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卓越的考古手记。作者解放初期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一名出色的志愿军记者。虽然转业搞文博工作,他职业的专长没有丢。本书就是用纪实的手法,叙述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读起来真实、生动、亲切,这是那些凭道听叙说写出来的作品所无法相比的。
书中还涉及到许多关于马王堆汉墓的学术问题,作者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精辟见解。
图书 | 神秘的马王堆汉墓(尘封的文明)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卓越的考古手记。作者解放初期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一名出色的志愿军记者。虽然转业搞文博工作,他职业的专长没有丢。本书就是用纪实的手法,叙述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读起来真实、生动、亲切,这是那些凭道听叙说写出来的作品所无法相比的。 书中还涉及到许多关于马王堆汉墓的学术问题,作者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精辟见解。 目录 第一篇 震惊世界的考古新发现 一 神秘的一号墓地 二 古尸掀起的轩然大波 三 离奇的“彩娥”故事 四 文物库房的紧急起动 五 阵容庞大的再次发掘 第二篇 长沙国与长沙丞相 一 软侯其人其事 二 汉代吴氏长沙国 三 长沙王与南越国 四 软侯家族之墓葬 第三篇 西汉初期社会文明之展示(上)——共盛的农业 一 谷物与豆类 稻 小麦 大麦 黍 粟 大豆 赤豆 二 蔬菜类 葵 芥菜 姜 藕 三 瓜果类 枣 梨 梅 杨梅 甜瓜 四 麻类 五 中草药 茅香 高良姜 桂皮 花椒 辛夷 蒿本 姜 杜衡 佩兰 六 林业 楸树 杉木 枫杨 香椿 木莲 七 畜牧业 兽类 禽类 鱼类 第四篇 西汉初期社会文明之展示(下)——发达的手工业 一 纺织 绚丽多姿的丝织品 精湛的印染技术 二 漆器 器型的多样性 精美的纹饰 典型器物介绍 三 兵器 远射兵器 格斗兵器 三号墓遣策中记载的兵器 典型兵器介绍 四 陶器 鼎 盒 熏炉 罐 钫 五 竹木器 竹篓 竹夹 竹扇 竹熏罩 竹笥 竹串 木柄铁锸 篑 六 酿酒 第五篇 汉初社会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 一 物质生活方式 服饰文化 饮食文化 家具及用品 二 精神文化生活 精美的帛画 古老的乐器 神仙信仰 艺术风格 书法风韵 文化娱乐 明器 葬俗 第六篇 重现人问的珍宝——帛书与竹简 一 帛书的产生及现状 二 出土帛书目录 哲学类 史学类 天文及医学类 图籍类 杂书类 三 帛书的主要内容 哲学 史学 天文 医学 图籍 杂书-. 四 竹简 第七篇 古尸的解剖与研究 一 古尸处理的论辩 二 解剖前的认真研讨 三 总理批示,统一认识 四 千古奇迹 五 精心组织,深入科研 六 古尸研究成果展示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研究 从马王堆古尸看我国医药遗产的意义 女尸长久保存问题的研究 新华社关于马王堆汉墓女尸科研结果的报道 第八篇 国内外的巨大反响 一 上海掀起“马王堆”热 二 “精巧灿烂,古代中国” 三 “奇迹!世界上的奇迹!” 四 应邀外展,世人争睹 五 中国教授的报告成为“会议的最高点” 第九篇 科研硕果学人评说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神秘的马王堆汉墓(尘封的文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310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4 |
出版时间 | 2006-05-01 |
首版时间 | 2006-05-01 |
印刷时间 | 200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8.8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