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雨果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简明的风格,翔实的材料,紧扣雨果的一生和他的创作道路,细致研究各个阶段的每一部重要作品,尤其对作品的发生,在同时代的意义,都有详细的分析,而这正是我国雨果研究力不从心的方面。这是一部篇幅不大而信息量很大的书。

内容推荐

这部《雨果传》是专家为普通教师和学生撰写的读物。全书以简明的风格,翔实的材料,紧扣雨果的一生和他的创作道路,细致研究各个阶段的每一部重要作品,尤其对作品的发生,在同时代的意义,都有详细的分析,而这正是我国雨果研究力不从心的方面。《雨果传》是一部篇幅不大而信息量很大的书。

目录

中译本序

引言

第一部分 征服者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1802-1819)

第二章 见习文学家(1819-1827)

第三章 “最强有力的浪漫主义脑袋”(1827-1831)

第二部分 成功者

第四章 文学界的拿破仑——从“响亮的回声”到《诗人的职责》(1831-1840)

第五章 法兰西世卿。史诗的觉醒(1840-1851)

第三部分 流亡者

第六章 反抗(1851-1853)

第七章 沉思者(1853-1855)

第八章 先知。过往的史诗和永恒的史诗(1855-1859)

第九章 使徒。今天的史诗(1859-1862)

第十章 大海。牧歌和史诗(1862-1870)

第四部分 永存者

第十一章 仲裁者。今天的史诗和昨天的史诗(1870-1877)

第十二章 偶像(1877-1885)

结论 维克多·雨果的天才

参考文献提要

雨果生平和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雨果离开中学,和母亲及两个哥哥先是住在小奥古斯丁修士街18号,1820年7月后,住梅齐埃街10号。他得到母亲的鼓励后,对自己初涉文坛时的安排十分当心。他前几次获得的奖赏让他接触到法兰西学士院资历最深的前辈弗·德·纳夏多(F.de Neufchateau),终身秘书、戏剧家雷努阿尔(Raynouard),以及图卢兹的几位院士,都比他年长14岁的诗人吉罗(Guimud)和苏梅(Soumet),他们两人是第一代的浪漫派。1819年9月,他写成并发表一首讽刺诗《电报》和一首颂诗《旺代的命运》,颂诗献给夏多布里昂。12月,他和两个哥哥创办一份刊物:《文学保守者》。刊物的名称在双重的词义上,是对夏多布里昂办的报纸《保守者》表示政治上的敬意。这位大人物对颂诗《贝里公爵之死))的青年作者格外垂青,稀里糊涂地为他提供了一句招呼语“神童”,虽然事后他自己予以否认,但这两个字还是以他的名义流传开了。

这首颂诗对诗人的生涯很重要。路易十八通过在我们看来是老套的颂诗,看出了作者的真诚,用维尼的话说是“虔诚和保王思想有点狂热”,赏赐给他一笔500法郎的赏金,这是第一次给他诗歌天才的报酬。这次国王的奖励让雨果开始写官方的诗体,以后组成了《颂诗集》的主体。同时,他让《文学保守者》的事业出了名,这首颂诗早已在《文学保守者》刊出(1820年2月),不久《保守者》报提到了这首诗。

这份出版物原则上是半月刊,一直发行到1821年3月。对雨果而言,创办《文学保守者》有两项坚定的目的:投身文学界,也是出于发表自己诗歌的需要。他自己的诗不足以维持一份刊物。他得到两个哥哥的协助,又借助不同的署名分身有术(奥弗内侯爵,或各种首字母缩略词)。这样,已经成为“百花诗社”大师的年轻作家,开始掌握新闻业的多种任务:文学评论、戏剧评论和艺术评论,甚至小说(第1版的《布格一雅加尔》,1820年6月)。圣伯夫正确地指出这样的实习是大有裨益的。维克多,雨果的判断逐步形成,已经具有特色,文风细腻,虽然有装出比自己年龄成熟的迹象,但态度认真,思维敏捷,除了对拉辛不公正以外,并不令人失望。如果我们撇开即兴的书评来看,他的选题很好:合尼埃(从作品一出版开始)、拉马丁、玛塞琳娜·代博尔特一瓦尔莫,当然还有沃尔特·司各特。合尼埃的作品由诗人拉图什于1819年出版一册诗歌,说真的使他迷恋的主要是诗人的命运和他写的悲歌,而不是诗人的技巧和语言,这些他认为有点“蛮气”。未来《惩罚集》的诗人似乎没有在意《长短集》中炽热和尖刻的抒情,但他从中吸取了自己颂诗《诗人在革命中》的献词。比之于合尼埃的多神教,他更欣赏所谓的合尼埃继承者拉马丁的“神爱”,或如他在《颂诗集》献词中所称的“安德烈·合尼埃第二”。浪漫派和古典派的帽子使他产生了他很晚才放弃的悲观隋绪。他把两个诗人放进同一个提法,几乎是一种文字游戏,称合尼埃是“古典派里的浪漫派”,而称拉马丁是“浪漫派里的古典派”。两个诗人都给他提供了就近研究的典范,《尼罗河上的摩西》(1820)和《致谢里齐山谷》(1821)分别采用了《年轻的女囚徒》和《谷》的节奏。

这不是仅有的典范。献词是当时的时髦,主要是为了装饰,而不是表明灵感的来源,但这能告诉我们年轻诗人的兴趣和阅读情况。《颂诗集》的献词里有维吉尔和塔西陀,有夏多布里昂和拉梅内,有福音书和《圣经》。《冰岛魔王》里的献词大量借取莎士比亚的文字,数量多得令人吃惊。不久又将出现的名字有维尼、诺迪埃和拉马丁。要整理他阅读的书籍,还可以加上斯达尔夫人,她让雨果发现了德国,加上若干英吉利海峡彼岸的幻想小说家,他们的译本为他打开了新的天地。

这份评论的任务有益地扩充了他的知识范畴,也扩大了他交往的圈子。我们并不确切地清楚他结识新交的方式方法。一年以后,他昨天的评判者苏梅、吉罗、雷塞吉耶(J.de Ressegttier),已经是他今天的朋友了。他被引进圣弗洛朗坦街爱弥尔·戴尚(Emile Descflamps)家的客厅。他看来是在这儿第一次听人谈到浪漫派的。他大概也是在这儿遇见了维尼,和他结为至交。圣瓦尔利(A.de Saim—Valry)和加斯帕·德·蓬斯(Gaspard de Pons)也认识了他。1821年2月,他给德·波纳尔特(de’Borlaid)和其他人创办的文学家协会捐款,以便“唱出所有保王派缪斯的声音”。罗昂公爵(duc de Roflan)因为丧妻的悲痛而进入神学院,雨果借助他结识了修道院长拉梅内,院长成了他的忏悔师,认为他的灵魂是“最纯洁和最安静的”。维尼欣赏他生性羞涩、几乎怕和人交往的清教徒性格,但他以后又为他清教徒性格的消失而感到遗憾。

家庭的悲剧不久因母亲的逝世而解决,年轻人因此过早地成熟。他持重、羞涩和激情的三重性格在他的爱情故事里充分地反映出来,我们可以在《写给未婚妻的信》里逐日注视着他。《写给未婚妻的信》到1901年才出版。这部部分是私底下写的通信集的起讫时间为1820年1月到1822年10月,显示出一种自称是“阴郁”的心灵中敏感、骄傲和纯真的奇妙组合,显示出一颗我们发现在爱隋上竟是如此清纯的心。雨果夫人生前一直反对自己儿子和老朋友女儿的婚事,有门户方面的考虑,也许也有暗中的怨恨——保尔·富谢在工作上参与了对拉奥里的审判。母亲的过世让维克多陷入痛苦之中,无所适从。母亲曾经是他童年时期的知己,是他良心的导师,是他少年抱负的倾听者。他将住在靠近以前寄宿学校的蟠龙街30号,一间小房间,他在写马吕斯的青年时期时提到过。(《悲惨世界》第三部)可是,母亲的去世给了他公开恋爱的自由,他刚刚解放,便急于为自己寻找新的朋友。富谢先生禁止维克多再去看他的“未婚妻”,他以年轻人的冲动自称是她的“丈夫”。这位谨慎的公务员在没有了解更多的情况前,不谈这桩和没有收入、前途成问题的年轻人的婚事。1821年7月,求婚者步行到富谢全家所在的德勒的行为,加上他热烈的辩护,动摇了女家的抵制。1822年3月,求婚者取得了自己父亲的同意,他11月后和父亲恢复了关系,后者告诉儿子自己结婚的消息。春天,他受到邀请去富谢家租了一幢房子的尚蒂伊。6月,出版《颂诗和杂诗集》,接着诗集又意外地得到一笔1000法郎的年金,克服了女方最后的犹豫。1822年10月12日,婚礼终于在圣苏尔比斯教堂举行,由4个月前受圣职的罗昂公爵主持。

P34-38

序言

为雨果写传,是要有勇气的。

应该说,为一位作家,尤其是为一位诗人写传,都不容易。为什么为雨果写传,特意提出要有勇气呢?法国文学史上有两位作家,一个是18世纪的伏尔泰(1694—1778),一个是19世纪的雨果(1802—1885),两人都长寿,多产,多才多艺。伏尔泰活了84岁,雨果活了83岁;伏尔泰活满了法国大革命以前的整个18世纪,雨果活满了几乎整个19世纪,都是世纪老人。雨果说:“伏尔泰不仅是个人,他是一个世纪。”我们同样可以说:“雨果不仅是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伏尔泰是哲学家,历史学家,剧作家,诗人,小说家,政论文作家,书简作家,评论家等。雨果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政论文作家,游记作家,画家,也有历史著作,留下3万多封书信。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伏尔泰全集暂编目录》,仅仅列举篇名,长达118页。法国“国立印刷所版雨果全集”的出版周期是47年,最新一版《雨果全集》由塞巴谢(Jacques Seebacher)教授和罗萨(Guy Rosa)教授主编,还动员了27位雨果专家。

做一个伏尔泰专家不容易,做一个雨果的研究家也不容易,试问,为伏尔泰立传,为雨果写传,难道不是需要一点勇气吗?译者曾认识波莫(Ren~Pomeau)教授,他生前完成一件壮举,主编了一部五卷本的伏尔泰传——《伏尔泰和他的时代》(Voltaire en son temps),而完全由他一人执笔的只是第1卷而已。波莫教授身为法国文学史学会会长,一生奉献给伏尔泰研究,毕其一生,只写了一部伏尔泰传的三分之一左右。

回顾从事雨果研究的专家,在今天雨果研究分工越来越细的时候,有勇气提笔写雨果传的人是不多的,

不过,每当雨果的重要周年纪念,我们会看到有新的雨果传问世。1952年,雨果诞辰150周年之际,我们有亨利,吉伊曼(Henri Guille—min)的《雨果谈雨果》(Victor Hugo par lui-mOme),这薄薄的一册有一半是雨果作品选,介绍雨果生平的前一半仅合中文五六万字,虽然简明扼要,但不足以担当传记的重任。我们还有莫洛亚的《雨果传》(Olympio on la Vie de Victor Hugo),莫洛亚是作家和历史学家,一生服膺雨果,他写的传内容翔实,文采斐然,这部记叙体的传记是非专家写雨果传的典范之一。

1985年,雨果逝世100周年之际,我们有历史学家德科(Alain De caux)的《雨果传》(VictorHugo),德科和莫洛亚一样,也是法兰西学士院院士,是普及历史知识的大师。我们还有巴雷尔(Jean—BemandBarrere)增订版的《雨果传》(VictorHugo,l’homme et l'oeum)。

2000年,在雨果诞辰200周年的前两年,译者去巴黎访问,6月17日,参加“国际雨果研究会”一年一度在于贝斯菲尔德夫人乡间别墅举行的集会。我们在会且获知2002年将有三种新的雨果传面世。第一种是当代畅销书作家马克斯·伽罗(Max Gallo)的作品,专家一致认为,伽罗并非雨果专家,但他是写书大家,会写得趣味盎然,但最终效果如何,专家们都不予置评。第二种是戈东(Jean Gaudon)教授的作品,戈东是大师级的雨果专家。我们知道,他倾注10年精力,完成了《雨果通信全集》。戈东的电脑里储存了雨果的全部书信,而且基本上没有以书本的形式出版过。我有近期拜访他的计划。第三种是奥瓦斯(Jean—MarcHovasse)的作品。

奥瓦斯是新生代的雨果专家,三十刚出头,今天也是与会者。我初次认识他,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他拉到一边,问他何来胆量,敢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以及一位写畅销书的老手,一比高下。原来,以出版“大型传记丛书”闻名的法亚尔(Fayard)出版社约请《雨果全集》的主编塞巴谢教授为雨果200周年写一部新传。老教授纵有学力,却乏精力。于是,塞巴谢教授将此重任托付给年富力强的晚辈奥瓦斯。我又问,这部新传将“新”在何处?它能在哪些方面超越前人和同类作品?奥瓦斯很谦虚,仅仅表示,他的传记力求让传主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保持应有的平衡。我这才想起,我们经常提到的几部雨果传,包括莫洛亚的《雨果传》,几乎都有一点头重脚轻的不足。对于雨果的前半生,尤其是作为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生活和作品,大多写得津津乐道,不厌其详,对于雨果流亡海外19年的经历,也有较好的交代,但对1870年9月回国后,直至1885年老人逝世,这段15年多的晚年,多数传记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以德科的《雨果传》为例,流亡前的49年占全书内容的十分之八,雨果回国后的最后15年,个人生活,文学创作,尤其是社会活动,都有很多内容,却不足十分之一,这很难让人心服。其实,综观雨果一生,从“少年神童”开始,到“共和国的祖父”结束,每个阶段都丰富多彩。如果偏重雨果的前期和中期,有意无意地忽略他的晚年,顾此失彼,有损雨果形象的完整性,尤其有损雨果作为社会活动家的高大形象。我们感到,奥瓦斯有了新的立足点,对自己的新传抱有信心。

3天后的6月20日傍晚,我去戈东家拜会戈东夫妇。我们当然谈到他会在2001年底出版的《雨果传》。早在1989年,我第一次见到戈东教授时,他就曾很有见地地认为,随着《雨果通信全集》的出版,雨果的传记必须重写。今天虽然第2卷《雨果通信全集》才出到1839年,但整部《雨果通信全集》都保存在戈东的电脑里。全世界也仅仅只有戈东夫妇才掌握和拥有这份重要而又宝贵的材料,由他来“重写”雨果传记,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部新的《雨果传》有什么特色吗?戈东表示:第一,他要写得生动有趣,要让广大读者爱读,即我们所谓的可读性要好;第二,他的书中会提供许多前人没有写过的新材料,会揭示雨果生活和创作中人所未知的新内容,这应该是他的王牌了;第三,他的新书中要字字句句有来历,有根据,要有可靠的资料作为依据,即我们所谓的科学性。给名人写传,要可读性和科学性两全其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者写传,读者对科学性比较放心,但能否引人入胜,要看学者的文学功底了。好在戈东曾经写过一部小说,虽不是文学杰作,但毕竟有文学创作的经验。

我故意问他是否知道新秀奥瓦斯和作家马克斯,伽罗各自也在写一本新的雨果传。戈东完全清楚。他只对马克斯,伽罗的书发表意见。戈东认为,马克斯·伽罗的新传会写得生动,资料会面面俱到,但不会有新意,不会有新的内容。但是,他又悲观地认为,马克斯’伽罗的书肯定会成功,会畅销。马克斯·伽罗是畅销书作者,他的出版社是出版畅销书的出版社,这就保证这本雨果新传会是一本畅销书。戈东虽然深知出版界的弊端,却并不因此对自己的写作有任何懈怠。学者的本色是客观而冷静。戈东说,他自己拟好了创作的“脚本”,按照既定的大纲在写,但又未必按照年代的顺序从头写到尾。我预料他的新传会抖搂出许多新鲜的“猛料”来,会改变雨果在我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

2001年底,伽罗的两卷本《雨果传》率先在XO出版社出版,厚厚两大册。第1卷:“我是一股前进的力量!”,引自雨果诗剧《埃尔那尼》第三幕第四场的一句诗;第2卷:“我就是最后一名!”,引自雨果诗集《惩罚集》中《最后的话》的最后一句诗。奥瓦斯的《雨果传》在法亚尔问世,但只是第1卷“流亡前”:1802—1851年,共1461页,第2卷“流亡中和流亡后”待出。我们注意到,1851年是雨果政治生活和文学创作的转折点,这样,另有一半的篇幅留给了雨果的下半生,扭转了以往传记的偏差。看来,奥瓦斯的《雨果传》全书会有3000页的规模。但是,直到2002年底,我们还没有见到戈东的《雨果传》。戈东是个勤奋的学者,但我们知道,2002年压在戈东身上的任务真是不少。

这样,雨果诞辰200周年时,我们只有半部新的“雨果传”出自专家之手。2003年中,我们在选定翻译巴雷尔的原著之前,和巴黎的戈东教授取得了联系。如果时间赶得上,我们希望翻译戈东教授的新书,可以和世界“同步”。7月12日半夜,电话里传来巴黎的声音:新传没有写好,两大册,内容“很新,很新”,篇幅估计有2000页,由弗拉玛里翁(Flare—marion)出版社出版。

我们推荐给读者的这本《雨果传》,原名《雨果的生平和创作))。作者巴雷尔(Jean—Bertrand Barr6re,1914一1985)是上一代的雨果研究家,是大师级的人物。他的三卷本《雨果的想像力》是雨果研究的经典作品。出版本书的Sedes出版社是一家专业的教育书籍出版社,所以,这部《雨果传》针对的读者首先是教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对中国读者来说,《雨果传》虽然篇幅不长,但知识容量很大。对于一般读者,对于不十分了解雨果生平,尤其是不很熟悉雨果创作的读者,可能莫洛亚的《雨果传》读起来更加方便些,也更加轻松些。莫洛亚的《雨果传》在我国已有三种译本,即沈宝基、筱明和廖星桥合译的《雨果传》(1983,湖南人民出版社),陈伉从俄语转译的《伟大的叛逆者——雨果》(1986,世界知识出版社),程曾厚和程干泽合译的《雨果传》(1989,人民文学出版社)。这部好书能有三种中译本,我国读者对雨果的生平事迹就不再陌生了。因此,我们希望为读者介绍的第二部雨果传,应该提高一步,可以是专家的著作,能提高我们认识雨果和研究雨果的水平。在目前条件下,找一卷本的雨果传,巴雷尔的《雨果传》便是我们的选择。

巴雷尔的书是专家为有基础的读者写的,而这个基础是我国一般读者所不具备的,即使对从事外国文学、但不熟悉雨果作品的专家,也会有不便之处。而雨果面广量大的创作,还有很多没有介绍过来,有介绍的译本也未必尽如人意。所以,本书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对我们会是很新鲜的,出现的大量书名和人名会是有些陌生的。

本书把雨果一生的创作看成一个整体,联系整体研究各个阶段的每一部作品,对雨果的创作道路,对每一部作品的发生,对雨果作品在同时代的意义,都有比较详细的分析,而这正是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方面。巴雷尔经常写得过于简约,引证不多,引文基本上不注明出处,极个别地方还有一点点专家的卖弄。我们尽可能补上力所能及的注释。我们希望,这本篇幅不大的《雨果传》,是一本能给我们打开一点眼界的书,是一本能让我们和国外雨果研究多少可以接轨的书。

本书作者巴雷尔长期在世界各国教授法国文学,担任英国剑桥大学法国文学专职教授将近30年之久。

本书后面的“雨果生平和创作年表”为译者所加。本书原书无图,译者从自己收藏的资料中,选取若干邮品,共两类:雨果纪念明信片和雨果纪念邮票,作为插图,并加上相应的说明文字。部分邮品是“雨果之友学会”副会长普香(Gerard Pouchain)先生赠送给译者的,特此致谢。

 2004年5同3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把您当做陛下一样致敬,我把您当做兄弟一样拥抱,我感谢您在远方这般伟大,而我们在这儿是如此渺小。

——大仲马,1856年就《静观集》写给雨果的信

他占有的地位无人可以嫉妒,事实上也无人敢去占有,也无人提出异议,因为只有他才有资格。

——乔治·桑,《雨果和<凶年集>》

我们不能不把他看成一个罕见的、是天意派来的人,这种人在文学方面拯救了大家,就如同有的人在道德方面、在政治方面拯救了大家一样。

——波德莱尔,1862年

您在我的一生中始终是一股摆脱不了的魅力,是一种长期以来从未削弱过的深爱。……您的诗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妈妈的乳汁一样。

——福楼拜,1853年7月15日致雨果的信

有多少评判过他的活人死了,而他死后却还活着,还在“变化”着!有人否定他,有人激烈讨论他,只是证明他的存在。不论是诋毁他,也不论是颂扬他,雨果不会、将永远不会得到“休息”!

——罗曼·罗兰, 《老奥尔甫斯》,1935年

《隐居所》杂志:“据你看来,谁是法国最伟大的诗人?”答:“唉!是雨果。”

——纪德,1905年

在我一生的岁月里,我不断发现他的天才有一些新的方面。

——莫洛亚,《雨果传》“卷首的话”,1954年

维克多·雨果是未来的天才;维克多·雨果这个天才所缺乏的仅仅只是未被认识。

——马森,《编年版雨果全集》主编,1967~1970年

祝伟大的大师方岁万万岁,让世界为你着迷,并传播你普天下慈悲为怀的伟大思想。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1885年给雨果的祝寿电报

一切大诗人必然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道德力量,本世纪这位最伟大的诗人远不止于此。他起的精神作用,从最根本和最高的意义上说,是治疗和安慰,是拯救和预示未来。

——英国诗人斯温伯恩,《雨果研究》,1886年

他庞大的身躯将如一棵无叶的巨树,屹立在本世纪文学史的地平线上,无数天才将借取他双翅抖落的羽毛飞翔。  

——意大利作家、《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1879年

……你(指法兰西)的儿子雨果是你荣誉桂冠上一颗熠熠生辉的钻石。……他教导所有的人要热爱生活,热爱美,热爱真理,也热爱法兰西。

——俄国作家高尔基,1906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雨果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让-贝特朗·巴雷尔
译者 程曾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7196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4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5.6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