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以及整个国家机构的反人民的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是一面反映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矛盾状况的镜子。
图书 | 复活(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以及整个国家机构的反人民的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是一面反映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矛盾状况的镜子。 内容推荐 本书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尤其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他大学期间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在姑妈家度假时,与美丽纯洁的少女玛丝洛娃恋爱。等他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以后,过起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并诱奸了玛丝洛娃,致使后者堕落。直到在法庭上巧遇,他才良心发现,精神终于复活,为了玛丝洛娃的事情和众多不幸的人们到处奔走。 这部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性,高度的真实性,深厚的人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读一读。 试读章节 看守长刚要关上牢门,一个白头发的老太婆,从牢房里探出她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她哑着嗓子对玛丝洛娃说:“千万别多说话,说定的就别改。” “只要有一个结论就行了,我想总比现在好。”玛丝洛娃摇了摇头说。 “结论当然只有一个,不会有两个,”看守长自以为说得很俏皮,“跟我走!” 窗洞里老太婆的眼睛消失了。玛丝洛娃跟在看守长后面,快步走着。他们走下一段石砌的楼梯,走过比女监更臭更乱的男监。每个窗洞里都有眼睛盯着他们。他们走进办公室。两个持枪的押送兵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了。坐在那儿的文书把一份烟味很重的公文交给一个兵,指着玛丝洛娃说: “你把这个女犯带去吧!” 那押送兵本是一个农民,红脸膛,有麻子,他把公文掖在军大衣里,笑嘻嘻地向他那个颧骨很高的楚瓦什同伴挤眼睛。那两个士兵押着女犯走下台阶,向着监狱大门走去。 监狱大门上的一扇小门开了,两个士兵押着女犯穿过这道门走到院子里,再走出围墙,最后来到石子铺成的大街上。 马车夫、店铺老板、厨娘、工人,纷纷好奇地打量着女犯。孩子们害怕地看着这个女强盗,心想,多亏有士兵押着,她不会再干坏事了。一个卖掉了煤炭的乡下人,走到她身边,在自己胸脯前画了个十字,送给她一个戈比。女犯的脸红了,低下头,嘴里说了句什么话。 女犯感到周围向她射来的一道道目光,并没有转过头,她悄悄地斜着眼睛瞟那些看她的人。大家都在注意她,为此,她觉得高兴。这里的空气带有春天的气息,比牢房里清爽多了,这也使她非常高兴。但是,她好长时间没有在石子的路上行走,这会儿又穿着笨重的囚犯棉鞋,她的脚觉得挺疼痛。她瞅瞅自己的脚下,竭力想走得轻一点。这时,女犯走过一家面粉店,门前有许多鸽子,走来走去,摇摇摆摆,没有人来打搅它们。女犯的脚差点儿碰到一只蓝灰色的鸽子。那只鸽子拍拍翅膀飞了起来,飞过女犯耳边,给她送来一阵清风。女犯微微一笑,但又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女犯玛丝洛娃的身世极其平常。她是一个没有出嫁的女农奴的女儿。她母亲跟着饲养牲口的祖母生活在一起,在两个地主老姑娘的庄院里干活。这个没有结过婚的女人年年都要生一个孩子,并且按照乡下的习惯,给孩子行洗礼,然后做母亲的不再给这个孩子喂奶,因为这会影响她干活。于是,这些孩子不久就饿死了。 五个孩子就这样死了。个个都受过洗礼,个个都吃不上奶,都死掉了。第六个孩子是同一个过路的吉l、赛人生的,是个姑娘。她的命运本来也会一样,偏偏那两个老姑娘中有一个恰巧来到牲口棚,无意中看见那娃娃,这使她动了恻隐之心,就自愿做她的教母。后来,她给女孩行了洗礼,又常常给做母亲的送点牛奶和钱。就这样,女孩活了下来。 女孩长到三岁那年,她母亲得病死了,两个老姑娘就把女孩领到身边抚养。这个黑眼睛的小女孩长得非常活泼可爱,给两个老姑娘带来了欢乐。 P2-3 序言 《复活》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的杰作。 《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知道卡秋莎·玛丝洛娃被诬告犯杀人罪,内心不安。以前,他曾在姑妈家诱奸了玛丝洛娃,这也是玛丝洛娃后来堕落,成为妓女的主要原因。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在为玛丝洛娃奔走申冤,上诉失败后就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感动了玛丝洛娃,她重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玛丝洛娃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合。两个主人公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这本书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复活(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俄)列夫·托尔斯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32390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4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8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