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甚至,鉴于社会制度、意置于“传统中国”的范畴内进行研究。显而易见,对于“传统中国”的研究,必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是为传统中国研究的特色,也是它的观点。本论文集为《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三辑。
图书 |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3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甚至,鉴于社会制度、意置于“传统中国”的范畴内进行研究。显而易见,对于“传统中国”的研究,必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是为传统中国研究的特色,也是它的观点。本论文集为《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三辑。 目录 《春秋》發疑 楚竹書《周易》校記 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平王與王子木》新探 上博《曹沫之陣》考釋二則 说“舉禱”——兼論楚人貞禱的时間頻率 釋楚系簡帛中的“弼”字——兼論車蔽之形制及别名 《國語·晉語四》韋注辨正 《莊子·德充符》析義 諸子出於王官説平議——春秋时期世官制度之崩頽與諸子興起 《史記》、《後漢書》年代辨誤二則 兩漢“三代始祖感生説”述論 鄭玄校《三禮》取捨異文所遵循的習用易曉的原則考核 《穆天子傳》所見東西交通路綫 《穆天子傳》的古术舊注 漢唐經學史料索隱——(“皇侃《論語義巯》)存漢晉經學之一綫”綫说繹析 有分識與賴耶識 關於對“印度”等譯名的考辯和研究——紀念師覺月教授逝世五十週年 敦煌文書什物曆器物叢考 慧琳《一切經音義》各本異文考 《鄭虔墓誌》考釋 李林甫與開天朝局研究 《玉溪生詩説》版本文獻探考 范仲淹《岳阳樓記》事考 關於劉敞的四篇禮“義” 《春秋》“史外傳心要典”説初探 《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撰著年代獻疑——略及毛晃父子生平之查考 《玄風慶會録》作者考 清人著述題跋二則 試論毛奇齢的經學思想和學術地位 略論《康熙字典》 《五禮通考》“喪禮門”編纂評析 四庫館臣輯《永樂大典》佚書考 《清史列傳·儒林傳》考證 阮元與詁經精舍的學術崇尚 論標點本《十三經注巯·毛詩正義》中的幾個問題 陳奂與注喜孫交遊述略 劉師培《左傳》學的傳承與嬗孌 《黑黑癸未詩詞存稿》箋釋(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虞万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749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13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4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