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撕开的黎明(孔庆东卷)/中外名家经典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受这种或那种的教育吗?我们有什么权利让一个洁白的生命按我们的思维模式去成长,我们怎么能保证我们的想法不是大错特错、荒谬绝伦?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难道就非得成为某种思想的实验品么!

“五四”的意义,远非赵家楼的一把火所能概括。如果站在“五四”高潮甫歇的1921年来近距离地回瞥“五四”,就会发现,刚刚过去的五六年,已然从文化穹庐上撕下了一块遮天蔽日的血腥之幕,这才使得20年代的中国,开始呈现出一片“初日照高林”的早春气息。所谓“五四”,并不是公元1919年春夏之交的一个日子,而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灵童转世”,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时代的胎动期。

内容推荐

北大教授孔庆东谈教育和启蒙,孩子的生命非得成为某种思想的试验品么?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成功?灵魂工作者还能逮着老鼠?“五四”的狂飙是怎样带来一片中国文化的早春气息?……

目录

高考制度之我见

咋教育孩子

阿蛮语录

卖肉与成功

迟到与礼数

发型自由化运动

不要蒙住学生的眼睛

灵魂工作者还能逮着老鼠吗?

庆东版“围炉夜话”

语文教学的改革与传统

拯救的无奈

删改的奥秘(十则)

语文老师孔庆东谈数学

理直气壮读金庸

《天龙八部》能入选中学课本吗

看月

五地书

情诗一束

“五四”何罪?

撕开的黎明:狂飙为谁从天落

猛士如云唱大风

面对没有上帝的世界

苍凉的碑林

“北大醉侠”访谈录

再建一个文化中国

老舍的幽默

钱钟书的幽默

英雄难得是知音

严家炎:豪华落尽见真淳

云破月来刘云若

王瑶先生学术精神的启发

情深意切十九札

毛选的人格魅力

俳句意境与中国古典诗歌

纯洁的生命诗篇

腐败的旧体诗

激流中的左翼文学

老舍的散文语言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学

现代文学研究之我见

现代派诗歌的东方色彩

乡土文学的失落情结

中国现代散文的建立和发展

试读章节

《高考制度之我见》

现行的高考制度已经实行整整20年了。应当承认,20年来,这套制度为我们国家遴选出了大量的人才。对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民主性,有效性,无疑应当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许。

但是,任何一套运行机制都有它功能衰竭的时候,不可能是一架永动机。它衰竭的因素不是外来的,而是原来就隐含在机制的内部,逐渐显示出其日益有力的一面。现行高考制度在它的前10年,即1977年-1987年,可以说是利大于弊,它的衰竭因素被深深压抑着。特别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凭分数、凭学习水平上大学,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人才结构的大调整、大集中,它为千千万万贫寒的工农子弟和普通知识分子的后代提供了在高层次上实现自我的人生机会,那时候,这套制度本身就体现着科学与民主的五四精神。多少人家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流下了幸福的热泪。古人所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翻身”情怀激励了那一代人才报效国家、报效社会的志向。那一代人今天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主力。

但是从第二个10年开始以后,这套高考制度的负面效应开始暴露。进入9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走向利弊参半乃至表现出弊大于利的趋势。其中的关键不在“考试”,而在“统一考试”。一概反对考试,是一种无政府主义思想。任何社会都不能免除对其成员的必要考核。但全国一体的大一统考试体制,却从根本上制约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考试本来是对教育的检阅,但现在却本末倒置,为了考试而教育。所以,广大中小学生的许多精力和时间用于训练考试技巧,最后变成一个个考试机器,个性被压抑,特长遭扼杀。上了大学之后,回首一片茫茫,学过的东西大多数是无用的和错误的。全国几千万青年学生虽读了十几年的书,却既无独立思考能力,也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只能叫做“准人才”。在社会选择多元化的今天,这样的人才格局显然是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高考制度已成为民族文化走向的一个“瓶颈”。因此,改革高考制度势在必行。

改革的关键在于打破“大一统”。前提是完善和落实高中会考。会考只作为高中教育的一种资格证明,会考成绩可以作为高考的参考。然后下放政策,由各地区、各高校自主招生,甚至各系各专业也可以自主招生。当然,这需要一个配套齐全的系统工种,几年之内还不能完全做到,但必须向这个目标迈进,才能把教育的死水重新激活,不尽人才滚滚来。

《咋教育孩子》

还有一个多月,孩子就要出世了。我那小市民的太太,整天腻着我商量将来如何教育我们这“爱情的结晶”。依着她的意思,三岁学英语,六岁弹钢琴,从小便知道左手拿叉,右手执刀;进门用香皂洗三遍手,出门从不吃小摊上的东西……我听着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我说你怎么比“四人帮”还能摧残祖国花朵啊?你这一套,跟那三岁磕头、六岁缠足只有时代的不同,其罪恶本质都是一样的!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造就一个废物加奴才。兵荒马乱的年月,他肯定先死;太平盛世,他什么也享受不着。你看你丈夫我,英语不会,钢琴不懂,吃饭以手为又,以齿为刃,一块香皂用半年,专门吃各种小摊,结果活得天天快乐,人人爱戴,多么自由,何其幸福,连你这么高雅的女同志都愿意嫁给我,这是为什么?

太太说,那依着你呢?

我庄严地思考了一阵,说:首先得进行饥饿教育,让他知道啥叫饿。知道饿才知道天下没有不好吃的饭,才知道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当然,还有寒冷教育、疼痛教育、挫折教育、羞耻教育、孤独教育……总之,要让他挨饿受冻,挨打受骂,摔倒了绝对不扶他,从不给他零花钱,从小要自食其力,知道人生之艰难,世道之险恶,为争取自由而进取,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太太说:“四人帮”加上希特勒,也不如你凶残。你这老不死的,成心要虐待死我的孩子,我还不如把他送孤儿院呢!

我说反正不能像你那么办。太太说要像你那样办我跟你拼了。吵了一遍又一遍,一直上升到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育人还是用修正主义思想育人的高度,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最后,我忽然想通了:“咱别吵了,这么办也好,那么办也好,咱们征求过孩子意见吗?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受这种或那种的教育吗?我们有什么权利让一个洁白的生命按我们的思维模式去成长,我们怎么能保证我们的想法不是大错特错、荒谬绝伦?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难道就非得成为某种思想的实验品么!”

太太说,那怎么办呢?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撕开的黎明(孔庆东卷)/中外名家经典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孔庆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8553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3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