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货币传奇/中国钱币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古钱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绚丽多彩,有70多项世界之最,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中国每一时期的钱币,都承载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信息,被喻为“社会化石”。“透过钱眼看历史”,这本《中国货币传奇》确实做到了“雅俗共赏”,普通读者和钱币爱好者,都可以一览我国历代货币的风采。

内容推荐

本书从原始贝币开始,用趣味生动的文字,辅以大量的实物摄影,介绍了战国的刀、布、鬼脸钱,秦汉的半两、五铢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历代方孔铜钱、钞票等。对于清代的银锭和近代的银元等,更重点探讨了其发展脉络。作者张惠信先生是钱币收藏和研究领域的名家,著作颇丰,主要作品如《中国货币史话》、《中国货币图录》、《中国银锭》等在海峡两岸均备受推崇。

“透过钱眼看历史”,这本《中国货币传奇》确实做到了“雅俗共赏”,普通读者和钱币爱好者,都可以一览我国历代货币的风采。

目录

拿贝壳付账/001

孔子卖米流浪记/003

贿赂请用鬼脸钱/005

布币战国领风骚/007

带刀闯天下/009

半两钱坏了大事/011

两枚钱换采邑/013

皇帝赏他摇钱山/015

由称量到计数的半两钱/017

武帝敛财铸五铢/019

孙皓喜获莽钱/021

徽宗御书钱/023

霸北街东半片银/025

金代银锭谜中谜/027

此地无银三百两/029

三十两买个潘金莲/031

看银子的脸色/033

千金小姐万金头/036

纹银与宝银/038

元宝压岁好彩头/040

一个官卖几两银?/042

大人一声钱去也/044

留下买官钱/047

用外国钱纳税/050

送银子上路/052

从镖局到票号/054

稀世珍宝大贱卖/056

同洽天津化宝银/058

看看古人花银钱/060

改朝换代的前兆/063

钞与票本是烫手货/065

三年军饷一毛钱/068

人见人爱银元宝/070

一国两币话关金/075

当心伪钞/078

百万金圆券买馒头/080

我是生意人/083

专家的下场/085

好厉害的气功/088

中国元宝大亮相/091

清代库银大集合/104

外国银元大进击/128

前仆后继的银钱革命/163

清末货币变革对山西票号的影响/184

附录①泉学新篇/230

附录②方寸天地绘方圆/234

附录③腰缠万贯两袖清风:“张员外”传奇/237

试读章节

由称量到计数的半两钱

我国货币史上的三大钱系——半两、五铢、开元通宝,其中半两钱的通行期间虽然较短,但从战国秦惠文王二年(西元前三三六年)“初行钱”起,至汉武帝元狩五年(西元前一一八年)改行五铢钱止,也有二百一十八年的历史。

继半两钱之后的五铢钱,虽仍以计重铭文,但在行使的七百三十九年里,不论朝代如何更替,新铸的五铢钱,在大小轻重,甚至文字气息等各方面,均与旧有的五铢钱极为接近,显而易见的,五铢钱在使用上用不着另行秤量,是以计数来直接流通。

战国时代的货币相当紊乱,列强各自发展自己的铸币体系,例如齐、燕的刀类钱币,楚国的鬼脸钱,秦国的圜钱类,韩、赵、魏的铜布类,这些铸币,不仅形状各异,即使在同类型的铸币当中,也是大小不一、轻重无常,这就很难以计数来作等价流通,使用上自然需要经过一番的称量手续,难怪史书上从未见过几刀、几布或几钱的计数记载,却多见计重的斤、金、镒等单位,如“百二十金”、“金千斤”、“金千镒”等。

战国时所谓的“金”并非黄金,而是指各类青铜铸币。至于单位的“金”与“镒”均重二十两,但是否与“斤”同重,则不可考。此外近年在陕西发掘的战国秦墓,同时出土的半两钱里,其轻重厚薄极为参差,有重达十四公克者。亦有不及二公克者,虽同名为“半两”钱,彼此间无法等值流通是可想而知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列国的各式铸币,一律改铸半两钱,使杂乱的货币得以统一,这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此后至汉武帝改行五铢钱为止的这段期间,半两钱成为社会上所通行的唯一铸币,且汉代各期新铸的半两钱,形制与重量有趋于一致的现象,例如高祖刘邦的半两钱,重五铢(汉代一铢约o·六六公克);惠帝减重为三铢,吕后执政时,先改为八铢,后又改回五铢;文帝时改重四铢;景帝再减重为三铢;武帝初又改回五铢。像这样有固定重量的新铸钱币,应是可以计数流通。问题是,如果使用旧半两,或新旧钱混杂使用,为了客观反应币值,就需要另行秤量了。

笔者认为,自战国秦惠文王起算,至秦二世的这段百余年里,半两钱是以称量轻重来流通的;自汉高祖至武帝初的这段近百年期间,则是秤量与计数同时进行,直到武帝废两改铢,新铸铭文“五铢”的新钱后,我国青铜铸币的称量时代,才告结束,这又是一大进步。

武帝敛财铸五铢

汉武帝初年,北方匈奴势力渐呈弱态,正思一番作为的武帝,不愿再低声下气采和亲政策,于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再令霍去病、卫青北伐匈奴。由于对外用兵,很快就把文、景两帝所积蓄的财富用光。

为了支援前线,武帝将盐、铁收归国营,并加重田赋,另对车船、畜牲征税,还要人民按家产估值纳税,若有不实,举发后抄没。在货币上,则铸“三铢”钱,令与四铢的“半两”钱等值流通;并对高级官吏发行以一尺见方鹿皮制作的“皮币”,面额四十万,规定文武百官早朝时,必须以皮币垫着苍璧,卫士才放行;又将银锡合金,发行面额三百、五百、三千的所谓“白金”币。横征暴敛,巨细靡遗。

皮币索价太高,清官负担不起。大农官颜异谏道:“文武百官朝见皇上所用的苍璧,价值不过几千个钱,所垫的皮币,反要四十万,这不大相称吧?”武帝不悦,不久后将他处死。

三铢钱发行后,人民拒绝接受;而不足值的白金币,则引发了全国性的盗铸风潮,被捕获而处死的有数十万人,自首的也有百余万人。

在专卖、赋税、币制等多管挹注下,一年后国库充盈,加上前方频频传来捷报,武帝大喜,于是停止三铢钱与白金币的铸造,将回笼的四铢半两钱销毁,改铸重如其文的“五铢”钱。  五铢钱虽受欢迎,但因有些地方政府不按规定的重量铸钱,影响了币信,于是武帝于西元前一一三年,下令关闭各地造币厂,改由上林苑的国家造币厂统一铸币,此后所出的五铢钱轻重划一,铸工规矩精美,商民非此钱不用。

于是历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以迄唐高祖武德四年止,共铸行了七百三十九年,为有史以来寿命最长的一种钱币。

一九七九年间,陕西省文管会及澄城县文化馆,在澄城县坡头村发掘一座古代铸币遗址,据考证是西汉上林苑的国家造币厂。

该厂自创建至今,已有二千一百余年,比号称最古老的英国皇家造币厂还要早一千年。近来中国大陆在考古上常有惊人的发现,此又是一例。P17-20

序言

拙著《中国货币传奇》,自一九九一年在台北出版后即广受好评,不仅被列入好书排行榜,也带动了中国钱币的收藏与研究风气。

近几年来,在网上看到不少大陆同好高价求购本书,也常有人建议发行简体字版,以嘉惠广大的内地同好;今年七月间,百花文艺出版社版权部的杨进刚主任,经多方联系,终与我通上电话,希望授权百花在大陆发行简体字版,我欣然同意。繁体字版在台湾是雅俗共赏很受欢迎,相信这本简体字版也能带给广大读者的读书乐趣。

简体字版另增录了《清末货币变革对山西票号的影响》一文,这是我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收录于该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财政与近代历史》论文集内。这篇论文,另被新加坡的《亚洲钱币》转载,也被北京中国钱币学会收录于《中国钱币论文集》内,还寄来了一份优秀学术成果金泉奖的提名证书。由此可见学术界对此文的重视。我把它收入本书内,是因为有学者认为繁体字版在次序上没有全依时间序列编排,话是不错,但因本书各篇深浅、长短不一,我把浅显易懂且具趣味性的短文依时间排在前面,较具深度的长文则排于后面,如此一来,读者由前往后依次阅读,当能轻松愉快,且有所得,这是我在繁体字版编排的用意,如今将这篇论文收入这本简体字版内,相信读者阅后将有所思,如此更能彰显我在编排上的初衷。

数年前又因胃出血再次进手术房,卧病期间深感人生无常,对名位金钱益加淡然,向往之高山流水、眠琴绿荫未知几时可得,乃思退出职场之竞逐。去年六月,毅然放弃高薪,结束了三十三年的银行生涯,于是先上井冈山,再走张家界,濯足九寨沟,跃马南山牧场;回来则顶楼种菜、玩赏古物,或欣赏戏曲、编辑音像,或与金孙嬉戏、老妻拌嘴,趁着体有余力之时,做些想做的事,看些想看的书,无拘无束,无梦亦无醒,快意逍遥,人生如此,当无遗憾!

张惠信2006年9月于台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货币传奇/中国钱币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惠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5772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2.9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1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