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欧洲通史以政治或哲学思想史为多,前者以王朝或地域为中心,且重点以西欧为主,后者则重视个人思想贡献为多。本书特点正好补以上之不足:作者以宏观的态度坦诚地从欧洲史源流展开讨论,其中包括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及后来与回教思想的糅合,追寻近世欧洲思想的源流,今日“全球化”格局的思索提供思想资源与历史经验。
图书 | 欧洲思想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坊间欧洲通史以政治或哲学思想史为多,前者以王朝或地域为中心,且重点以西欧为主,后者则重视个人思想贡献为多。本书特点正好补以上之不足:作者以宏观的态度坦诚地从欧洲史源流展开讨论,其中包括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及后来与回教思想的糅合,追寻近世欧洲思想的源流,今日“全球化”格局的思索提供思想资源与历史经验。 内容推荐 本书特点:哲学史与社会思想史兼而有之,深入到欧洲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社会角落,重视知识界精英思想与下层民间文化之间的联系与渗透。 打破以西欧为中心的历史观,关注中欧、东欧、西班牙以及西北欧的低地国家的思想与文化,重视西欧与欧洲其他地区的思想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互动,揭示今日欧洲思想史格局的历史渊源。突显阿拉伯文化和希腊异教文化对整个欧洲思想文化形成的作用。 为我们了解整个欧洲文化的地区多样性与历史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从而突破了按照时代先后发展的线性式思想史的局限。 目录 中译者前言 英译者前言 作者前言 第一章 焦虑的开始:东方的支配地位 (2至5世纪) 第二章 从波爱修到埃里金纳 (6至9世纪) 第三章 10世纪开创了欧洲的千年统一 第四章 由罗马兴起的一场革命 (11世纪) 第五章 历史观的诞生 (12世纪) 第六章 犹太、基督教、伊斯兰:三个文化圈相互影响下的世界 第七章 “翼”与“右翼”的民众宗教运动 (13世纪) 第八章 阿奎那的时刻 (1225——1274) 第九章 对罗马教廷普世统治的反抗 (1282——1348) 第十章 第一个具有全欧意义的日耳曼思潮 (1270——1350) 第十一章 救世的新时期 (15世纪) 第十二章 从但丁到马基维利:意大利的政治人文主义 (1300——1527) 第十三章 第二次日耳曼思想运动回荡于东西方之间:马丁路德与希腊人马克西莫斯 (十六世纪) 第十四章 西班牙精神的兴起与没落 第十五章 天主教改革运动中的意大利 (1527——1870) 第十六章 从加尔文到笛卡儿和巴斯噶 (1490——1661/2) 第十七章 英格兰──欧洲大陆的平衡砝码 第十八章 法兰西──欧洲的潜力 (1650——1794) 第十九章 内心的王国:德国 (1601——1800) 第二十章 19世纪以来 (1789——1945) 本书引用文献缩写 英汉名词对照表 原文注释 希尔《欧洲思想史》中译六校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欧洲思想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奥地利)弗里德里希·希尔 |
译者 | 赵复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639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0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 |
丛书名 | |
印张 | 40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