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星有痕--中国伞兵勇敢真实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空降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一支由摩托化步兵、炮兵、特种侦察兵、航空兵、通信兵、工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十几个兵种合成的现代化特殊兵种部队。在这史诗般瑰丽的征程里,一代代空降兵健儿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祖国的万里蓝天和辽阔疆土上,用忠诚和智慧、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毋庸置疑,在这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交响乐中,有着无数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乐章值得我们去追寻、回望和记取。在这里,作者定格了历史场景中的几个悲壮瞬间,纪录了5位普通空降兵战士的感人故事。希望本书能够使大家对那些普通而平凡的军人有更真切的认识,对中国空降兵的发展历程有更真实的了解。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军人勇敢、牺牲、荣誉、责任的故事,生动记述了5位普通空降兵战士的成长历程和英勇事迹,全景式的反映了我国空降兵50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

目录

历史不会忘记(代序)

青春无悔

英雄传人

笑傲苍穹

蓝天作证

后记

附录

军旅随笔

试读章节

中央军委在发布空降兵部队组建命令时。根据空降兵担负敌后独立作战任务,必须具备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的特点.要求被抽调人员以战斗英雄和模范干部为主。1950年5月27日又专电告各大军区、各野战军:如确难按全部英雄、模范条件抽调,其不足部分,可以一、二等功臣补充:如仍不足时,则按政治可靠、身体健康、战斗英勇、表现好的条件从优秀战士中补选;空降兵部队的领导机构,要从有指挥作战经验的步兵师、团领导干部中选取调,其中师、团干部主要由第三野战军选调。

当空降兵,打台湾,一时成为全军干部战士热烈关注的焦点话题。

传达上级精神那天,战士姚安民因为执行警戒任务,没有参加会议。会后战友们议论起这件事,“伞兵”、“空降作战”、“渡海作战”、“打台湾”等这些陌生的字眼断断续续地飘进了他的耳朵里。刚开始也没引起他的注意。到食堂就餐时,战友们还在兴奋地议论,这让姚安民产生了几分好奇。吃完饭后,一位要好的伙伴把他拉到旁边,告诉了他会议精神:第一,中央军委正在组建空降兵部队,准备攻打台湾,主要从我们三野抽调人员;第二,所抽调的人员以战斗英雄和模范干部为主,政治可靠、身体健康、战斗英勇、表现好的优秀战士也可以考虑;第三,自愿报名,组织上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战友的话音刚落,姚安民显得有几分兴奋:“我符合条件,我可以去。”

战友意味深长地望了他一眼:“先别着忙决定。空降兵部队刚刚组建,条件肯定非常艰苦,而且听说跳伞训练非常严格,非常危险。这可是人生一次重要的变化啊,要三思而行。”

姚安民一乐:“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召,哪有那么多条件?让上哪儿,就上哪儿。再说,我这仗还没打过瘾呢。我要去打台湾!”

战友也笑了:“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再做决定吧。”

当天晚上,姚安民兴奋得彻夜未眠。他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他人伍不久的一次教育活动。那次活动中,指导员讲述了一个“一块银元”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过雪山的红军战士掉队了,在生命即将终结前写下一张小字条,字条里包着一块银元,那是他最后一次党费。

想到红军战士对党的信仰,对党的事业的坚贞,他暗暗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一早。他就向连队党支部提出了申请,强烈要求去空降兵部队。连队党支部非常了解这位爱憎分明、血气方刚、作战勇敢的年轻战士。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役前夕,为了鼓舞士气,纵队文丁团来给战士们表演一场话剧。话剧开演前,姚安民等一排排战士抱枪坐满广场。值班营长下令:“各班逐个检查枪支!”各班班长拿过枪来,用小拇指伸进枪膛里抠抠。确保里面没有子弹后.逐个报“检查完毕!”演出开始了,随着剧情不断发展,冲突愈来愈尖锐。恶霸地主“赛阎罗”,逼得佃户“常大叔”走投无路,女儿“春梅”也被逼跑。这时台下响起了抽泣声。当“赛阎罗”把“常大叔”逼得上吊自尽,“瘸大妈”扑到丈夫身上号啕痛哭时,场子里“呜呜呜”的哭声撕心裂肺。有的战士当场哭昏,被架到了临时救护站抢救。这时,姚安民猛地站了起来,大声怒吼“打死赛阎罗!”说着掏出子弹便往枪膛里压。坐在旁边的班长一把抢过了他的枪。姚安民冲出场外,抱起一块巨石,嘴里喊着“砸死狗地主”,向后台冲去。演地主的演员吓得躲到了桌子下。扮演“常大叔”的演员连忙拿起一床军用毯子将桌子蒙了起来,并一把抱住姚安民,劝道:“同志.别哭了,这是演戏,我就是常大叔,我没死。你看,我不是还好好地活着吗?”可姚安民哪里肯听,一边痛哭一边吼道:“赛阎罗!我操你八辈祖宗!”在众人劝说下,他才哭着离开了后台。在后来的那一场战争中,姚安民非常勇敢,为了炸开城墙,冒着敌人机枪的重重封锁,连送三包炸药,把城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攻城部队通过这个口子,冲进城去,顺利地消灭了残敌。  姚安民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阶级立场坚定的勇敢战士。

部队经过认真调查,认为他思想端正、态度坚定,并鉴于他在以往战斗、训练中的优秀表现和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军政素质,批准了他加入陆战第一旅的申请。

就这样,姚安民,这位年轻的战士,随着全军抽调的一大批英雄、模范、功臣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空军陆战第一旅的开拓者,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P4-7

序言

今年是中国空降兵成立56周年。

56年波澜壮阔,56年岁月峥嵘,56年风雨铸魂!

在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空降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一支由摩托化步兵、炮兵、特种侦察兵、航空兵、通信兵、工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十几个兵种合成的现代化特殊兵种部队。在这史诗般瑰丽的征程里,一代代空降兵健儿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祖国的万里蓝天和辽阔疆土上,用忠诚和智慧、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毋庸置疑,在这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交响乐中,有着无数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乐章值得我们去追寻、回望和记取。在这里,我们定格了历史场景中的几个悲壮瞬间,纪录了5位普通空降兵战士的感人故事。

之所以追溯他们的足迹,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浓缩着中国空降兵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空降兵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无疑是一首歌.一首充盈着军人神圣使命和空降兵战斗精神的雄壮和庄严的歌。用任何一篇文章、一本书来评价或讲述中国空降兵这55年的历程,都难免会有偏颇,或是不全。于是,我们找到了一种简明的表达方式:一沙一世界。一沙代表一人,代表一名空降兵战士,一个辽阔蓝天上投射出的清晰影子。我们透过不同时代的这几个人万方多难的足迹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不难追寻出中国空降兵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不难体验到这伟大实践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创造者们的心路历程。

之所以解读他们的人生,是因为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中国空降兵敢于牺牲、不懈奋斗的精神。一沙一世界,这后面还有一句话:一水一永恒。这水是水滴,折射的是伞兵的光彩,略带天空颜色的光彩。的确,他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传奇经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很平凡、很普通。普通得像一粒沙,平凡得如一滴水。但伟大并不一定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在平凡普通中照样能孕育伟大。在他们5个人普通而平凡的经历中,所蕴含的是一种精神,是空降兵在长期艰苦锤炼中所形成的那样一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武、迅猛、献身”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是的那么鲜明,清晰可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从那里我们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历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部中国空降兵的历史,就是由那些普通平凡却光芒四射着人格力量的官兵们用精神书写的。我们纪录空降兵的历史,就是要寻找并讲述那些创造了历史却默默无闻的官兵的故事.就是要讴歌他们那不朽的精神。

之所以呼唤他们的名字,是为了寄托对他们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青春和生命实践了他们“生为探天人,死是蓝天魂”的铮铮誓言。他们像流星划过天幕,生命虽短.却写出了璀璨的篇章。阿拉曼战役阵亡战士纪念碑碑文是这样写的:“对于世界来讲。你是一个士兵,但对于你的爱人和亲人来讲,你就是整个世界。”是啊,脆弱的生命随时可以消失,一切都可能转瞬即空,归于破灭,唯有死者的灵魂和生者的情感是永存的。每每提起笔。我都似乎开始了一次灵魂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空降兵事业的传人,不管他们去我有多远,在我的内心都始终对他们存在着默默的祭礼。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是命运从他们身上撕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同时也在撕裂我们这些后来者的心肺肝肠。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使命和事业而奉献出碧血丹心的人们!

之所以讲述他们的故事,是为了寻找一种力量,更好地开创中国空降兵的未来。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在1950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演讲时说: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我们的缅怀和讲述是为了告诉大家: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当兵要当这样的兵;是为了检验我们的脚印,以纠正步伐:是为了引导我们流出多余的泪,以净化心灵;是为了照我们自己的面容,以拂去看不见的尘灰:是为了给心灵找一个尺度和方向,获取前进的动力:是为了解析我们心中的困惑,以作为破译未来神秘的密码。体现于他们身上的实质上是一种战斗精神、一种革命精神、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曾使美军闻风丧胆:在1998年抗洪的大堤上,曾使洪魔束手就范;在国庆50周年阅兵的方阵中,曾使世界对中国空降兵刮目相看。精神是一支部队的魂,是一种无法估量的力量。精神之力超乎一切物质的东西,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引导与向往。人是可以被激励的。我相信,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与激励,中国空降兵必然能够在新的征程中,阔步前进,再创辉煌。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我深深热爱着空降兵事业,深深景仰着为空降兵事业牺牲奉献的人们。长歌可以当哭,但是,提笔才知道语言的无力,文字的苍白。它们似乎永远无法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情感。更为遗憾的是,我觉得我还远远没有走进他们的心灵,尤其是我的笨拙的笔,无法准确、完整表达他们的心路,他们的品格,他们的气质,他们的精神。只希望本书能够使大家对那些普通而平凡的军人有更真切的认识,对中国空降兵的发展历程有更真实的了解,从而冲淡我笨拙的文笔所带给你们的苦涩。

最后,我要感谢为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素材的空降兵部队的离退休老干部们;感谢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空降兵部队首长、政治部领导及战友们。在书的整个采写过程中,是你们鼓励的目光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是你们期望的眼神给了我鞭策和动力。使我最终完成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作 者

二00六年八月

后记

写完这篇纪实文学,我的心情有些沉重。随手打开久违了的电视机,想舒缓一下情绪。此时,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是专题片《天剑行动》。该片描述的是空降兵空中应急机动搜救分队执行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回收任务的全过程。“在和平时期,我军空降兵执行了大量急难险重的任务: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神州一至六号飞船的发射回收任务等……”片中的解说词,使我的沉重的心情舒展了开来。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是伤楚的泪,也是慰藉的泪。要发展就必须奋斗,要奋斗就必然有牺牲。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牺牲奉献换来的是半个多世纪来中国空降兵的大前进、大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空降兵通过认真研究解决未来作战的关键问题,逐步由单一的空降步兵向摩托化跨越,又从摩托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整体作战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2004年6月,空降兵举行空降演习,在几项课目上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8月空降兵组阴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取得优异成绩:名扬异国:2005年8月空降兵至海边参加“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在国际军事舞台上一展风采;2005年9月空降兵至塞外参加“北剑一2005”演习,观摩的俄罗斯第98空降师师长连佐夫少将由衷赞叹:“中国空降兵的表现令人敬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们相信?在充满“精武、迅猛、献身”精神的空降健儿们共同努龙下。中国空降兵必将在新军事变革中挺立潮头,再创辉煌!

本书图片由空降兵部队军史陈列馆提供,在此对图片的原作者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星有痕--中国伞兵勇敢真实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熙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谊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505743
开本 32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9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53:02