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学论丛》是国内第一套着眼于公安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的连续出版物,由十所著名普通高校、政法院校联合发起,其主要栏目包括:前沿视点、改革探索、实务纵横、科技方圆、专论天地、域外传译、书林采撷等。本书为第三卷,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安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该书援引了大量案例,全部源自公安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件,并附有详实的数据进行佐证,可以让读者更加准确,清楚地了解公安实践。
图书 | 公安学论丛(第3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公安学论丛》是国内第一套着眼于公安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的连续出版物,由十所著名普通高校、政法院校联合发起,其主要栏目包括:前沿视点、改革探索、实务纵横、科技方圆、专论天地、域外传译、书林采撷等。本书为第三卷,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安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该书援引了大量案例,全部源自公安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件,并附有详实的数据进行佐证,可以让读者更加准确,清楚地了解公安实践。 内容推荐 《公安学论丛》是国内第一套着眼于公安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的连续出版物,由十所著名普通高校、政法院校联合发起,其主要栏目包括:前沿视点、改革探索、实务纵横、科技方圆、专论天地、域外传译、书林采撷等。该丛书的出版,有利于各地公安教学和实践部门相互交流经验,对于推动公安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培养合格的公安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内容理论联系实践 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安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既有立足于公安学科发展的前沿性争鸣,又有密切联系公安实践需要的制度探索。 案例真实有据 本书援引了大量案例,全部源自公安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件,并附有详实的数据进行佐证,可以让读者更加准确,清楚地了解公安实践。 作者全部来自公安教学和时间第一线 本书作者既有来自公安院校,具有渊博的公安理论知识的教师,也有来自公安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安干警。 目录 【卷首寄语】 公安与文学 【前沿视点】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研究 农村经济犯罪防控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治安学研究的问题与出路 警察暴力的行政规制 【改革探索】 公安机关应对危机事件的思考 我国侦查终结制度的完善 口供中心、建构主义与科学侦查 浅析利用情报信息实施“精确打击”刑事犯罪的条件及模式 刑侦绩效管理初探 【实务纵横】 从湘、甘、陕、豫特大系列杀人、强奸、抢劫案件的侦破谈杀人案件侦查的指挥要领 论审讯的属性及艺术 现场潜态信息的分析与运用 街面犯罪的侦查对策 审讯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侦查公开与程序参与原则之研究 【专论天地】 “公安”释义 秦代犯罪防控体系架构分析及评价(下) 论侦查环节错案的成因 还原司法理性:对刑事错案的认定与防范 论警务化管理与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 我国黑社会犯罪的财产刑立法研究 【域外传译】 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述评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与新特点 《公安学论丛》第四卷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公安学论丛(第3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家弘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6782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8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35.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8.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