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坚守底线(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坚守底线(精)》编著者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唯一自传体图书《坚守底线》:一部青春岁月的自传,一部经营之神的心灵史。抒写、一生辉煌、展现经营思路与人生哲学。

《坚守底线》是NHK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藤井彩子对稻盛和夫的四次访谈的整理记录,

中文名《坚守底线》,日文名直译过来是《特别认真地生活》,“特别认真”是稻

盛和夫经常强调的,也是他的核心理念。书中的四次访谈主题分别是:领导者的条

件、灾难的青春、公司是谁的、为什么活着。

《坚守底线》是一本中小企业发展秘籍:很多小企业是“3K”企业(肮脏,危险,艰苦),生存的根本是员工----“让员工感到幸福心甘情愿的为公司努力工作”。发展的根本是利

他主义——“不给客户添麻烦”。

内容推荐

《坚守底线(精)》编著者稻盛和夫。

《坚守底线(精)》是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最新出版的力作。作者饱含激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着力描写了青春的苦难与早期的挫折,以及成长过程中从不放弃的“坚守底线”的信念。“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要打开成功的大门,核心问题是什么?”稻盛和夫不断地较劲:跟自己较劲,超越自己。跟社会较劲,不甘人后。跟时代较劲,勇当先锋,最终“自助者天助”,稻盛和夫开创出了一片辽阔的人生,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哲学与人生理念。本书是一部坚强心灵的颂歌,展现了一代经营之神的精彩人生,与做人做事“坚守底线”的人生信念。

目录

推荐序 坚守底线

自 序 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硕果累累的人生

第一章 领导者的条件

 支撑日本经济的中小企业

 肮脏的工作中找出“自豪感”

 喝酒交杯,传递“思想”

 驾驭“能力”的是“人格”

 塾生的活跃是对我的鼓励

 采访摘录 1

第二章 灾难的青春

 干什么都不顺

 考试失败、就职失败

 想要逃离工厂,曾决定转行

 逼迫自己埋头研究,人生开始好转

 经营者的原点

 告别公司自己创业

 逆境中忍耐,开辟新未来

 采访摘录 2

第三章 公司是谁的

 梦想要大,世界第一

 经营是场马拉松,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

 从年轻员工的离叛中产生的“理念”

 萧条是机会

 以救助之心展开兼并与收购

 为员工、为客户、为交易对象、为社会

 采访摘录 3

第四章 为什么活着

 烦恼是活着的证据

 60岁起准备“灵魂旅行”

 修行时获得的幸福感

 财富是社会托管之物

 与火鸟FC的球员们谈人生

 “特认真”是我的信条

 采访摘录 4

 稻盛先生的语言直指内心

试读章节

日本企业有99%是中小企业,日本劳动人口的一大半在中小企业工作。考虑到这一点,应该说是中小企业支撑了日本的经济。尽管如此,现在的日本经济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僵硬的秩序,许多中小企业被封锁在这种架构之中,辛苦辗转,呻吟叹息,并渐渐失去了活力。

回顾过去,60年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中,像不死鸟一样,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它们抱着“经济立国”的梦想,自由地开展事业。它们一边相互竞争,一边切磋琢磨,给日本经济注入了活力。

促使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就是这些生机勃勃、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而且从中还孕育出了世界级的大企业,京瓷就是其中之一。

日本直到今天,仍是一个官僚主导的国家,商业活动受到许多规则的限制。而且所谓“系列企业内部交易”的习惯势力很强,中小企业可以发展的空间很小。

但是,直面这样的现实,富于企业家精神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一展鸿图,日本经济就无法恢复活力。日本要再生,仍然需要中小企业发挥出它们的力量。

因此,在20多年前,当京都中小企业的年轻经营者们向我提出要求,希望我向他们传授经营经验的时候,我的心被打动了。

当时我工作极度繁忙,根本没有余暇。尽管如此,但是“激发支撑日本经济的中小企业的活力,我愿意尽我的绵薄之力”这种想法日益强烈。于是,我设立了传授我的思想理念的“经营塾”,给大家讲解“经营是什么”、“理想的经营者应该是怎样的”等等。

开始只是二三十人的小小的学习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喝,围绕企业经营的各种话题展开议论。随着次数增加,反响愈发强烈,参与的人数和地区也不断扩大。后来我就把名称改为“盛和塾”。发展到现在,包括海外在内,已经有57个分塾,约4000名塾生,就这样我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一年中20多次,我义务到各个分塾,与塾生们展开认真的对话。现在,我在盛和塾的活动上倾注了极大的精力,我认为这样做很值得。

对于加入盛和塾的企业家们,我一开始会这样说:

“如果你真想经营好你的企业,那么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员工们感到幸福,尽量多为社会作贡献,具备这种光明正大的大义名分非常重要。只想着自己赚钱,把从父辈那里继承的家业做大,光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员工们是不会心甘情愿努力工作的。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从父辈手里接班,既然当上了经营者,那就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营者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拼命工作,认真经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在这个提高心性的过程中,就能够拓展经营。首先要磨炼自己的心志,从而形成优秀的人格。”植入经营之心

在盛和塾,我对垫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佛教里有“大善”、“小善”的说法。对孩子的教育中,如果一味地溺爱和娇纵,孩子就不可能健康成长,他们的人生就会失败。相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严格管教,外人看来似乎苛刻无情,但这是“大善”,能把孩子逐步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我的用心在于“大善”。我对塾生的态度,表面上不讲情面,实际上则充满关爱,就是那种严厉管教的父母之心。

然而,在盛和塾有很多第二代、第三代的经营者。典型的情况是:他们大学毕业后去大企业就职,过了30岁回来继承家业。

该如何接班?最好是一毕业就进入父亲的公司,从学徒做起。但一般人都不愿这么做。儿子自己不怎么有出息,却看不起父亲的公司,或许他们并不想继承这么不起眼的中小企业。父亲也察知儿子的心思:“暂时先到别人家弄饭吃,积累些经验也好,反正到时回来就行。”很简单就把儿子打发出去。

问题是:他们一旦回来,马上就占了专务董事、常务董事的位子,准备子承父业。在大企业时,他们不过是普通员工,至多是主任之类,回到只有10人、20人的中小企业,员工们口口声声叫自己“专务、常务”,本人当然心情舒畅。至于工作方面,有与父亲一起摸爬滚打、撑起公司门面的掌柜以及干部们担着,即使自己什么都不干,公司也照常运转。

另外,受到公司所在地区的关注,经营者团体会来邀请,在各种聚会上表达所谓“一家之言”,不久就成了该地区的名人,这又让自己心满意足了。

这样,准备接任父业的儿子把公司的事情抛在一边,整天在外转悠,变成了大忙人。因此,“经营者应该如何去凝聚员工们的心?”“如何激发员工们的积极性?”“公司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这些基本的问题,如果不去认真思考,只会碌碌无为,度过一天又一天。

这些“娇生惯养的新一族”进入盛和塾,开门见山,我先当头棒喝,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在你下面的员工,包括总经理和部门经理,都是从底层的工作开始一点一点学起来的。而你呢,还什么都不懂。先从那个专务、常务的位子上下来,拉住资格比你老的前辈,低头对他们说:‘请让我从最底端的工作做起,从基础学起吧,请大家指导我,否则,我不了解现场的情况,也不能给大家作正确的指示,只是虚有其名,成为一个愚蠢的经营者。你现在领着高薪,周围是一片奉承之声,大概你认为经营企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吧。错了!企业经营并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你真想把公司搞好,让员工自豪,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的喜悦,那么你就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事业上,并作出自我牺牲,为员工的幸福和公司的发展殚精竭虑。没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就不要当经营者。”

听的人似乎很吃惊,但当他们扪心自问时,就会意识到“自己确实太浅薄,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就是他们成长为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出发点。P3-9

序言

回顾我的人生,自从创建京瓷以来,为了打造一个让员工们能够安心工作的优秀企业,我不知疲倦,拼命工作。

多亏各方的援助,企业成长得很快。现在,京瓷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万亿日元,KDDI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万亿日元。众多的员工不仅获得了物质上的保证,而且对未来寄托着梦想,每天都在勤奋地工作。

然而,把企业做大做强,难道就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吗?当我重新扪心自问的时候,我觉得结论是否定的。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磨炼自己的灵魂。”

不管积累了多少财产、地位、名誉,都不可能带往那个世界。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可以带走的东西只有一样,那就是“灵魂”。

在迎来74岁的今天,我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把今世创造的所有东西统统舍弃,只带着自己的灵魂出发,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如果是这样,那么,带着比出生时略为美好、略为高贵的灵魂死去,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我们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考验,都是对我们灵魂的磨炼。有时候,我们会脱离正道,这时就要认真反省,继续努力向前。正是在这个不懈努力的过程中,才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

有人或许认为,人生苦难多于欢乐。为什么偏偏自己会遭遇这么多的磨难呢?他们甚至会产生怨恨的情绪。

但是,正是这种时候,更应该具备这样的观念:苦难是上苍赐予我们磨炼灵魂的机会。

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我的思考是: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有峰有谷,崎岖坎坷,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在这个过程中磨炼灵魂,提升心志。

我们要把人生看做磨炼灵魂的修炼场,不懈地努力、再努力。这样,作为人生的旅人,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才能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硕果累累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坚守底线(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稻盛和夫
译者 曹岫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9734
开本 32开
页数 14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Kazuo Inamori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