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卧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当代著名作家《红梅》的作者刘庆邦的主题小说集。其作品主要关注典型中国底层人物生活的场景。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创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写出他们的悲欢和苦痛,被誉为中国底层叙事的契诃夫。

本书是一出对认识社会和人生非常有意义的悲剧,一出在精神的炼狱中形成的人性的悲剧。多读读这样的悲剧,会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责任更加重大。愿毁灭人性的悲剧不再重演。

内容推荐

本书一篇用独到犀利的眼光深刻剖析小煤窑矿工们复杂人性的力作。作者在小说中把小煤窑称作“牢窑”,是他的独到发现,非常贴切地高度概括了小煤窑矿工们的生存环境。像牢狱一般的小煤窑,囚禁了矿工们的思想,扼杀了矿工们的良知,扭曲了矿工们的灵魂,物质的贫瘠,精神的匮乏,生存的艰辛,劳作的艰苦,劳工之间的矛盾,是那样的惊心动魄,远比新闻报道真切、尖锐。新闻报道中到小煤窑卧底的记者无不化险为夷,故事的结局往往比较圆满,不仅揭露了小煤窑矿工们非人 的生活,解救了受苦受难的矿工,而且卧底的记者也名声大震。小说《卧底》中的记者周水明,却没有这样幸运。周水明胸怀大志,卧底的初衷是“为了能拿出一份过硬的业绩,以证实自己的能力”,出乎他的意料,因身份过早暴露,他不仅在窑下被老板关了两个月零二十一天,而且被记者站解雇,丢了饭碗。周水明是一个性格有缺陷的人物,他吃亏就吃亏在太天真、爱幻想。在理想被现实碰得粉碎的时候,他浑然不觉,仍然保持知识分子的臭架子。他不知道国矿长在调戏他,还以为遇到了知音,还没有到手的5000块钱就收买了他的灵魂,摧垮了他的道德底线,暴露了他卑劣的行径。当他被关在煤窑底下的时候,他又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从农村来的矿工李正东、老毕身上,没有想到,两个人都把他出卖了。他最终死里逃生,完全出于侥幸,是邻近有一家小煤窑透水被查封救了他。周水明戏剧性的卧底经历,内涵相当丰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妥协,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在强大的丑恶势力面前如此地不堪一击,而且让我们想到了知识分子的自救与救赎以及改造国民的劣根性问题等等。

目录

卧底

黑庄稼

秋风秋水

游戏

到城里去

离婚申请

过年

回家

神木

试读章节

卧底

周水明决定走这步险棋,是为了能拿出一份过硬的业绩,以证实自己的能力。

他到这家记者站应聘,司站长翻看了他交上的厚厚的见报稿剪贴本,并对他进行了面试,答应把他留下试用。司站长有言在先,试用期为三个月。在此期间,如果他表现出足够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在报上发表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稿子,记者站就与他正式签订聘用合同,第一个聘期为两年。如果试用不合格,那就对不起了。目前试用期已过去两月有余,他心里一点儿也没底,吃不准司站长对他印象如何,愿不愿意跟他签订聘用合同。他自我回顾总结一下,觉得自己的表现还可以。前两个月,他干得马不停蹄,连双休日都不休息,都用来采访和写稿子了。第一个月,他发表了七篇稿子。第二个月,他发表了十一篇稿子。所发表的每篇稿子,他都不忘记署上司站长的名字,并把司站长的名字放在前面。他知道,见报的稿件报社是发稿费的,可他从没有向司站长问过稿费的事。人得学会吃小亏,吃不得小亏,就有可能吃大亏。周水明懂得其中的道理。他像是来参加考试,主考官只有一个,那就是司站长。他每天都盼着司站长给他打分。他曾参加过两次高考,每次等分数下来时他都悬着心,体重都会下降好几斤。第一次,他只差六分没达到录取分数线。第二次,他仍不敢表现出乐观,说这一次恐怕还不行。其实他心里暗暗有个估计,觉得这一次应该差不多。等分数下来,他再次受到打击,经过一年努力,他与做一名大学生的距离不但没有缩短,反而离得更远了,这一次竞差了二十多分。那时,他不知道谁在给他打分,没办法向左右他命运的人争取一些印象分。现在不同了,他和给他打分的人坐在一个办公室,司站长吸气出气他都听得见。他一定要给司站长留下好印象,在努力挣得业务分的同时,希望多得到一些印象分。走入社会这么多年,他知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好坏有多么重要,若印象好了,看似办不成的事可以办成,若印象不好,原本能办成的事也会办砸锅。可司站长一直把态度平端着,从没有给他打过分,没打过高分,也没打过低分。他很想探探司站长的口气,因时间不到,他担心一探会探跑了气,探成半锅夹生的东西。他的心又一点一点悬起来,几乎和高考之后等待判分的时候一样了。他的办法只有多看司站长的眼色,或许能在司站长的眼色里得到一星半点信息。

他早早来到办公室,打了水,擦了地和桌子,就坐下来倾耳听着司站长的脚步声。司站长刚到门口,他就把门拉开了,轻声问着来了,伸手接司站长的手提包。司站长说不用,他还是把皮质提包接过来,紧走两步,把提包放在司站长的桌面上。他马上回转身,替司站长取下围在脖子里的团花带绦子的丝巾,挂在衣架的挂钩儿上。在他挂丝巾的当儿,司站长已把外套脱下了一半,他像是怕失去时机似的,又赶紧帮司站长脱外套,并把外套也挂在衣架上。司站长在椅子上坐下了,他的殷勤还没献完,摸着司站长放在桌角的茶杯问:“我把茶给您泡上吧?”

司站长说:“你忙你的,我自己来。”司站长拉开手提包,从里面拿出一听新茶。

周水明已把暖水瓶提过来,打开了软木塞,说:“还是我来吧,您把茶叶放上。”

司站长说:“新茶你不会泡,水太热,一烫就把新茶烫死了。”

周水明噢了一声,像长了很大学问一样,说原来是这样。又问:“那怎么办呢?”

“你把瓶盖儿放在一边,敞着口凉一会儿就行了。”

“那好吧。知识处处有,我今天跟司站长又学到一种新知识。”

司站长说:“这是生活常识。”

和往日一样,司站长对他很和气,他至少看不出司站长对他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可是,他也看不出司站长对他有什么喜欢的地方。这使他对司站长更加佩服,还有些敬畏。人家的城府是怎么修炼的呢,咋就这么深呢!他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司站长一半的城府深度呢!他大概仍不甘心,站在司站长桌前,问今天有没有采访任务。他说的采访任务,指的是一些会议。作为一家全国性经济类报纸驻在这个省会的记者站,记者参加会议的机会是很多的,除了一些专业性会议,相关的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每月都有好几个。一般情况下,会议报道都是由司站长亲自去搞。也有个别情况下,记者站同时收到两个或三个会议通知,司站长实在忙不过来,也会让他去参加其中一个会议。周水明因-此知道了,记者每参加一个会议可以领到一个信封,信封里除了已经拟好的新闻稿子,还有二百三百块钱不等,名日车马费或辛苦费。

司站长随便从桌上拉过一张报纸翻着,说没什么采访任务。见他站着还不离开,一副俯首听命的样子,司站长便又说了几句,司站长说:“要想当好一个记者,不仅要完成规定动作,更重要的是做好自选动作,我这个话你懂吧?”

周水明摇摇头,说不太懂。他好像听说过体操和跳水比赛有这样的说法,写稿子干吗还要做动作呢?

司站长解释说:“所谓规定动作,就是报社编辑部或上级领导交给你的报道任务,这个必须按时完成。自选动作呢,就是通过你的观察和采访,自己发现、自己选择、独立完成的新闻报道。这样的报道才能真正考验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实际能力。懂了吧?看来你还需要好好学习。”

周水明到底还是把司站长的口气探听出来了,人家说他还需要好好学习,这就是给他打的分啊,就是说他离当一个记者还有距离啊!他顿时觉得头有些蒙,脚心手心都在冒凉气,腿杆子软得像站在云彩上一样。他有点讨厌自己,曾对自己说过多少次不要着急,不要着急,结果还是存不住气,惹得司站长把对他的评价提前露了出来。周水明该怎么办呢?还好,他没有失去理智,没有忘记对司站长的恭维,他说:“听司站长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我一定向司站长好好学习,为司站长争气。”

周水明不会放弃努力,晚上,他买了两瓶好酒,还买了一大盘上等的进口香蕉,提着到司站长家里去了。

司站长开了门,却不接他提的东西,说:“你来了就来了,还拿东西干什么!”

“没什么,我给您买了两瓶酒。”

“我自己在家从来不喝酒,你一会儿还是拿走吧!”

周水明有些尴尬,他低头瞅着门口的鞋架子说:“好,我换换鞋。”换了拖鞋,他自己把礼品放到客厅的电视柜前面去了。

在沙发上坐下,周水明像是想了一会儿才说:“司站长,我觉得您今天上午跟我说的话特别好,特别重要,我已经原原本本记在日记本上了。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教诲。”

“你说得过于夸张了。”司站长说,“小周不是我批评你,我觉得你对社会上负面的东西接受得多一些。”

“我今天来就是为了接受您的批评,您的批评是对我的爱护。您给我指出不足,我才好改正,才能找出努力的方向。”说完,周水明望着司站长,做出准备虚心聆听的样子。

司站长的话没让周水明完全失望,司站长认为他比较勤奋,比较刻苦,对新闻工作也比较热爱。但不要过多相信功夫在诗外,还是要在苦练内功上下功夫。既然想当一个记者,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能满足于发表一些小豆腐块儿,不能满足于能经常在报上见到自己的名字,只有写出一些有分量的报道,才能产生影响,才能在新闻行业站得住脚。司站长一边说,周水明一边点头,他说好,好,记住了,他一定按司站长的话去做,争取尽快写出有分量的报道。

从司站长家里出来,司站长没再提让他把酒拿走的话,这让他心中暗喜,觉得自己给司站长送礼还是送对了。礼是什么,礼就是钥匙,你把礼送到了,才能打开那些当官儿的嘴。他要是不给司站长送礼,说不定司站长还是把嘴巴闭着,不会跟他说出实话。什么正面东西,负面东西,好酒闻着是香的,喝到肚子里是热的,谁能分清它是正面还是负面!初春天气,路边法国梧桐树上长的叶片才有猫头鹰的耳朵那么大,微风里还有一些凉意。篷大的树冠交头接耳,路灯掩映在枝权之间,闪烁如猫头鹰的眼睛。整个下午,为筹备登门拜访司站长的事,他连晚饭都忘了吃,这会儿才觉得有点饿了。他拐进街边的一家小吃店,让服务员给他来碗面条。他以前在这里吃过饭,跟服务员说过他是记者,服务员认识他。服务员对他笑了一下,问他要不要喝点酒。他说喝什么酒,今天不喝了。面条要上得快一些。等面条期间,他把司站长说的话又重温了一遍。司站长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那就是认为他写的文章都是些小豆腐块儿,没什么分量。从开始给报社写稿子起,他就听说过小豆腐块儿这种说法,人们把发在报纸上的短小文章,统统说成是小豆腐块儿。小豆腐块儿当然是一个贬义词,它不光代表小,还代表嫩,代表易碎,里面还有水分,一过夜就馊了。以前,周水明没有把小豆腐块儿和自己发的稿子联系起来,他对自己的每一篇见报稿都很珍视,都小心地剪下来,集中贴在一个专门贴剪报的大本子上,连一条二十字三十字的小简讯都不放过。他愿意时常把剪报本子看一看,并在空白处画上一些类似绿叶或兰草样的图案,以便对他的成果进行烘托。在他眼里,那些宝贝稿子跟金块子银块子也差不多,而绝不是什么小豆腐块儿。尽管司站长那样说了,他还是不愿承认他发表的稿子都是小豆腐块儿,有的稿子从所占报纸版面的面积来看,要比小豆腐块儿的单面面积大得多。不过他绝不能和司站长争辩,争辩的结果说不定比臭豆腐块儿还糟糕。剩下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危机迫在眉睫,他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尽快拿出一篇有分量的稿子来。

P1-4

序言

出版说明

百年中国文坛,有过两次光荣的大喷发,一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文学写作与文学出版中,病态与疲软的作品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喧闹浮躁,苍白肤浅。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出版人,我们时时在思考:我们的时代,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我们应该为读者奉上怎样的作品?而究其根本,文学打动人的力量在哪里?

思考和追寻的过程毫无疑问曲折艰辛。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腐水见底,泡沫散尽,露出来的即是粗糙的河床、冷硬的石头。近些年来,便涌现出了一批有良知的实力派作家。

他们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

他们的文风粗砺如沙,锋锐似刀。

他们写作的目的在于原生态地反映生活。

他们提笔的态度诚恳朴实,全然摈弃对于文学技巧的炫耀卖弄。

唯其真实,所以动人心肠。

唯其真实,它们充满力量。

唯其真实,我们从中能够听到广大民众最深切的呼声!

文学,从来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社会千百万人的命运。

我们怀真诚之心,将他们的作品聚合成书,结集出版,诚恳地奉献到读者面前。它的阅读过程也许不会轻松愉快,但至少能够让你感受到疼痛的力量——如果,你的心中尚有热血未凉。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文化人自1990年代初以来的普遍萎靡不振,终于有了一个被打破的可能

——王晓明

中国写底层人的契诃夫。

——李敬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卧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庆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25041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0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