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才孩子培养之道(天才儿童培养实用家教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相信你的孩子是天才、开发孩子的天才潜能、天才不等于天资、培养孩子的天才能力、激励孩子的技巧、学会正确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如何学习、为孩子创造一个成才的环境这八个方面入手,帮助年轻父母把握天才培养的策略,引导年轻父母把握天才培养之道,学会信任、赏识、激励孩子,为孩子创造成才的环境,指引孩子走上天才之路。

内容推荐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正确的指引,这就要求父母能够尽早地把自己修炼成为当仁不让的教育家,去发掘孩子的潜能,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价值。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这并不等于说,每个孩子从出生后自然就能成长为天才。孩子的天才潜能,需要有心的父母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片爱心去培育:需要有意识地”夸”,需要有系统地“管”。

本书从开发孩子的天才潜能入手,引导年轻父母把握天才培养之道,学会信任、赏识、激励孩子,为孩子创造成才的环境,进而把孩子引向天才之路。

“爱嘉父母教室”将以“爱家”为理念,大力倡导为人父母者将家庭教育当作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来学习和感悟,欢迎年轻父母到我们的”教室”做做家教的功课吧!

目录

1 相信你的孩子是天才

 0~8岁是天才成长的关键期

 每个孩子都有天才潜质

 赏识你的孩子

 阻碍孩子成为天才的因素

2 开发孩子的天才潜能

 儿童期是开发潜能的最好契机

 “聪明”孩子与“笨”孩子

 培养孩子的天才气质和性格

 开发孩子的天才潜能

 因材施教

3 天才不等于天资

 智力是天才潜能的外在表现

 了解孩子的大脑结构

 引导孩子善用左右脑

 天才是教育的结果

 天才大脑的开发之道

 正确看待智商与IQ测试

 培养天才不要拔苗助长

4 培养孩子的天才能力

 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思维力和理解力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5 激励孩子的技巧

 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引导“叛逆”的孩子

 支持孩子的兴趣

 奖励孩子要适度

 给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6 学会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需要引导

 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

 不要溺爱孩子

 不要压制孩子

 “放气球”还是“放风筝”

 “你去做”还是“我想做”

7 教会孩子如何学习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习方法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孩子进行自主学习

 教孩子正确面对考试

8 为孩子创造一个成才的环境

 家庭的智力环境

 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

 注重平等与民主

 父母必须遵守的原则

 单亲家庭的家教技巧

试读章节

培养孩子的天才气质和性格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与特点。然而,孩子的气质和性格虽与先天禀赋有一定关系,但特征明显的、稳定的气质和性格,决不是一出生就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儿童期是一个人气质和性格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人生极其重要的阶段,对孩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直接影响孩子气质和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与孩子经常接触的人。因此,在孩子气质和性格的形成阶段,父母要给他以特别的关注,要帮助他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父母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时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使孩子的气质和性格日臻完美。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气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易教养型、难教养型和缓慢活泼型。易教养型的孩子情绪好,生活有规律,较少产生不安情绪,对生人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难教养型的孩子生活不规律,害怕与陌生人和环境接触,对自身和外界的刺激反应过于强烈;缓慢活泼型孩子的特征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他们的反应较慢,不够活泼且内向,对新鲜事物倾向于退缩,随着他们的逐渐长大和经验增加,他们对事物的反应和活泼程度会逐渐增强。为了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父母应提前了解孩子气质类型方面的知识,并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因人施教。

其实,不管哪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父母教育孩子,就是引导和帮助他发扬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因此,父母的教育方法显得极为关键。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操之过急,以避免压抑孩子的情绪或让孩子对此产生反感。

一般而言,3岁左右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开发孩子智能的同时,请注意不要错过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与性格的最佳时期。

让孩子受到音乐的熏陶

音乐可以起到陶冶孩子性情,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培养孩子高雅气质的作用。让孩子受到音乐的熏陶,可以从妈妈怀孕的时候就开始。如果在孕期,经常让妈妈听一些曲调优美的古典音乐作品,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记忆力的增长也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使孩子的情绪趋向平稳。

等孩子出生后,可以定时给他播放一些比较轻柔的音乐,这样,不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当孩子长到2~3岁时,父母还可以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比如,用拍手的方式拍出一个节奏,让孩子来模仿。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节奏感,还可以让他学会集中注意力,同时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父母觉得让孩子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本领,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于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正式安排他学习乐器。殊不知,枯燥单调的乐器学习,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孩子一看到器乐就想逃离,甚至一听到音乐就会感到厌烦。因此,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最好还是选择让他玩一些音乐游戏,聆听一些古典音乐,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等等。这些对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等孩子对音乐产生深厚的兴趣之后,再让他学习乐器,孩子自然就会主动地投入,学习的效果也会好得多。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往往过分信奉所谓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在沟通的过程中,给孩子过多的指责,却忽略了“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当孩子受到委屈或情绪比较低落时,这个时候父母的“忠言”在孩子看来就是“恶语”,他哪里还会管它是否“利于行”呢?当孩子经常面对父母的一些负面语言时,他就会渐渐失去自信。因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给孩子多一些正面教育,选择有针对性的“良言”来安慰孩子,温暖孩子,鼓励孩子。另外,虽然与孩子沟通的时机无处不在,但有时候,如果父母能够把握适当的机会,往往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当孩子哭闹耍脾气时……都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时机。

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每个父母都能够想得到、说得出的,只是落实到行动上,却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很多家庭中教育的最大失败。生活中能常见这样一些场景,比如,爸爸正在和客人聊天,或者正在忙自己的事情,孩子走过来对他说:“爸爸,我想买一个小熊玩具。”爸爸的反应往往是:“找你妈去。”有的爸爸甚至还可能说:“去,现在别烦我。”或者“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呀,没看见大人在聊天吗?”……很可能在话刚出口时,这些父亲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这样的话语却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让孩子变得懦弱、胆怯。因此,尊重孩子,父母一定要落实到具体而实在的生活琐事中。

赏识孩子

赏识孩子,就是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的孩子,认可自己的孩子,但大多数的父母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到位。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并不满意。一些父母虽然嘴里不时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但却时常有意无意地拿自己的孩子与比他成绩更优秀的孩子做比较,显然,父母这样做等于是在暗示孩子,他根本就不如别人,这样一来,孩子又会怎么想呢?当然,赏识孩子,并不是说无论对错是非,都要给孩子以肯定。但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就一定能将孩子微弱的光量放大。

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虽然每个孩子都很聪明,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往往缺少一定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父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及时疏导情绪、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等。当然,这中间需要父母掌握一定的技巧,既不能完全包办,也不能束手旁观,而是要当个“一点通”,在关键时刻,通过一两句话,让孩子心头一亮。当然,在引导孩子之前,父母必须对事情的原委了解清楚,而不能盲目指点。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尽管孩子的一些想法看起来很幼稚,甚至是虚无和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应该知道,孩子的天才潜能往往正是通过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引爆出来的。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呢?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小给他表达自己观点、拥有独立见解的机会,否则,他会逐渐失去自己的思想,变成终日唯唯诺诺的跟随者,成不了大器。

培养孩子观察别人的能力

所谓察言观色,是指对别人进行细微的观察,从而从别人的身上找到一些不易察觉的东西。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观察家庭成员开始,学会观察别人。比如,爸爸的论文发表了,引导孩子观察爸爸的语言、表情;家里有人生病了,可以让孩子留意爸爸妈妈的举止神情;还可以观察爸爸妈妈讲故事、念儿歌时的语言、情绪等等。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观察电视里人物的悲喜,体察人们的思想情绪。在孩子有了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后,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进而让孩子逐渐学会了解别人,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培养他敏锐的洞察力。

另外,父母还应该培养孩子学会接受他人的合理建议,养成遇事讲道理、自己敢于判断是非并及时做出决定的好习惯。

P19-23

序言

亲爱的家长朋友,当你打开这本书时,让我们先来读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到一所学校进行调研,老师问他:“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这个心理学家立刻爽快地回答道:“当然可以。”然后,他自信地用手在学生群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从此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和父母的夸赞,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相继从普通的孩子一跃成为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一年后,这位心理学家再次访问该校,向老师问道:“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了呢?”老师回答说:“好极了!可我却感到惊讶,您来之前,那几个学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孩子,经您指点,他们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心理学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一句话让老师露出了满脸的惊讶……

给孩子信任,引爆孩子的天才潜能

这个小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当我们坚信一个孩子是天才时,他就会成为天才!这一切都源于孩子有了自信,他相信自己就是天才。正是这种自信引爆了孩子的天才潜能,并激发了孩子前进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天才潜能,但却需要有心的父母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片爱心去培育;需要有意识地“夸”,需要有系统地“管”。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信任与期望,给孩子自信与鼓励,是孩子一辈子也受用不完的宝藏。天才教育是一门学问,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将天才教育和培养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亲子活动的各个细节,在信任、理解、交流、成长中,体验孩子成才的快乐!

把握天才培养之道,指引孩子成为天才

当今社会,“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者所认可。但这并不等于说,每个孩子从出生后自然就能成长为天才,因为任何一个天才的成长,都离不开后天的培养与磨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正确的指引,这就要求父母能够尽早地把自己修炼成为当仁不让的教育家,去发掘孩子的不同,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价值,最终把他们引向天才之路。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彩的课堂,《天才孩子培养之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年轻父母把握天才培养的策略,指引孩子走上天才之路。

相信你的孩子是天才

开发孩子的天才潜能

天才不等于天资

培养孩子的天才能力

激励孩子的技巧

学会正确引导孩子

教会孩子如何学习

为孩子创造一个成才的环境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向远菊、朱瑞娟、王伟、陈红党、凌永市、夏志强、刘若曦、李敬等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并致谢。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挂一漏万的现象发生,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我们的“爱嘉父母教室”

教育孩子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爱嘉父母教室”拥有一支孕产保健、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团队,我们将以“爱家”为理念,围绕家庭教育、孕产养育的主题,陆续出版一系列国内外的优秀读物。衷心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为我们出谋划策,提出问题。我们将竭尽全力,为天下父母和儿童教育、养育专家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探讨和解答每一位家长的困惑和问题。

我们的电话:010—88530010

我们的电子信箱:aijia805@163.com  爱嘉

2007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才孩子培养之道(天才儿童培养实用家教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凌永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82349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9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6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