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大风歌
垓下歌
舂歌
秋风辞
北方有佳人
悲愁歌
五噫歌
安封侯诗
四愁诗
与刘伯宗绝交诗
赠妇诗
疾邪诗
杂诗
羽林郎
董娇饶
悲愤诗
战城南
上邪
江南
平陵东
陌上桑
长歌行
东门行
妇病行
孤儿行
陇西行
艳歌行
艳歌何尝行
白头吟
怨歌行
悲歌
孔雀东南飞
饮马长城窟行
行行重行行
明月皎夜光
迢迢牵牛星
去者日已疏
今日良宴会
涉江采芙蓉
明月何皎皎
客从远方来
四坐且莫喧
十五从军征
刺巴郡守诗
步出城东门
汉乐府文体知识
图书 | 两汉诗/阅读中华经典 |
内容 | 目录 序 前言 大风歌 垓下歌 舂歌 秋风辞 北方有佳人 悲愁歌 五噫歌 安封侯诗 四愁诗 与刘伯宗绝交诗 赠妇诗 疾邪诗 杂诗 羽林郎 董娇饶 悲愤诗 战城南 上邪 江南 平陵东 陌上桑 长歌行 东门行 妇病行 孤儿行 陇西行 艳歌行 艳歌何尝行 白头吟 怨歌行 悲歌 孔雀东南飞 饮马长城窟行 行行重行行 明月皎夜光 迢迢牵牛星 去者日已疏 今日良宴会 涉江采芙蓉 明月何皎皎 客从远方来 四坐且莫喧 十五从军征 刺巴郡守诗 步出城东门 汉乐府文体知识 编辑推荐 汉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它是我国古代诗歌继《诗经》、《楚辞》后的第三个重要阶段。无论是诗歌内容还是创作形式,汉诗,尤其是汉乐府都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优秀传统。《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汉代乐府民歌中有着更高的发展,而《楚辞》中积极的浪漫主义因素,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则放射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辉。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卖主义内容和浪漫主义精神及诗歌的创作形式,不但比《诗经》、《楚辞》更加丰富、完善,而且它还直接哺育了汉末建安的诗人,深刻地影响了唐代诗人。 汉代民歌上承下启,孕育了五言诗,使中国诗歌找到了新的形式。总之,两汉民歌在文学史上的功绩是不朽的。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的诗有: 大风歌、舂歌、秋风辞、北方有佳人、悲愁歌、五噫歌、安封侯诗、四愁诗、与刘伯宗绝交诗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两汉诗/阅读中华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建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泰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3457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2.7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29 |
宽 | 15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