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学良大传(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本书形象地浓缩了20世纪中国历史波诡云谲的演变脉络,生动地再现了这位20世纪中国风云人物的独特风采。全书翔实地描写了张学良从1901年出生直至2001年10月14日告别人世,长达百年的军政生涯、幽禁岁月及赴美探亲定居的生活足迹。同时,该书还描述了张学良的家庭、情感生活及鲜为人知的历史隐秘,刻画了当年少帅的英姿风采和贯穿一生的豪爽宽厚、侠骨柔肠,披露了他和赵四小姐长达半个多世纪坚贞不渝、浪漫如诗的爱情真相。

内容推荐

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个人经历坎坷,他的命运随着祖国的命运而起伏。他亲手发动的“西安事变”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本书旨在真实全面地记录张学良将军从1901年出生直到2001年10月14日告别人世,这段长达百年的军政生涯、幽禁岁月及其获得自由赴美探亲定居的生活足迹。全书55万字,书中的文件、电报、书信、演讲、诗词、文赋等内容均实录于文献、档案资料及其墨迹、手笔等。该书还配有450幅珍贵历史图片,其中许多图片都属首次在内地公开出版。

目录

张学良是怎样的一个人[代序] 赵一荻

第一篇 从童年到少帅

 家世及父亲张作霖

 马车上出生的男孩儿

 镇压蓝天蔚,成为民国新贵

 与老师思想大相径庭

 欲学医救人却遭父亲反对

 郑家屯“小六子”无心插柳

 初相会,于凤至让狂少年出丑

 洞房花烛夜,称新娘为大姐

 聆听张伯苓演讲:《中国前途之希望》

 进了讲武堂

 剿匪获胜被晋升为陆军少将

 抬着棺材督战的指挥官

 中国第一支空军的创立者

 与民国元老章太炎的忘年交

 与孙中山合作倒直

 孙中山的绝笔——天下为公

 率军赴沪,初识宋美龄小姐

 不得已,与师友郭松龄对阵

 生平最苦恼的一仗

 护少帅,卫队长饮弹身亡

 劝“皇帝”真正做个平民

 与赵四小姐双双坠入爱河

 面对慘案,感触颇深

 与故宫博物院的“不解之缘”

 战火频仍身不由己

 劝父亲罢兵息争,以防日本异动

 家仇:日军谋杀了张作霖

 危难之际显身子——少帅时代的开始

第二篇 东北向何处去

 为统一,东北易帜

 日酋弔丧,实为阻挠少帅归顺国民政府

 兼任东北大学校长

 致电蒋介石:东北改悬“青天白日”国旗

 处决杨字霆、常荫槐的内幕

 哀惋郑鸣之无辜而逝

 制造中国第一辆汽车

 为发展民族工业尽力

 赵四小姐走进帅府

 撰祭文:悼念父帅遇难一周年

 张恨水,“好一个天才善感的作家”

 顾念落地亲情,为《台安县志》题序

 主张尊孔,撰写《文庙碑记》

 出兵入关,结束中原大战

 误断军机——中东路事件内幕

 修建葫芦岛海港

 中国太平了,才会有高尔夫球运动

 看洋冒险家怎样在中国人面前丢丑

 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重体育

 重教育,捐巨款办学

 赈灾,救贫苦百姓于水深火热

第三篇 与蒋介石联盟

 蒋介石说:“得友如兄,死无憾矣”

 合影时,与蒋介石并坐前排最中间

 繁荣东北经济,吸引华侨投资

 兴安驻军移民,屯垦戍边

 调兵入关讨伐石友三

 国恨:九一八事变爆发

 九一八:安葬父灵无法实现

 “不抵抗将军”的真相

 莫须有罪名:“九一八之夜热恋胡蝶”

 水果中的炸弹:警告“皇帝”勿卖国

 锦州失守,撤兵关内成罪人

 资助救国会,创建抗日义勇军

 除汉奸,义杀堂弟张学成

 资助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赛奥运会

 斥“小加抗战,应付舆论”,欣复胡汉民函

 热河失守,东北王失去最后的领地

 蒋介石问:惊涛骇浪中谁先下船

 戒毒:为抗日雪耻

 在欧洲参观考察

 由欧归国,奉命“剿共”

 柳亚子赠诗少帅

 预言:世界大战是民族兴亡的总决算

 主张“联共抗日救国”第一人

 开男女混泳之先河

 立志收复失地,痛饮黄龙府

 被逼无奈,忍痛处死“老师”

 醒悟:“剿共”与抗日不能并存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永久社员

第四篇 西安事变前后

 探新路,秘密寻找共产党

 毛泽东收到了少帅的信

 送毛泽东的儿子出国

 蒋介石放弃苏共,主动联系中共

 秘密会晤中共代表李克农

 于凤至从英国到西安探夫

 张学良、周恩来的历史性会谈

 平息《活路》事件

 答质询:“知罪之评,俟诸异日”

 中共中央派刘鼎驻少帅代表

 张学良和周恩来第二次会谈

 共产国际不批准张学良加入共产党

 与苏联大使的会晤

 为抗日与杨虎城精诚合作

 挫败特务阴谋,查抄西安省党部

 “惟有抗击外敌,才能实现真正统一”

 “除了你张汉卿,谁敢这样批评我!”

 苦谏无效,只剩一个办法——兵谏

 骊山活捉蒋介石

 致电宋美龄:“如欲来陕,尤所欢迎”

 孔祥熙的软硬兼施

 南京戏中有戏,蒋介石讨价还价

 期盼中,周恩来到了西安

 面对蒋氏的眼泪,少帅宁愿负荆请罪

 于国家民族有利,有危险也在所不惜

 慷慨激昂,告别宴上连摔三杯

 恐节外生枝,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第五篇 幽禁岁月

 张治中一访张少帅

 坦然面对判刑、特赦、“严加管束”

 软禁始于孔祥熙公馆

 雪窦山上的“要客”

 身处幽禁,心系西北

 救夫无望,凤至说:我情愿陪他坐牢

 姐妹轮流上山陪伴少帅

 王以哲将军之死

 从师老举人,含泪会亲朋

 婉言拒绝中航官兵之营救

 与蒋经国初次会见

 有惊无险,妙高台杀出女刺客

 监视之下,只能与胞弟以笔来交谈

 幽山静谷中,响起岳飞的<满江红)

 触景生情,中秋夜酒后吐真言

 防不测迁移黄山

 认出少帅的东北汉子被“切断电源”

 苏仙岭上,“来此修行,能否成仙?”

 秘密押解凤凰山

 张治中二探张少帅

 为抗战挥笔书信

 解囊救人于危难之际

 放逐西南龙岗山

 患癌症,于凤至出国就医

 红粉知己少帅之福

 “特护”中割阑尾又逃过一劫

 刘育乡的养鸡王

 转址幽禁天门洞

 忆往事:“好像是一场梦,演了一台戏”

 从不说谎——拒绝有条件的“自由”

 蒋介石密令:立即将张学良秘密移解台湾

 “二二八事变”中险些遭毒手

 “余生烽火后,惟一愿读书”

 “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

 张治中三探张少帅

 为《孤岛野火》写序之风波

 回忆录被“相机运用”成“忏悔录”

 与宋美龄的诚挚情谊

 奉蒋命撰写《杂忆随感漫录》

 最后的会见:蒋介石召见张学良

 蒋介石说:囚禁是“爱”

 24年之后的父女相见

 幽禁:花费的是自己的钱

 刘队长:相处25年的仇人、恩人

 于凤至同意“离婚”的隐情

 偕一荻探望沈鸿烈

 红粉知己白首缔盟:少帅和赵四的婚礼

 挽蒋介石:“骨肉”与“仇雠”

 九一八少帅行踪的见证

 幽禁50年后的第一次记者采访

 同蒋经国的交往

第六篇 夕阳时光

 俞国华:“不恨张学良”

 疑云:“生活行动一向自由”

 首次接见“敏感性”外人

 隆重庆贺九秩寿

 与杜重远妻女飞鸿

 “三张一王就剩我了”

 信仰虔诚的基督徒

 对日本:“有话要说”

 为大陆友人书信题诗

 走出谜团:赴美探亲

 “说故事的能手”

 告慰于凤至亡魂

 “有些事不由我说”

 偶尔露些历史真情

 答“美国之音”记者问

 面对毁誉:不在乎,也不计较

 哈德逊河畔谈历史

 吕正操赴美拜会少帅

 “最喜欢的女人在美国”

 “不要怕和共产党谈”

 为《高崇民传》题写书名

 农村姑娘与少帅的通信

 一位日本友人的访问

 两大心愿:回故乡和两岸统一

 “后会可期”——周恩来没有实现的愿望

 “我能帮忙”——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

 问瓦房店人民好

 兵马俑吸引了“花花老人”

 ”想念咱东北的老少爷们”

 “不看国剧(京剧)就不算是中国人”

 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哈工大名誉理事长

 “爱国号”兰花送给江泽民主席

 观“木牛流马”,促“三通”出资千万

 接见大陆飞来的“白天鹅”

 “东大”两届校长间隔65年会面

 檀香山——颐养天年之地

 心系家乡养鹿业

 “我是张伯苓的私塾弟子”

 礁岩塔公寓迎宾送朋

 藏书手迹捐赠哥伦比亚大字

 “口述历史等我死后公开”

 他宣布:“我就是共产党”

 生日感恩会上童稚般的笑容

 二十世纪最后一次生日

 檀香山市长宣布:6月3日为”张学良日”

 赵四小姐突然辞世

 世纪老人与邓小平之子握手

 思念亲人

 返乡:爱国老人的遗憾

 平静结束传奇一生

后记

试读章节

张学良的祖籍是河北省河间府大城县。清道光初年,他的曾祖父张永贵因难以谋生,挑着儿子张有财来到辽宁省海城县西小洼村落户种地。后来,又先后搬迁到海城家(驾)掌寺村、叶家铺、栾家铺等处居住。张有财成年后,无正当职业,时常出入赌场,但为人侠义,敢作敢当,路遇不平,拔刀助弱其先妻邵氏早亡,他又续娶王氏为妻,生长子作泰、次子作孚。

1875年(光绪元年),王氏生第三个儿子张作霖,字雨亭,乳名为“张老疙瘩”。

张作霖十来岁时,父亲张有财托人为其在赌场谋得“打杂儿”活,给赌客装烟倒水、跑腿学舌,从中捞点赏钱。

在张作霖14岁那年,其父张有财向栾家铺子王氏赌徒逼要欠债,王氏怀恨在心。一天夜里,张有财在地头纳凉,被王氏用镐头打死。吋值夏季,乡里管事人栾风泰恐尸体腐烂,用盐水将尸体腌上,赶到海城县报案。两天后,知县率仵作衙役等来乡验尸:张有财全身无伤,只是脑后被钝器打破致死。知县下令通缉凶手,但王氏赌徒已远逃无踪影,无法捕获归案。于是,乡里集资买一薄板棺材,将张有财尸体葬于乱坟之中。

张作泰早逝。张作孚和张作霖决心誓报王氏杀父之仇,经长年寻觅,终于发现王氏赌徒住处。一天夜里,张作孚、张作霖兄弟,持一上枪,潜入王氏宅院,准备为父报仇,但被王氏邻居老太婆发现。老太婆见势不妙,怕摊人命官司,便上前阻拦张氏兄弟。由于黑夜,张作霖不慎土枪走火,误将老太婆击中至死。他们父仇未报反误伤人命。王氏赌徒未死,控告张作孚兄弟抢劫杀人。官府将张作孚抓捕,而张作霖却逃跑他乡。张作孚声辩:并非抢劫杀人,而是为报王氏杀父之仇,误伤人至死。最后,官府以张作孚误伤人命,判罪入狱。

此后,张作霖跟着母亲逃到镇安县小黑山附近的外公家。母亲靠为人做针线活,挣钱供养全家,生活极苦。

这年张作霖常常在私塾窗外偷偷听私塾讲课。有一次,他被塾师杨辅庆(字景镇)秀才发现。

杨铺庆问:“你在窗外做什么?”

张作霖答:“我在此处听老师讲课。”

杨辅庆见他如此好学,让他入学。张作霖却说,家中无钱读书。杨辅庆当即表示:免学费收他读书。就这样张作霖在私塾读了三个月书,而后因家中需要他拾柴、做杂活,不得不辍学。后来。他到村中大车店做了佣人,挣点钱为母解忧。

张作霖当佣人品味到人间苦涩,他不甘心,便弃工跑到营江县的大高坎镇找活儿干。然而,他的挣钱糊口想法破灭了。于是,他浪迹街头与无业游民、二流子混在一起。

有一天,张作霖因输钱不给,被赌徒绑在其表舅赵发门前大树上毒打。他面对毒打毫不示弱,不住地破口大骂。这情景被有钱富产赵老恒看到,觉得张作霖是个奇人,加之二女儿赵春兰对他有好感,于是赵老恒便想把二女儿许配给张作霖,但由于妻子及春兰姐妹的坚决反对,这桩婚事便没有成。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地区。这时,在营口街头游荡的张作霖感到无路可走,到田庄台投入毅军宋庆部下当兵。由于军中无余额不能补正兵,他就先当一名伙夫。时值甲午中日战争之际,清军要招募一名谍报员深入日军后方探听军情,张作霖应募前往,获得了不少情报,多次建功,获得功牌,被提升为哨长。

这时,张作霖得知二哥张作孚因讼事被羁押在省城,便请假前往奉天营救。他获悉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爱马正在患病,许多兽医都无法治愈。这正是个好机会。他以前曾当过兽医,就试请为马治病,不过数日,马病便被治愈。依克唐阿将军大喜,乃以巨金酬谢。张作霖拒绝接受巨金,只求将军将其兄作孚释放就行。于是张作孚才得以释放回家。

1895年,张作霖21岁,被晋升为戈什。他想起赵家女与自己的亲事未成的内情:只要赵女母亲和舅舅不反对,婚事就能成功。于是,他请了两个月假,带着功牌和礼物到了赵家,称说是来串门。在谈话中,赵女母亲和舅舅知道他在军中的职务和多次获得功牌之后,都称赞他年少有为。

张作霖见时机成熟,托人向赵女春兰求婚。于是,当年5月张作霖和21岁的赵春兰订亲结婚。翌年,赵氏生一子,但不久孩子即夭折。1898年,赵氏又生一女,名曰首芳。

张作霖结婚后,没有再回到清军队伍,而是在营口附近大高坎镇设了个兽医桩子,重操旧业,当上了兽医。后来,张作霖干脆放弃了兽医行当,像他父亲那样,结交了好些江湖朋友,一起经营保险行当。

1897年春天,张作霖一次赌钱大输,无钱还赌债,便去邻村偷猪,被人抓住,遭受毒打,抬不起头来,终日呆在家中。后来,他悄然离家去找巨“绿林”头目冯麟阁,由其介绍,在广宁加入了董大虎队伍,从此开始了“绿林”生涯。

有一天,张作霖见村中塾师卢某之女卢寿莹天生丽质,美貌动人,便找卢女舅父帮助提亲,卢女舅父说:“你已有妻,我外甥女岂能给人做二房?”

张作霖答应两头为大,决不是二房。卢某得知此信,心想女儿若不嫁张作霖,恐怕他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便同意了张作霖的求婚。P2-5

序言

这几年以来,各处书报杂志常常登载有关张学良的文章,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确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一个与他共处了60年的人是应该知道的。我现在就要简明的来讲一讲。

张学良是一个非常爱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的人。他诚实而认真,从不欺骗人,而且对他自己所做的事负责,绝不推诿。他原来是希望学医救人,但是事与愿违,他19岁就入了讲武堂,毕业之后就入伍从军。他之参加内战,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也不是为争地盘。他开始是为了遵行父亲的意愿,后来是服从中央的命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不断压迫和无理要求,暴露了它侵略中国的野心,亦更加激起他抗日的情绪。他不愿看见自己的国家灭亡,人民被奴役,但是单靠东北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抵抗日本侵略的,所以当他的父亲在皇姑屯被日本人谋杀之后,他就放弃他的地位和权力,毅然易帜与中央合作,使国家能够统一,希望全国能够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他就不忍再看到自己的同胞互相残杀,削减国家抗日的力量,所以他就主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他并不爱哪一党,亦不爱哪一派,他所爱的就是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因为任何对国家有益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去做。

今天是他90岁生日,真是感谢上帝在过去的岁月中这样看顾他,赐给他健康的身体,又赐给他属灵的智慧,使他因信耶稣基督而得永生。他自己从来没有想到他会活得这么久,亦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一个基督徒。这完全都是上帝的恩典和他的奇妙的安排。他知道上帝既要他活在世上,他就应该尽心尽意尽性尽力地完成上帝所给他的使命。他要在他有生之年为上帝做证,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把上帝赐给他的恩典与大家分享。

后记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本书旨在真实全面地记录张学良将军从1901年出生直到2001年10月14日告别人世,这段长达百年的军政生涯、幽禁岁月及其获得自由、赴美探亲定居的生活足迹。书中的文件、电报、书信、日记、演讲、诗词、文赋等内容均实录于文献、档案资枓及其墨迹、手笔等。

笔者历经20余载,广泛收集,实地采访,查阅报刊旧籍等,获得大量关于张将军之素材,精心研究,去伪存真,撰成此书。对记述张将军史实的一些有分歧的记载认真考证,或对照文献档案资料,或核对张将军的发言、演讲、答记者问及有关回忆录等,力求将史实尽量准确地表述出来。

本书中所用460幅图片中有220幅图片选自华文出版社出版、张友坤先生编著的《张学良世纪风采》一书,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书出版之际,作者向中共中央统战部的领导,向为本书提供档案、资料的作家窦应泰先生等诸多朋友给予的无私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 张永滨

2007年1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学良大传(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永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03684
开本 16开
页数 66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867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0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4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