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志摩,一位行走的诗人,他没有安逸于幽静的书斋,而是以饱满的激情游历天下。从江南水乡的杭州西湖,到艺术之都的巴黎、佛罗伦萨,再到莫斯科和广袤的西伯利亚…他用诗意的妙笔,描画中外各地的自然与人文,为我们留下这些韵味无穷的记游华章。本书借用了徐志摩《巴黎的鳞爪》一书的书名,而内容则有不少区别。徐志摩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喜欢借自然风光以述怀。他曾说:你不要只想到上午太阳的炫耀,便忘掉黄昏时的晚照。也许,从他的游记中,我们可以读出晨光与夕照在入的生命中的意义。

内容推荐

徐志摩去过许多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国到欧洲,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他也留下了不少韵味无穷的记游华章。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欧游漫录,包括西伯利亚旅行见闻,意大利的情思,巴黎、伦敦的感怀,等等。美丽的风光,拨动着他的心弦;风土人情,让他感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遇见的不同的人,则更触动着他思想深处的种种观念。而去国怀乡的感念,思亲念友的牵挂,也融会在那行踪记录的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了一幕幕过目难忘的精美景色。《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收录了他的欧游漫录游记作品。包括《雨后虹》、《印度洋上的秋思》、《杭州记游》、《我所知道的康桥》等。

徐志摩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喜欢借自然风光以述怀。他曾说:你不要只想到上午太阳的炫耀,便忘掉黄昏时的晚照。也许,从《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中,我们可以读出晨光与夕照在入的生命中的意义。

目录

雨后虹

泰山日出

西湖记

致胡适(节录)

南行杂纪

天目山中笔记

杭州记游

致凌叔华

印度洋上的秋思

给新月

西伯利亚游记

莫斯科游记

《一个态度》的按语

翡冷翠山居闲话

白地亚(Badia,Florence)

意大利的天时小引

巴黎的鳞爪

我所知道的康桥

富士(东游记之一)

杂碎

致恩厚之

试读章节

我记得儿时在家塾中读书,最爱夏天的打阵。塾前是一个方形铺石的“天井”,其中有石砌的金鱼潭,周围杂生花草,几个积水的大缸,几盆应时的鲜花,——这是我们的“大花园”。南边的夏天下午,蒸热得厉害,全靠傍晚一阵雷雨,来驱散暑气。黄昏时满天星出,凉风透院,我常常袒胸跣足和姊嫂兄弟婢仆杂坐在门口“风头里”,随便谈笑,随便歌唱,算是绝大的快乐。但在白天不论天热得连气都转不过来,可怜的“读书官官”们,还是照常临帖习字,高喊着“黄鸟黄鸟”,“不亦说乎”;虽则手里一把大蒲扇,不住地扇动,满须满腋的汗,依旧蒸炉似透发,先生亦还是照常抽他的大烟,哼他的“清平乐府”。在这样烦溽的时候,对面四丈高白墙上的日影忽然隐息,清朗的天上忽然满布了乌云,花园里的水缸盆景,也沈静暗澹,仿佛等候什么重大的消息,书房里的光线也渐渐减淡,直到先生榻上那只烟灯,原来只像一磷鬼火,大放光明,满屋子里的书桌,墙上的字画,天花板上挂的方玻璃灯,都像变了形,怪可怕的。突然一股尖劲的凉风,穿透了重闷的空气,从窗外吹进房来,吹得我们毛骨悚然,满身腻烦的汗,几乎结冰,这感觉又痛快又难过;但我们那时的注意,却不在身体上,而在这凶兆所预告的大变,我们新学得的什么:洪水泛滥、混沌、天翻地覆、皇天震怒;等等字句,立刻在我们小脑子的内库里跳了出来,益发引起孩子们:只望烟头起的本性。我们在这阴迷的时刻,往往相顾悍然,热性放开,大噪狂读,身子也狂摇得连坐椅都磔格作响。

同时沈闷的雷声,已经在屋顶发作,再过几分钟,只听得庭心里石板上劈拍有声,仿佛马蹄在那里踢踏;重复停了;又是一小阵沥淅;如此作了几次阵势,临了紧接着坍天破地的一个或是几个雳霹——我们孩子早把耳朵堵住——扁豆大的雨块,就狠命狂倒下来,屋溜,屋檐,屋顶,墙角里的碎碗破铁罐,一齐同情地反响;楼上婢仆争收晒件的慌张咒笑声关窗声;间壁小孩的欢叫;雷声不住地震吼;天井里的鱼潭小缸,早已像煮沸的小壶,在那里狂流溢——我们很替可怜的金鱼们担忧;那几盆嫩好的鲜花,也不住地狂颤;阴沟也来不及收吸这汤汤的流水,石天井顷刻名副其实,水一直满出尺半了的阶沿,不好了!书房里的地平砖上都是水了!闪电像蛇似钻人室内,连先生肮脏的炕床都照得铄亮;有时外面厅梁上住家的燕子,也进我们书房来避难,东扑西投,情形又可怜又可笑。

在这一团和糟之中,我们孩子反应的心理,却并不简单。第一我们当然觉得好玩,这里品林嘭朗、那里也品林嘭朗,原来又炎热又乏味的下午忽然变得这样异乎寻常地闹热,小孩那一个不欢迎。第二,天空一打阵,大家起劲看,起劲关窗户,起劲听,当然写字的阁笔,念书的闭口,连先生(我们想)有时也觉得好玩!然而我记得我个人从前亲切的心理反应。仿佛猪八戒听得师父被女儿国招了亲,急着要散伙的心理。我希望那样半混沌的情形继续,电光永闪着,雨永倒着,水永没上阶沿,漏人室内,因此我们读书写字的责务也永远止歇!孩子们照例怕拘束。最爱自由,爱整天玩,最恨坐定读书,最厌这牢狱一般的书房——犹之猪八戒一腔野心,其实不愿意跟着穷师父取穷经整天只吃些穷斋。所以关入书房的孩子,没有一个心愿的,底里没有一个不想造反;就是思想没有连贯力,同时书房和牢房收敛野性的效力也逐渐进大,所以孩子们至多短期逃学,暗祝先生生瘟病,很少敢昌言从此不进书房的革命谈。但暑天的打阵,却符合了我们潜伏的希冀,俄顷之间,天地变色,书房变色,有时连先生亦变色,无怪这聚锢的叛儿,这勉强修行的猪八戒,感觉到十二分的畅快,甚至盼望天从此再不要清明,雷雨从此再不要休止!

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里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教师,我的官觉是他们忠谨的学生,爱教的弟子。

大部分生命的觉悟,只是耳目的觉悟;我整整过了二十多年含糊生活,疑视疑听疑嗅疑觉的一个生物!我记得我十三岁那年初次发现我的眼是近视,第一副眼镜配好的时候,天已昏黑,那时我在泥城桥附近和一个朋友走路,我把眼镜试带上去,仰头一望,异哉!好一个伟大蓝净不相熟的天,张着几千百只指光闪铄的神眼,一直穿过我眼镜眼睛直贯我灵府深处,我持久不得大声叫道,好天,今天才规复我眼睛的权利!

但眼镜虽好,只能助你看,而不能使你看;你若然不愿意来看,来认识,来享乐你的自然界,你就带十副二十副托立克、克立托也是无效!PP1-3

序言

叶公超说:“我总觉得志摩的散文是在他诗之上,他自己却不以为然,他曾说过他的散文多半是草率之作,远不如在诗上所费的功夫。”

志摩的诗与散文,何者更好,是见仁见智的事。不过,诚如志摩所说,他的散文多是率性而写,不像他写诗那样精雕细琢,这固然可视为“草率之作”,而从另一方面说,却也可视为无所羁绊、信手拈来的文章。而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无拘无束地写下的文字,往往不乏精彩之笔。徐志摩的游记,便属这类。

徐志摩去过许多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国到欧洲,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他也留下了不少韵味无穷的记游华章。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欧游漫录,包括西伯利亚旅行见闻,意大利的情思,巴黎、伦敦的感怀,等等。美丽的风光,拨动着他的心弦;风土人情,让他感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遇见的不同的人,则更触动着他思想深处的种种观念。而去国怀乡的感念,思亲念友的牵挂,也融会在那行踪记录的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了一幕幕过目难忘的精美景色。

看他在《巴黎的鳞爪》中记述的人生故事,那被他称作“随口曲”的文字中,透着巴黎的香艳与巴黎的腐朽,在那看似平静河水般的生活中,“多的是潜流,多的是漩涡”,很容易让人“卷了进去”,从而让人既感到酸楚,又觉香甜;既一怀愁绪,又如登仙,就看置身其中的人自己如何去把握自我。而作者称自己只是“在赛因河岸边看热闹”,至多也不过在水边浅水中蹬过,并在那靠岸的清浅处,倒也认清了巴黎的生活漩涡。这样的文字,让人在了解了一个都市的灯红酒绿内幕的同时,也深深感悟了人世的酸甜苦辣。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我们又可以随着徐志摩的叙述,去游览伦敦——确切说是剑桥大学,那儿的人文景观,那儿的自然风光,与他一起,在康河边度过一个个“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其实。如果我们知道徐志摩对于林徽因的感情涟漪就是从那儿荡漾开来,那么我们就更能理解他所说“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春”中回响,以及他在此后许多年一直挥之不去的情思:“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

他的浪漫情怀,总是与大自然相联系。从《雨后虹》中,可以看到他冒着雷雨奔向河边,站在桥上等待雨后西边天空彩虹的出现。林徽因曾对此感到好奇,问他:“你立在桥上等了多久,并且看到虹了没有?”他说记不清在雨中待了多久,但他居然看到了虹。林徽因问他怎会知道准有彩虹,他得意地笑答:“完全诗意的信仰!”“诗意的信仰”,一语道尽了徐志摩充满情趣的品性。

在意大利翡冷翠(即佛罗伦萨)山居的日子里,那阳光,那和风,那山林水气,那乡野花草,无不令人生出与莺燕同歌、在山泉声中陶醉的感觉。而文艺复兴时代遗留下来的思想与艺术遗迹,又另有一番意蕴,令人留连忘返。这从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等文章中,可以得到一个切实的感受。而在国内天目山山居时所写《天目山,中笔记》,字里行间虽弥漫着佛家的悠远气息,却也同样可以从那山间林海云海的清幽与壮丽,感受到作者由自然与梵刹所生发的人生感悟。远离都市的嘈杂,在山野中沉醉,又在绿野青翠之中思索历史与人生,乃至高妙的哲学化境,这成为徐志摩游记中的精彩之笔。

俄罗斯之旅,则与浪漫无关,更多的是交织着深沉的历史感和纷繁的现实感。1925年3月,徐志摩因与陆小曼的恋情遭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重重压力。不得不赴欧洲逃避一时。他由东北启程,乘火车经过西伯利亚到达莫斯科,再转往意大利。沿途他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一一写成游记寄回国内。那些文字纪实性很强,可以带读者见识形形色色的人物,触摸他所到之处的人文历史与现实人生的痕迹。西伯利亚壮美的风光,俄罗斯人开朗的性格,以及艰难的生活、旧文化与新政治的潮流等等,杂糅在一起,让人看到一个多面多彩的俄罗斯。赞美、欣赏、好奇、厌弃、恐惧,种种感受,都可以随这游记如潮一样汹涌而来。可以说,它展示的不只是外在的风景,更有深层次的社会内涵,读来让人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

此外,徐志摩还有其他一些记述自己行踪的好文章,其中有的原来是日记,从中可以看到许多与他相关的人与事,以及他所见的世情与风景。这对于读者加深对徐志摩的了解也是有帮助的。

本书借用了徐志摩《巴黎的鳞爪》一书的书名,而内容则有不少区别,这是须告知读者的一点。

徐志摩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喜欢借自然风光以述怀。他曾说:你不要只想到上午太阳的炫耀,便忘掉黄昏时的晚照。

也许,从他的游记中,我们可以读出晨光与夕照在入的生命中的意义。

陈益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志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80307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5
16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