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使坠落的城市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在失火案发生三天后抵达威尼斯时,空气中仍弥漫着焦炭味。无巧不成书,我的到来纯属巧合。我几个月前就拟好计划,打算淡季时来威尼斯消磨几个星期,趁川流不息的观光客缺席的时候,饱览名城风光。

“要是星期一晚上有风的话,”水上出租车从机场开过舄湖时,司机对我说,“这会儿可就没有威尼斯了。”

“是怎么发生的?”我问道。

司机耸耸肩。“这种事会是怎么发生的呢?”

2月初的光景,正好介于新年和嘉年华之问,威尼斯笼罩在安详平和的氛围中。观光客走了。少了观光客,威尼斯形同闭城,旅馆大厅和礼品店几乎空无一人,凤尾船拴在柱子上,盖着蓝色防雨布,没人买的《国际先锋论坛报》整天搁在报摊架子上,连鸽子也合去食物稀落的圣马可广场,到别处觅食。

另一方面,在威尼斯人居住的另一个威尼斯里,小区店头、蔬菜摊、鱼市场、酒吧依旧是熙来攘往,忙碌异常。这几个星期,威尼斯人可以昂首阔步地穿街过市,不必跟缓步而行的观光人潮摩肩接踵。城市在呼吸,脉搏在加速。整个威尼斯城都是威尼斯人的。

不过,这股气氛却被压抑下来。人人轻声细语,口气中透着惶惑,就像家里突然有人过世一般。同样的话题挂在每个人嘴上。我来没几天,就听到历历如绘的描述,倒让我觉得自己当时仿佛就在现场。

事情发生在1996年1月29日晚上。

快要9点的时候,阿基米得·瑟谷梭在餐桌前坐定,摊开餐巾。他太太先到客厅放下窗帘,再过来跟他同席。这是她每晚的习惯性动作,已行之有年。瑟谷梭太太很清楚,没有人能看透窗户,放下窗帘只是她让家人涵泳于家庭氛围的方法。瑟谷梭家住卡佩罗宫三楼。卡佩罗是一幢位于市中心的16世纪宫邸,有条狭小的运河环绕建筑物两侧,再流入稍远处的大运河。

瑟谷梭先生很有耐心地在餐桌旁等候。他已是86岁高龄,高瘦的身躯仍然笔挺,稀疏的白发和外扩的眉毛,望之霭霭然,有如术士一般,充满神奇和惊奇。他脸上生气蓬勃,两眼炯炯有神,亲近他的人都为之心慑。不过,若是你有幸在他跟前待得久些,你的眼睛准会不期然地被他那双手所吸引。

那是一双有力的大手,是工作讲求体力的艺匠之手。这75年间,瑟谷梭先生每天在玻璃厂熊熊的熔炉前站上10个、12个或18个小时,两手握着铁管不停转动,以免另一头那团熔化的玻璃流向一侧,又得不时停止转动,朝着铁管吹气。然后把铁管横放在工作台上,左手还在转,右手拿着一把钳子不住地拉捏,巧妙地将玻璃弄成雅致的瓶子、碗钵和高脚杯形状。

这些年不停地转铁管下来,瑟谷梭先生的左手已成凹陷状,跟铁管自然融为一体,仿佛手中始终握着铁管一般。这只凹陷的手掌正是他傲人技艺的标记,难怪几年前帮他画肖像的画家,特别注意勾勒他左手的弧度。

瑟谷梭家的男人从14世纪开始就以玻璃制造为业,阿基米得是第21代,也是历代最出色的一位。他可以把固态玻璃雕成沉甸甸的作品,也可以吹成薄如蝉翼的瓶子,脆得叫人不敢碰触。他是第一位作品荣登总督宫展览的玻璃艺匠,时尚名店蒂凡尼也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店头卖他的作品。

阿基米得11岁开始做玻璃,20岁时已赢得“火的巫师”的美名。虽然他已经没有体力在呼呼作响的火炉前站上18小时,但他还是每天工作,兴致丝毫不减。事实上,即便是在极不寻常的这一天,他依旧按平常的作息时间4点半起床,心里认定这回的作品肯定要做得比以前更棒。

客厅里,瑟谷梭太太驻足看了一下窗外,这才放下窗帘。她发觉天空中烟雾弥漫,不觉喃喃说了一声,起冬雾了。瑟谷梭先生在另一间房里答道,想必是雾来得很快,几分钟前他还看见弦月高挂青天呢。  客厅的窗户隔着一条小运河,正对着30码外的“凤凰大歌剧院”后方。这时,大约100码外的剧院大门上方似乎笼罩在浓雾中。瑟谷梭太太正要放下窗帘的时候,蓦地看到火光一闪,起初还以为是闪电,紧接着又看到火光一闪。这回她知道是失火了。

“他爸!”她叫道,“凤凰歌剧院失火了!”

瑟谷梭先生赶忙跑到窗户边。剧院前方又有更多火光冒起,说明瑟谷梭太太刚才以为是雾的东西其实是烟。她冲到电话机旁,拨115给消防队。瑟谷梭先生走进位于边间的卧室。边窗比客厅窗口更靠近凤凰歌剧院。

失火处跟瑟谷梭家中间有一排建筑物,就是凤凰歌剧院。失火处最远,是简朴的新古典式前厅,附有几间正式的等候室,统称为“阿波罗厅”。再过来是剧院主体,有精致的洛可可式观众席。最后是宽敞的后台区。观众席和后台区两侧向外延展,各有几间相通的较小建筑,隔着小运河、正对瑟谷梭家的道具间就是其中之一。

消防队电话没打通,瑟谷梭太太改拨112报警。

窗外发生的大事把瑟谷梭先生吓呆了。凤凰歌剧院是威尼斯的光彩所在,它可说是全世界最美也最重要的歌剧院。威尔第的《茶花女》和《弄臣》、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回头》、布烈顿的《碧庐冤孽》等好几十出著名歌剧都在凤凰歌剧院首演。200年来,歌剧院的音质之华丽清透,五层镀金包厢之金碧辉煌,以及个中蕴涵的巴洛克式狂想,处处令观众陶醉。瑟谷梭夫妇有一阵子专买包厢座,往后几年歌剧院给他们的位置越来越好,最后终于跻身皇家包厢隔壁的包厢。

瑟谷梭太太运气背,报警电话也没打通,不由慌了起来。她打电话到楼上儿子吉诺夫妇跟孙子安东尼奥住的公寓。吉诺还在穆拉诺岛上的瑟谷梭玻璃厂工作,安东尼奥则到附近的利亚托区访友去了。

瑟谷梭先生一言不发地站在卧室窗户边,望着火焰掠过剧院前厅整个顶层。他知道,凤凰歌剧院固有千般可爱,这时候只是一大堆绝佳的易燃物。剧院外观由伊斯特里亚大理石和砖块所建,里面的结构却纯为木造,木梁、木造地板、木墙,处处缀着木雕、镂雕灰泥和混凝纸,涂上一层层的漆和金粉。瑟谷梭也知道,隔着小运河跟他屋子正对面的道具间里,堆满了溶剂及几桶最让人担心的焊铁和焊锡用的丙烷。

瑟谷梭太太进房说,她终于跟警方通上话了。

“失火的事,他们已经知道了。”她说,“他们告诉我,我们应该马上离开住宅。”她从丈夫的肩头望过去,差点没叫出来。离开窗边不过一会儿工夫,火势又移近许多,这时已烧过四间较小的等候厅,朝剧院主体、正对他们这边延烧过来。

瑟谷梭带着估量的眼神凝望着火势。他打开窗户,一股冷冽的寒风迎面扑来。风是吹向西南方,而瑟谷梭家在剧院正西方。瑟谷梭先生估计,若风向不变,风力也没加强,火势应该会向剧院另一侧延烧,不会朝他们这个方向烧过来。

“我说,南蒂娜,”他轻声说道,“少安毋躁,我们没什么危险。”

毗邻凤凰歌剧院的建筑物不少,瑟谷梭家只是其中之一。除了前方有个叫圣方廷的小广场之外,凤凰歌剧院周遭尽是同样易燃的古老建筑,其中有不少跟剧院相连或是仅相隔四五英尺。威尼斯寸土寸金,建筑空间极为珍贵,这种情况一点也不稀奇。从上往下看,威尼斯宛如由赤褐色屋顶构成的拼图,有些建筑物之间的通道之窄,伞一打开便走不过去。跳屋顶逃离犯罪现场,俨然成为威尼斯小偷的专长。若是凤凰歌剧院的火势也有跳跃的本事,肯定会有相当面积的威尼斯毁于大火。

凤凰歌剧院一片漆黑。剧院已关闭五个月大事整修,预定一个月内重新开张。剧院后方的运河也已封闭净空,抽干河水,以便工作人员疏浚淤泥和污物,进行40年来首次河墙修补。瑟谷梭家和凤凰歌剧院后方之间的运河,如今有如泥泞深谷,谷底只有裸露的管线纠结和几台重型机械杵在水坑里。运河既然无水,消防船自不可能开到凤凰歌剧院。更糟的是,这也让消防船:卮水源可用。威尼斯没有消防水栓系统,消防队全靠直接从运河抽水灭火。

P3-8

书评(媒体评论)

《天使坠落的城市》是一部非虚构小说(威尼斯凤凰歌剧院1996年确实毁于大火),又是一部悬疑小说(这场火灾相当扑朔迷离)。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威尼斯历史与文化的介绍。威尼斯有一种难以持久而又不可再得的美,就这一点而言,世上任何地方无可比拟。

——止庵

故事开始于火灾结束于火灾之后重建,充满了有关威尼斯迷人的景观描述、风俗记录、人情绘摹,在此之上,是难测的世事和迷离的人心,另有犯罪、侦破、自杀、名人野史、权力争夺、黑帮交易等种种提神的元素,这一切的背景是对威尼斯的深爱和对历史无尽的缅怀。

——洁尘

目录

前言 威尼斯效应

01.浴火自尽的凤凰

02.尘埃与灰烬

03.在水平面

04.梦游

05.闷烧

06.特雷维索的毒鼠人

07.玻璃战争

08.美侨第一家庭

09.最后的诗篇

10.就为了几块钱

11.喜歌剧一出

12.当心掉落的天使

13.爱人者

14.重访炼狱

15.浴火重生

人物、建筑与地名、组织与机构略表

伯兰特的威尼斯必读书单

序言

威尼斯效应

“在威尼斯,人人都在演戏。”吉洛拉莫·马切罗伯爵告诉我说,“每人都扮演一个角色,而这角色又随时会变化。要了解威尼斯人,律动是关键。舄湖的律动,河水、潮汐、波浪的律动……”

我是在沿曼多拉街漫步时,跟马切罗伯爵不期而遇的。他出身威尼斯世家,是威尼斯历史和社会结构方面公认的权威,对威尼斯的隐微之处,看法尤为精辟。我们两人刚好同方向,于是相偕而行。

“威尼斯的律动就像呼吸一样。”他说,“高水位,压力就高,人也紧张;低水佗,压力就低,人也轻松。威尼斯人跟车轮的律动一点也不搭调,那是别处有机动车辆地方的律动,我们的律动是亚得里亚海式的,是海的律动。在威尼斯,律动随着潮汐波动,而潮汐每隔六小时转变一次。”

马切罗伯爵深深吸口气。“你是怎么看桥的?”

“你说什么?”我问道,“桥?”

“你是否把桥看作是一种障碍,只是一排从运河这一头爬到另一头的阶梯?我们威尼斯人可没把桥看作是障碍。对我们来说,桥是过渡。我们过桥都走得很慢。桥是律动的一环,连接一出戏的不同环节,像是换景,又像是第一幕过到第二幕的铺陈。我们的角色就在过桥之际转换。我们从一个现实……跨越到另一个现实,从一条街……到另一条街,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

谈话间,我们已走近一座跨越桑卢卡河到曼宁广场的桥梁。

“所谓欺眼法的绘画,”马切罗伯爵接着说,“就是一幅画栩栩如生到看起来根本不像绘画。看似实物,其实不是。这是现实一度抽离。那么,映照在镜子里的欺眼法画作又是什么呢?现实二度抽离?

“映照在运河上的阳光反射,透过窗户落在天花板上,再从天花板落在花瓶上,又从花瓶反射到玻璃或银碗上。哪一个是真正的阳光,哪一个是真正的反射?

“何谓真,何谓不真?答案可不是那么简单,因为真实会变。我会变,你也会变,这就是威尼斯效应。”

我们下了桥,走进了曼宁广场。除了从阴暗的曼多拉街到阳光朗朗的露天广场,我可没感到自己变了。不管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还是跟过桥前的我一样。当然,这点我并没有向马切罗伯爵吐露。我瞅着他,看看他是否会认知到自己经历了什么变化。

我们走进曼宁广场时,他深深吸口气,然后带着断然的神情说道:“威尼斯人从不讲实话,我们真正的意思跟所说的正好相反。”

内容推荐

1996年1月29日晚,一场无名大火烧毁了历史悠久的威尼斯凤凰歌剧院。这是所有威尼斯人的灾难。是疏忽致灾还是人为纵火?本文作者约翰·伯兰特恰在火灾3天后来到威尼斯,和15年前在沙凡纳一样,他扮演起记者兼侦探的角色,渐渐介入这个水上奇都的生活与回忆之中,在复杂如威尼斯城中小路一样的人际关系中,见识到城与人的本相——也许是,在华美中沉沦。

随着作者的探寻,一座座古典宫邸打开神秘的大门,一个个贵族名人、无名小卒说出心里的秘密。

编辑推荐

与《午夜善恶花园》一样,这又是一本纪实小说,所有人物事件都是真实的,同时充满了神秘的气息。但威尼斯比沙凡纳更具有文化艺术气息,所以在这个慢吞吞的复杂老城发生的故事也都与文化艺术史上的人、事相关,因此,阅读此书,也可称一次美妙的文化艺术之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使坠落的城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伯兰特
译者 杜默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7387
开本 32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