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在多次为北京大学同学开设艺术类素质教育通选课《影视鉴赏》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电影文化的广阔空间;电影艺术的创造与生产;电视艺术的生产等。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图书 | 影视鉴赏/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教材是在多次为北京大学同学开设艺术类素质教育通选课《影视鉴赏》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电影文化的广阔空间;电影艺术的创造与生产;电视艺术的生产等。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讲 导论:影视与影视艺术概说/001 一、影视概说: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电视?/001 二、影视艺术作为新艺术及其复杂性/004 三、影视文化之反思/009 第二讲 “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013 一、电影:“第七艺术”的命名/013 二、电影成为艺术:心理动因和物理原理/016 三、新兴的电视媒介和电视艺术/019 第三讲 语言的自觉:电影走向独立艺术之途/024 一、电影艺术语言的自觉/024 二、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028 第四讲 “综合性”: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036 一、电影与戏剧/036 二、电影与文学/041 三、电影与造型艺术/047 四、电影艺术的“综合性”辨析/049 第五讲 电影文化的广阔空间/052 一、电影艺术的“文化革命”/053 二、电影文化与“公共文化空间”的诞生/056 三、电影艺术的多元文化性/058 第六讲 电影艺术的创造与生产/074 一、电影艺术的创作过程和集体创造性/074 二、编剧:“一剧之本”的创作/079 三、导演:“导演作为中心”/088 四、表演的艺术/096 第七讲 电视艺术的生产/104 一、电视艺术形态/104 二、电视生产流程与重要环节/106 三、电视剧艺术/111 第八讲 影视艺术的语言/114 一、摄影机的介入与创造/114 二、镜头与画面、光与色彩、声音与音乐/123 三、影视艺术语言的辩证法:蒙太奇与长镜头/131 第九讲 影视艺术的接受/138 一、电影的“格式塔”心理学/138 二、关于银幕的譬喻:窗户、画框、梦、镜子?/141 三、影视艺术接受的心理特点/144 第十讲 影视批评/149 一、电影批评的角度/149 二、电影批评的方法与流派/152 三、开放的影视文化批评理论及实践:《电影传奇》、《艺术人生》/157 第十一讲 关于电影的电影/165 一、《天堂影院》:我们在电影中长大/165 二、《后窗》:“窥视”的“合法化”/168 三、《开罗的紫玫瑰》: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穿行/170 四、《雨中曲》:电影历史的电影化表现/172 第十二讲 走向艺术的里程碑/175 一、《战舰波将金号》:冲突的张力理性的激情/175 二、《淘金记》:一个美国小人物的“含泪的笑”/179 三、《公民凯恩》:现代性的深远指向/181 四、《偷自行车的人》:“还我普通人”/185 五、《铁皮鼓》:“小人儿”看到的壁画“铁皮鼓”敲出的历史与人生/189 六、《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简单,然而醇厚且深刻/193 第十三讲 现代主义的浪潮/197 一、《四百下》: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7 二、《广岛之恋》:记忆的梦魇意识的流动/200 三、《筋疲力尽》:“新浪潮”电影美学的宣言书/202 四、《第七封印》:银幕上的哲学/205 第十四讲 后现代的迷舟/209 一、《罗生门》:“非确定性”的深度与魅力/209 二、《邦妮与克莱德》:“雌雄大盗”的黑色幽默变奏曲/213 三、《飞越疯人院》:关于“疯狂”的话语权力/216 四、《疾走罗拉》:时间的“后现代”游戏与“新人类”一族之“酷”/220 第十五讲 中国的道路/224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家庭为载体的民族心灵史诗/224 二、《小城之春》:“家”的寓言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理写实/227 三、《早春二月》:中国知识分子的“早春忧郁”与 “多余人”形象/230 四、《黄土地》:“文化寻根”的世纪悲凉与影像美学的崛起,234 五、《红高粱》:生命的劲舞感官的盛宴/238 六、《重庆森林》:迷失在都市丛林/241 七、《阳光灿烂的日子》:成长的烦恼与青春的诗意/247 八、《小武》:纪实的补课与救赎/250 九、《太阳照常升起》:分段叙事、梦幻拼贴与复杂的主题寓意/253 十、《集结号》:双重突破与“平民的胜利”/257 附录一:本书主要参考书目及建议阅读书目/263 附录二:外国电影精品编年/264 附录三:中国电影精品编年/269 后记/27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影视鉴赏/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旭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3878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