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说蚂蚁不能举重(正在改变世界的中国隐形冠军企业)
内容
编辑推荐

如同能举起体重数倍的蚂蚁一样,他们是企业世界里面真正的举重冠军,他们高度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产品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甚至占据了某个市场一半以上的全球份额,有着独特的经营真谛和商业哲学。他们,就是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没有耀眼的光环,疏于市场的喧闹,“隐形冠军”执著地走着自己的路……

这批土生土长的[隐形冠军]身上有着中国企业成长的健康基因。这是一群让世界同行见面时行脱帽礼的公司,是另一种公司典范。

内容推荐

2006年8月18日,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冠军企业的代表们汇聚一堂,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演播大厅中,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这些陌生的面孔,操着陌生的口音,来自大众陌生的企业。但是他们却带着同样自信的笑容.闪烁着同样坚定的目光,拥有着一个同样响亮的名字——隐形冠军。

中国的隐形冠军虽然所处行业千差万别,但身上历具备的基本特征却极为明显,如开拓、专注、持续创新、关注客户的需求、偏执狂、不断地学习超越自己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源源不断地给予企业发展的动力,并帮助其成为领军者。然而这种成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上天格外眷顾,那么他们有怎样成长的过程,背后有过怎样的艰难与辛酸,这些冠军领导者的风采究竟如何呢?

本书运用大量事实讲述冠军背后的故事,同时从目标、创新、专注、市场、全球化、竞争、领袖等几方面入手,概括出中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共同点,从理论上客观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甚至失败的教训。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些经验和教训更具可参考性。这也正是本书最希望传达的——希望读者能够带着一种愉悦的、轻松的心情来了解来自中国的冠军,并且能有只鳞片爪的实际操作性的收获。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他们正在悄悄改变世界/1

一、他们是谁/2

二、不要误读了“隐形冠军”/5

第二章 宁为鸡头,不作凤尾——目标/11

一、目标就是称王/12

二、王者风范何来/16

三、他们不仅是市场领袖,更是精神领袖/18

[冠军风采]

海达集团徐友才:宝剑锋从磨砺出/21

映美欧国伧:本土EMS创新之路/25

飞鹰熊樟友:造最快的赛艇/29

第三章 紧握成长的生命线——创新/35

一、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36

二、创新是冠军成长的原动力/37

三、创新无处不在/42

四、创新塑造隐形冠军核心竞争力/46

[冠军风采]

重庆力帆尹明善:激情澎湃的舵手/51

圣雅伦梁伯强:以“小器”成大器/56

绿源倪捷:历经风雨的绿源斗士/61

皇明黄鸣:让太阳能温暖万家/65

第四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专注/69

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70

二、专注是冠军们的成长战略/72

三、具备绝对优势也要持续专注/76

四、最专注的企业会获得最高的回报/79

[冠军风采]

天朗电器胡文章:中国琴键开关大王/83

贝发文具邱智铭:书写中国品牌/86

远大张跃:远大的希望之星/90

第五章 小天地孕育大市场——市场/95

一、选对池塘钓大鱼/96

二、细分市场的王者/98

三、做行业规则的制定者/103

四、做500强与做500年/105

[冠军风采]

三花集团张道才:让“三花”香满天下/114

精亚集团陶永生:精英队伍带头人/117

兰陵华一敏:要做比父亲更出色的企业家/121

第六章 建立全球的视野——全球化/123

一、全方位打造,成就中国真正的全球性品牌/124

二、起个好的英文名,拉近国际化的距离/127

三、植根全球,国际重组成就霸业/129

四、走出去,遨游新天地/132

五、明确全球化的战略意图,建立跨国经营的精锐之师/135

六、和合生赢,打好中国功夫组合拳/137

[冠军风采]

TCL争东生: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动/140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孙文杰:中国地产界最有权势的掌门人/142

第七章 与最强大的对手赛跑——竞争/147

一、注重产品质量,在客户最关心的领域做到最出色/148

二、将单个产品的价值提升到最高,避开价格战的泥淖/149

三、策略、定位、媒体、渠道——成就核心竞争力/152

四、独树一帜,模式复制以点带面/154

五、冠军的目标就是持续超越/156

[冠军风采]

格力电器董明珠:行棋无悔的铿锵玫瑰/159

第八章 冠军们的领航者——领袖与团队/163

一、坚定而强势的开拓者/164

二、人性之美的慈善家/166

[冠军风采]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储吉旺:非常儒商/169

第九章 营销并不“隐形”——营销/175

一、口碑营销,最经济的广告/176

二、连锁品牌,精选加盟商/177

三、文化营销,增加产品附加值/181

四、事件营销,与传媒互动/184

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87

[冠军风采]

重庆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谭传华:木梳走天下/189

今麦郎范现国:真正的企业家更应该是智者/194

康宝罗小甲:从打铁匠到“厨卫全能王”/199

第十章 最终的方向——思考与危机/205

一、我是“小强”——小而强大/206

二、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210

后记/217

参考文献/222

试读章节

    三、他们不仅是市场领袖,更是精神领袖

在隐形冠军看来,市场领袖的地位不仅仅意味着市场份额定量指标的领先,他还应该包含各个方面的含义,比如创新的领先、技术的领先、核心竞争力、市场号召力以及引领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因为他们更倾向于成为市场的精神领袖。

成为隐形冠军不但意味着企业可以掌握市场的领导权,而且意味着企业有能力决定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因为他们在市场上的份额已经无人可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企业成为市场份额的No.1后,市场的精神领袖也随之诞生了。

领袖企业都有一个远大的愿景目标,这是企业战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与一些野心膨胀、充满强烈多元化冲动的企业家不同,隐形冠军企业不会头脑冲动,残酷的竞争环境锤炼出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怎样选择和定义自己的目标市场,因此他们都遵循着这样一条宝贵的经验——“没有效益的事不做,没有计划的事不做,没有目标的事不做。”

位于杭州富阳的飞鹰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专业赛艇生产商之一,然而在20年前,他还只是一个靠着8000元起家的小作坊式的企业。和其他创业者一样,熊樟友也是半路出家。1985年,身为富阳造船厂船体放样工的熊樟友很偶然地跨人了赛艇制造业,创办了杭州富阳飞鹰船艇有限公司。放弃二十多年的工龄辞职创业,许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跟许多隐形冠军的创业者一样,熊樟友的第一次下海并没有意识到会将企业做多大,“让家族的人们能够过得好点”的朴实想法支撑了所有的创业激情。

在当时赛艇还是一个冷门行业,除了运动员外几乎没有人去关注它,有限的需求局限了人们对它的兴趣。直到现在,全球每年的赛艇需求量也不到一万艘,可想而知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的需求量。但这并不妨碍熊樟友的信心,他坚信会在这条路上挖出金蛋。就是凭借着这股子钻劲,飞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稳中求进,步步加大,一举跃升为国际赛联肯定的世界赛艇制造行业中的“航母”企业;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专业比赛用艇龙头制造企业;2004年雅典奧运会赛艇唯一中标企业。

一个造船师傅集资8000元钱建起来的作坊,现在却在强手如云的国内外品牌中将市场份额提高到了8%,并成功登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殿堂。这个过程就好像一群整年都在田里劳作的农民突然有一天跑到了运动场上,将全球最顶尖的运动员从奥运冠军的宝座拉下了马,并包揽了所有的金牌。究其原因,二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企业的发展目标,正是飞鹰一飞冲天的关键原因。

目前飞鹰船艇公司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信誉、服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雄居国内同行之首的专业赛艇生产商,其产品已辐射全球五大洲共80几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运动员用“无敌”牌赛艇系列参赛已摘取了包括世界冠军之内的500余枚金牌,公司年产赛艇3000艘以上,创下了规模、产量、品种三个世界第一。

隐形冠军们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他们是以一种聚沙成塔的方式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里实现市场规模的膨胀。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其他人停滞不前甚至节节倒退的时候还能继续保持稳定的成长,差别就在于他们成长的渴望更加强烈,他们对于目标的执著无人能及,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已经深深植根在这些隐形冠军的成长信念之中,成为隐形冠军成长过程中一块重要的基石。

由此可见,隐形冠军们不但在攫取市场份额的能力上高人一等,而且非常善于捍卫他们的领袖地位,而在看得见的市场占有率的成功背后,隐形冠军意味着一种更加深刻的精神力量,一种主动引导潮流的意志,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霸气,一种王者的气魄与魅力。  小企业总有一天会长大,飞鹰也终于成为遨游世界的雄鹰,成为真正的大企业、真正的跨国公司。这样的企业并非通过那种一夜暴富的方式达到今日的规模,而是依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稳健而持续的在自己的领域内向着目标前进。他们专注目标的战略可以作为其他企业学习的典范,尤其是那些梦想着三五年内迅速做大做强的中小企业,因为你要完成的是万里长征,所以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认准一个目标,日积跬步,细水长流。

许多大市场的大企业为了保住他们的领先地位,一般选择固守现有的游戏规则,而这种态度常常会滋生不思进取的惯性和平庸,最终将导致领先地位的丧失。相比之下,隐形冠军在这一点上的做法比大公司要好一些,他们之所以能够长期占据领导地位的事实,表明他们对三:自己的市场角色有着清晰的定位一我们不仅是市场领袖,更是精神领袖,所以冠军们能够长期保持企业的灵活性,通过持续的创新不断地诠释行业的标准和规则,夺取和捍卫领袖地位的决心永不磨灭,因而他们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P18-P20

序言

    前言:冠军来自中国

2006年8月18日,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冠军企业的代表们汇聚一堂,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演播大厅中,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这些陌生的面孔,操着陌生的口音,来自大众陌生的企业。但是他们却带着同样自信的笑容.闪烁着同样坚定的目光,拥有着一个同样响亮的名字——隐形冠军。

该期《对话》节目的播出如一颗小石子般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这些曾经“养在深闺”的冠军们被人们所知晓,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普通大众们开始关注这样一个群体。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从德国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中就找到了德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秘密,提出了“隐形冠军”的概念。20多年过去了,“隐形冠军”的概念已经被介绍到中国,国人对此不再一无所知。与此同时,中国版的“隐形冠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20多年来,这些夺冠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并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这批土生土长的“隐形冠军”身上有着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健康基因,他们周围没有光环和喧嚣,但却高度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产品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甚至占据了某个市场一半以上的全球份额。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决定中国未来的最优秀的公司。

由于隐形冠军企业的低调和高度专注,使得普通大众很难对他们有所了解,但其实我们的身边的隐形冠军比比皆是,已经为人所熟知的就有:空调大王——格力、彩电大王——TCL、消毒柜大王——康宝、梳子大王——谭木匠……当然更多的冠军们还在自己的王国里默默耕耘,不声不响地创造着一个个全国甚至世界冠军的佳绩,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冠军企业的风采。

有句老话说:“小王也是王,蚂蚁腿也是肉。”这些中小规模的企业用自己的成长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若单论名气与生产规模,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企业无法与海尔、联想等中国大公司相比,但他们却是另一种企业的榜样。由于所处行业的不显著,以及在行业分工中的隐蔽性,他们的规模要小得多。过分的低调,也使他们不太为外界所知。不过,这些公司的某些方面,如对质量近乎偏执的完美追求、对行业的精准判断、行动的敏捷,都是大公司所无法比拟,甚至望尘莫及的。他们在自己的经营领域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甚至是该领域标准的制定者,其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遥遥领先同行,是名符其实的冠军企业。

中国的隐形冠军虽然所处行业千差万别,但身上历具备的基本特征却极为明显,如开拓、专注、持续创新、关注客户的需求、偏执狂、不断地学习超越自己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源源不断地给予企业发展的动力,并帮助其成为领军者。然而这种成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上天格外眷顾,那么他们有怎样成长的过程,背后有过怎样的艰难与辛酸,这些冠军领导者的风采究竟如何呢?

本书运用大量事实讲述冠军背后的故事,同时从目标、创新、专注、市场、全球化、竞争、领袖等几方面入手,概括出中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共同点,从理论上客观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甚至失败的教训。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些经验和教训更具可参考性。这也正是本书最希望传达的——希望读者能够带着一种愉悦的、轻松的心情来了解来自中国的冠军,并且能有只鳞片爪的实际操作性的收获。

我们知道,蚂蚁長这个世界上最小的生命之一。它们虽然体型最小,却能搬运比自己重几倍的东西。按体重来计算,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力士,谁也不是它的对手。就与大象比举重,以各自体重作尺度,蚂蚁可举起自己体重的数倍,大象不能,蚂蚁夺魁。同样道理,大公司就如同大象,小公司就如同蚂蚁。大象可以跳舞,蚂蚁可以举重。

我们从IBM的郭士纳那里知道了“谁说大象不能跳舞”。那么,在看完了书中这些真实而生动的例证后,还有谁会说“蚂蚁不能举重”呢!?                  编者

               2006年10月25日

                于北京

后记

    后记:与“冠军”同行

中国的世界冠军企业是怎样炼成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又曾经历过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成为世界冠军之后,他们又面临着怎样的诱惑与困惑?在那些不为人知的隐形冠军身上,又有着怎样同样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它们未来增长的空间在那里?它们在专注与多元之间,又该怎样去抉择?

2006年8月18日,经过两个多月准备的"2006冠军来自中国”的高峰论坛,对上面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随后的8月27日、9月3日,CCTV经济频道的《对话》栏目分别以《冠军,成长的诱惑》、《冠军,成长的烦恼》两期特别节目进行播出。

随着本次论坛的成功展开,中国经济界的世界冠军又一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006冠军来自中国”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一百多位冠军企业的代表、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媒体记者及咨询机构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讨论和对话碰撞,大家一同去寻找表象后面的真相,最终沉淀下思考之后的思想。毫无疑问,这样的论坛,对中国很多正在成长中的企业,都是一种有益的启示,而中国企业界的世界冠军,同样在这样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作为“2006冠军来自中国”高峰论坛全程策划的宣亚国际传播机构,在筹划论坛的近两个月中,宣亚国际传播集团跟很多“世界冠军”都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在这些冠军身上,宣亚感到了一种向上生长的中国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让人感动,更让人兴奋。

此次与《对话》栏目合作,是宣亚国际传播集团第一次尝试与电视栏目进行深入合作,不仅参与到节目的策划进程中,同时也对论坛活动的组织倾注了全力。事实上,这对宣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很有收获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对话》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下的重点栏目,同时是中央电视台目前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宣亚参与到《对话》节目的创作过程中,为宣亚打开了一个学习的窗口,而宣亚在公关传播和活动管理上的专业经验,也为本次论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宣亚:创造传播奇迹

事实上,宣亚国际传播集团本身同样是中国传播行业的一个成长奇迹。

成立于1999年的宣亚国际传播集团,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本土最具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综合性专业传播机构之一,下辖宣亚国际广告、宣亚国际公关、宣亚市场营销、宣亚行动营销等四个子公司,一个品牌传播理论研发机构——宣亚品牌实验室。数年来,宣亚已为通用汽车、宝洁、沃尔沃、联合利华、礼来制药、微软、BEA、AMD、爱普生、富士施乐、佳能等一批世界500强公司和领先的跨国公司提供了专业的传招服务,也为伊利、中国网通、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一汽轿车、中国石化等位居国内前列的著名企业提供了准确、专业的,覆盖广告、公关、活动展览等全方位的传播服务,宣亚专业高效的服务水准,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赞扬。

近年来,宣亚国际传播集团在中国传播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如:

Ⅰ.凯迪拉克中国品牌首发式

2004年6月7日,在象征王者权威的北京太庙,凯迪拉克举行“突破豪华、锋行天下”品牌首发式。作为凯迪拉克唯一的公关传播服务机构,宣亚国际传播集团从前期调研、策划到实施,全程提供了专业的服务支持。该活动共邀请全国媒体280家,社会名流及商界知名人士约20人。从艺术的表现形式、场景的精心装饰,到独具匠心的创意与视觉元素,处处显示出与凯迪拉克品牌桁神相一致的张扬和先声夺人,凯迪拉克品牌首发式获得极好反响,给中国豪华车市带来强烈震撼。在2004年度第二届“中国营销领袖年会”上,该活动被评为“2004年度最受瞩目营销事件奖”及“2004中国车市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  Ⅱ.2004年BEA eWorld大会

2004年eWorld大会以“前瞻科技,架构未来”为主题。此次盛会共有3000多位业界高层决策及管理人士、政府官员、技术专家、媒体及市场研究机构代表应邀出席;宣亚国际传播集团担全程的管理运营。包括所有亮点设计、主题策划、人员安排、流程管控、细节执行大会期间所有的工作。在此次盛会上,宣亚行动营销邀请世界沙艺大师现场表演,用流动的沙来表现BEA流体计算的科技魅力。同时将百老汇的经典剧目“剧院魅影”在中国首演安排在大会之中,用艺术的形式诠释了科技内涵,打破一个专业技术会议固有的模式,获得了客户方及与会嘉宾高度的评价。

Ⅲ.佳能2004年秋季影像论坛暨新品发布会

佳能2004年秋季影像论坛暨新品发布会不仅要向经销商展示佳能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更担负了传递新的品牌理念和提升全年销售业绩的重任。本次大会有千余人参加,并邀请了近百家媒体。涉及7个子品牌的产品展览,3个分会场和晚宴。宣亚行动营销集中集体智慧,突破常规发布会模式,运用一对情侣的感情发展脉络为线索,模拟生活场景、生动的展示了佳能全线产品,并清晰、准确地传递了佳能delighting you always的全新品牌理念。艺术的表现,完美的执行,大大提高了经销商的销售信心。会议期间,经销商定单数额达到3.5亿元,远远超过以往1.5亿的定单数额。

Ⅳ.西门子“exider dome”环球巡游

该活动是作为西门子“exider dome”环球巡游的第一坫之揭幕站,受到西门子领导的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不仅包括了新闻发布会、产品发布、晚宴、揭幕仪式等多种形式,更涉及到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接待,其间将有近十余万人进入参观。宣亚行动营销在现场为西门子“exider dome”量身定做了激情震撼的亮相环节,不仅震撼了现场所有来宾,也震撼了业界。在随后一个月的展览期间,“exifier dome”共接纳了十万余名参观者。客户对宣亚传播集团在活动中的专业水平和控制能力,给予高度肯定。

此次宣亚国际传播集团全程策划的“冠军中国”系列活动,包括节目、论坛、书籍系列载体,并通过CCTV-2《对话》、《经济半小时》、《财富故事会》等节目平台,第一次全面、立体地把中国这些冠军企业的神秘面纱揭开。作为此次全程策划方,我们听到了更多冠军企业的心声,以及《对话》节目播出后所引起的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而通过调研、策划、邀请及系列活动的举办,我们与很多“世界冠军”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和学习、了解到更多不为人知的冠军企业奋斗和成长历程,真诚地希望在仑坛成功举办和节目播出后,通过这本书与大家分享更多成功之道。

            宣亚国际传播集团

            2006年11月21日

书评(媒体评论)

精彩的故事,当然你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北京大学教授、长江商学院教授 周其仁

本书把西蒙提出来的“隐形冠军”新概念与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成长、成熟、成功巧妙地结合起来,很系统地将一些现代的经营理念融入书中,给中国企业界特别是中小企业做强做专以鼓舞。

  ——中国“隐形冠军”研究中心主任 邓地

本书所倡导的理念、所描述的案例、所阐释的观点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一种很好的启示,一种有益的借鉴,一种及时的帮助。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明善

本书可为是目前企业界特别是民企业管理者的案头宝典,也是想让自己的企业成为冠军企业的领导者的指南教材。

——宣亚国际传播集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说蚂蚁不能举重(正在改变世界的中国隐形冠军企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书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35212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43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