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进行理论探讨,旨在为当代德育重建提供学理依据。着重就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生成与传统德育模式的建构、“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多元价值文化激荡下的当代德育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力求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资源整合与德育改革走向进行理性设计。全书力求贯通古今、汇合中外,并将理论锋芒指向当代中国德育的改革实践及其发展趋势。
图书 | 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重建研究丛书/大教育书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进行理论探讨,旨在为当代德育重建提供学理依据。着重就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生成与传统德育模式的建构、“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多元价值文化激荡下的当代德育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力求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资源整合与德育改革走向进行理性设计。全书力求贯通古今、汇合中外,并将理论锋芒指向当代中国德育的改革实践及其发展趋势。 内容推荐 作者从史论结合的视角探讨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围绕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突出时代问题意识,着重就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儒家德育范式的建构、“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多元价值文化激荡下的当代德育问题与对策进行论述,并对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资源整合与德育改革走向进行深入的探讨。 全书注重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的统一,实践探索与理论提升的结合,力求以独特视角揭示中国德育改革的复杂面相、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以期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文化资源。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儒家德育范式的建构/001 第一节 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与特质/001 一、多元价值论争与儒家主流价值观念的确立/002 二、儒家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007 第二节 儒家德育范式的理论建构/013 一、树立崇高的理想人格/013 二、植根深层的心性血脉/016 三、构筑严密的德教体系/018 四、突出自觉的个体修养/022 五、注重巧妙的启发诱导/027 六、提倡辩证的知行关系/028 第三节 价值观念批判与儒家德育范式的变革及其限度/030 一、“天崩地解”与儒家主流价值观念的自我批判/031 二、儒家德育范式的变革及其限度/037
第二章 “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045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异动/046 一、封建末世的衰败与西方强国的挑战/046 二、传统价值观念之异动/049 三、“中体西用”的价值建构及其对传统德育思想的冲击/057 第二节 救亡图存与新德育思想的萌发/065 一、甲午战败的刺激与天演论的传人/065 二、中西德育思想之“格义”与德育内容之变化/068 三、“新民说”与近代德育观念的提出/079 四、仍囿于“中体西用”范围的清末学校德育/086 第三节 新德育思想的探索与推进/091 一、“行易知难”与德育观念之转变/092 二、“造成完全人格”与“五育并举”/100 三、中西德育思想之日趋交融/108
第三章 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上)/111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价值观念的根本变革/112 一、王朝崩溃与回光返照/113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封建道德教育的全面批判/116 三、改造国民性与独立人格之追求/127 第二节 多元价值追求与现代德育理论的多维探索/135 一、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与中外德育思想的进一步融合/135 二、自由主义德育观/142 三、文化保守主义德育观/150 第三节 走向规范与完备:民国时期学校德育实践的是非评判/159 一、民初学校德育的进步与倒退/159 二、五四时期学校德育之现代转型/169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民主义德育之实行/176
第四章 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下)/187 第一节 新价值理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德育观/187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曙光与新德育观的初步建构/188 二、革命的主导意识与新民主主义德育观的生成/197 三、建设共和国的价值旨趣与共产党德育观的再探索/205 第二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实践的理论透析/212 一、主旨文化变迁与学校德育建设的紧跟流变/212 二、共产党的政治理念与学校德育的工具性/221 第三节 叩问学校德育理想与实效/240 一、德育理想的高扬/241 二、德育工作由高效走向失效/250
第五章 多元价值文化激荡下的当代德育问题与对策/259 第一节 当代德育的复杂时代背景及面临的挑战V260 一、改革开放带来主体意识的觉醒/260 二、市场经济引发精神家园的失落/265 三、全球化背景下价值文化的多元性/269 第二节 价值观念嬗变及其对学生的影响/273 一、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嬗变/274 二、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特点分析/281 三、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透析/287 第三节 转型期德育角色担当的落差/293 一、直面现代化进程的道德冲突与困惑/294 二、网络挑战道德价值导向/299 三、“美丽的谎言”——诚信品质的无奈遗失/303 四、德育的自我审视:我们如何赢得未来/308 第四节 回应:当代德育思维的文化价值转换/314 一、关照学生的生命个体/314 二、寻求学生心灵秩序的平和/318 三、营造学校德育的人文土壤/321 四、调适学生主体的价值文化冲突/325 五、走出困境:德育目的观的现代化转换/329
第六章 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资源整合与德育改革走向/333 第一节 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人”/333 一、从社会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334 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后现代思维的启示/340 三、双重挑战与“中国现代人”的素质培养/352 第二节 东西方价值整合与当代中国德育改革走向/365 一、东西方价值整合与全球伦理建构/365 二、民族语境与土壤中的德育文化精神/372 三、立足生活实践的大德育理念/378 四、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德育改革/387 主要参考文献/397 后记/41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重建研究丛书/大教育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书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3862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1 |
丛书名 | 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重建研究丛书 |
印张 | 2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