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懒人发明家(美绘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是一套最完整、最权威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呈现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最佳读物,体验最温馨、最有爱的父子亲情,重温陪伴孩子成长的永恒经典,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老师作序鼎力推荐。郑春华著的《懒人发明家》是该套书之一。

内容推荐

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幼儿文学的精品佳作,它有着朴素的美。将这种艺术风格和作者其他作品做一个对比,我发现其风格与所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我在设想,作者是运用一种口语在构思她的故事,就像她面对着她书中的主人公,讲给他们听。她的这种讲述的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而风格又会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的朴素简明就是为了便于口头的叙述和听觉的接受。因此阅读这本书是轻松快乐的。如果把这部故事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比较,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是富于情趣的,她的童话是富于巧思的,而这本故事的叙述是轻松的,有一种朴素的美。我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好像听到作者讲故事的声音,看到作者讲故事的表情。读这本书,会感觉逐渐走近主人公,走进这个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兴味。故事留在记忆里了,留下来的还有故事背后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思考是潜移默化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和儿童相处的方法。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因为作者爱书中的人,爱书中的家,爱生活。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郑春华著的《懒人发明家》是该套书之一。

目录

“斑狗”骑兵队

懒人发明家

老虎熊

红铁皮屋

分享快乐

眼镜的故事

猎人改行

拔萝卜

阁楼上的“鬼”

大人的“玩具”

船长爸爸

一张小木床

围裙妈妈的节日

柿子树

抓蟋蟀

大西瓜乐园

好听的音乐

尿了一个大象

试读章节

“斑狗”骑兵队

女孩把猴子扔到树上让它荡秋千:“我还养老虎呀、大象呀、豹子呀、哈巴狗呀什么的,多着呢!”

“你没有撒谎吧?撒谎可是坏孩子!”

女孩笑了笑,说:“你跟我去我家里看看吧!”

“家里?你的家在哪里?”

女孩朝前一指:“就在那儿。今天早晨刚到。”

大头儿子朝女孩指的方向一看,看见的是一个大帐篷和一辆满是图案、带拖斗的大货车。

大头儿子将三只小狗拴在一棵大树上,就跟女孩去了。

金丝猴急忙从树上跳到女孩肩上,“叽叽叽叽”不知对女孩说些什么,女孩把金丝猴放到地上说:“贝西,在这儿看着它们,要是有情况赶快向我报告。”

贝西不情愿地看一眼小狗,还是“叽叽叽叽”对女孩请求着什么。女孩从兜里拿出一根棒棒糖,贝西一下跳起来夺走,跑到一边满意地剥开包装纸吃起来。

大头儿子跟着女孩走进大帐篷里,里面果然有大象、老虎、豹子什么的,吓得大头儿子站在门口不敢进去。

女孩跑过去骑到大象身上,然后拿起一串香蕉赶着大象走到大头儿子面前,把香蕉扔给大头儿子:“别怕,快进来喂大象吃香蕉。”

大头儿子接过香蕉,犹豫着走进帐篷里,然后人离得远远地把香蕉往大象嘴里送。

“用不着凑那么近,大象会用长鼻子卷的。”

大头儿子这才松了口气,把香蕉放在大象的鼻子前面,只见大象真的卷起香蕉,灵活地塞进自己的嘴巴里。

大头儿子笑了,好像也不怎么害怕了。

“上来吧,我们一起骑大象。”

“我……”大头儿子不想骑。

“就你这个胆小鬼,还想训练骑兵队?”

大头儿子连忙伸长脖子站直身体:“我才不是胆小鬼呢!我才不怕呢!”可他光说,就是站着不动。

女孩下来了:“告诉你吧,我的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舅舅舅妈、表兄表弟以及我,都是演马戏的……”

“真的?怪不得你不怕大象!”大头儿子惊叫起来。

女孩继续说:“我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每次演出都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那当然,我也最喜欢看马戏表演了!”

“可演马戏比看马戏还带劲哩!”

“真的吗?”

女孩点点头应了一声,然后又一下爬上大象:“快,上来吧,我从小就演马戏,这头大象跟我可好呢!”  大头儿子这才慢慢地往大象身上爬,可他刚爬上去就滑下来,再爬上去又滑下来,女孩用力拉也没用。

“阿花,快来帮个忙!”女孩竞冲正在一边打瞌睡的豹子喊。

大头儿子还没明白过来,屁股已经被一个毛茸茸的大脑袋托了起来,大头儿子用手轻轻一摸,吓得大叫起来:“救命呀!”

大头儿子终于也坐到了大象的身上,他一动也不敢动,就这么呆呆地让大象驮着走。当大象走到老虎跟前时,大头儿子又大叫着:“救命呀!”从大象身上一下滑下来。只见老虎一下扑过去,趴在地上接住大头儿子,再将他小心地驮起来,驮回到大象的身上……

“它们好像是不咬人的。”

“因为我和它们是好朋友啊!”女孩回答。

大头儿子问:“你们什么时候表演?”

女孩说:“我们只是路过这儿,不在这儿表演。”

他们又一起跑出了帐篷,远远地就看见三只小狗,已经变成三只斑点狗:黑团团身上被画上了白杠,白团团身上被画上了黑杠,黄团团身上被画上了红杠。那根原先将它们和树拴在一起的绳子也已经被解开了,三只小狗正在按贝西的命令练习跑步。P3-6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初,听说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来了一位年轻的女编辑。她是从幼儿园里来的老师,因为喜欢创作,已经发表了一些作品,所以来应聘当了编辑。还听说,那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365夜》,主编是鲁兵先生。鲁兵先生办事极为严谨、认真,凡入选的作品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即使已经入选的作品,也要在文字上仔细推敲修改。那时候,鲁兵视力近乎丧失,需要别人为他朗读初选的稿件,听到不够妥当的语句,他必会让其停下来,字斟句酌。听说朗读稿子的任务就交给了这位来了不久的女编辑,她就是郑春华。

因为喜欢郑春华那些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小诗、儿歌和童话,又因为她参与了《365夜》的编选工作.鲁兵经常谈起她的工作和创作,多有褒奖,也因此,我和她尚未见面就觉得很熟悉了。那段时间,她每有新作问世必寄给我,我们也常就文学,特别是幼儿文学的创作,切磋探讨。

不久,她有了一次进京学习的机会。她那次来京,看样子像是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所以还带着她的父亲——诗人郑成义写给我的信,嘱咐我对其女儿多加关照。有了这层关系,我自然也就有了一份责任。她在京学习期间,我记得她利用星期日的放假时间,像探亲似的来看望我,我们也得以坐下来,很从容地聊天,谈创作、谈工作、谈生活。

对一个人的真正了解和真实印象,永远不是在开始,而是在长久的交往过程中,是无意中给人留下的印象,而不是刻意造成的。在我看来,郑春华的创作是有准备的,这来自于三个方面:童年时代的文学熏陶、幼教工作的切身体会、初始编辑工作的严格训练。当然,这一切的准备还与她的性格禀赋相契合。郑春华心胸开阔,心直口快,伶牙俐齿,思维敏捷。这一切,常常会表现在她的作品中。

在这里,我要说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家喻户晓、影响颇大的作品。

在写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前,郑春华已有多部作品问世,并获过大奖。为什么单这部作品广受欢迎,经久不衰?这使人不能不对这部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加以关注。

选什么题材来写,这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熟知程度和关注热情。儿童文学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常常借助于对家庭、校园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幼儿文学则更偏重于家庭里发生的故事。作为从事过幼教工作的郑春华,自然会对家庭故事倾注全力地书写。从这部多达四十万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对家庭的热爱和投入的心血。她在家庭中尽职尽责,所以她才能把家庭发生的故事尽收眼底,并倾注感情于笔端。这些故事好像阳光下的花朵,花朵间飞舞着的蝴蝶和蜜蜂,给人带来的是乐观向上的趣味和快乐。这些故事里,没有廉价的噱头和搞笑,我们读到的是千千万万家庭里都有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多种多样的,有温馨的、有天真的、有幽默的、有惊险的、有智慧的……读了这部两百多篇的故事集,我心中对这样一个家庭的艳羡油然而生,随后便是掩卷思考:作者的灵感从哪里来?在我看来,它来自一个人的良知和母亲无私的爱。儿童文学应该是一种纯真高尚的艺术,因为它服务的对象就是最纯美的一群孩子,他们的心像浑金璞玉一般。作家要给这些低龄的孩子以力量,让他们有一双寻美的眼睛、向善的目标和求真的理想。这一切,不是靠说教,不是靠管束,而是靠表现和传达感情的艺术手段。儿童文学作家要有母性的情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的每一篇故事绝无卑陋世俗的东西,充盈的是满满的温暖亲切,就像阳光一样照彻情感的每一个角落,就像微风吹拂、林间鸟鸣一样朴素的自然天籁。

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幼儿文学的精品佳作,它有着朴素的美。将这种艺术风格和作者其他作品做一个对比,我发现其风格与所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我在设想,作者是运用一种口语在构思她的故事,就像她面对着她书中的主人公,讲给他们听。她的这种讲述的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而风格又会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的朴素简明就是为了便于口头的叙述和听觉的接受。因此阅读这本书是轻松快乐的。如果把这部故事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比较,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是富于情趣的,她的童话是富于巧思的,而这本故事的叙述是轻松的,有一种朴素的美。我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好像听到作者讲故事的声音,看到作者讲故事的表情。读这本书,会感觉逐渐走近主人公,走进这个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兴味。故事留在记忆里了,留下来的还有故事背后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思考是潜移默化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和儿童相处的方法。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因为作者爱书中的人,爱书中的家,爱生活。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

爱,可以使平平常常的小故事具有了深情厚意,让我们学会爱孩子,爱家庭,爱生活。我想,这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就是作家郑春华的意义。

二零一五年五月,才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懒人发明家(美绘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春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62053
开本 32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2015278035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5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