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湖南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辑、知名学者易孟醇先生所写,书中收录了四十篇文章,具体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史学中的历史比较法》《谈毛泽东的史学方法》《毛泽东诗词研究刍议二十则》《<三国志>裴注说略》等,篇篇有新意,篇篇有见地。该书涉及比较史学、前四史研究、毛泽东的诗词和史学思想研究、魏源和曾国藩研究等多个领域,集中体现了易先生在学术上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图书 | 雕虫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湖南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辑、知名学者易孟醇先生所写,书中收录了四十篇文章,具体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史学中的历史比较法》《谈毛泽东的史学方法》《毛泽东诗词研究刍议二十则》《<三国志>裴注说略》等,篇篇有新意,篇篇有见地。该书涉及比较史学、前四史研究、毛泽东的诗词和史学思想研究、魏源和曾国藩研究等多个领域,集中体现了易先生在学术上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目录 序 马克思主义论历史比较 中国传统史学中的历史比较法 比较史学两题 全球化与比较历史 “全盘西化”论破灭的三代 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特征 毛泽东的历史观论纲 谈毛泽东的史学方法 情、形、体:毛泽东论诗的三元 北山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历史注脚 毛泽东诗词研究刍议二十则 为一首“毛泽东诗”辩伪 从“父母忠贞为国酬”说开去 王季思误说新民学会 “知误会”的傅会 反袁世凯的历史见证 《登黄鹤楼》缘何册去“登”字 《从汀州向长沙》写于何时何地 白云山在何处 是此《菩萨蛮》,非彼《菩萨蛮》 罗教授的不实之词 “浪拍”——毛泽东自己的选择 《十六令三首》不能断定作于遵义会议之前 争个唯一得主有何益 “曾云海绿”辨 当有物不知的时候 该是“百年会有役” “洞庭有归客”不是毛的创作 毛贺庐山会晤的两份报道 请收起想象 理应有本《毛泽东楹联集》 《毛泽东诗词选》注释本小议 《史记》版本考索 比较史学中的《史记》和《汉书》 《后汉书》的“正一代得失” 《三国志》裴注说略 厄运、史笔及其他 论魏源的经学思想 略论曾国藩的历史定位 礼治:曾国藩政治理念的核心 曾国藩的经学思想 清季的一次重大兵制改革 曾国藩战略战术思想中的辩证因素 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中的矛盾心态 一位书生的忧与乐——李元度简论 赵启霖传略 叶德辉传略 递相祖述转益精——为李贺诗集的新版本鼓呼 博雅公核的《国朝先正事略》 郭嵩焘毁板《湘军志》 国魂与诗魂——读《宁调元集》 忧患与良知——读《历代忧国忧民诗选》断想 “用小说形式写历史”辨 评点《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及《…奏折》 生命力,来自艺术的真实性——评电视剧《走向共和》 重刻《东西晋演义》序 《唐宋诗词常用语词典》序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雕虫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易孟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412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4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5 |
宽 | 14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