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爸爸的诺言(美绘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是一套最完整、最权威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呈现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最佳读物,体验最温馨、最有爱的父子亲情,重温陪伴孩子成长的永恒经典,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老师作序鼎力推荐。郑春华著的《爸爸的诺言》是该套书之一。

内容推荐

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幼儿文学的精品佳作,它有着朴素的美。将这种艺术风格和作者其他作品做一个对比,我发现其风格与所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我在设想,作者是运用一种口语在构思她的故事,就像她面对着她书中的主人公,讲给他们听。她的这种讲述的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而风格又会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的朴素简明就是为了便于口头的叙述和听觉的接受。因此阅读这本书是轻松快乐的。如果把这部故事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比较,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是富于情趣的,她的童话是富于巧思的,而这本故事的叙述是轻松的,有一种朴素的美。我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好像听到作者讲故事的声音,看到作者讲故事的表情。读这本书,会感觉逐渐走近主人公,走进这个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兴味。故事留在记忆里了,留下来的还有故事背后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思考是潜移默化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和儿童相处的方法。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因为作者爱书中的人,爱书中的家,爱生活。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郑春华著的《爸爸的诺言》是该套书之一。

目录

迎新年

买回家来的小狗

橘子灯

理发遭遇

大人们的节日

喜欢的东西

《大头小头报》

玩具医院

熊妈妈旅馆

地底下的“邻居”

奶牛和牛奶

爸爸的诺言

“合”家欢

跳蚤市场

乱七八糟的一天

海盗帆船

“吃不胖冰淇淋”

会做玩具的爸爸

找呀,找……

试读章节

橘子灯

大头儿子激动地抱住大头拼命摇,摇完了又绕着茶几一个劲地转:“我太高兴了!我太高兴了!”

小头爸爸一下将大头儿子抱起来举到肩上,然后一起绕着茶几一个劲地转:“我们太高兴了!我们太高兴了!”

这时,正好围裙妈妈回来了,她奇怪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算命?”

大头小头停住,“哈哈”大笑。小头爸爸抢着说:“这是我们做的橘子灯,你瞧多漂亮呀!”

大头儿子连忙说:“不是我们做的!是我做的!”

小头爸爸板下脸说:“什么什么?蜡烛不是我帮你点的吗?”

围裙妈妈笑着蹲到茶几旁:“好了,别争了。这橘子灯真漂亮呀!我怎么从来没有想过做……”

大头儿子从小头爸爸的背上滑下来,又趴到围裙妈妈的背上说:“今天晚上谁也不许开灯,只能用橘子灯!”

天黑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忙着在家里一起挂橘子灯:挂在卧室里,挂在厅里,挂在厨房里,挂在厕所里……

大头儿子打开门,让小头爸爸抱着在门的上方也挂了一盏。

啊,远远望过去,大头儿子的家真好看,烛光跳跃着就像一座城堡。

邻居们看见了,都议论纷纷:

“大头儿子的家里今天怎么啦?”

“那灯光好像特别漂亮!”

“走,我们去看看!”

邻居们全往大头儿子的家跑,当快要走到门口时,他们看见了一盏高高挂着的橘子灯。

“那是什么?灯笼?”

“不像,灯笼比它大!”

“好像、好像是用橘子做的……”

他们摁响了门铃。

门打开了,屋里一盏一盏橘子灯,神秘地照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以及围裙妈妈幸福的脸上。

围裙妈妈骄傲地说:“这橘子灯是我们大头儿子发明的!”

小头爸爸刚要说“还有我……”就被大头儿子用手堵住了嘴巴。

邻居们一下说开了:

“大头儿子真聪明!头大就是聪明!”

“多漂亮的橘子灯呀!”

“我们只知道吃橘子,就没想到过做橘子灯!”

“明天我们也去买橘子来做!”

第二天,老爷爷的橘“山”前排起了长队,老爷爷吃惊得只会笑,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大袋大袋地装着,不一会,橘“山”就不见了。人们高高兴兴地提着橘子回家去,老爷爷高高兴兴地数着钱,整理着东西也早早回家了。

下午,大头儿子又在做橘子灯。

小头爸爸说:“怎么?你想开一家橘子灯厂吗?”

大头儿子说:“才不是哩!我……不讲了,等到晚上你就知道了。”

晚上,大头小头一起提着好些橘子灯,往屋外走去。

他们先走到暗暗的草丛前。大头儿子在草丛边上挂了一只:“这儿有野猫走来走去的,挂一盏橘子灯,看见野猫就不害怕了。”

他们又走到墙角落里。大头儿子在墙角的洞口挂上一只:“这是老鼠的家,挂一盏橘子灯老鼠就不会走错门了。”

当他们走过小树林的时候,忽然听见从树上传来小鸟微弱的叫声。

大头儿子一下站住:“小头爸爸,我们应该在鸟窝边上也挂上一盏,这样小鸟晚上起来小便就不会从树上摔下来了。”P20-23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初,听说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来了一位年轻的女编辑。她是从幼儿园里来的老师,因为喜欢创作,已经发表了一些作品,所以来应聘当了编辑。还听说,那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365夜》,主编是鲁兵先生。鲁兵先生办事极为严谨、认真,凡入选的作品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即使已经入选的作品,也要在文字上仔细推敲修改。那时候,鲁兵视力近乎丧失,需要别人为他朗读初选的稿件,听到不够妥当的语句,他必会让其停下来,字斟句酌。听说朗读稿子的任务就交给了这位来了不久的女编辑,她就是郑春华。

因为喜欢郑春华那些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小诗、儿歌和童话,又因为她参与了《365夜》的编选工作.鲁兵经常谈起她的工作和创作,多有褒奖,也因此,我和她尚未见面就觉得很熟悉了。那段时间,她每有新作问世必寄给我,我们也常就文学,特别是幼儿文学的创作,切磋探讨。

不久,她有了一次进京学习的机会。她那次来京,看样子像是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所以还带着她的父亲——诗人郑成义写给我的信,嘱咐我对其女儿多加关照。有了这层关系,我自然也就有了一份责任。她在京学习期间,我记得她利用星期日的放假时间,像探亲似的来看望我,我们也得以坐下来,很从容地聊天,谈创作、谈工作、谈生活。

对一个人的真正了解和真实印象,永远不是在开始,而是在长久的交往过程中,是无意中给人留下的印象,而不是刻意造成的。在我看来,郑春华的创作是有准备的,这来自于三个方面:童年时代的文学熏陶、幼教工作的切身体会、初始编辑工作的严格训练。当然,这一切的准备还与她的性格禀赋相契合。郑春华心胸开阔,心直口快,伶牙俐齿,思维敏捷。这一切,常常会表现在她的作品中。

在这里,我要说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家喻户晓、影响颇大的作品。

在写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前,郑春华已有多部作品问世,并获过大奖。为什么单这部作品广受欢迎,经久不衰?这使人不能不对这部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加以关注。

选什么题材来写,这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熟知程度和关注热情。儿童文学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常常借助于对家庭、校园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幼儿文学则更偏重于家庭里发生的故事。作为从事过幼教工作的郑春华,自然会对家庭故事倾注全力地书写。从这部多达四十万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对家庭的热爱和投入的心血。她在家庭中尽职尽责,所以她才能把家庭发生的故事尽收眼底,并倾注感情于笔端。这些故事好像阳光下的花朵,花朵间飞舞着的蝴蝶和蜜蜂,给人带来的是乐观向上的趣味和快乐。这些故事里,没有廉价的噱头和搞笑,我们读到的是千千万万家庭里都有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多种多样的,有温馨的、有天真的、有幽默的、有惊险的、有智慧的……读了这部两百多篇的故事集,我心中对这样一个家庭的艳羡油然而生,随后便是掩卷思考:作者的灵感从哪里来?在我看来,它来自一个人的良知和母亲无私的爱。儿童文学应该是一种纯真高尚的艺术,因为它服务的对象就是最纯美的一群孩子,他们的心像浑金璞玉一般。作家要给这些低龄的孩子以力量,让他们有一双寻美的眼睛、向善的目标和求真的理想。这一切,不是靠说教,不是靠管束,而是靠表现和传达感情的艺术手段。儿童文学作家要有母性的情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的每一篇故事绝无卑陋世俗的东西,充盈的是满满的温暖亲切,就像阳光一样照彻情感的每一个角落,就像微风吹拂、林间鸟鸣一样朴素的自然天籁。

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幼儿文学的精品佳作,它有着朴素的美。将这种艺术风格和作者其他作品做一个对比,我发现其风格与所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我在设想,作者是运用一种口语在构思她的故事,就像她面对着她书中的主人公,讲给他们听。她的这种讲述的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而风格又会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的朴素简明就是为了便于口头的叙述和听觉的接受。因此阅读这本书是轻松快乐的。如果把这部故事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比较,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是富于情趣的,她的童话是富于巧思的,而这本故事的叙述是轻松的,有一种朴素的美。我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好像听到作者讲故事的声音,看到作者讲故事的表情。读这本书,会感觉逐渐走近主人公,走进这个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兴味。故事留在记忆里了,留下来的还有故事背后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思考是潜移默化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和儿童相处的方法。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因为作者爱书中的人,爱书中的家,爱生活。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

爱,可以使平平常常的小故事具有了深情厚意,让我们学会爱孩子,爱家庭,爱生活。我想,这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就是作家郑春华的意义。

二零一五年五月,才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爸爸的诺言(美绘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春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62046
开本 32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2015278034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5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