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香港史话/近代区域文化系列/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中国史话》系列丛书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

本册为《香港史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史专家刘蜀永教授编写,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香港历史与现状。

内容推荐

《香港史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史专家刘蜀永教授编写的香港史通俗读物,系2000年版本的修订本。《香港史话》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前的香港、英占香港的经过、香港与辛亥革命、香港与抗日战争、香港的政治制度、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的文化与教育、香港的社会问题、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和基本法的制定等,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可作为读者了解香港历史与现状的入门书籍。

目录

一 鸦片战争前的香港

 1.香港考古

 2.历史沿革

 3.经济开发

 4.海防要地

二 英国侵占香港地区

 1.割占香港岛

 2.割占九龙

 3.租借新界

 4.九龙城问题

三 香港与辛亥革命运动

 1.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源地

 2.香港兴中会与同盟会香港分会

 3.武装起义的基地

 4.革命宣传重地

 5.革命经费筹集和转汇之地

四 香港与抗日战争

 1.抗日救亡运动

 2.香港的沦陷

 3.营救进步文化人士

 4.日军占领下的香港

 5.港九独立大队的抗日活动.

 6.英国重占香港

五 香港的政治制度

 1.香港总督

 2.行政局和立法局

 3.香港政治制度的变化

六 香港经济的发展

 1.经济发展概况

 2.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

 3.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七 香港的文化与教育

 1.教育

 2.报刊

 3.文学艺术

八 香港的社会问题

 1.贪污

 2.娼妓

 3.赌博

 4.吸毒与贩毒

 5.黑社会种种

九 香港的回归

 1.中国人民的夙愿

 2.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3.基本法的制定

 4.特区政府的建立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很古的时候,就有来自祖国内地的移民和香港当地居民一起,共同开发这个地区。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移民活动始于东晋。东晋末年,卢循领导的浙东起义军曾经攻陷广卅城。起义失败以后,余部多退至今大屿山一带。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写道:“卢亭者,卢循前据广州既败,余党奔人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叠壳为墙壁。”这里没有明确指出避难海岛的名称。清代东莞邓淳在《岭南丛述》“卢亭”条则写道:“大奚山三十六屿,在莞邑海中,水边岩穴,多居蛋蛮种类。或传系晋卢循遗种,今名卢亭,亦日卢余。”

此后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发生在宋朝。据邓氏族谱,宋朝开宝六年(973年)江西吉水人、承务郎邓汉黻宦游至粤,定居于东莞圭角山下的岑田(今香港新界锦田)。他为邓族迁粤的始祖。邓族四世祖邓符协生于岑田,为熙宁进士,也是宋承务郎。据传,到明朝万历年间,邓氏后裔邓元勋已成为拥有良田万亩的富户。到清初康熙年间,邓族不仅拥有锦田一带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岛也拥有不少田地,成为首屈一指的望族。此外,北宋末年,进士侯五郎迁至东莞县,其子侯卓峰迁往今日河上乡筑茶寮,做小生意。其后人目前居住在新界的燕岗、金钱、丙岗等地。宋代以后,廖、文、彭等家族陆续迁入。他们与邓、侯两家族,合称新界五大族。

新界各族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创设书院、学舍,传播中国文化。据统计,这类学校共有25所。其中历史最久远的是宋朝邓符协为聚众讲学,在桂角山下设立的力瀛书院。其始创年代,比广东省内的著名书院广州禺山书院、番山书院等,还要早100多年。该书院遗址清初犹存。清朝时期,比较著名的则有锦田的周王二公书院、屏山的觐廷书室、九龙城内的龙津义学等。上述情况说明。香港地区的部分居民很早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香港地区山岭与坡地的许多地方,土质适于种植香木。当地在明朝盛产香木。这种香木属于莞香。又名女儿香,当年在广东与江浙等地备受欢迎。每当中秋佳节,运存在苏州府城的莞香,往往一个晚上就销售一空。王崇熙纂《新安县志》卷二《舆地略·物产》曾提及香港地区往昔出产香木的景况:“香树,邑内多植之。东路出于沥源、沙螺湾等处为佳。”沥源即今日新界的沙田等地,沙螺湾则在大屿山西部。今日沙田白田村附近尚有名为香粉寮的地方。清朝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1662—1684),清政府企图断绝闽粤沿海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实行沿海迁界30里以至50里的政策。香港地区的人民也被迫内迁,造成当地香业的凋衰。到雍正年间,在东莞又出了个因承旨购求异香杖杀里役的县令,种香人家纷纷忍痛砍树,四出逃亡。从此香木生产一蹶不振。P11-12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奠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教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人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活》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香港史话/近代区域文化系列/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蜀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9695
开本 32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9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6.58
丛书名 近代区域文化系列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