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图书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目录 总序/张岱年 修订版序/朱耀廷 导论 《周易》的现代反思 一 周易、易经、易传、易学辨正 二 《周易》的作者、制作年代及其性质 三 易学源流及学派 四 《周易》在国外的传播和研究 五 易学热的反思 六 《周易》的现代意义 第一章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宇宙论 一 太极生两仪的宇宙生成论 二 “物物有一太极”的宇宙本体论 三 太极图的宇宙论意蕴 第二章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的天人观 一 中国天人观论略 二 “三才之道”与人类中心论 三 圣人成能与人的主体性 四 裁成辅相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 一 象数思维与符号系统 二 整体思维与系统智慧 三 变易思维与通权达变 四 直觉思维与灵感把握 五 类比思维与触类旁通 六 主体思维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顺天应人、保合太和的管理智慧 一 顺天应人的最高准则 二 保合太和的价值理想 三 崇德广业的全面发展 四 贵易尚简的组织原则 五 革故鼎新的改革气魄 六 尚贤养贤的人才思想 七 见几而作的时效观念 八 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 九 遏恶扬善的法制建设 十 君佐佑民的民本思想 十一 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无为境界 第五章 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准则 一 立人之道日仁与义 二 刚健中正 三 柔顺宽厚 四 忠贞诚信 五 恭敬合礼 六 谦虚忍让 七 谨慎戒惧 第六章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哲学 一 生生之谓易的重生思想 二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三 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 四 独立不惧的人格尊严 五 乐天休命的精神家园 六 与天地合德的超越境界 结语 《周易》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塑造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万耕//赵建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304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3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3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