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官告诉你如何获取人身损害赔偿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选择以自己处理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例为内容,从百姓普遍关心的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损害赔偿、在校生人身损害赔偿及其他人身损害赔偿五个方面,将人身损害赔偿的审判实践中常见的、典型的或疑难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而且为了方便读者对各类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特意在每章的前面撰写了该类案件的诉讼指南,对该类案件的审理情况及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这不但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机会,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相关的案例素材。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录案例107篇,从百姓普遍关心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到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在校生人身损害赔偿、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由主审法官将这些案例中典型、疑难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案例配有漫画,生动、直观地说明法律问题。

目录

1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篇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指南

 1.车辆被他人盗开肇事,车辆所有人是否免责?

 2.紧急避险发生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如何分担?

 3.乘客有偿乘车遭受交通事故,诉因不同赔偿主体亦不同

 4.搭“顺风’车受伤能否请求赔偿?

 5.职员公车私用发生交通事故,单位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6.挂靠情形下的赔偿主体如何确定?

 7.出借身份证给他人买车。发生交通事故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8.修理厂在试车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车主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9.明知他人醉酒而将车辆出借的,出借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0.明知司机无照驾驶仍然乘坐,发生事故乘坐人是否承担责任?

 11.交通队无法认定事故责任时,应如何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12.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致他人损害的。如何确定赔偿责任?

 13.饲养动物引发交通事故如何承担责任?

 14.交通事故中如何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15.分期付款买卖车辆,过户之前发生交通事故时如何承担责任?

 16.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中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17.雇员为雇主开车时撞伤他人的,雇员是否需要对他人的受伤承担赔偿责任?

 18.雇员为雇主工作时受伤的,雇员应该怎样主张权利?

 19.职工为单位开车时撞伤他人,职工是否需要对他人的受伤承担赔偿责任?

 20.因当事人未保护现场导致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应如何确定赔偿责任?

 21.因非机动车原因导致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非机动车主还能获得赔偿吗?

 22.死者家属与肇事司机达成的赔偿协议能否反悔?怎样反悔?

 23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的,如何确定赔偿责任?

2 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篇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指南

 24.对于自费手术,患者可以说“不”

 25.及时保留病历,让证据说话

 26举证责任——官司输赢的关键

 27.不能证明服药与患病有因果关系,患者需承担败诉责任

 28.如何处理医患纠纷中的鉴定问题

 29.患者不告知病史和医院过失行为共同导致损害后果责任应如何分担?

 30.患者以侵权为由提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应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

 31.医院与死者家属达成赔偿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32.在医患纠纷中患者能要求哪些赔偿?

 33.存在医疗过失不一定构成医疗事故

 34.不构成医疗事故,仍可要求医疗过失损害赔偿

 35.医院具有风险告知义务

 36.因果关系是确定赔偿数额的基础

 37.与医院协议解决纠纷更有效

3 在校生人身损害赔偿篇

 在校生人身损害赔偿指南

 38.高考生体育加试受伤,按公平责任分担损失

 39.军训学生受伤害,过错的部队、学校需赔偿

 40.学生河里游泳溺水死亡,水资源局不予赔偿

 41.孩子在幼儿园喝水被烫伤,责任谁负?

 42.幼儿园班车出事故,责任谁负?

 43.手递手传递责任

 44.私办训练班中学生受伤,老师及相关行为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45.教师缺勤。学校亦应对课堂上发生的斗殴承担责任

 46.手拉手惹来官司

 47.幼儿打闹受伤,保险公司来赔偿

 48.在校大学生在宿舍被烧伤,学校应否负担赔偿责任?186

 49.学生在与老师进行对抗性比赛时受伤,学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50.学生被校园内公共设施倾倒砸伤,学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51.小学女生不堪体罚而精神分裂,学校和老师应当如何承担责任?

 52.学生因自身生理原因患病身亡,私立学校如何承担责任?

 53.校园内因第三人原因造成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分担

 54.停课期间在校园发生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由谁承担?

 55.放假期间学生在校园发生人身损害由谁赔偿?

 56.父母离异后,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如何分担?

4 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篇

 雇员人身损害赔偿指南

 57.承包方的雇员因公受伤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58.打工者因工受伤,工程收益人和承揽人谁应承担责任?

 59.工作间歇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60.临时工因工作失误受伤,单位应否承担责任?

 61.认定工伤不能,伤者也能获赔?

 62.未成年人因工受伤致残,如何获取赔偿?

 63.违规上路遇车祸是否认定为工伤?

 64.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雇员所受工伤由谁负责?

 65.雇员被第三人所伤,应如何获取赔偿?

 66.工作中发生厮打能否认定为工伤?

 67.解除雇佣关系后雇员死于雇主提供的房屋内,雇主应否负责?

 68.雇员经雇主指派为第三人工作受伤是否应获赔偿?

 69.雇主兼任其他公司负责人,雇员所受损害应由谁赔偿?

 70.临时工在劳动中受伤享受工伤待遇

 71.雇员因公受伤,其家属是否有权索赔?

 72.经过公证的证人证言证明力如何确定?

 73.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能否兼得?

 74.混合过错中原被告均应承担相应责任

 75.为他人装修房屋受伤,房主是否要承担责任?

 76.误工费的主张不应超过必要限度

 77.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赔偿能否同时获得?

 78.打架受伤成为植物人,其损害赔偿数额如何计算?

 79.雇主应否对雇员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伤害负责?

 80.提前上班被摔伤是否为工伤?

 81.拖拉机翻车致使雇工被烫伤,责任如何承担?

 82.雇员擅离职守造成煤气中毒死亡,雇主如何承担责任?

5 其他人身损害赔偿篇

 83.精神病人深夜发病砍死他人,赔偿责任谁承担?

 84.游客在游览博物馆时被坠落灯具打伤,博物馆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5.在小区停车场遭抢遇害,小区物业是否负有赔偿责任?

 86.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法律公平”与“现实公平”

 87.地面挖坑未设标志造成人身损害需承担赔偿责任

 88.侵权人死亡,继承人应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赔偿受害人损失335

 89.小孩在非天然水坑中玩耍时溺水身亡,赔偿责任如何分担?

 90.在劝架过程中受伤的,赔偿责任如何确定?

 91.饲养动物致人伤害应当如何赔偿?

 92.正当防卫行为造成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

 93.男子为救女友溺水死亡,女友需适当补偿经济损失

 94.见义勇为者受损血获适当补偿

 95.游客游玩时受伤,游乐园应承担赔偿责任

 96.情况发生变更后,之前约定的赔偿标准可适当调整

 97.车辆爆胎伤人构成产品质量责任

 98.大风吹落广告牌,砸伤路人谁负责9.

 99.代表其他单位参加球赛,受伤应由谁承担责任?

 100在明知情况下购入烈性耕牛被踢伤,原所有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101.路面施工怠于行使监管义务,致人死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02.三人扔酒瓶砸伤行人由谁负责?

 103.受害人因自身过错被动物伤饲养人可免责

 104.精神病人犯病期间致人伤害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105.大家都没有过错时,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106.教唆他人实施侵权行为构成共同加害行为

 107.丈夫被妻子打伤,能否要求损害赔偿?

试读章节

(二)举证能力不足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方面的证据涉及赔偿主体、赔偿数额等几个方面,赔偿主体方面的证据主要有原告合法身份的证明、原告与死者亲属关系的证明、被告合法身份的证明、被告之间法律关系的证明等。赔偿数额方面的证据主要有住院费票据、门诊费收据、挂号费收据、受害人及护理人员减少收入的证明、误工及护理时限证明、加强营养方面的证明、鉴定费票据、鉴定文书、交通费票据等。这些证据种类繁多、数目庞大,许多当事人理不清自己提交的证据,弄不清有哪些类、多少张及具体数额。

(三)赔偿数额的期待值偏高

赔偿项目依据法律规定确定,赔偿数额依据受害人提交的证据核算。但有些公民错误地认识己方的损失,盲目夸大,与其伤情严重不相称,无证据仍提出请求,有证据却超出证据所能证明的范围提m请求,导致诉讼标的额过高,最后获得支持的部分很低而损失大量的诉讼费。

(四)误认为诉讼是最佳解决方式

有些公民发生交通事故后,盲目地认为诉讼才是最公正、最透明的解决方式,甚至误解自己与对方私下交涉时所提出的数额虽然对方不肯接受,但通过诉讼一定可以获得支持,从而在起诉前错失了与对方协商的良机,通过诉讼解决时反而费时费力,耗费了人力财力却不一定能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甚至出现低于原协商数额时后悔莫及的情况。

三、解决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的几条建议

(一)认真学习相关法律规定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法律规定日益完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强制保险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此外,参加诉讼还应具备最基本的诉讼知识,这方面的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上述法律规定是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公民应诉时需要阅读的内容。通过这些规定,重点学习与自己所遭遇的交通事故情形相关的内容,以及诉讼时怎样列原告、被告,在什么期限内提起诉讼,向何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应携带什么材料,办理何种手续,应为诉讼做哪些准备,在庭审中应注意什么等基本诉讼知识。

(二)理清证据,根据举证要求准备证据

证据应进行分类,并进行有序排列和粘贴。很多法院一般出台有这类案件的举证须知,对于举证的各项内容及具体要求通常会有详细的说明,诉讼时索取这方面的材料对于提高自己的举证能力就会事半功倍。一般来说,所谓举证就是准备足以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材料,如事故认定书、住院病历、住院费用明细表、医疗费票据及相应诊断证明书、因误工而减少的收人证明、交通费票据、鉴定文书及相应的鉴定费票据、使用残疾辅助器具证明及有关票据、关于补充营养的医嘱、关于需要护理的医嘱和所花费用的证据、关于被抚养人身份的证明及与受害入关系的证明等。不能提供证据证明的,主张的事实将可能不被采信。向法院提供的证据应为原物或原件,证人应出庭作证。符合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范围的,可向法院提出调取证据的申请。

(三)忌情绪激动,保证纠纷的解决流程正常化

发生事故后,最重要的是获取赔偿,尽快弥补自己的损失,当事人需要尽量理智、冷静,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促成赔偿问题的解决,避免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当有碍赔偿权利的实现。

(四)选择诉讼宜慎重

诉讼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也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一方面,诉讼在向当事人提供最大限度的公正的同时,也拉远了与对方的距离。另一方面,诉讼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从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处理来看,交通部门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管机关,负责事故的前期处理,当事人可以促使与对方在交通部门的主持下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能够一次性解决自然最好,即使不能一次性解决能够先拿到一部分赔偿如医疗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动车一般都办理了强制险或第三者责任险,如果能够与对方友好协商,共同到保险公司解决赔偿问题,那么对当事人赔偿权利的实现将增加一个重要保障。另外,通过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或基层调解组织进行协商,寻求调解解决,也不失为一种处理方案。

(五)合理运用受诉法院的基本工作机制

2005年7月11日,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审判效率及执行效果,使受害人能够最终得到有效赔偿,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会同房山交通支队、房山区司法局公布实施了《关于有效审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联合打造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处理的绿色通道。这项措施注重行政调解与诉讼活动之间的衔接、交管部门与人民法院之间的配合,保障受害人赔偿权利的最终实现,非常契合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解决的实际,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绿色通道,公民如果经济困难可以享受律师代理费上的优惠,也可以在不必自行提供财产担保的情况下以律师事务所出具书面担保函的形式办理诉讼保全。公民可以在诉前了解自己是否符合通过绿色通道解决纠纷的条件,如果符合的话,合理运用这一工作机制则既节约了费用,又可以有力促进判决后的执行。P6-9

序言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是位于北京市西南郊区的一所基层法院,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近年来声名远播,逐渐成长为“全国模范法院”和“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由于该院浓厚的学术调研气息和改革实践的勇气,我与他们逐渐熟识。最近他们结合自己的审判实践,由民事法官主笔出版一部普法的案例集,本人阅后颇有感触。

首先,感慨于他们为民的良苦用心。这些法官以敏锐的爱民之心,在烦杂的审判事务中发现了当事人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认识到了公民法律意识的增长和诉讼能力有待提高之间的落差。这种差距使越来越多的公民懂得用法律来解决问题,但由于诉讼能力差,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去打官司,不懂得如何运用掌握的证据和法律规范去争取本应属于自己的实体权利。这种差距不但影响公民实现实体上的正义,也使当事人对于司法的权威产生了质疑。这种诉讼能力的匮乏已严重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因此,这些可爱的法官,在审判压力繁重的情况下,还能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诉讼能力为己任,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鲜活的审判经验行诸文字,供读者参考,以最朴实的方式为我国法治建设尽着一份绵薄之力。

其次,感谢他们为司法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基础。司法研究最需要的就是鲜活、真实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但更加贴近现实而且更能引发法学研究者对现有法律制度的思考。此次他们选择以自己处理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例为内容,从百姓普遍关心的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损害赔偿、在校生人身损害赔偿及其他人身损害赔偿五个方面,将人身损害赔偿的审判实践中常见的、典型的或疑难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而且为了方便读者对各类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他们特意在每章的前面撰写了该类案件的诉讼指南,对该类案件的审理情况及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这不但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机会,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相关的案例素材。

据了解,该书是他们计划出版的系列丛书的第一部。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努力,在中国的法治进程中走得更远。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司法实践者加入这个普法的队伍,不断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前进的步伐。

在本书即将发行之际,制作此序并为读者推荐。

王晨光

二○○七年十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官告诉你如何获取人身损害赔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国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77649
开本 32开
页数 4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9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3.1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