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正“舍”不下什么,又“得”不到什么?究竟要不要“舍”,怎么样才能“得”?
若你仍然双手紧握,无法释怀,迷茫踌躇的话,本书告诉你如何舍得,如何放下,从传统哲学儒道入手,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对舍与得进行评论,剖析人性弱点,阐述深刻的生活智慧,带你领会“舍得”的境界。
舍得,是一种心境的选择。舍得不仅是生活中的哲学,也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舍得,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于舍得中见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
图书 |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精华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你是否正“舍”不下什么,又“得”不到什么?究竟要不要“舍”,怎么样才能“得”? 若你仍然双手紧握,无法释怀,迷茫踌躇的话,本书告诉你如何舍得,如何放下,从传统哲学儒道入手,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对舍与得进行评论,剖析人性弱点,阐述深刻的生活智慧,带你领会“舍得”的境界。 舍得,是一种心境的选择。舍得不仅是生活中的哲学,也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舍得,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于舍得中见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 内容推荐 “舍得”是哲学,是思想境界。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是处世之道,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得是增长智慧的必备元素,更是成就人生的最佳养分。人类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永远是属于对少数人舍得之后的犒赏。古往今来,得大成而永载史册者莫不深谙此道。 目录 第一章 庸人自扰,人生何必太计较 1. 心胸开阔天地宽 2. 埋葬过去,开辟未来 3. 人生得失寻常事 4. 山不过来,我就去过 5. 转个弯,生活依然美好 第二章 适时放弃,是人生的大智慧 1.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2.理想,始于另一种放弃 3.丢掉该放弃的 4.放弃,伤感但美丽 5.远离欲望之火 6.错误属于以前,人生始于现在 7.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8.好汉要吃眼前亏 第三章 进退有数,把握取合的艺术 1.有德才有得 2.与其抱怨,不如努力 3.犹豫,留下永远的遗憾 4.换个角度看得失 5.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6.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四章 舍得之道,为人处世的圣经 1. 好东西要舍得与别人分享 2. 吃亏也是一门学问 3. 面对诱惑,要学会拒绝 4. 不要背着别人的眼光上阵 5. 送人情不吝啬,多为自己开条路 6. 当断则断,要做到黑脸无情 7. 能屈能伸谓之大丈夫 第五章 情感密码,舍得是朵解语花 1. 用真心换你心 2. 婚姻是爱情的“天堂” 3. 学会舍得,失恋也美好 4. 真爱不以舍与得为准 5.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6.舍,烦恼的消除 得,幸福的开端 第六章 智慧理财,舍得之间成大家 1.不做金钱的奴隶 2.铁公鸡切不可一毛不拔 3.看淡财富,幸福反而就在身边 4.欲海无边,回头是岸 5.勇于舍弃眼前的诱惑 第七章 完美生活,舍得乃是引路人 1.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2.患得患失,得不偿失 3.追求“完美”要不得 4.快乐由自己选择 5.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6. 会“忍”才会有“成” 7. 敢于冒险,抓住机遇 第八章 职场冲浪,在舍得中寻平衡 1. 累与不累,取决与自己的心态 2. 舍得是永恒不变的生意经 3. 得从额外的付出开始 4. 舍得投入,职场的充电投资“经” 5. 对员工舍得才有回报 6. 放下成见,化敌为友 7. 学会淘汰自己 第九章 官场沉浮,博弈于取舍之间 1. 放下架子天地宽 2.“出世”和“入世”,心态决定成败 3. 才华显露,适可而止 4.适时退让,加快前进。 5.糊涂中显大智慧 第十章 舍得哲学,成功的黄金法则 1.抛弃心中的杂念 2.成功从零开始 3.不为名利,学以致用 4.不求急功,持之以恒 5.减少一点想要的 6.潇洒抛砖,收获玉之利 第十一章 感悟舍得,品味人生之哲理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执著,不是固执的代名词 3.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4.拿得起还要放得下 5.知足才能常乐 试读章节 有德才有得 小德小得,大德大得。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老子 据有关专家研究,在很早以前,人们就非常重视“德”与“得”。然而,“德”是以“得”的面目体现出来的。所以,“德”与“得”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在人的一生中,“德”的修炼,就是“得”的修炼。在生活中,小德小得,大德大得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因此,有德才有得,德是得的条件,得是德的结果。尽其能、成其德,就会有所得。 事实也证明,有才才有财,有为才有位,有诚才有成,有德才有得。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就取决于细微而不起眼的德与得之间。正如著名的“思想之王”伏尔泰所说的:“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品格。”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是相对而言的,好的品德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因此,良好的德性,不仅能使事业有所得,而且,还能得到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和完美的未来。 德得相依 在人生中,德与得,孰轻孰重,须得仔细分析。“德”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理性追求,作为参与者众,涉及面宽,没有止期的培修过程,内涵丰富,但并不玄秘,有时还十分简单明了,简单得像把尺子,明白得像面镜子,随时可以用来对照自己,检测所有人。这尺子和镜子就是个“得”字。用“得”能测出人品,照透心灵,判明其人“德”与否,鉴定“君子”真与伪。自己得而重德,则名垂青史。“德”予人民越多,“得”对己便越无奢求。所以“得”并非金钱名利,而是人心所向!相反,如果一个人弃德而贪得,那么,必将堕落为一个失败的人。比如乐得其所,非分莫取,为理想为他人,应得既得都能“舍”就是“德”,反之,见利忘义,“贪”得无厌,得陇望蜀,欲壑难填,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却偏又要装作谦谦君子,何“德”之有? 当然,德与得也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古往今来,“德”与“得”都是如影随形的。在“贪”得之后,紧随的便是缺“德”。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德”而名垂史者不乏其人,因“得”而身败名裂者同样是史不绝书。比如,得到非分的公款吃喝玩乐,便缺少了做公仆的德操;得到他人的贿赂,便缺少了当权者的德政……但是贪图这样不义之财的人,最终毁灭的只能是自己。此类现象绝不少见。这些人每“得”一次,就向葬送自己的坟墓进一步,轻则进铁窗,重则丢脑袋,无不是自绝于人民。多行不义必自毙,只为“得”而不顾“德”的教训值得人们永远警省和反思。 有德才有得。做人以德为本,善始善终,总会有善的回报。如果再用这份得去筑造德,将暂短的有形之得,融于身内长久之德,德将伴随着人的本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将展现出不同层次的“得”来,用于家庭生活,用于工作和事业,用于造福人类。这时,一个人既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优秀品德,又得到了回报,何乐而不为呢?拥有这种德行,不用寻“得”,得自然会来。正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古语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何以得人心,恐怕就非“德”莫属了。在古代,立德就是做圣人,创制垂法,博施济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就是常怀爱心,积善积德,争做一个从内在涵养到外在风范的高尚典范。随着更多“德”的成长与成熟,人类逐渐就会走向文明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更是追求与德同行。总之,只有立德于未来,只有善始善终的人,才会得到“善”的奖赏。正如古人所云:“积德之家,必有余得;如不积德,必有余殃”。 P57-P59 序言 佛经上说:“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万物循环往复,世事沧桑变幻,人生沉浮不定,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统一。舍得,有舍才有得。在得与失之间,要做大胆地取舍,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智慧的精髓。 “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既对立又统一,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舍”是放弃,却成了成因,结出了“得”的成果,不舍者不得,得亦因舍而得。一个人只有施予才能获得,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施予。这就是“舍得”的真意。 世间,人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取舍往往乱人心扉。对此,很多人眉头紧锁,更有一些人给自己的心灵加了锈迹斑斑的铁锁。于是生活的欢欣和幸福都被锁住了,庭院深深,长满青苔。人被名缰利锁羁绊,在横流的物欲中随波逐流,怎么能够解颐呢?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古忠孝难两全”,在面临选择时要看到事物的大体趋势和重点,学会舍弃,而非一味索取。如果一直患得患失,快乐的阳光就被忧愁的阴霾遮掩了。 “舍得”是一种人生态度。人不到一定境界,是不会明白“舍得”两字的真正含义的。合并不意味放弃,而在于将来更高层次的获得。这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恰好是一种可取的、清醒的人生观。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才能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真正的事业上,在“舍得”之中成就自己。舍得放弃,说明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真正懂得了如何驾驭自己。 舍得不仅是生活的哲学,也是为人处世的艺术。人生一世,面对无限的诱惑与磨难,往往不得不在“舍得”面前徘徊彷徨。诱惑如同美景,如果贪多求全,终将一无所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舍得”,双赢的机会总是很少,只有毅然选择,才能让生活变得简单,就算是忍痛割爱也值得。有时,舍弃一些而得到的会更多。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度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他们舍弃了功名、地位甚至是生命,得到的却是更珍贵的人格的升华。 如果舍弃不了,也许拥有就是沉重的包袱。舍得一些东西,珍惜已选择的东西,身上轻一点,内心单纯一点,我们可以跑得更快一点。舍舍得得就充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明辨“舍得”之变,就能领略“舍得”之奥,使得心境平和通达,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效的事情,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成就一番伟业!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涵盖了人生哲理、职场、情感、官场、理财、处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独特的视角阐明“舍得”是一种大境界;是人生各个阶段必须面对的挑战;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掌握的生存艺术;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课。本书从传统哲学儒道入手,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对舍与得进行评论,用通俗的评议剖析人性的弱点,阐述深刻的生活智慧,并总结出做人做事的成功法则,进而帮助你更开心地生活,更快速地成就事业。由此可见,本书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并凸显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为面临生活困境的人们破除陈旧观念而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境界是发自于内心、无可取代的力量。“舍得”几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谛。只要懂得舍与得,便能在生活、事业、人生中达到和谐统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精华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冠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8466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3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44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