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一书,正是中国轴心时代过后,经历数纪战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候出现,乃千古一书,其中妙旨,于今视之,意义可观。而侯外庐先生亦有言直接从经典阅读为思想史研究之基本,由此,作此笔记,以不才之心,揣测前人遗说,作如是观。本人之基本观点,力求说明盐铁政策之于汉帝朝实行乃是内忧外患导致财政吃紧之必然结果,而其中桑弘羊君之作为,不可不提。而盐铁专卖之得失,于当时有其必要,于今亦有其公论。
图书 | 盐铁论校注(定本上下)/新编诸子集成 |
内容 | 编辑推荐 《盐铁论》一书,正是中国轴心时代过后,经历数纪战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候出现,乃千古一书,其中妙旨,于今视之,意义可观。而侯外庐先生亦有言直接从经典阅读为思想史研究之基本,由此,作此笔记,以不才之心,揣测前人遗说,作如是观。本人之基本观点,力求说明盐铁政策之于汉帝朝实行乃是内忧外患导致财政吃紧之必然结果,而其中桑弘羊君之作为,不可不提。而盐铁专卖之得失,于当时有其必要,于今亦有其公论。 目录 前言 卷一 本议第一 力耕第二 通有第三 错幣第四 禁耕第五 復古第六 卷二 非鞅第七 晁错第八 刺权第九 刺復第十 论儒第十一 尤边第十二 卷三 园池第十三 轻重第十四 未通第十五 卷四 地广第十六 贫富第十七 毁学第十八 齐贤第十九 卷五 相刺第二十 殊路第二十一 颂贤第二十二 遵道第二埂三 论诽第二十四 孝養第二十五 刺议第二十六 利议第二十七 国疾第二十八 卷六 散不足第二十九 救匮第三十 箴石第三十一 除狭第三十二 疾贪第三十三 后刑第三十四 授时第三十五 水旱第三十六 卷七 崇礼第三十七 备胡第三十八 执务第三十九 能言第四十 取下第四十一 击之第四十二 卷八 结和第四十三 诛秦第四十四 伐功第四十五 西域第四十六 世务第四 七 和亲第四十八 卷九 繇役第四十九 险固第五十 论勇第五十一 论功第五十二 论邹第五十三 论菑第五十四 卷十 刑德第五十五 申韩第五十六 周秦第五十七 诏圣第五十八 大论第五十九 杂论第六十 附录一 佚文 附录二 记事 附录三 论人 附录四 述书 附录五 校本 附录六 引书 附录七 纂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盐铁论校注(定本上下)/新编诸子集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利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090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8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8 |
出版时间 | 1992-07-01 |
首版时间 | 1992-07-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3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