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各个方面的艺术家献身于实践,磨炼技巧,储运功夫,凭着激情和灵感从事创作、设计、表演和演奏,以其作品赢得了大众的称誉和共鸣。艺术理论家研究艺术的规律、审美和历史。能不能将实践和理论融通呢?《艺术学记》的宗旨,便是为此所做的记录:记学习者的心得与体会;记创作者的经验与感受;记教育者的传薪与解惑;记研究者的思考与成果。
总之,是用文字将艺术的一切都记下来,通向艺术学的学科建设。
图书 | 艺术学记(第1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各个方面的艺术家献身于实践,磨炼技巧,储运功夫,凭着激情和灵感从事创作、设计、表演和演奏,以其作品赢得了大众的称誉和共鸣。艺术理论家研究艺术的规律、审美和历史。能不能将实践和理论融通呢?《艺术学记》的宗旨,便是为此所做的记录:记学习者的心得与体会;记创作者的经验与感受;记教育者的传薪与解惑;记研究者的思考与成果。 总之,是用文字将艺术的一切都记下来,通向艺术学的学科建设。 目录 卷首语 艺术学理不可少 ——写在《艺术学记》之前 论现代设计活动的思维形式 从发散的多元到主次分明的多元 ——中国装饰艺术发生期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提纲) 论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的缺陷和发展方向 汉墓壁画女娲图像的宗教认识 深邃的意境创造人性美的张扬 ——论大足石刻艺术之人体美 多元互动的魏晋南北朝设计文化 北朝造像碑设计艺术研究 胡汉互动与交融的北朝、隋、初唐服饰 宋代家具与社会生活 苏州云岩寺塔北宋初年灰塑图像初析 序三篇 “竹林七贤”名实考 变文讲唱与皮影戏表演的关联研究 论两宋风俗画的“俗化”和“雅化” 中国古代山水画诗画一律探析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与“和谐” 概论手艺 论中国设计艺术从近代到现代的演变 民国初年至抗战前的设计艺术 经济形态对羌族造物设计的影响 伊斯兰文化在8—18世纪对中国设计艺术的影响 近代西方设计艺术与其传统手艺关系探究 ●本集文后之补白尾饰,均为史前之彩陶与刻画纹样。 ●封面图案为汉代画像石《门阙图》,江苏邳州出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学记(第1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道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097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2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85 |
宽 | 21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