再造、六西格玛(α)管理、ISO9000系列标准、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CIS策划、360度绩效考评等,不少于80种。书中有一些是编者综合研究而提炼的,如现代管理与小生产传统管理的12项区别、商务谈判40种技巧、激励的20种艺术、思想教育30种艺术、领导班子效能的量化分析、领导群体形象测评、委员会制与个人负责制的利弊比较,等等。

书中的文字表述,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风朴实,句子较短,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行文夹叙夹议,有血有肉地使议、叙有机结合。每一小节一般为1500字左右,案例、典故仅一两百字。为增加趣味性,读起来引人人胜,还穿插了一些寓言、诗歌。此书雅俗共赏,除经理放于案头不时地翻阅外,还可作为大专、中专学校有关专业或短期培训班的教学用书。

编者

2007年12月12日

后记

时下,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迅猛增长,不久就要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其中发挥作用和做出贡献最大的,是千千万万家工商企业;而促使众多企业诞生并使之充满活力的关键人物,是经理、企业家。

人们有时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的事实:一个连年亏损、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企业,当换了一位长于经营管理的执掌人,不多时,这个企业竟会别开生面,出现柳暗花明的可喜景象。

提升经理人员的品位、素质、才干和工作效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美好心愿。

在编写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精品”意识。纲目的确定、结构的安排、内容的取舍、案例的筛选、词语的修饰、文字的推敲,尽量做到精益求精,杜绝空话、套话、大话、废话、重复话,力求以较少的文字,包容最多的信息量、知识量,以增强可读性。

参加编写的还有王领拽、任丽娟、冯晓勤、张陆、武文、冯阳、张贵江、相景东、梁颐军、刘燕一、赵开华。北京大学出版社黄庆生主任为此书的顺利出版,发扬北大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求实创新的学风,精心细致做了许多编辑工作,付出了不少心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读者朋友们如果从这部书中得到收益,那是编者十分欣慰并由衷感激的。

读者是我们尊敬的先生,在职的经理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敬请指导并提出批评意见,以便再版时认真修订。

编者

2007年12月1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中国经理学--企业经营管理者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贵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32531
开本 16开
页数 4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8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