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球遗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人类生存环境的文集。

这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在聆听地球呻吟,抚摸地球流血的伤口时,向全社会发出的一连串挽救地球、护卫生存家园的急切呼喊。

长篇报告文学《地球遗书》,是陈廷一继引起轰动的获奖作品长篇报告文学《皇天厚土》之后,最新完成的两部有丰富内涵的力作。以沉重的忧患意识和纵横悲壮的历史感,呼唤全民族对国土的热爱和反省,也对国土改革30年做了深入的思考与总结,有力地回答了西方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大命题。

内容推荐

为了警示世人、正视危机、检点行为、防患于未然、不自毁家园、不自食苦果,作者奔走于沙漠戈壁、秃岭荒原,走访专家学者,采写了一篇篇有关耕地、淡水、森林、草原、气候、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纪实报告,以生动的笔触和焦虑的心情,向人们揭示了我国资源、生态和环境方面存在的触目惊心的问题,冷静深沉地分析种种原由,慷慨激昂地呼唤人们居安思危,万众一心,迅速行动护卫地球家园。

目录

前言 从藏羚羊跪拜人类说开∥001

序∥001

上篇

地球遗书∥003

狼真的来了,2007年全球气温变暖创千年新高∥003

全球变暖,世界性“十大”灾难将挑战人类∥006

遏制气候变暖,地球村人必须众志成城∥010

敬畏自然,用真诚去拯救沦落的道德∥014

世纪警钟∥021

——中国耕地锐减忧思录

引子∥021

中国耕地减少大趋势∥022

联合国在耕地问题上亮起一盏红灯∥027

保护耕地就是捍卫我们的生命线∥031

大地沉疴∥035

——中国土地荒漠化忧思录

引子∥035

沙进人退,中国正面临着从西到东的大迁移∥036

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兔子”∥040

莫让北京变“楼兰”∥045

白山黑水∥050

——中国水资源危机透视

引子∥050

保护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已刻不容缓,已到了全民族甚至全人类共

同负起责任的时候了∥/050

现在整个神州都在告急:水!水!!水!!!∥053

七大流域都亮出了水质黄牌∥056

聚焦北京∥060

——首都周边沙侵及防治写真

引子∥060

世界亮给北京的黄牌∥061

黄羊滩的倾诉∥067

让黄羊滩绿起来,让北京亮起来∥071

林海雪原∥078

——东北森林资源现状忧思录

引子∥078

黑土地依然神奇,但这里的森林资源却今非昔比∥079

东北大森林的含义受到质疑∥081

人患胜于天灾∥084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态森林之路∥088

九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我们脚下飞起预示着明天更美好∥089

警告人类∥092

——来自全球环境和资源危机的报告

引子/092

有感于皇天不再偏爱人类一族∥092

有感于中华母亲河源头出现的断流/7096

有感于联合国的红色警告∥099

有感于世纪初的中国新一轮的“圈地运动”∥102

重新构建人类内心的敬畏和信仰∥106

21世纪,飘来“粮荒”阴云∥109

——中国粮食危机忧思录

警世钟声阵阵∥109

世界,你面临新的荒年周期吗?∥110

联合国,在耕地上画出一道警戒线∥113

下篇

春风已度玉门关∥117

——中央一号文件背后的新闻和故事

引子∥117

李昌平和他“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万字箴言书∥118

被国人称之“敢讲真话的总理”朱镕基看了这封信潸然泪下∥123

温家宝的“三农情结”和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的决心∥128

中国新一届政府把“三农”问题置于新的高度∥131

皇天后土∥135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关心土地事业纪实

引子∥135

毛泽东让我们做土地的主人∥136

邓小平让我们做土地的富人∥140

江泽民让我们做土地的强人∥148

倾斜的中国∥157

——SARS之后话中国

引子∥157

瘟神,在不经意间向国人扑来∥157

劫难之后说sARs∥160

真正的sARs是我们人类∥162

皇天当尚,“老道”当崇∥163

丝绸之路上的交河故城在向自人诉说……∥164

退耕还林交响曲∥168

——相当于三个三峡的大工程纪实

引子∥168

国土高层如是说:退耕还林正是保护耕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战略升级∥169

保国土高层如是说:退耕还林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的一场生态大革命∥171

20世纪末的那场大水让国人感觉到了自然的报复∥175

在退耕还林的总司令部里∥180

行走在西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182

2006,国土点金∥184

引子∥184

3月,倾听北京的“心跳”∥185

部长高官们的“火线血刃”∥186

国务院“令箭”连连,房价回落趋平∥189

任志强其人其论∥192

一份遭遇“难产”的《全国纲要》∥193

18亿亩,“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和脑筋急转弯∥196

受温总理表扬的张楸生∥199

蹩脚的比喻,引发国务院督察新政的出台∥201

后记∥204

试读章节

现在整个神州都在告急:水!水!!水!!!

据有关部门研究,1997年,仅华北地区各城市因缺水造成的工业和农业损失达2000亿元。从全国水旱灾害统计来看,我国水旱灾害中,旱灾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洪涝灾害。水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指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400亿立方米。

泱泱中华大国,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富有!

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来自太平洋的季风任性地进退它的舞步,在它翩翩舞裙的拂扫下,一年之内,一国之内,雨旱分明。1998年当南方正在与洪魔进行殊死搏斗时,北方黄河流域上演的却是抗旱保苗的火热场面。

同时中国地表水的地区分布与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也极不匹配。

黄河、淮河、海河三流域,拥有全国13.5%的土地,39%的耕地,35.96%的人口,却只能依靠7.7%的水区灌溉、哺育。西北占据了中国版图的1/3,却只能用1/20的水资源喷洒。人口占全国的7.6%的东北松辽流域,耕地占全国的1/5,但水资源只相当全国的1/30。特别是辽河流域,工业密集,大中城市星罗棋布,犹如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张着渴求的嘴!西南诸河属于人少、地少、水多的地区,但是大部分在高山高原地区,开发利用起来“难于上青天”。只有长江、珠江及闽浙地区,储藏着占全国57%的水,算是水资源丰富了,可是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以及近年来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加重等问题,水危机的阴影也时常在这一地区的上空盘旋。上海就已经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全球饮用水严重缺乏的六大城市之一。

水利部有关专家在分析城市缺水的类型时指出,中国城市缺水大致有三种类型:资源型缺水,在北方一些城市,如北京、天津等本身缺少水资源,可利用的水量有限;工程型缺水,即附近有水源,但由于经济原因未建设饮水工程造成的缺水,如西安;三是污染型或称水质型缺水,如我国的苏、锡、常地区有水源,但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水污染处理能力的制约,水的卫生指标不合格,无法饮用造成的用水紧张。

可见中国水危机的症结并不仅仅在于我们拥有的太少,还在于我们不懂得如何使用和保护我们所拥有的并不多的水!

水的本质是清冽、纯净、流动……可是你知道吗?在所谓的“文明”的借口下,多少条江河不得不一次次被难以洗涤的污秽蹂躏;在振振有词的“发展”的口实下,多少山泉在奔流到海的途中被悄悄扼杀;为了解答生存的难题,多少美丽的湖泊献出清澈任人荼毒……

罗布泊,这美丽的名字曾经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湖面如镜,绿苇起伏,鱼群游弋,鸥鸟起舞。而如今三千里湖泊被枯草湮没,飞鸟散尽,美景成梦。呜呼!天赐名湖,厄运何以如斯!

今天凭吊罗布泊的人更担心的却是青海湖的命运。青海湖,青色的湖,我国最大的咸水湖,1976年至今,它的水面已经退缩了3000多米,鸟岛上的鸟儿终日为环境的恶化而惶惶,青海湖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八百里洞庭,曾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可是现在已经退居为第二位了。现在只有在洪水期才能多少领略到一些范仲淹《岳阳楼记》所描述的浩荡气派了。

素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1949年时有大小湖泊1066个,20世纪80年代初就只剩下309个。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越来越多的省区发出这样的慨叹。  真是上天无情要夺我们所爱吗?其实大多时候错不在天,在于人!在于人类盲目地围湖造田,在于人类无知地拦河筑坝,在于人类野蛮地砍伐森林,在于人类短视地毁林放牧……

环青海湖区的海南州、海北州几十年超载放牧,乱砍滥伐耐旱固沙植物,造成植被被破坏,致使作为青海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布哈河上游两岸的灌木宽度比20世纪50年代平均缩小0.6公里,森林覆盖率仅为0.9%。

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

植被消失,风沙肆虐,淤泥堆积,水流不畅,河道淤塞……

江河断流,湖泊缩小,泉眼干枯,瀑布隐身……

都说天道无情人有义,都说人类是理性的高级生物,都说我们已告别了蒙昧走进了文明,为什么我们还是如此的短视,如此的愚昧,如此的残忍……

如果说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只是让我们得了“贫血”,水污染则让我们患上了可怕的“败血症”。

水污染主要有两大类: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自然污染是指自然因素所产生的污染。例如: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和对大气的淋洗以及地表径流挟带各种污染物进入水体而形成的污染。一般说来,自然污染只发生于局部地区,因此危害往往也具有地区性。

人为污染是指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对水源的污染,如工业废水、农田排水、矿场排水和生活污水等。人为污染中,工业废水是主要的污染源,同时由于工业废水的性质和成分非常复杂,而且不同的工业部门所产生的废水的水质差别很大,给处理、净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我国水体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污水排入量逐年增加,到2000年增至62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此外我国水资源还受到废渣、酸雨、农药、化肥以及污灌退水等的污染。

污水过量排放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

从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看,有850条受到污染,占70%以上,受严重污染的有230条河流,占19%。按河段计算,发现鱼虾绝迹、水质恶劣的“死水”河段有2400公里,占调查河段5.3万公里的4.5%;水质污染、不能灌溉的河段约占23.3%,两者合计占27.8%。

长江沿岸21个江段,枯水期污染带总长800公里,长江每天排人的污水量为2600万立方米。长江干流的主要鱼类中汞检出率最高达68毫克/公斤,已经不能食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是据检测,它已有3500公里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兰州河段酚超标15倍,砷超标10倍。

淮河流域是中国人口密度高、工农业密集的地区,受到污染的程度也特别重,特别是淮南、蚌埠段。

海河流域已经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P53-56

序言

从藏羚羊跪拜人类说开

藏羚羊面临着灭绝。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生在西藏边境的故事。

每当我要讲出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眼前便会浮现出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应该说这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那年我作为中国耕地万里行记者采访团的成员,在藏北采访。天黑了,我们宿住在边境的一个民族小镇。就在这天晚上,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筒藏靴的中年人闯入了我们的视野。他叫扎布,因为脸黑,我们背地里都喊他黑脸扎布。他说他过去也是个“心黑手狠”的猎人,不过现在改邪归正了,从一位猎人,摇身一变成了可可西里野生动物的“保护神”(保护区的头目)。我问他为什么要转变身份?他说:“当年我们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方圆百里,举目可见的是遍地奔跑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还有天上飞的雄鹰、野山枭,真是个天然动物园了。如今可不行了。这些动物已成为凤毛麟角了,再不挽救,就要消失了。过去你走十步,就能发现这些精灵,现在你走十里可能也撞不到了。尽管我们还有禁止枪杀、乱捕野生动物的法律出台,可是猎捕人还是不断。现在我们当地人少了,外来人多了,包括从内陆省来的。这是一个犯案的新特点。出于铜臭金钱的诱惑,他们竟铤而走险,从千里外驾车来我们这里作案,内外勾结,给我们捉起了迷藏。这些团伙中,我见得最多的一次枪杀了26头藏羚羊,一网打尽,用‘惨不忍睹’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有时候猎物不能及时运输出去,都高度腐烂在当地,成了鹰、螂的美味佳肴。”黑脸扎布讲着讲着就流下了眼泪。他讲了半夜,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藏羚羊跪拜人类的故事。如今八年了,它还深深留在我记忆的深井,每当想起,我的心便止不住地跳,浑身上下起鸡皮疙瘩,我为那位偷猎者汗颜,我为人类的罪孽而向天祈祷。那个故事自然又在我眼前浮现……

那是一个落霞的傍晚。

藏北高原的山,离天最近,天最蓝,云最白。

尤其是夕阳西下时,七彩夕阳折射到白云蓝天上,夕阳红和夕阳美相映生辉,给人以壮观和美感。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罪恶的枪声,震撼了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巡逻队,黑脸扎布他们朝枪声的方向跑去,在那枪声余音低回的自然保护区一角,惊骇的一幕出现了。应该说那是一群藏羚羊,有大的有小的,有公的有母的,一共8只,显然这是一个家族。它们被逼到山崖下。当黑脸扎布带人奔到这里时,罪恶者的子弹已射中了7只。还有一只,肚子肥肥的,显得有些笨拙地在拼命地奔跑逃命。在奔跑了一段距离后,它突然收住了双蹄,也许它已意识到自己奔跑得再快也躲不开飞快的子弹,在它收住脚步的刹那间,它向猎人的枪口跪了下来,两只前肢,犹如人拱手作揖,那意思分明是说:猎人,我求求你了,请你不要开枪。猎手并不为之所动,扳机抠动了,子弹射了出去,直奔藏羚羊的天灵盖,穿脑而进,同时又射中了藏羚羊的小肚,藏羚羊终于倒下了。这是黑脸扎布亲眼看到的一幕。扎布讲到这里已放声大哭,他哭得很伤心,像个孩子一样。他说我们没有制止坏蛋的枪响,感到万分内疚。作为走南闯北的记者,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更令人震撼的是,人们对这只藏羚羊的跪拜深感蹊跷,他们在掩埋尸体的时候,有意剖开了藏羚羊的肚子,在它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身上已有胎毛,不过它已经死了。这时候,人们才明白为什么藏羚羊的躯体肥肥胖胖,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拙的身子下跪,原是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母爱,包括动物的,都是最神圣的。

谁是母爱的罪恶和背叛?是那颗不长眼的子弹吗?不,是人类那张贪得无厌的口。

“病从口入”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遗训。反思SARS劫难,不能不说跟人类吃野生动物有关。当年曾时兴一句话:“北京人什么都敢说,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什么穿山甲、蜥蜴、老虎、蛇、果子狸、山龟、野兔,各种飞禽走兽通吃。有一年在广州参加一个聚会,桌上不少珍禽动物,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三吱儿”的特色菜。那是些刚出生的小老鼠,饕餮者从用筷子夹、蘸料至进口咬,正好“吱吱吱”叫三声,说是此菜大补,当时吓得本人汗不敢出。这种什么都敢吃敢造的精神,我敢说不遭到天谴和报应是不可能的! 

前些年上海流行甲肝,最后搞明白是吃一种毛蚶被传染的。

美国前些年也闹飞禽传染病,后来不再乱吃,病毒也被控制住了。

但人类历史上也曾爆发过许多控制不住的传染性病毒。比如清代中国曾大肆流行的鼠疫,记得形容那时的惨状是“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三人未行十多步,忽死两人横截路”。至于欧洲曾经流行的黑死病就更可怕了,一下子就没了几千万人。

在中国的成语中有“谈虎色变”一词,SARS是肉眼看不到的冠状病毒。实际上它对人类的攻击性最强,以至于人们谈sARs色变。

说起SARS,它是从哪来的呢?据新华社报道,我国SARs病毒起源研究工作取得突破,研究结果表明,sARs病毒不是来自人类,而是来自野生动物。专家组从蝙蝠、猴子、果子狸和蛇等数种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已测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据此,调查组认为sARs病毒或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存在于部分野生动物体内。

劫难之后说SARS,我们确实应从社会伦理、风俗习惯和全球生物链等角度思考一下我们的“吃文化”了。

是我们人类把那张贪得无厌的嘴伸向了自己的朋友,是我们人类侵占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地盘。以至于地球村的物种每年有数万种在偷偷地消失。而我们人类也由于过快地增长,也真正成为地球之王。在动物的眼里,人类是地球村的强盗、霸权的主持。在这个按“三个世界”划分的地球村里,人们最痛恨的是霸权,可我们整个人类才是真正的霸权主义者。亲爱的同类,你想过没有?

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最近我也常常做梦,常常杞人忧天。特别是藏羚羊跪拜人类的一幕,常走入我的梦幻。每每醒来,便大汗淋漓。人间有托梦之说,最近流泪的藏羚羊又走进我的梦,把一枚射进它的躯体没有取出来的子弹送给了我,我战战兢兢地接了下来,我不知其意,但我知道这是证据。它许是生命之重托。于是我把这本揭示人类不洁身自好的书定名为《地球遗书》,于是我又把它送到河南文艺出版社,期待庄严的出版、庄严的审判!

后记

如果说写传记文学需要以大量采访为基础的话,那么写报告文学则需要的是以新闻的敏感为前提。当旋转的地球和地球的旋转进入到21世纪的时候,你会隐隐约约地看到地球已经变成贪婪人类的淫欲场。不是吗?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发展工业文明,不惜以牺牲地球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过分地强奸地球,地球变得如此不堪重负。不是吗?我们居住的家园,每一条河流不是污染了,就是干涸了。不是吗?我们呼吸的空气不是新鲜了,而是污浊了。不是吗?我们头顶的蓝天白云悄然离我们远去了。不是吗?我们相邻相伴的物种每天以万为单位地消亡,这可是个几何速度,是人类不祥的凶兆,抑或人类死亡的警钟在敲响。

当本世纪之初的时候,我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或者说听到),不堪重负的地球,她的呻吟、她的哭泣。在2003年,当我听到中国第13亿人口的那个婴儿哭泣声音的时候,我也隐约听到了地球的哭泣声,因为中国人口在向15亿挺进,中国的土地养活这么多人口如走钢丝。可是世界的情况也并不乐观。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计时网站在上周公布的数据,美国人口为2.99亿人。该普查局预计到今年10月将达到3亿。与许多国家相比,美国的人口数量并不大。但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与中国相当。再加上移民,该国的人口到2050年可能达到4亿。

美国人口普查局网站显示的世界人口数量为65.2亿人。联合国预计,这一数字到2050年将达到91亿,每年世界增加大约7600万人。

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今年的全球粮食产量预计比实际消费量少6100万吨。这是过去7年来第6次粮食生产未能满足需求了。

他预计,世界粮食储备,也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措施,到本次农事年年底将只够全球消费57天。这是自1956年以来的最低储量,那一年的粮食储备只够全球消费56天,而且粮食价格当年就上涨了一倍。

有鉴于此,粮食价格可能再度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尽管世界粮食产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应用推广而持续增长,但是在2002年,发展中国家依然有8.15亿人忍受饥饿,这一数字比1990年仅减少了900万。事实上,全世界饥民的数量在1997年至2002年有所增加。其实,这些数据经常见诸报端。

当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时,自然灾害就成了人类的“天敌”,无时无刻不在肆虐着人类和谐宁静的生存空间。然而,人类也与灾难进行着不懈的抗争。从远古神话中的女娲补天,到现代的人类飞向太空,都留下了人类与自然灾害搏击的历程。

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社会进步生存价值增高,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灾难更加使人触目惊心,铭记在人类进程的里程碑上。

应该说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皇天宇宙莫不是如此。当地球环境不堪重负的时候,2004年印度洋的地震强海啸的恐怖还没有消散,2005年美国北海岸的飓风就接踵而来,不少人死于非命。当人类享受天下美食,抑或说什么都敢吃的时候,先是疯牛病向人类进攻,然后是SARS向人类肆虐报复,接着是禽流感向地球上的人类示威。稍不留神,我们人类这脆弱的生命,将和这人类的千年文明,连同脆弱的地球生态一起消亡掉。2003年4月,我曾亲眼目睹我的挚友因感染SARS而住进了北京佑安医院,他再没出来,因此我们也无法为他去天国送行。于是这些不能不刺激我的神经中枢,作为地球人类家园的一族,作为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作为一个负有责任的作家,我不再关心自己鼻尖下自我价值和创作的追求,也不再关心传记文学中的个体命运,而是寻求新的追求,我的创作开始由关注个体命运向群体、民族乃至地球命运过渡。说实在的,不是我写不写的问题,而是一种上苍的声音,一种历史的使命,一种无形的压力,顿时压在我的肩上,随着我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工作,对于国土的亲近,我不再感受到我们的国土是地大物博,面对国土史上的“三次大的失劫”,面对国人粗放式的大手大脚的用地,照此速度,中国每年净减少1000万亩耕地,而每年又净增加1000万人口,这一增一减,到本世纪的中叶,中国将没有耕地可种,没有饭可吃,和谐的社会将是一个空壳,作为一个知情的国土人,我不能不将实情告诉地球人,于是世纪之末的时候我写出了警告人类的长篇报告文学《皇天后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又写出了《中国土地沙漠化的忧思录》、《中国水污染忧思录》、《东北大森林忧思录》、《地球环境忧思录》等。

涓涓细流,汇成海洋。应该说,本书收录的15篇报告文学都是新世纪以来我的所思所想,全部散发在《国土资源》杂志上,因为该刊杂志主编、社长马本理先生也是位彻头彻尾的环保主义者,他的眼光开阔,思想前锐,我俩不谋而合,作为该刊的头号文章,篇篇都在读者中引起不同的反响。文助刊兴,刊助文旺。因此,该杂志也备受国内读者的欢迎。在此书出版之际,向曾给予我大力支持的马本理社长、石颖主编表示衷心感谢。也借此书传达我们未来的环保祝愿:愿我们头顶上的天空更蓝,我们脚下的芳草更青,我们周围的空气更新鲜,我们的地球家园更美好!

作者 陈延一

2007年12月1日于北京城南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球遗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廷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39360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