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基础化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各相关专业的特点和后续课程的教学需要,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突出重点、加强基础,构建了适用于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基础化学》教材新体系。

本书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并将四大化学平衡与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四大滴定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各种基本化学分析方法注重强化实际应用,对理论的阐述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简明精练,避开复杂的数学公式的推导,着重定义及数学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及使用条件的阐述;教学内容更切合高职高专教学的需要,是一本具有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各相关专业的特点和后续课程的教学需要,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突出重点、加强基础;教材内容具有针对性、现代性和实用性;构建了适用于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基础化学》教材新体系。

本书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并将四大化学平衡与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四大滴定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对各种基本化学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对理论的阐述通俗易懂、简明精练;内容更切合高职高专教学的需要,是一本具有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院校轻纺、化工、环境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作为职工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物质及其聚集状态

 第一节 气体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二、气体分压定律

 第二节 溶液及其浓度表示法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蒸气压下降

  二、沸点升高

  三、凝固点降低

  四、渗透压

 第四节 胶体

  一、分散系

  二、胶体的制备

  三、胶体的性质

  四、胶体的结构

  五、胶体的稳定性和聚沉

 第五节 表面现象

  一、表面张力

  二、表面活性剂

  三、固体表面的吸附

 阅读材料 纳米技术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系统与环境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三、过程与途径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内能、热和功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焓

 第三节 热化学

  一、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盖斯定律

  三、标准摩尔生成焓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熵和熵变

  四、吉布斯函数

 阅读材料 “永动机”的骗局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二、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三、基元反应和基元反应速率方程

 第二节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浓度(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三节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

  二、实验平衡常数

  三、标准平衡常数

  四、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

 第四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浓度(或分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总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五、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六、平衡移动原理

 第五节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阅读材料 乙酸乙酯生产条件的分析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物质结构

 第一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二、原子轨道

三、几率密度与电子云

四、四个量子数

五、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基态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原理

二、基态原子中电子的排布

 第三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二、元素重要性质的周期性

 第四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二、共价键理论

三、杂化轨道理论

 第五节 分子间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二、分子间力

三、氢键

 阅读材料 富勒烯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元素及其化合物选述

 第一节 主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s区金属元素

二、p区金属元素

 第二节 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过渡元素的通性

二、铜与银

三、锌与汞

四、铬与锰

五、铁和钴

 第三节 卤素及其化合物

一、卤素单质

二、卤素的化合物

 第四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

一、氧单质

二、过氧化氢

三、硫及其化合物

 第五节 氮、磷及其化合物

一、氮及其化合物

二、磷及其化合物

 第六节 碳、硅、硼及其化合物

一、碳及其化合物

二、硅的化合物

三、硼的重要化合物

 阅读材料 工业上制烧碱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第一节 分析化学概论

一、分析化学概述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三、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一、计量或测定中的误差

二、误差的表征与表示

三、可疑数据的取舍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五、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第三节 滴定分析法

一、滴定分析法概述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滴定方式

三、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四、滴定分析的计算

 阅读材料 化学计量学简介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

 第一节 酸碱理论

一、酸碱解离理论

二、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二、水的解离平衡

三、共轭酸碱对Ka和Kb的关系

四、溶液的酸碱性和pH

五、酸碱溶液pH的计算

 第三节 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三、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和缓冲范围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五、缓冲溶液的应用

 第四节 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三、混合指示剂

 第五节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一、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

强碱)

二、强碱滴定弱酸

三、强酸滴定弱碱

四、多元酸、多元碱的滴定

 第六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三、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七节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一、溶剂的分类及其作用

二、非水溶液滴定条件的选择

三、非水溶液滴定法的应用

 阅读材料 侯氏联合制碱法的问世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一、溶度积常数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第二节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一、溶度积规则

二、分步沉淀及沉淀的转化

 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概述

一、沉淀滴定法的条件

二、沉淀滴定法

三、银量法的应用

阅读材料 罗伯特·威廉·本生对分析化

 学的贡献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九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的定义

二、配合物的组成

三、配合物的命名

四、螯合物

五、配合物的应用

 第二节 配位平衡及EDTA与金属离子的

配合物

一、配位平衡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二、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三、EDTA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

常数

 第三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配位滴定法

二、滴定突跃与金属离子被准确滴定的

条件

三、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第四节 金属指示剂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三、使用金属指示剂应注意的问题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

 第五节 配位滴定的应用

一、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二、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阅读材料 无氰电镀、含氰工业废水的

处理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章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数

二、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第二节 电极电势

一、原电池

二、电极电势

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四、电极电势的应用

五、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

三、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阅读材料 新型电池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一章 仪器分析法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

一、吸光光度法概述

二、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耳

定律

三、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四、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第二节 现代仪器分析

一、气相色谱分析法

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三、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

四、红外光谱法

五、紫外光谱法

阅读材料 光化学传感器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二章 绿色化学

 第一节 绿色化学的定义

 第二节 绿色化学的基本思路

一、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绿色化学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化学的特点

二、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

之路

三、绿色化才能现代化

第四节 绿色化学的应用方向

阅读材料 回顾与展望

本章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一、一些物质的热力学数据

 二、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三、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Ksp(298.15K) 

 四、配离子的稳定常数KP(298.15K)

 五、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六、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

(298.15K)

 七、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文献

元素周期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基础化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淑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13293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8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6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8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