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就事业的50个心理工具/心理学家的工具箱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50种与你的事业发展有关的常用心理工具。这些工具来自长期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主要用于诊断个人和职业潜力,以及事业发展中可能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对认识和提高个人职业素质、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发展很有帮助。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了50种与事业发展有关的常用心理工具,这些心理工具分为五个门类,包括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性格比熊力更重要、成就事业的原动力、好人缘成就好事业、压力是事业成功的另一种动力。每个门类都包括多份评估表或调查问卷,用以调查技能、态度和行为,以展示一个人的技能、素质和性格特征。这些工具来自长期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主要用于诊断个人和职业潜力,以及事业发展中可能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对认识和提高个人职业素质、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发展很有帮助。

本书是为培训师、人力资源管理者、一线管理者和团队领导及任何想了解自己事业状况的读者设计的,它涵盖了工作的诸多领域,是一本实用的培训和自我发展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 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工具1:天赋智能测验

 工具2:大脑工作能力调查问卷

 工具3:核心素质调查问卷

 工具4:管理工作适合性调查问卷

 工具5:领导能力调查问卷

 工具6:管理能力自我认识问卷

 工具7: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调查问卷

第二部分 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工具8:职业性格类型测验

 工具9:创业性格类型测验

 工具10:性格特征测验

 工具11:事业心调查问卷

 工具12:性格倾向性测验

 工具13:工作情商测验

 工具14:工作积极性测验

 工具15:解决问题风格测验

 工具16:优秀员工特征调查问卷

 工具17:创造型员工调查问卷

 工具18:职业定位测试

 工具19:职业兴趣类型测验 

 工具20:工作信任特征测验

 工具21:工作魅力测验

第三部分 成就事业的原动力

 工具22:成功动机测验

 工具23:道德意识调查问卷

 工具24:工作价值观调查问卷

 工具25:工作激励因素调查问卷

 工具26:竞争意识调查问卷

 工具27:潜在工作动力测验

 工具28:目标意识测验

第四部分 好人缘成就好事业

 工具29:老板类型调查问卷

 工具30:优秀团队成员调查问卷

 工具31:老板的完美主义倾向测验

 工具32:主管类型调查问卷

 工具33:社交风格类型测验

 工具34:办公室生存艺术调查问卷

 工具35:反馈有效性调查问卷

 工具36:个人影响力类型测验

 工具37:老板的领导风格测验

 工具38:领导效能评估问卷

 工具39:团队精神调查问卷

 工具40:老板指导能力调查问卷

第五部分 压力是事业成功的另一种动力

 工具41:变革态度测验

 工具42:积极态度测验

 工具43:职业枯竭状况测验

 工具44:工作与生活平衡状况测验

 工具45:观念先进性测验

 工具46:自我了解程度测验

 工具47:时间浪费程度测验

 工具48:工作满意程度测验

 工具49:压力承受能力测验

 工具50:工作压力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一)成就型创业者的成败因素

1.要求具备的条件

若想走上“成就路径”,创业者就必须要求自己具备下列条件:

(1)精力充沛。愿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事业上,工作时间再长也不叫苦。此外,对于自己及自己所做的事必须有绝对的信心。

(2)勤学。尽自己所能学会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事物,但千万不要把学习的目标局限在当前的企业经营知识,对于未来所需也应顾及。换言之,他们必须具备预见事业发展的眼光,预知这些发展在未来实现时个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然后努力学习相关知识。

(3)有计划力。对学习的需要意味着对计划的需求,成就型创业者自然会想到未来,以及想达到的成就。当然他们也必须超脱想象的层次,将梦想落实在更有系统的规划上,把自己真正必须承担的工作和目标逐一写下,然后订出达成这些目标的时间表和程序。不过,千万不可在做完计划后便将计划放在抽屉里不予理会,而是要随时修订及更正,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亦可学习到新的事物。

(4)能随机应变。在事业规模尚小时,尽可能地不要予以定型或是固定组织的架构,以免企业过于僵化,无法变通。小型企业就像是在河流中随波逐流的一块木头,若是不想让木头撞上礁石或是搁浅,就必须要迅速地做出反应,以适应随时改变方向的水流。这类创业者都要有随时调适的能力,在问题和机会来临时能迅速回应。

(5)做问题的解决者。也就是做个救火员和危机管理者。当问题产生时,要勇于面对,赶快展开行动。这类创业者的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自身所需。就某个程度而言,他们的事业和自身合为一体,因此照顾好事业所需,就是照顾好个人所需,要勇于独自面对任何问题,化解任何危机。

2.避开“成就路径”上的陷阱

(1)缺乏必要的知识

有关经营事业方面的知识十分重要,它可以使成就型创业者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和天赋,而如果他们不能获得这些必要的知识,就可能完全将自己的精力浪费在错误的方向上。

防治之道:在进入某一事业之前,务必先确定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是否可以在进入该事业之前获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还要清楚取得知识的方式(是在学校里学习,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如果这些知识可以在工作岗位上获得,还要确定自己该如何获得,是否应该请一位具有这些知识的合伙人、顾问或是员工来帮助自己,或是学习学术性的研讨课程。

(2)未认清自己的创业基因

成就型创业者或许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或许也不知道自己就是成就型人),当然也可能不了解“成就路径”会提供给他们最佳的环境,使自己的能力得以完全发挥。一般而言,越年轻越可能不具有上述认知的能力,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经验去了解哪些事物会对自己有用,哪些事物没有用。

防治之道:聘请一位顾问。他可以评估你的能力,并能为你提供适当的建议,使你知道自己该沿循哪一条路。一位拥有相当经验的成就型创业者即是适当人选,即使他们未能拥有成功的记录,仍可以使你获益匪浅。

(3)在“成就路径”上受阻

有三种情况会妨碍这类创业者沿循此路前进。

首先是在大公司的工作环境中,公司主管或许为了策略上的考虑而“插手”,并且对成就型人多加限制,使其能力无法得到发挥。成就型人在这种环境中最易产生“龙困浅滩”的情形,使得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的流动率出奇地高,因为他们的主管或老板不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才能,使他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其次是一些雇主,也会像上述的公司主管或老板一样,置成就型人于不顾,或强迫他们走上“成就路径”以外的其他道路,因此不知不觉中就会在他们投身事业的初期构成了妨碍。另外,像在家族企业里,那些拥有可观数量的股份,或握有“生杀”大权的家族成员,亦可能成为扼杀成就型人之元凶。

第三是这类创业者在事业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而且家人又没有在该事业中与他一起打拼,在这种独自奋战家人又不了解的情况下,再加上他们奉献给家庭的时间少得可怜,都会无可避免地制造出冲突,或是产生孤立的感觉,除非发现了一些其他的替代方式,否则最后很有可能走上离婚的道路。

防治之道:让那些不了解“成就路径”的人,正确了解这类创业,同时也要对“成就路径”作更深入的了解,转变自己的态度,接受他们的行事风格。

(4)事业规模过大时的危机

成就路径:在规模较小的组织内往往会产生很好的作用,但是当该组织成长到一定规模时,组织的需求就可能远超过他们所能提供的。也就是说随着创业的成功而来的,往往是对于组织结构、组织层级及管理的需求,届时如果没有清楚明确的架构,那么成就型人往往就变成瓶颈所在。

这种情况就好比是一位在比赛中疲惫异常的马拉松选手,必须要克服体力上的不当消耗才能跑到终点一样。当事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成就型创业者就必须要了解到,该事业虽然是他们自己所开创出来的,但其规模已大到他们不再能全盘了解,也不能全盘掌控的程度。当然,也有可能是在达到这种规模之前便已产生麻烦,尤其是当事业面临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时,例如严酷的竞争,最有可能产生上述情况。

防治之道:把管理、典章制度和架构引进到这个原本混沌一片的事业即可。如果成就型创业者同时又兼具主管型人格特质,就可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不过,让他们做出这种转变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通常都欠缺这方面的认知能力。如果面临这一形势而仍想保持对事业的掌控,就必须要做出调适,例如只保有策略方面的控制大权,而将日常作业的权力下放出去,或是建立易于管理和结构分明的组织层级,顺应日益扩大的规模。换言之,成就型创业只要对事业维持适当的注意力,并予以适当的指导即可,不必凡事都要一把抓,这样既可以从容处理转变,又保持一定程度的掌控。不过,通常这也是个颇为微妙的做法,过与不及都不好,在掌握上须谨慎为之。

P75-77

序言

本书汇集了50种与你的事业发展有关的常用心理工具。这些工具来自长期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主要用于诊断个人和职业潜力,以及事业发展中可能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对认识和提高个人职业素质、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发展很有帮助。

一、写作目的

◆这些工具或方法旨在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事业状况,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事业发展,改善工作效率。

◆了解心理工具如何成为促进自己事业发展的有益工具。

◆运用这些工具解决你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我们想让此书成为你个人事业发展的实用指导工具。

二、结构与内容

为便于查阅,本书分成5大部分: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性格比能力更重要、成就事业的原动力、好人缘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压力也是事业成功的动力。

每个部分都包括多份评估表或调查问卷,用以调查技能、态度和行为,以展示一个人的技能、素质和性格特征。

多数的工具后面都有相关主题的提示。在评估表或调查问卷完成后,可以用这些提示展开一些讨论。这些提示也可提醒读者,帮助读者构建行动计划。

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基础部分的重点是,提供认识或提升基本能力和事业素质的工具,帮助你分析事业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帮助你认识自己的潜力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事业规划。

性格比能力更重要部分的重点是,提供认识自己性格方面的工具,并分析你性格中可能存在的对事业发展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帮助你分析最适合你性格的工作以及环境。

成就事业的原动力部分的重点是,为你提供诊断并分析促进你事业发展的各种激励因素,并使所获知识能够用于改善自己的工作绩效。利用这些工具,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发挥潜能,以达事业成功。

好人缘是事业成功的保证部分关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推动事业不断获得成功。利用这些工具,你可以评估人际关系状况,了解老板和同事的人际风格等。

压力也是事业成功的动力部分的重点是,提供处理工作压力、人际冲突、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的认识和运用工具。利用这些工具,你可以认识自己的压力水平、工作满意程度等,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成就事业的50个心理工具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三、读者对象

本书是为培训师、人力资源管理者、一线管理者和团队领导及任何想了解自己事业状况的读者设计的。它涵盖了工作的诸多领域,是一本实用的培训和自我发展手册。

四、使用方法

选择心理工具时,首先考虑调查表和问卷形式,这种形式易于理解,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每个工具包括七个部分:概述——说明被评估的主要问题;目的与功能——主要介绍工具的作用;适用的对象——对工具所适合的使用对象和情景做简单描述;使用说明——主要介绍工具的使用方法;测验题目——指测验或调查问卷的题目;结果分析——包括关于如何评分的说明以及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使用指南——针对工具的主要内容提供有关的指导,以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相关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调查问卷的评分结果不是结论性的,更多的是给人们提供一种建议或暗示,而不是定论。使用这些工具时,应该考虑组织的具体情况和环境以及使用对象的情况。同时,应该明白,误差是在所难免的。使用中,应结合一些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以及你的生活和工作经验。

每个工具都能单独使用。在充当培训和自我发展项目中的一部分时,效果最好。它也可用做:

◆在培训课程之前的准备材料;

◆团体或个人教练课程的一部分;

◆培训效果评估的工具。

大多数评估表主要用于自我评价。你也可以邀请同事、顾客或领导来完成评价。这将为你提供珍贵的反馈,知晓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完成评估表给你提供了评价和观照自己行为的机会。

许多评估表的后面都包括了完成评价后的行动指南。

所有的评估表都易于改动,以适应不同个人的需要。你可以更改词语、问题,让评估表更适合于你所关注的事业要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些工具用于培训,培训师应该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熟悉这些材料,最好在培训课程开始之前先把它们做一做。评估表用于培训课程时,如果培训师在问卷分发之前先说明它们的用途,那么这将会更有益。同时,培训师应该向学员指出,问卷的结果将不会被公开。

如果培训师决定将结果作为团体讨论的基础,那么,最好让学员代表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结果。请确保评估表尽可能如实地完成,并确保结果真正反映学员的行为,而不是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做的行为。

在学员完成评估表时,培训师应强调,没有所谓的正确或错误的答案。学员越如实地回答问题,他们能看见的图景就越清晰。

五、作者提示

◆心理工具是广泛运用的,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任何工具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组织文化和具体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了解使用背景后,工具才最有效。

◆本书所提供的工具是你进行事业规划和自我发展的辅助手段。

◆本书的工具主要是作者根据有关理论和测验、调查工具编制的,可能存在一些不足。

作 者

2008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就事业的50个心理工具/心理学家的工具箱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振中//王海东//李月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067945
开本 16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6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8
18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