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奥黛丽·赫本(1929-1993)
内容
试读章节

拉斯顿夫妇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极度自信的凯尔特人式的任性丈夫遇到了有着荷兰式顽固的妻子。在小奥黛丽看来,她的父母实在是很奇怪,好起来时一刻也不愿分开,但吵起来时又像仇人一样,谁也不让步。频繁的争吵过后,夫妻两人也会冷静下来,理智让他们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偶尔也会作出小小的让步,但他们的这种关系让小奥黛丽很没有安全感。小奥黛丽经常被种种焦虑困扰着,甚至一度被认为患上了轻微的贪食症。她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随便是什么,无论是巧克力、面包,还是我的指甲”。

奥黛丽后来回忆,当她的父母激烈争吵时,她非常害怕,常常躲到餐桌下面,她选择的是不让自己卷入争吵的任何一方,以此来克服内心的恐惧。这使她感觉稍微好受一些,她成功地保护了自己,但这种想法让她过早地体会了心灵的孤寂。

在奥黛丽的明星生涯中,所有人都觉得她是一个完全没有脾气的人,从外表看,她安静,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对于事业力求完美,对待周围的人异常和蔼,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一切本来源于幼年养成的一种保护自己的习惯,却在未来的人生里带给她无尽的赞美。

很长一段时间,就像对待以前失败的婚姻一样,女男爵艾拉对付不愉快事情的办法就是忽视它们,就当一切从没发生过。不过最终导致这场婚姻结束的原因却十分简单,艾拉发现了丈夫和家里雇来看护孩子的保姆躺在床上。天性浪漫的艾拉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当年,艾拉为了嫁给这个浮华的男人,冒着名誉扫地的危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今,丈夫的背叛使艾拉一夜间头发变为灰白,激烈的争吵后,拉斯顿永远地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

实际上,从1938年开始,拉斯顿就在伦敦为一家新闻社工作,虽然伦敦距离当时艾拉母女居住的小城阿纳姆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政治热情高涨的拉斯顿却没抽出一点儿时问去看望他曾经心爱的女儿。

许多年后,奥黛丽回忆道:“当时我崩溃了,每天不停地哭。父母的离异是我孩提时代遭受的重大打击。我崇拜我的父亲,从他失踪的那天起我就非常想念他。我6岁时他就离开了我,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我每天能看到他,我就能感觉到他对我的爱,因此我嫉妒那些有父亲的孩子。母亲非常爱我,但是她不会表达出来。没有人拥抱我。”

父亲的一去不回确实给奥黛丽带来了一生都无法修复的创伤。和严厉的母亲比起来,奥黛丽更喜欢富有魅力的父亲,他那无忧无虑、满不在乎的性格,以及对小女儿无条件的爱使奥黛丽快乐,他英俊的面庞和健壮的体魄给她带来信心,他还会随时给她介绍各种新鲜玩意儿,父亲给她带来了太多的童年欢乐。不知不觉中,奥黛丽经常把父亲放在一个比母亲更重要的位置上。失去父亲后的她感到更加痛苦。

后来,奥黛丽和她的第一任丈夫梅尔·梅尔经常谈起她的父亲,尽管她并没有流露出很明显的想念之情,但是梅尔明白,对于奥黛丽而言,这是一桩巨大的未了心愿。于是,梅尔一直试图通过红十字组织寻找奥黛丽父亲的下落,最后得知拉斯顿在爱尔兰。梅尔立刻给他打了电话,说也许父女俩应该见一次面,把多年来的一些问题彻底解决。拉斯顿欣然应允,表示“他很高兴可以再次见到奥黛丽”(在英文表达中,这是一句极没有感情的礼貌用语)。于是,梅尔和拉斯顿在电话中约定了会面的时间和地点(都柏林谢尔伯恩酒店的大堂)。奥黛丽和梅尔从瑞士飞赴爱尔兰,驱车前往酒店,两人人住后不久电话就响了,和约定的时间一样,恰好在午餐前。

在此之前,奥黛丽最后一次见到父亲还是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她在英格兰的一个农场里度过了一个夏天。当英国正式对德国宣战后,拉斯顿把奥黛丽和她母亲送上一架橙色飞机,那是最后一批从英国起飞前往欧洲大陆的民用飞棚。

P10-11

目录

第一章 战火、童年、芭蕾

第二章 公主的罗马假日

第三章 好莱坞精灵

第四章 娶那个公主

第五章 母子情深

第六章 奥黛丽与纪梵希

第七章 “和平之邸”

第八章 圣·奥黛丽

第九章 天使走了

第十章 像奥黛丽·赫本一样优雅

第十一章 明星的生活碎片

第十二章 和奥黛丽在一起

序言

我喜欢修指甲,我喜欢打扮,我喜欢哪怕在闲暇时也涂唇膏穿盛装,我喜欢粉色。我相信快乐的女孩最漂亮。我相信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我相信奇迹。

——奥黛丽·赫本

人们常把一些纯真漂亮的女性称为“天使”。但在好莱坞,如果提起“人间天使”,那却是一个女星的专有称号,她就是奥黛丽·赫本。

在好莱坞这个物欲横流的地方,奥黛丽是个另类。奥黛丽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星不同,她太瘦了,很难称得上性感。但正如玛丽莲·梦露代表性感一样,奥黛丽。赫本代表的是优雅。她的外表像画一样精致端庄,她的内涵带有旧贵族式的古朴娴雅。奥黛丽从不在镜头前搔首弄姿,也不刻意挑逗观众,但这不妨碍她成为影后。她的成功十分典型:动人心弦的女性之美,活灵活现的电影形象,接连不断的重量级大奖。人们惊叹她从内而外的至善至美,仿佛她就是上天赐予人间的艺术品。

奥黛丽是追求完美的,她对剧本很挑剔,一生只拍了26部电影,在明星中算是低产的了。她做任何事情都投入加倍的努力,精神十分专注,有个朋友回忆说:“她在试衣时,她就专心地试衣;一旦阅读时,她便专心阅读。她对于手边的事情一定是专心致志的。”

奥黛丽经常出演纯真无邪的女性角色。在获奖影片《罗马假日》中,她饰演了一位偷溜出宫来到民间玩耍的公主,以优美、灵动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如潮好评。好莱坞巨星英格丽·褒曼在看该片时,甚至大声惊叫:“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奥黛丽最卖座的角色是个放荡的拜金女孩。在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她穿着小黑裙、长手套,盘着著名的“赫本头”,戴大串的珍珠项链,拿一根细长的烟斗,直到今天还被奉为潮流经典,观众被这个妖精一样的女孩迷得神魂颠倒。

尽管这次突破给所有人都带来惊喜,奥黛丽还是愿意回归传统的形象。在婚姻中,她想做个贤妻良母。她宁愿放弃事业,安分守己地照料孩子。可惜连续两任丈夫都背叛了她,直到第三个男人出现才给了她幸福。

晚年的奥黛丽投身于慈善事业,成了一位爱心天使。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举办募捐慰问活动,造访贫穷地区的儿童。1993年她被授予奥斯卡人道主义特别奖。

直到今天,奥黛丽·赫本仍是最受欢迎的偶像之一,她不仅带来了品位、时尚与优雅,还展现了一个女人所能拥有的最美心灵。她的妆容、她的发型和她的小黑裙被无数人模仿;她温文尔雅的话语亦成为广大爱美女孩的圣经。她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若要双眸可爱,要善于发现别人之美;若要双唇优美,要话语亲切;若要苗条身材,要肯将食物与饥饿的人分享;若要秀发美丽,每天要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若要姿态优雅,源于与知识同行。”

内容推荐

正如玛丽莲·梦露代表了性感一样,奥黛丽·赫本代表的是优雅。

她不仅带来了品位、时尚与优雅,还展现了一个女人所能拥有的最美心灵。她的妆容、她的发型和她的小黑裙被无数人模仿;她温文尔雅的话语亦被奉为格言,成为诸多爱美女性的永恒经典。

她的成功十分典型:动人心弦的女性之美,活灵活现的荧幕形象,接连不断的重量级大奖。美国四大艺术奖项——电影奥斯卡奖、戏剧托尼奖、音乐格莱美奖和电视艾美奖,世界上只有9个人把它们全拿到手,赫本正是其中之一!

由郑永梅编著的这本《奥黛丽·赫本(1929-1993)》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好莱坞著名女演员色彩斑斓的一生。

编辑推荐

由郑永梅编著的这本《奥黛丽·赫本(1929-1993)》以文学传记的笔法记述了以高雅的气质与独特的品位著称的好莱坞女演员奥黛丽·赫本的一生,语言通俗易懂,文字清新优美。本书不仅记述了她的演艺生涯,更侧重于记述她善良、高尚的人格魅力,旨在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赫本,并能从她的人生经历中有所感悟,有所提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奥黛丽·赫本(1929-1993)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永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9533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2012037453
中图分类号 K837.125.78=536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